研修目的
【招生通告】“身心安顿(璞玉)研修班”(第三期)
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带来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和便利,人们的物欲不断增强,但与此相对,精神家园却杂草丛生,逐渐荒芜。这种反差,造成当今社会的许多从身体到心理的疾病与问题,带来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并不因为贫富程度不同而有差异。
人,因为不安而寻找安定,就像因为乡愁的冲动而寻找家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人之学”,教人通过内修而致外用,安顿身心,进而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之不朽伟业。
为此,恒南书院开办特色课程--“身心安顿(璞玉)研修班”,以国学中的内修外用之学为核心,结合现实人生案例剖析,传授《大学》七证八目的理路与内养外用功夫,配合“养气观心”静坐内观,帮助学员完善自我,造福社会。
以《大学》为根据,以实际案例为切入,透过系统化的理解、印证,以达到身心安顿的起点。
课目及摘要说明
适合对象
- 在人生体悟上,自觉瓶颈,欲有突破者;
- 焦虑不安,欲宁心静气,感悟生命意义者。
讲 师
李慈泉先生,既是企业家,也有志于修行。于学生时代有幸跟随南公怀瑾先生学习国学,多有心得和体悟。同时,李先生对西方管理理论和心理学也颇多了解。因此,主讲的课程东西方理论融会贯通,既有义理分析,又有实施方法,生动、透彻而有可操作性,深受学员欢迎。
往期学员分享(内容较多,以下是节选)
●短短两天,却特别难忘。老师开放式的带领和大家探索内明之路的心,很感人,每次想起来,都很给力,鞭策自己不能荒疏。
回来后,我做了以下的作业:最先的信心是“依教奉行”,再次精读《原本大学微言》,理清思路;同时结合老师上课的课件和笔记,回忆学习的体会;更多的是在具体的事情当中,面对自己,这是最难的……难,也要做,做了才知道,难的是“信心”,行动就好了。
就在每天每时每刻当中去体会,坚持下去……想起南师的一副楹联“如是我闻,信受奉行,几个真能做得到;着衣持钵,洗足敷坐,算来谁向此中修”。
二期学员:雨林
●我这些年每遇挫折,每每以不如意事常八九宽慰自己,但并不清楚哪里可以改进?怎么改进有效?而通过扔沙包练习,对老师讲的“成功方程式”有了真实体会,发现切实去做,真有成果,很开心。在与同学们沟通不很顺畅时,听课效果不明显时,也都可据此调整。且沙包练习囊括了《大学》的“七证”功夫在内,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好懂好用,印象深刻。
二期学员:国林
●成长不必线性,乃是循环往复。理无碍,事无碍。也许不必苛责。过去、现在、未来也许可以同时发生。
可试着定住一“事”后,用“七证”,用课上李老师分享的“情绪、习气转念练习”去实践看看。
二期学员:忆嘉
●上完课后的上班第一天,我同事说,“嗯,这上课还是有一点效果,人变开朗了很多”。
老师讲课从扔沙包开始。讲解了TEFCAS。我发现我所想要做的事,都是在“尝试--失败--放弃--尝试”中打转。结合老师所说的“止”的意思是系心一缘,我的理解是成功的意愿不强!不能专心一致。原来我这个没有修啊。“知”道了有什么用?心不诚,意不明,行不了,就是失败二字,根本就没有“得”的事了。
老师讲,修行的目的“讓心智變得有彈性,更寬廣,足以容納多的可能性的過程”。原来,我也能扔两个沙包啊,我也行。我得到了洋洋得意了这个“得”,得过且过的这个得。今天刚把第三个沙包扔出去。我也能扔第三个沙包,甚至四个,五个。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必须从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修,直到说,我也能啊,我也会啊。达到那种至美,至真,至善的境界。这就是明明德吧。理解笃行三纲七证八目,达到内养外用,用功!
二期学员:Angelo(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