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滋根创始人杨贵平:我为什么反对“撤点并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滋根 Author 杨贵平

稻菽按

2001年之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撤点并校的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小学消失。在中国农村从事三十年助学和教育工作的杨贵平老师通过多年的一线调查发现,撤点并校不仅影响农村儿童的教育质量、健康和安全,对乡村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结构也带来了冲击。因此,撤点并校的负面影响,超越了教育领域,而事关中国乡村整体的发展。

正文

二十多年来,我有机会访问了中国贵州、云南、宁夏、山西、河北、内蒙等十多个省的贫困农村及学校,深深感到每个农村有它的特殊性,同时也有非常大的共同性。其中一个共同性就是农民身上背负送孩子上学这个重担。

 

虽然中国从1986年开始逐步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并没有实行免费教育。送孩子上学,要交书本费,学杂费,考试费等等。1989年我因偶然的机会去了贵州一些贫困山区的苗族村寨,发现当地女童上学的极少。在许多小学,一、二年级还能看到几个女孩,到了高年级,就一个女学生都没有了。为什么这么少?最普遍的回答是“没有水”,即没有钱。


当时一个孩子上学一年要人民币50多元,而一家年均收入还不到人民币300元,主要来自农民自种自食的粮食,现金非常有限。上学要交现钱,一个孩子一年上学的费用就占了一个家庭现金收入的大部分。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不到小学毕业,就被迫辍学。中国的农民是重视教育的,再困难也要送孩子(至少是男孩)上学。通过这些访问,我了解到贫困农民的困难和迫切需要。

 

从2001年开始,中国在农村逐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两免”就是免书本费、学杂费,经费由中央政府承担,到2007年基本全部落实,这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最欢迎的德政;“一补”则对住校生补助住宿以及生活费,这部分费用由省、县承担。据我了解,很多地方只补了一部分,或是只补了极少部分的学生,一年吃住费用要千元以上,是书费、学杂费的六、七倍。这便成了有孩子上学的农民最最重的负担,也导致很多十二、三岁的孩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


一、撤点并校的进程


“两免一补”的政策推行后,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上学应该不用交钱,至少费用应该大减才是。但是实际上很多农村家庭的教育费用反而增加——对农村有重大影响的这项政策就是“撤点并校”。当村里的学校被撤掉以后,学生就要集中到中心学校上学,村到中心学校有公路和班车的,学生就要付钱坐车,许多村离中心校远,不通公车,要走三、四个小时到中心学校去上学。不可能通勤的,就必须住校。


1、80年代中期:初中及高中的撤并


19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以“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为原则,许多县教育部门规定学校要在村庄2.5公里之内,以便学生就近上学。但在8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各级地方政府以农村初、高中为重点,逐年撤并了许多初高中及小学。

 

1990年我在贵州一个县调查,当地教育单位以调整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撤除了三分之一的学校。许多我访问的县将所有乡(在山区,一个乡约5000至15000人)的高中撤了,全县只剩下一个高中,集中在县城;同时将数个初中合并成一个中心初中。离学校远的村,孩子要走三四个小时,近的也要走两个小时,因此大部分的初中生都要住校。集中办初中的措施,到2000年基本完成。


2、2000年后:小学的大力撤并


中国农村的小学有两种,即“教学点”和“完小”。“教学点”一般是四年级以下,多设在人口较少、偏远贫困的村寨。“完小”到五年级(部分北方小学)或到六年级,多设在人口较多的村寨。“撤点并校”是把教学点撤了,将几个学校并成一个中心学校。

 

2001年中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决定》公布以后,各县就开始逐年推行合并农村小学的措施。所谓撤点并校,“点”指“教学点”,“校”是指“完小”。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时,重点在“撤点并校”,而往往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2002年和2003年,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下达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中小学调整工作。许多县教育部门撤并小学及教学点,尤其在一些山区,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撤了近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教学点及完小,这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部门对“撤点并校”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人口减少。但由上表可看出,1998年到2007年的九年间,全国学校数目减少了47.50%,而人口减少了24.30%。学校减少力度比人口减少的力度大了一倍。在撤并过程中,影响最大、撤并力度最大的是贫困山区的小学,为孩子、父母造成了重大的不便。

 

撤点并校在贫困山区集中在撤除偏远小学,并将集中办学看成是现代化教育的表现。2005年中国教育信息报对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吕梁地区的“撤点并校”是这样报道的:


2005年为“教育重点年”,……短短两年时间,其中农村小学由2003年的205所调整为现在的94所,农村初中由15所调整为7所,共计撤并农村中小学119所,复式班和单人校全部取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分散办学向规模办学、常规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建国以来该区教育史上投入资金最多……。直接受益的农村学生达20000余人。


关于“复式班和单人校全部取消”,报道中没有提到的是:这些学校多在边远贫困山区,多为一村一校,村与村之间距离远,把这些学校撤并的直接结果是这些村的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7、8岁开始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

 

《决定》中提出:“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可事实是越在“交通不便的地区” ,撤点并校的力度越大。

 

下表根据滋根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刘磊2008年在山西某边远山区两个乡撤校的调查绘制: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2007四年,这两个乡撤除了近三分之二的学校,影响了近千名孩子。“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之前,这两个乡虽谈不上“村村有小学”,但至少能够保证适龄入学儿童就近上学。而在实施“撤点并校”政策之后,撤校的村庄出现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3、许多家长及基层教育工作者反对


撤点并校开始时,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反对。2001年,我访问北方一个山区贫困县的教育局长,他对我说:“孩子太小,学校不能撤。” 我问他为什么不向上级反应,他无奈的说“这是政策。” 但他强调“在我任上,我不会撤。”三年后他退休了,这个县就开始了撤并学校的步伐。

 

滋根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刘磊于2008年在山西访问一个学校被撤的村民,对话如下:

 

问:你对撤点并校是否了解?


答:知道一些,撤并学校纯粹不对着。


问:为什么这么说?


答:逼得家长到处跑,可西活【编者注:山西方言,意为可怜】了。家庭稍微可以一些的带着孩子出个,那家庭困难的怎么办?


问:对学生家庭有什么影响?


答:有什么影响?影响可大啦。家长要带着孩子出个,就会增加家庭开支,有的家庭经济情况本来就不好,出个就生活不开,如果你还让他出个,怎么办?只好靠高利贷。拖家带口的出个,赁房子,孩子零花的,班车费,买油的,买面的,电费,水费,乱七八糟的,有些家庭根本就负担不起。


根据山西政协调研室发布的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急盼解决的十个问题——对我省百县千村万户农户的社情民意调查》,“均衡发展城乡教育,解决上学远、上学贵的问题"已经成为农民群众急盼解决的十大问题之首。”  


一是撤点并校后,学校布局不合理,孩子上学远、家长负担重。许多小学没有住宿条件,小学生每天要跑四、五里路上学;山区一些寄宿制中小学,学生上学多数在15公里左右,有的甚至在30多公里。为了子女安全,有的由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由母亲随同租房陪读陪住,有的举家搬迁,既影响生产,又增加负担。也有一些农民干脆劝孩子退学,务农或打工。乡宁县昌宁镇东廒村、柳涧村、南原村、十里铺村都是三四百口人的大村,现在一、二年级学生都须出村上学;黎城县多数乡镇撤并了原有的完小中学,只剩下了现有的每乡一所中学,东阳关镇东山沟六村,没有一个中心完小。


4、撤校前,很少和家长协商


撤校的方法,就是将老师调走。学校没有了老师,只有关门。这个过程很少和家长商量。据张文光2007年在贵州的调查:访问的31个学生中,只有3个在教学点合并之前听老师说过学校要被撤并;31个家长中有7个人知道教学点要被撤并。其余二十多个学生和家长则没有获得相关信息,学校和村组干部也没有和他们商讨教学点合并的相关事宜。而在已经合并教学点村庄的62个家长和村民代表调查样本中,98%以上不赞成合并。


学校撤并以后,孩子就要到中心校读书。中心校通常有两种:一是将五六个村小撤了,集中到原有较大的村小;另一种是政府投资建立了全新的中心校校舍。我访问的一些被撤村小,是由当地教育部门和村民共同集资建的小学,还是很新的校舍,是村民们血汗的成果。然而因为撤并,没有了教师,闲置不用,长满了荒草。这实在是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二、

关于撤点并校后孩子离家住校的调查


1、孩子六、七岁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


在我访问的农村,遇见很多孩子,才只有6、7岁就离开了父母,到中心校住读。许多村没有公路通中心校,要步行,有的即使通公路,也没有公交车。孩子们小小年纪,背着沉重的书包,挑着住校时煮饭烧火的树枝、米和酸菜,冒着严冬酷暑要走3、4个小时到中心校住读。学生通常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星期六清晨走回家,星期天中午就返校,留在家的时间不到一天。有的学校离家远的,十多天才回家一次。这对年幼的孩子,是非常艰难的路程。我访问的一些孩子说:“好远哦,走得脚痛,怕!”


孩子们翻山越岭走十公里的路去上学


2、住宿条件差,缺乏照顾和管理


一些中心校,因为学生突然增加,没有供给学生住宿的房间,或是只有很简陋的住宿地方。有的学校将几间教室改成宿舍,地是泥巴地,窗子没有玻璃,屋子通风漏雨,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上,要睡2、3个孩子。学生们自带被子,被子多半单薄破旧,到了冬天往往冻成一个硬块。


我看见一些孩子十五天回家一次,在这十五天中不洗澡。新建的中心校,往往只建了校舍,没有宿舍。孩子们只有分散住在附近农民家里。有的一家农户住着一、二十个孩子,农户包吃住。许多学校以及农户家没有自来水,孩子多了,严重缺少干净的用水、不刷牙。印象深刻的一次,我问一中心校的孩子住校的感想。她说:“冷,吃不饱。”她住的是一间教室改建的寝室,冬天没有取暖的设备,屋顶漏雨,窗子通风。冬天零度以下经常下雪、下雨。望着她们冻得紫青的小手,上学是多么的困难。


我也访问过一些条件很好的新建中心校,宿舍是新建的,学校聘请农村妇女来照顾住校生,一个人要照顾30人左右。这些住校生的年龄从5岁到12岁,对此被聘请的妇女说:“孩子太小了,刚来的时候,有的天天哭,久了习惯一些。孩子太小,有的不会自理生活。”


我所访问的大部分学校,没有专人管理住校生。最多是有老师要求学生定时睡觉,至于孩子生活一切自理。有的女孩子抱怨:“想家,觉得不安全。”


3、有的学校学生要自己煮饭


我访问的一些中心校,没有食堂,没有人为学生做饭。住校的学生,每人自带一个黑黑的小炉子。清早起来,将自带的树枝劈柴做饭,每天吃的是白饭和酸菜汤。才只有七、八岁,一切生活都要自理。孩子们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是“每天做饭时间太长,冬天水冷,时间要更长。”


住校的学前班幼儿在冬天切菜做饭


有的学校有简陋的食堂,请人做饭,但学生们要出钱买饭菜。一个馒头要1元,孩子们没有钱,常常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点点菜汤。我访问河北一个小学的学生,“饿,没有钱买。”一个8岁的孩子,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三、“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和农村的负面影响


1、家长教育费用成倍增加


中国实行免费教育以后,孩子上学不再交钱,这对于贫困的农民真是德政。减少上学的费用,重要的前提是学校要在家附近,在家吃住一切便宜,回家还可以帮助辛劳的父母做些家务及农活。但学校撤了以后,中心校离家远了,最远的孩子要住校。最近的也要坐班车,或骑自行车到学校。孩子上学的费用比就近上学高出了四倍到十倍之多,而这些费用,都要由父母来承担。在我访问的每个有孩子上学的农民家庭都因此举家欠债,每家至少欠一万到二万,都是二分、三分高利息贷款,成为农民最沉重的负担。据滋根基金会工作人员陈国强2008年在一个河北农村的调查,绘制表格如下:



学生在住宿学校吃饭,早餐1.5元一份,午餐2.5元一份,晚餐2元,一般都是米饭,有芹菜、白菜,每天花费6-7元。在交通方面,住宿的学生离家远,每周从家到校往返坐车需要6元。张村小学是一所没有被撤掉的学校,学生在自己村子上学,每天走路30分钟左右上学,午餐在学校吃,每天自己带两包方便面一个苹果,批发方便面每包0.8元,共1.6元;苹果自己家里产,水自己带,就要便宜很多。大致来说,撤点并校后,住宿的学生花费是就近入学学生的4倍。

 

贫困农村很多家庭人均收入在每年800元以下。按人均700元收入算,一家3口人,住宿的小学生一年的花费占家庭总收入的75%,而一个中学住宿生的花费占到96%,接近他全家一年的收入,这也是很多家庭因为学生读书而贫穷的原因。除了费用大增以外,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每天都要很早起床,增加了上学的时间和危险。

 

根据王寿书2008年在贵州的调查,“两免一补”政策的补助标准是小学每年500元,中学750元,高中1000元。但只有一部分住宿生得到补助。贵州全省有10万个名额,分配到每县的有5000,再分到乡中心小学就只有50个。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一是按照学习成绩;二是按照家庭贫困程度来决定。有些人家庭贫困,但如果学习和表现都不是很好, 就没有机会得到补助。


2、浪费原有公共教育投资,新增加大量公共教育投资


中国八十年代以来提倡“人民教育人民办”,由村民和地方政府(县,乡,村)合作集资建造了很多村校,以后民间捐助例如希望工程及许多海外华侨在农村捐助了大量的村小校舍。撤点并校以来,许多捐助的校舍都废弃不用,或是廉价出卖,造成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2008年11月18日湖北《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普九”大潮中,在众多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县里建起了76所希望小学,数目成为湖北之最。记者近日来到这个“希望小学之县”时却发现: 只有18所希望小学还在运作,另外的58所小学或卖给农民种庄稼、养猪养鸡,或作为村委会办公之用,或一片荒芜。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当年爱心人士的一腔热血化成大山里孤独的豪华摆设。这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都不是孤立的现象。


因撤点并校而荒芜的校舍


按教育部门的规定,建住宿中心校,需造宿舍、食堂、设备,学生住校,需专职人员管理(生活老师),学生交通、吃、住应由公共承担,但经费不到位,学校却撤了。送孩子上学可是家长的责任,这昂贵的费用,转嫁到家长身上。“两免一补” 的一补, 也只补了不到20%-30%的学生的部份费用。如政府要满足这些教育投资, 那教育经费是惊人的,远远超过就近上学的教育投资。

 

相对来说如果保持村小,学生能就近上学,不但能节省公共教育经费,而且并不会影响教学质量。人数少的学校可采用来年招生,即一年是一、三、五年级,另一年是二、四、六年级。这样可以节省教师人数,也可调节复式班的年级数。同时加强农村教师复式教学的方法培训,增加边远学校的经费投入,根据教育学的公认经验,小班制的教学比集中大班制的教学有更多的优点。


3、儿童——特别是女童——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每次访问乡村学校时,我特别注意关于学生的宿舍和住校的学生聊天。那些未成年的女孩子及生理心理开始成长变化的初中女孩们,常常会对我说“想爸爸妈妈,觉得不安全。” 学校管理也忽略女童需要特别的保护和照顾,让我深感到离开父母对女孩的影响更超过了男孩。看见她们住在简陋的宿舍,有的宿舍连门都关不起来,窗子也是破的,厕所离住宿的地方要走数分钟,有的要走田坎小路,有的要穿过操场,晚上没有灯,男生宿舍就在隔壁。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学校很少女老师,一些男老师也会向我反映,没有女老师很难和女学生沟通。我访问的许多家长们特别为他们离家住校的女孩子担忧,担心她们的安全。

 

我访问山西一些贫困山区的中心校,学生宿舍通风漏雨,冬天严寒,但没有经费买安全的取暖设备,经常有老师向我表示担心学生的安全。这种情况并不只在山西。2008年12月1日陕西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全国的注意:


定边县堆子梁镇中学1日晚因炭炉取暖发生12名女学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11名学生抢救无效死亡,12名学生均为四年级学生,同住一个宿舍。


以下是记者对住宿的描写:


不到13平方米的宿舍里,摆放着6张架子床,进出通道宽度大约有20多厘米,人只能侧着身子进去。宿舍里放着一个炉子,烟囱在距地面30厘米处,炉子东边床铺下就堆放着煤块。据现场有关人员分析,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封堵炉子时,可能把燃煤块掉在了地上却没有发现,而学生床板底下就堆积着煤块。学生入睡后,燃煤把堆放的煤块点燃,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煤块燃烧并引燃了床板、被褥等。


以下是刘磊2008年有关寄宿制度之学生安全问题的报告。

 

年纪在七到十二岁之间的孩子就要离开家长的庇护外出寄宿上学,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生往返家与学校路途中的安全问题。以北村为例,该村距离中心校10里,道路上既多近乎直上直下的山路,又要经过一个布满荆棘与乱石、甚至有毒蛇出没的山谷。由于家长们都外出打工,孩子们往往都是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三人、五人的结队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十分危险。而距离中心校7里路的李家村,前往学校道路就是沿黄河的一条小路。没有家长的陪同,学生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难免会耍水,于是就酿成悲剧:2008年六一儿童节的当天,李村的一个学生就在回家的路上和同伴耍水时溺水身亡,年仅11岁。

 

其二,学生住校的安全问题。孩子年幼住校,人身安全没有保障,这是许多家长反对撤点并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住校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食品安全。其一,食堂环境糟糕,没有食品监督部门检验,饭食质量较差;其二,饮水问题,即学生喝开水成为很大问题;其三,小商贩贩卖过期劣质食品等,而学校无人过问。


(2)住宿安全。其一,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的财物屡有丢失。在L乡,就发生了几起初中寄宿学生偷盗小学寄宿学生财物的事件。其二,即学生煤气中毒问题。


(3)生命安全。主要是学生病了怎么办?这是一个事关学生生命安全的问题,但问题一旦发现,竟发现真的没人去管。5月份在Z小学即遇到这样一个情况: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与其它学生打闹时扭伤了脖子,直到凌晨1点的时候还疼痛得睡不着觉,最后还是该学生的爸爸妈妈在夜里骑着摩托车从7里路以外的村子赶来。


4、封闭式的教学,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中国多年来反对应试教育,倡导素质教育。2001年,中国教育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中更强调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多渠道的学习机会,尤其孩子在幼年成长阶段,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综合的学习环境。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有父母温暖的照顾,向父母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农业知识,学劳动,学乡土手艺,如绣花、编织、木工等等。闲时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在田间地头抓青蛙、钓鱼,在溪水中游泳、洗澡;参加村里的乡土活动,在北方唱山歌、跳秧歌,在南方一些苗族地区,跳芦笙、对歌。听父母、老年人讲村里的故事,学生活的习惯等。孩子通过这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基本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奠立了全面发展的基础。

 

撤点并校,关闭了许多村小,集中办寄宿制小学。孩子离开了父母,离开从小生长的乡村,大部份时间居住在一个封闭式的教学环境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及不到两个小时的课间休息及运动,80%的时间就是念课本、看课本、背课本、做课本作业,预备考试。所有这些努力的目的就是“有一个好成绩,以后可以考上高中,上大学”。但实际上,贫困农村学生最后能考上大学的只有百分五到百分之十。

 

刘磊对山西某镇的寄宿生的作息时间作了详细分析,得到以下的结论:

 

(1)学生每天只吃两顿饭。

 

两餐之间隔得很长,早饭(9:00)与晚饭(16:30)间隔高达七个半小时。学生要上六节课,体力、脑力消耗极其严重;吃过晚饭以后,要等十六个半小时才能吃到第二天的早饭。其次,学校食堂饭食质量较差。上午馒头下午面,几乎天天如此。菜基本上是白菜、土豆,菜量小,用油少,价格贵。有的贫困学生为了省钱,在低营养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

 

(2)学生自主时间较少。


学生真正自主活动的时间只有晚饭后的1个小时左右(17:00—18:00)。即便是这个时间,由于作业太多,背诵的科目(语文、英语、社会)太多,学生大多是在朗朗读书声中度过的。所以,当我们期望学生们能多阅读一些课外书,发现他们没有时间;当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多一些运动方式,发现他们没有时间;当我们期望学生们能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发现他们没有时间。

 

(3)学生学习压力大。


“撤点并校”的目的是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让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而这种优质教育通过什么体现出来呢?学生的分数是唯一的答案。许多农村老师反映:“我们怎么拼命尽力,学生成绩仍上不去,课文太深,和学生生活不结合,学起来困难。”当地教育部门对老师的评审标准就是看学生的统考成绩。这种“评审完全和学生成绩挂钩”的教育政策,使得很多老师只有天天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牺牲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精神。也形成了学生片面以为“分数就是一切,只有读书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的狭窄人生观。


5、影响孩子心理及生理健康成长


七、八岁的孩子,身心都还不成熟,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最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小小年纪离开父母住到中心校,很多孩子都说“想爸爸妈妈,想家”。十几岁的女童,生理开始发生变化,特别需要母亲的照顾。她们说:“怕,不安全。”


滋根的工作人员王寿书到贵州的一个农村调查,发现学生吃不饱饭,尤其是没有菜。因为学生每个星期从家里只带了5斤米,交了7.2元钱,吃的菜就是酸汤泡饭。要吃白菜得加0.5元,有点肉丝就要加1元。一些男孩子吃不饱饭,虽然很多女孩可以吃饱,但是菜却少的可怜。这些孩子都在发育的时期,吃不饱,营养差,对以后的健康影响很大。学校住宿条件差,营养不够,生活及学习上遇见困难没有人可以倾诉,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


6、老师无暇照顾孩子的特殊需要


中心校的学生都是从五到十几个学校集中过来的,因为教室和老师不够,常常一间教室挤着60到80个学生。虽然建了新校舍,但没有配套资金买课桌椅。操场是黄泥地,没有篮球架,没有体育器材。班级太大,一个老师要教这么多学生,老师们常常照顾不到学生个别的需求。山西一个学校的老师对我说:“有的学生功课有困难,生活上有困难,需要特别关心,但根本就没有时间。班级这么大,每天忙得连改作业的时间都不够。”


7、淡化了对家庭、家乡的认同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四五岁就要开始帮着父母做各种家务事和农活:烧饭、带弟妹、挑水、喂猪、种菜等等。孩子逐渐学到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勤劳、动手的习惯,也培养了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感情。集中住校以后,每天面对的就是课本,所有的压力就是“考个好分数,升学”,学到的价值观是“农村的一切都是落后的”。老师画给学生的远景和学习的动力是离开农村。学生们越来越轻视劳动,不会劳动。我访问的一些家长说:“读书越多越懒,越不会干活。”


8、父母为了照顾孩子,也离开了家乡


许多农村父母,因孩子太小住校,为了照顾孩子上学,父母亲就搬到学校附近,使家庭关系、工作机会、居住地点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访问山西一些因孩子住校而搬到学校附近的母亲,她们有的人说:“在这里找不到工作,每天在家烧饭,纳鞋底。”有的人说“住这里要付房租,水也要钱,电也要钱,什么都要钱,没办法,在乡下还能种地。”还有的人说“没钱,他爸只有去打工,也不容易找,只有下煤窑,危险也没办法。”没办法的家长最后都走上高利贷的路。以下的访问(刘磊2008)生动地描述了孩子离家住校对农民家庭每个成员及生计的巨大影响:


家长:你看嘛,我家有两个孩在张村中心校读书,现在什么都涨价,一个月光生活费就要三百多(元),还吃不饱、睡不好,我家孩子小,照顾不了自己,零花也厉害。我弟弟家有三个孩子,如今都在(读书),一家子五口赁了一间房子,什么房租费、孩们零花、买油、买面、买菜,都需要钱。


刘磊:除了花钱多以外,还有其它不好的地方吗?


家长:有。现在人们都在议论,家长带着孩们出去上学,有几个不好的地方。男人外出打工,婆姨给孩子做饭,实际上是把土地放了,婆姨放了。


问:刚才我听你说几个“放了”,挺有意思的。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答:男人出个打工,婆姨给孩子做饭,除了做饭,什么都做不了,有的婆姨就一起耍麻将,耍扑克,这是把婆姨放了。孩们出个上学,不见得就学好,一个班那么多学生,老师能照看过来?有的孩子到城里学,因为成绩差,还要留两级,就把孩子给耽误了。有些孩子学会了上网,家长也嗨不哈。这是把孩子放了。男人外出打工,婆姨陪着孩子出个上学,家里的地谁种?地都给荒了,这是把土地放了。男人外出打工,婆姨陪着孩子出个上学,家里的老人都没有人照顾了。他们吃水也不方便,看病也不方便,万一老人得了急病怎么办?一点办法都没有。有的老人还要给孩子种地,这是把老人放了。


陪读的家长和孩子在出租屋|图片来源:网络


9、没有了学校的乡村,逐渐凋零衰亡


在中国的乡村里,学校就是一个村庄的中心,学校的老师是最被尊敬的。孩子到学校学课本知识,放学回家学农业知识,学劳动,学乡土手艺。孩子是一个村的中心群体,带来了乡村的欢乐和希望。撤了学校,村里没有了中心,孩子到远地住校,村里多半日子,没有七岁以上的孩子。有孩子的年轻父母为了照顾孩子,搬走了。一个村没有了学校,没有了孩子,没有了年轻的父母,这个村也就渐渐衰亡了。


我访问山西黄河边的一个村,原有一百多户人家,村里原有个小学,学校被撤了后,孩子到中心校住读,两年间,近三十多个家庭就搬了,搬走的农民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地也荒废了。留下的村民大多是最贫困,最没有办法的。一个北方乡村,村里原有一个小学到五年级。撤了五年级后,九个家庭搬了。四年级的家长,看学校没有五年级,十几家也要搬走。村长眼见学校就要办不下去了,村民也要搬走了,村子就要死了,村长到处贷款助学,希望能保住学校,保住这千年的古镇。


我多年在中国贫困农村调查访问,看到滋根人员和义工到一线深入的报道,感受到“撤点并校”在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的巨大影响。我不禁要问:孩子六七岁就离家住校,常年封闭式的应试教育,十年寒窗,能考上大学的不到10%,这些孩子也很难再回到农村,他们的前景在哪里? 抛弃土地的父母,在城镇能找到长期稳定的收入机会很小,年久月长,他们再回农村的机会也越来越小,他们的前景又在哪里?没有了学校、孩子和年轻父母的村庄,它们要响应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又是什么?


2008年12月31日 于纽约湾边


责编︱Z   Y

排版︱候 雷


长摁识别下方赞赏码,

一起来捍卫人民食物主权。

文章来源:立场-教育对话,作者杨贵平是滋根基金会创始人,刘磊、陈国强、王寿书、张文光、丘丽君提供部份资料;

原标题:论“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农村的负面影响

推荐阅读


中国教育如何正在失去乡村?


过去40年,中国“被消失”了91.6万所农村小学


杀鱼弟喝百枯草:自杀能否终结打工子女的困顿人生?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人教育小记


欢迎转载!

尊重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来源、保持文章内容完整

特别声明: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阅读原文,查看印度赤脚大学,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模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