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纪录片,以及背后:陈晓卿@TEDxChengdu
2020.10.8 记录
文稿整理自 TEDxChengdu2020 大会
已获讲者授权发布
庄洁等志愿者对文稿进行校对
——————————————————
我是一名纪录片工作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拍纪录片。但是在我最初的纪录片的拍摄生涯里,除了我的家人会关注片尾的字幕,几乎我是不配拥有姓名的。尽管我拍过自然类的、社会类的、历史类的各种纪录片,直到有一天我把镜头对准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播出的时候,我刚好来成都出差。在餐厅里有一个人突然到我的桌子面前,说他认得到我。他说你就是那个把全中国的美食都拍了个遍,但是故意不拍四川的人。难道成都不配拥有姓名吗?那一刻我想,哎呀我不会是红了吧?
现在,更多人以为我是一个做美食的。其实美食和纪录片有特别多的重合的地方,我想在这儿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什么是美食?我读书的时候在电视台实习,跟着央视的老师去拍摄中国首届美食节,吃了很多的餐厅。
拍美食和拍别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一个福利,就是可以吃道具。拍摄完了我们吃饭,上来了一碗东西,鱼翅。然后我们的灯光师说:“我从小就不吃粉丝,把这个给我撤下去。”大家就嘲笑他说这是鱼翅,可不是粉丝。我嘲笑的声音最响亮,因为我之前也不知道什么是鱼翅。我小心翼翼地掩盖着我的虚荣,但是我内心是认同这种价值判断的,就是好的东西,美食,是我们平时吃不起的,它是小众的。
后来我开始写美食专栏,时间长了,我会琢磨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按现在你们在手机APP里看的那种评星标准,最好吃的可能是皇帝的宫廷菜,其次是当官儿的官府菜,然后是有钱的商帮菜,最不济也是个文人菜。那可以说全国的所有的城市,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赶上北京,能够聚合这么多的资源。
那么为什么貌似广州、苏杭、成都,都比北京好吃的多得多?这道理非常简单——美食它不应该是小众的,它应该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从那以后我也开始关注普通的食物,关注那些不再装疯迷窍,但是又能够温暖人心的食物。在我们后来的节目里面,这种东西可能就更加明显。我们选择的几乎都是最平凡的食物,所以才会有像枕头馍,像瓦屋山的冷笋、豆瓣酱,扬州的千层油糕。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食物呢?等节目播出以后,其实我受到了很多的这个,说好听的叫善意的提醒,说不好听叫批评。它有来自美食专家的,会说我们没有表现出中国美食的精髓。也有我的同行,他说你把一个纪录片拍得这么诱人、这么馋,是不是有失纪录片的严肃性?
当然我觉得这个非常好,大家提醒的都非常好。但是就像对食物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我希望的,就是不管是食物还是纪录片,它都不应该是小众的,它应该是有更多人的共鸣。
我们也更关注美食背后的人。他们就像我们的家里的亲戚,就像我们的街坊邻居一样,我们在拍他们的时候也丰富着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年轻的时候,一位作家一段话影响了我,他说做一个记者可以陪伴别人的一生。人生这么短暂,你可以过好多辈子。这个真的是打动了我。在我的同行里不缺这样的前辈,比方说广州的周浩导演,他拍摄一个派出所,他用了两年的时间。我们成都的王海兵导演,拍摄大宁河上的船夫,现在大宁河已经完全没有船夫了,他还在拍摄,那用了十年的时间。那么国外可能还有更极端的例子,像日本的导演小川深切,拍摄成田机场农民和当局的抗争,拍摄了整整二十五年。
我们的片子看上去非常轻松,但是其实背后也有非常多不为人知的付出。大家可能都还记得这位老人——张爷爷。都记得我们拍的他做的手工的空心面条。其实空心挂面到处都有,离我们不远的中江县就有。我们当时在全国找了六个地方,一点点地找人,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在节目里面只有七分五十六秒。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投入产出比呢?当时我们拍摄张老汉的时候,他已经骨癌的晚期了。最后节目播出的当天,他躺在床上看到了在电视里看到了自己,安然地闭上了眼睛。我们导演说他好像替老人过了整整一辈子。
除了人,我们要求对食物也是这样。大家都以为我们的工作特别开心,天天吃,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面对食物的时候确实是如履薄冰。我们会请教非常多的专家,我们会努力的找到这种食物的前世今生,我们甚至要找到它的历史传承,非常清晰的脉络,还有当地的地理风物和他之间的关联。如果我们展示给观众的是海面上的冰山,其实我们拥有的,是不仅仅是海面上的百分之三到五的部分,我们甚至还拥有海面底下的百分之九十五,这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清楚。
当然,最后我们要求导演有一句话叫要和你的主人公,要和你的食物谈一个恋爱。当然也有导演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说“和主人公谈恋爱,这个我能懂,和食物谈恋爱,最终我们还都把它吃了。那难道我们是章鱼,是螳螂,是黑寡妇蜘蛛吗?”这当然是一个笑话。
相比关注食物的意义,其实我们作为一个专业主义的崇拜者,我们更关注我们讲故事的方法。纪录片,它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是舶来品,但是它是国际语言。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把我们的片子不仅仅当作品看,也可以当娱乐消遣的产品来看。我们能够把平静的食物讲出风生水起的故事,我们自己觉得是对观众的尊重:戏剧化的情节、奇幻的视觉效果和专业化的视听语言。我们希望观众在张弛有序的这种节奏里面,有一个看纪录片的愉快的这种感受。
当然食物也是国际语言,我们大家说的交流的英文“communication”,它的词根“communing”就是当年分面包的一种仪式。那你看吃和交流有那么深的关系。
不过由于大家相处的地域不同,经常是你之砒霜,我之蜜糖。很多人吃不到一锅里去。那我就想,我们有没有办法来找到他们为什么会吃这种东西?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大家能够把各自的“味觉信息茧房”做一个连接。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以色列的小伙子在成都的街头唱歌。他非常热爱成都,也热爱成都的美食,但是他非常想念自己的老家的胡姆斯酱,也就是鹰嘴豆做的酱。有一天有个人把他带到了菜市场,告诉他这个东西叫“耙豌豆儿”。他用来调了一点白芝麻,加了一点橄榄油,完全是在故乡的生活。
另一个故事是一对四川的夫妇在伦敦留学,他们天天想吃豌杂面。无奈从超市里买了鹰嘴豆酱,加了郫县豆瓣儿,浇了点红油,发现原来这种东西可以在万里之外能够整个的复制出来。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其实食物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有一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东西。
这些年我们拍摄的风味系列,一直在寻找这个星球上不同族群之间的共同智慧。小到一张面饼,多到这个火腿的工艺,你发现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东西说只在这个地方有,而在别的地方没有,其实都有相似的东西。当然我们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从我们做的风味系列,在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平台Netflix上,曾经霸占了美食类纪录片的六个月的榜单的榜首。时代周刊采访我们的标题是《他们用食物帮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其实我们一直想说的是,从这些这么多共同的东西里边,我们能看到人类其实是一个大家庭。
最后我想说,如今的社会高速变化,商业化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美食纪录片呢?社会发展肯定是向前的,从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看,有些东西注定要消失,但是有些习俗,有些生活方式,它是我们的祖先,它是我们人类多样化生存的样本。我们从食物里找到这些即将消失的印记,以及其中能够呈现出的民间的原生的力量。我觉得这是我们探寻真相、讲述故事的原动力。
作为纪录片人,我们也非常的幸运。智利作家古兹曼说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一样”。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中国美好的食物做一个非常精致、沉甸甸的相册,我们一直在努力。
谢谢!
讲者 | 陈晓卿
纪录片导演、制作人,现任腾讯视频副总编辑,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他从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到2012年因担任《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总导演被人们熟知,再到2018年执导《风味人间》,他用美食纪录片激起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开启了中国人对于美食的一种新的理解。当从屏前走到幕后,他和团队不断更新拍摄理念,在讲好“人的故事”的同时,他也希望纪录片能以更新的方式,与更年轻、更广泛的观众对话。
更多请关注 TEDxChengdu 视频号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