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计划】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可下载

更多微课点关注→ 人工智能与教学 2023-02-1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进度表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看,学生在计算的方法与质量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上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经历探索和解决分数混合运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体会整数运算规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会正确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在解决问题和交流减少错误的好方法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四单元“百分数”。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重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会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结合现实情境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3.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4、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会运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独立思考,养成勇于质疑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集合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过程,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能根据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图形形状确定立体图形的样子。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照片或画面,借助画图、操作等活动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积累观察物体经验。在观察过程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出有据等良好品质。

(三)统计与概率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经历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过程;会读懂经过数据分组整理后的统计图表所蕴含的信息,会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好玩”,本内容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试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经历对试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一个整理复习和一个总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五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1、整理复习部分

“我学到了什么”对前面四个单元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回顾和交流,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理解有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养成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我的成长足迹”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学生生活中的收获和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教科书呈现了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四个学生分别从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习惯的角度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给学生以提示。

“我提出的问题”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生发新的想法,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学习后要回顾反思自己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引发的新的需要思考和继续探究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的好习惯。

“我的数学日记”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意思。

“巩固应用”这一板块全面再现这四个单元的重要知识,以教科书中呈现的题目为线索,将分散学习的知识综合起来,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水平,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

2、总复习

经历对本学期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化。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和按比分配的含义;能进行分数混合运算(两步不超过三步);能解决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解决按比分配的简单问题。进一步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不同以及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和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巩固测量和计算圆周长和面积的方法,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扇形统计图等,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各单元内容及前后联系


单元

主要内容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及其运用

▲分数的乘法运算律

▲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

第一学段

▲整数混合运算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其应用

四年级上册

▲整数运算律及混合运算

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

▲分数加法运算律

▲分数乘法及其应用

▲百分数及其应用

第四单元

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再认识

▲小数的加、减、乘法及应用

五年级上册

▲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小数除法及应用

五年级下册

▲分数加、减、乘、除法及应用

本册

▲分数混合运算及应

百分数的进一步应用

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比的意义

▲比的化简

▲比的应用

 

二年级上册:

▲除法的意义

五年级上册: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

▲正比例及其应用

▲反比例及其应用

▲比例尺

第七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

▲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本册

▲分数的应用问题

▲百分数意义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第一学段: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周长和面积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四年级下: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认识

五年级上: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

六年级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圆锥的体积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从三个方向观察最多由5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学段:

▲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从相对的位置观察物体

四年级下册:

▲三个方向观察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做多4个)

▲在小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统计与概率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认识扇形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

▲数据的分组,初步体会数据的分布

第一学段:

▲用自己的方式,如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四年级下册

▲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认识平均数

五年级下册

▲认识复试统计图


 

六、课时安排建议

周次

日期

知识点标题

备注

第一周

9.2

1.1 圆的认识(1)


9.3

1.2 圆的认识(2)


9.4

1.3 圆的认识(3)


9.5

1.4 欣赏与设计


第二周

9.6

1.5 圆的周长(1)


9.9

1.6 圆的周长(2)


9.1

1.7 圆周率的历史


9.11

1.8 圆的面积(1)


9.12

1.9 圆的面积(2)


第三周

9.16

1.10 练习一(1)


9.17

1.11 练习一(2)


9.18

2.1 分数混合运算(1)


9.19

2.2 分数混合运算(2)


9.20

2.3 分数混合运算(3)


第四周

9.23

2.4 分数混合运算(4)


9.24

2.5 分数混合运算(5)


9.25

2.6 分数混合运算(6)


9.26

2.7 练习二


9.27

3.1 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第五周

9.30

3.2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第六周

10.8

3.3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相对位置(1)


10.9

3.4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相对位置(2)


10.10

4.1 百分数的认识


10.11

4.2 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1)


第七周

10.14

4.3 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2)


10.15

4.4 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


10.16

4.5 解决问题(1)


10.17

4.6 解决问题(2)


10.18

4.7 练习三(1)


第八周

10.21

4.8 练习三(2)


10.22

整理与复习(1)


10.23

整理与复习(2)


10.24

整理与复习(3)


10.25

5.1 扇形统计图


第九周

10.28

5.2 统计图的选择


10.29

5.3 分组整理数据(1)


10.30

5.4 分组整理数据(2)


10.31

5.5 分组整理数据(3)


11.1

5.6 练习四


第十周

11.4

6.1 比的意义(1)


11.5

6.2 比的意义(2)


11.6

6.3 比的化简


11.7

6.4 比的应用(1)


11.8

6.5 比的应用(2)


第十一周

11.11

6.6 练习五


11.12

6.7 反弹高度


11.13

6.8 看图找关系


11.14

6.9 比赛场次


11.15

7.1 百分数的应用(1)


第十二周

11.18

7.2 百分数的应用(2)


11.19

7.3 百分数的应用(3)


11.20

7.4 百分数的应用(4)


11.21

7.5 百分数的应用(5)


11.22

7.6 百分数的应用(6)


第十三周

11.25

7.7 百分数的应用(7)


11.26

7.8 练习六


11.27

8.1 百分数及应用


11.28

8.2 比的认识


11.29

8.3 分数混合运算


第十四周

12.2

8.4 圆


12.3

8.5 观察物体


12.4

8.6 数据处理


12.5

总复习


12.6

总复习


第十五周

12.9

总复习


12.10

总复习


12.11

总复习


12.12

总复习


12.13

总复习


第十六周

12.16

总复习


12.17

总复习


12.18

总复习


12.19

总复习


12.20

总复习


第十七周

12.23

总复习


12.24

总复习


12.25

总复习


12.26

总复习


12.27

总复习


第十八周

12.30

总复习


12.31

总复习


1.2

总复习


1.3

总复习


第十九周

1.6

总复习


1..7

总复习


1.8

总复习


1.9

总复习


1.10

总复习


怎么获取配套教学计划?

下载方法(务必细看):

关注微信公众订阅号【人工智能与教学】(ID:program51),在公众号底部菜单中输入下面提示关键字,正常一分钟内即可下载。

特别注明:

1、如提取不了说明关键字输入错误或操作不当,可以留言等待处理。

2、我们不做强制分享获取,但希望你获取资料后还能常来,能帮我们转发分享。

3、来了就是朋友,多提意见和建议。


   领取方法1  

第1步:扫码关注 人工智能与教学

第2步:发送关键字教学计划 即可获取。如有疑问,请添加卿老师微信:yzy5200426。(请按照正确的关键字回复哦,不添字,不错字,不漏字,否则系统无法识别)

   领取方法2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进入下载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view/24673.html

(回复关键词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