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镜记者班 | 我们如何在新闻现场讲故事?

学部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1-09-10

点击上方“中传新闻传播学部”订阅我!


他们是镜头里端庄大气的小哥哥小姐姐

透过镜头说事,说镜头里的事

“特色”“精英”“专业”是他们的标签

他们是出镜记者班!



自从2002年开办出镜记者班特色项目,从这里走向央视、新华社、中新社等各大媒体的师哥师姐们,学部君已经数不清了!就在去年,这一项目还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都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能走出众多优秀记者的班级

到底是啥样的?


round

1

“从纸上谈兵,到躬行践履”


是的,每周都要拍新闻!都在校外!


“我终于能真正独立完成一条新闻了!”正在读大三的王雨婷回想起自己在出镜记者班的第一次拍摄经历,激动无比:“以前自认为理论知识学得不错,真为挖掘新闻而四处奔波时才知道,这根本和坐在教室里听课是两回事嘛!”


这是个不接受校园新闻的班级,他们每天制作并发布一条校外新闻,选题来源和制作要求全部按照行业标准完成,从内容策划到运营维护,也全都是大家亲力亲为。他们走出校园,跑遍了全北京,如果要颁一个“校外滞留时间最长班级奖”,估计他们能夺冠。


🎙在大兴火灾现场

🎙在郊区

🎙在国际摄影周


出镜不就是对着镜头说几句话?大错特错!


平时爱打羽毛球的刘泽康为这一想法吃了大亏,“第一次出镜特别紧张,根本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当时拍共享单车,一个简单介绍却拍了20多条,被我的搭档好一顿嘲笑哈哈哈。”


现场千变万化,记者要随时应对,要快速梳理语言逻辑,同时还要考虑后期制作和新闻整体的衔接配合,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有在多次实践练习后才能get,“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的口音特别重,为了出镜效果更好一点,我还特意学了普通话发音。”刘泽康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可以说是非常好听~老师同学们一致认为他是出镜记者班里出镜效果最好的男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91g9lss3&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条拍了20多遍才成功的新闻,成为他自己最难忘的经历


说到现场出镜,14级编辑出版学的尹嘉辉有话说。“我做过一期企鹅餐厅的选题,当时已经获得了允许,却在拍摄中途被赶了出来,真的特别生气,好在我的搭档许晴临危不乱,最后还是把新闻做出来了。这次遭遇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记者,学会控制情绪太重要了,毕竟你的任务是把新闻拍出来。”

 

在现场,考验记者的不只是出镜表达,拼的是一场心理战,传递情绪没有意义,如实传递事实才最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9758iwv1&width=500&height=375&auto=0

🎙尽管困难重重,也要呈现完整的作品!


出镜记者班有自己的招牌——《镜面轻闻》。从2016开始,这一日播节目成为了大家展示自己的平台,每天在腾讯、今日头条、微博、优酷四个平台播出,也在“电视人家养的猫”公众号上辟有专栏。“镜面轻闻”这个名字由大家集思广益+民主投票得来,片头、人名条、包装也全部是班里同学一点点抠出来,“它真的是高纯度的独立出镜作品。”


说起它,少不了班主任叶明睿老师的功劳。叶老师说,以往同学们的实践创作缺乏出口,大家对实践创作不重视,拍新闻仅仅是为了完作业,质量也不高,自从2015年他接手负责这个项目后,在学部长高晓虹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听取了副学部长王晓红老师的建议,开始着手改变这一局面,通过每日上线的《镜面轻闻》,大家带着自主的动力和压力来完成新闻报道,比起以往更加认真,也有了更为实际的能力提升。


🎙几秒钟的片头,是全班人的心血!


叶明睿

电视学院“出镜记者班”项目负责人

温柔亲切又严格认真的广院男神


实践并不是简单的“动手能力”,而是“深层次的业务能力”,业界老师时常来为出镜记者班的同学进行作业点评,与大家一起解读新闻事件、训练评论能力,锤炼思想观点和洞察力。张聂天说:“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说话挺利索,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也不赖,但是经过一次次专业老师的新闻点评,才发现我离优秀的出镜记者还差得远呢!”


🎙业界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学到了很多!


round

2

“严格而辛苦,专业而勇敢”


在这里,deadline不可逾越!


当天拍摄当天就要制作完成并推送,这样的工作强度让刚刚加入的郭明星和婉祎两个人有些吃不消。“我们想再完善一下,晚点交作业,但被叶老师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说第一组决不允许开天窗!到了工作岗位什么样,这里就什么样。”


“高强度”“高压力”下,每位同学都有“一把辛酸泪”,制作周期内,除了日常上课,他们把其余时间都花在新闻制作上,由于选题都在校外,每天往校外跑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加入出镜记者班前,校园生活可能是这样的👇



     但加入出镜记者班后,走路都带风了👇



到底什么才是专业?

来看已经走上一线的师姐们怎么说

👇


中新社记者 曾鼐

“记者出镜不是为了展现自己,而是展现新闻故事。现在很多学生都比较浮躁,以为长得好看就能做一个好记者,事实上,长得漂亮可能成为网络主播,但绝不会成为出色的出镜记者,因为,记者需要的是专业和态度。”

央视记者 盛瑾瑜

“在突发事件中,如何从现场发现的细节说起,用既精炼生动又不添油加醋的方式,表述画面之外的背景信息并加以分析尤为重要,细节永远是现场报道的重要生命线。在观察、分析之后提供一两句评论,能表明本台立场,也是让出境提升档次的办法。”

央视记者 朱慧容

“在新闻现场,好奇心能让你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坚持不懈的刨根问底能让你找到与众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记者要真诚,“真看、真听、真感受”,永远不要糊弄观众。”


严格要求+拍摄锻炼=愈挫愈勇。在叶明睿老师的鼓励下,大家选题大胆,去尝试敏感话题如何在合乎规定和导向要求下,尽可能好的表达。这个班的同学,大多“胆大包天”,也同时“心细如针”。


专业是一种水准,更是一种态度,即使是学生,要做,就要做得有模有样。为了使自己的出镜更加符合现场环境,王雨婷在报道平遥国际摄影展的“上海弄堂”主题展时,特地穿上了旗袍。


🎙做记者,我们是认真的!

想看更多专业的出镜报道就戳它↑


round

3

“这里让人心力交瘁,也让人欣喜若狂”


对出镜记者班的同学来说,这里是让人心力交瘁的,但当自己的能力有所突破之后,幸福却又猛烈得像龙卷风。每一周,班里会评出最佳新闻奖——毒药奖,TV熊成为了抢手的小奖品。

 

好端端的最佳新闻奖,怎么成了“毒药”?

 

这还要从出镜记者班的“毒药情侣”说起。这对甜蜜小情侣所拍摄的新闻屡次被评为最佳,但他们的选题却都非常敏感,经常在上传的时候被网站识别为高敏感度而临时下架,大家笑称他们“有毒”,也就变成了今天的“毒药奖”。


🎙别误会,毒药情侣不是这两位小哥哥小姐姐哦~


加入出镜记者班的半年时间,每个人都创作了七八条新闻作品,每个人都满载而归。郭明星比较关注民生新闻,做的选题大多与此有关:褡裢坡土储腾退区的整改、居民区的垃圾处理、便民菜店的设立……对她而言,最大的收获不是出镜技巧的提升,倒是在走出校门和大爷大妈打交道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生。


对出镜记者班所有同学而言,这段经历无与伦比,也无可替代。


“痛并快乐着”

“很想念那段时光”

“祝它越来越好”



🎙we are 伐木累~


对这个班级感兴趣?

你的梦想也在蓄势待发?

那就来和学部君聊一聊吧!


 


猜你喜欢

英语实验班|如何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

我们如何做“融合新闻工作坊”

影响几代人的电影,国家艺术和情怀的延续

花样年华,来看中传四月天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策划/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撰稿编辑/ 鹿艺佳                                   美编/ 付晓雅    刘纪阳

    主编/ 丰   瑞    郑   石                             监制/ 顾   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