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周丨读见“深思”,我辈皆为读书人

学部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1-09-10

当前仍处于防疫攻坚的关键期,学部君提醒各位CUCer务必踏实待在住处,不四处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防范,理智应对!按时作息,坚持每日学习~ 返校时间敬候学校通知安排!



疫情宅家·宜读书
阅读,除了汲取知识还重在,深思
今年的春季“读书周”你阅读了多少?思考了多少?今天分享三篇优秀书评请和学部君一起静心感悟




Bibliography

of this issue


滑动解锁

1

《演员自我修养》

    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


2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作者:郑也夫


3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作者:欧文·戈夫曼(美)




01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读书报告

作者介绍


郎朗: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互联网电视)


不仅是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演员。
看过周星驰《喜剧之王》的人一定对《演员自我修养》并不陌生。影片为表现出男主的精神追求,将《演员自我修养》作为重要道具多次出现,于是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了强烈好奇。
在“跨专业阅读”之前,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斯坦尼的体验派表演体系能经久不衰?
斯坦尼主张演员融入角色,更注重内心戏。他在书中提到:充足内心戏的源泉有二,一为丰富的想象力,二为敏感的同理心,而这两种素质恰恰都是我们成为人生赢家的必然条件。
从融入角色中体验百态人生,从学习理论中完善自己,使用这种表演方法,演员所创造的角色会具有多层次的真实感,且能诠释角色的行为与内心思想之间微妙的关系。这大概就是斯坦尼的表演体系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二、怎么理解“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这句话背后藏着的是职业、责任与使命。从演员的角度来说,每个角色对演员都是历练,毕竟他们的职责就是表演。
这也同样可以应用于你我身上,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不同角色。我们每个人的角色没有小不小,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这是一本写给演员的专业指导书,也是一本写给我们的人生教科书。我们不是演员,这本书对我们处处无用;我们都是演员,这本书对我们无处不用。


02


——读《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作者介绍


郭璐娜:2018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在《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这本书里,面对客观呈现的社会面貌,一方面探求其中的逻辑,一方面又批判其中的问题。
物欲源于消费,消费主义时代对我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它不会过去,也许永远不会彻底成为过去,所以这个时代好像永远是新的,我们将其成为“后物欲时代”
作者认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
第一,贫穷将被彻底打败,人们不再为饿死前的最后一块面包而争斗,生活最原始的动力被削减,无聊空虚必然产生;
第二,物质的无限指数增长改变了人的心理,使“商人成了最强的社会势力,消费成了最大的社会运动,追求快乐成了与之配套的生活哲学。”
消费带来了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那又是什么在支撑生活的内容和情感?
那即是消费从不能替代的匠人精神、手工情怀。它们不够“方便”,不是机器,但是以区别性的表达成为最重要的联系支点。哪怕处在后物欲时代也并非一切求简,因为我们仍追求温度,就像我们愿意手写贺卡、亲手织围巾。
另外,通过作者的介绍还可感受到社会学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批判。
它不像哲学那样超越生活,也不像文学那样拥抱生活,而是站在一个很特殊的位置,冷静地看人们表演,不离开也不打扰。它思考着每一个人日常的行为,但行为者从不知道自己原来是不由自主地遵循着某种强大的逻辑在行事。这便是一种疏离的围观。


03


——以网红晚晚为例,分析“前台”“后台”概念在微博使用中的体现

作者介绍


张晓彤:2017广播电视学


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人们表演呈现出的角色往往不是真实自我。”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当今互联网同样可以总结出一篇《微博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本文将以网红晚晚的个人营销为例,分析书中观点。
像舞台一样,戈夫曼把情境分为了“前台”“后台”,又将前台表演分为“舞台设置”(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个人前台”(表演者的外表和举止)。
在微博的使用中,舞台设置被扩大并统一化,一切互动都可不受时空限制地发生;个人前台的可塑性也无限增强,人们通过图文视频呈现个人形象,这一切都由表演者自身把控,同时也是微博用户自我营销的着力点。而后台,则是表演者的现实生活。
网红晚晚为例,凭“豆瓣女神”身份走红之后,她转战微博,并成功营销出心系社会的艺术名媛及与丈夫恩爱的豪门娇妻人设。
晚晚的个人前台设置体现于发布艺术品照片,参加时尚界活动,时常与丈夫微博互动、合影等等,这一人设令她收获大量粉丝。然而,为了达到观众心中的理性化形象并获益,表演者有时需要呈现出与自我不同的人物形象。
疫情期间,晚晚晒出与丈夫在国外度假的照片,并配文“你们还好吗~想送你们小岛的阳光和美食”,引起网友不满。其人设营销中“符合前台标准”的心系社会,与之在后台躲避疫情并缺乏同理心地炫耀本质构成冲突,“人设崩塌”也就随即出现了。


品完这些书评有什么笔触让你也产生深思了吗?
王国维先生曾对读书提出了三重境界想知道上面的伙伴和自己到了哪一重?来看看涂老师如何点评👇👇👇

涂凌波  

广播电视学系主任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用以上两句词概况了读书的前两重境界。从博览到深思,古今中外的读书人可能无外乎此。今日拔得头筹的三篇书评,出彩之处,亦在于“深思”二字。

张晓彤和郭璐娜同学所读作品,均为社会学名作。郎朗同学所读《演员自我修养》,应是戏剧学名篇。个人阅读颇为有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大作并未读过,所以无从谈起,还请郎朗同学见谅。

戈夫曼提出的“前台”“后台”概念吸引了张晓彤同学,因而书评也围绕此概念展开。书评中分析了某网红在微博中“巧妙地”呈现后台行为,成功塑造了“人设”,然而戏剧性的是,这种模糊了前台、后台社会规范的行为,亦会导致“人设崩塌”。不难发现,张晓彤同学的分析是有“深思”的。

郭璐娜同学的书评,则从《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这本书的论述逻辑展开。“生存恐惧—扩大性物质消费—空虚与无聊”这个循环,构成了后物欲时代“消费”的基本逻辑和动力。书评中亦谈到,“消费,正在成为一种归属”。郭璐娜同学既厘清了本书的理论阐述,又深感社会学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批判,这便是“深思”的结果。

以上,其实不算点评,更多是读完同学们的书评后有感而发。书海浩瀚,学业无涯,我辈皆为读书人。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还有一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大道,吾辈皆往之。


AT LAST
这几天的“云上课”还习惯吗?
课后没有室友、基友、姐妹陪伴感觉很孤单?
那不如
和学部君来一场“云约读”吧~
每条读书周推文后的评论区就是我们碰面的场所每次交流的暗号就是一本书名/一句你爱的句子/一点你的感悟
学部君打开我的《跨越边界的社区》期待你跨越距离来与我交流哦~

猜你喜欢

读书|阅读方法论——看完这篇文章,我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懂读书

读书周丨“云约读”!读史、知今、书见自己

读书周 | 在这里,体验他人的“自省”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编辑/龙泠宇                          

美编/冯   璐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