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周丨“云约读”!读史、知今、书见自己

学部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1-09-10

当前仍处于防疫攻坚的关键期,学部君提醒各位CUCer务必踏实待在住处,不四处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防范,理智应对!按时作息,坚持每日学习~ 返校时间敬候学校通知安排!



疫情宅家·宜读书

2月24日至3月8日是春季“读书周”

今日书评,古今中外“一网打尽”!

👇

有慈禧太后、明万历皇帝的独家解读

有基于“新冠疫情”宣传系统的思考

有香港海洋公园设计的幕后揭秘

有当代顶尖设计师的对话分享

......


莫负春好时,“约读”正当时!

@你,这份纵览古今中外的书评请查收~






Bibliography

of this issue


滑动解锁

1

《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

作者:刘海龙


2

《设计的精神》

作者:香港设计中心


3

《慈禧外纪》

作者:濮兰德、白克好司


4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01


——《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书评

作者介绍


于睿恺: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近代以来,没有过一个完全不存在宣传现象的国家,因而对宣传规律的把握,应当致力于尽可能实现宣传者与被宣传者,在“社会动员的效率和个体自由之间的平衡”

宣传虽不能代替教育,但与教育相似的是,宣传也建立了一个家长式的训导体制,宣传者和被宣传者的关系,是这个体制前提下的互动关系。


随着传播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对宣传不断的熟悉,被宣传者可能获得一定的反思宣传本身的能力,但如果就此要求被宣传者能够在宣传网络可能存在的“孔隙”中挖掘出“公民的责任”,将目前宣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被宣传者,似乎显得是对被宣传者的苛责。

这一现象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佐证。例如,李文亮医生被武汉警方训诫后,有大量网民留言表示对打击谣言传播和泛滥的举措支持。


此时,对宣传系统的支持和配合似乎更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膝跳反射反应。在这一案例中,媒体研究者如果去苛责网民的思维和行为惯性,显然是抓错了重点。



倘若宣传过程出现“不平衡”带来了危机,那么这种危机更加系之于宣传者一方,而非被宣传者。即使是对于不同的宣传主题而言,保证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也是宣传者首要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宣传系统提出的对现实情况的解释力——必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为了防止这种宣传系统的崩溃,宣传者必须不断排除可能对整体宣传产生威胁的局部事件,也就不可避免地进一步伤害了宣传者与被宣传者的脆弱平衡。

“新宣传”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在我看来是一个由宣传者开始的传动关系,唯有宣传者主动开始变革,方能革除旧的宣传术的弊病,以适应新的现代化状态的要求。被宣传者的鼓与呼,即使产生再大的声量,亦不足以如不少研究者所愿,“倒逼”变革的发生。




02


——《设计的精神》书评

作者介绍


黄柯迪:2018级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


借助香港设计营商周亚洲论坛这一平台,香港设计中心得以有机会请到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设计师与我们面对面地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理念。《设计的精神》选择了设计师演讲中的故事片段,并记录了编者与他们的对话,以期听故事的人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观念,领悟设计的精神。


兰桂坊主席盛智文让香港海洋公园从“劳累的老妇人”变为“亲爱的人民公园”;Ho Kwoncjan让旅馆的概念从平平无奇的歇脚处变为客人期待的“梦幻之地”;周养杰从最底层的杂活开始做,一步步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Joe Ferry用设计突破航空业界的传统,为维珍航空成功建立品牌,脱颖而出;马丁·达比希尔指出设计差异才是竞争者无法跨越的差距……每一位设计师都真情实感地讲述着他们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设计师精神的体现。

△香港海洋公园

                                                   

盛智文给海洋公园的定位是“人民公园”,能够“寓教于乐”。海洋公园相较于迪士尼,具有更强的真实性。


设计的精神无处不在,《设计的精神》本身就是精妙设计的体现。无论是简洁大气的封面,还是布局疏朗的内页,都给人以高级而亲切的良好体验。


“跨越设计界限,碰撞思想火花,阅读设计精神”,请斟一杯皎洁的月光,在温暖的灯晕里,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品味满满一本的设计故事。




03


——《慈禧外纪》书评

作者介绍


孙博:2019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1835年11月29日,秋高气爽,在京城一个普通旗人的家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二十多年后,她成为人人顶礼膜拜的“老佛爷”,引起世界的关注。她就是实际执掌大清朝政近半个世纪的圣母皇太后,慈禧。

评析历史人物,不应全以今人之标准去衡量,应当坚持历史主义,结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全面地进行分析。慈禧在清朝执掌朝政长达47年之久,政治手段干练,是历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重要人物。但在蔑视女权的传统观念中,在山河破碎的历史下,人们也很容易将慈禧与民族屈辱联系在一起,对她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大多带有负面态度。


慈禧是一位渴望“开眼看世界”、积极探寻民族振兴之路之人。诚然,慈禧也是封建统治阶级顽固势力的代表,骄傲自大,贪图享乐,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

慈禧的一生是具有悲剧性的。人生最痛苦的三件事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慈禧的一生中遭遇多次不幸,身边少有依靠与信赖之人。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她才把权力,这个看似永恒不变的东西,视之如命。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要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与人物所处的阶级立场。《慈禧外纪》是一部全面记述慈禧的传记,一直是颇受中外史学界关注的经典之作。


诚然,慈禧在外交方面的所作所为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使中华民族蒙受屈辱。但是,对于一个满腹孔孟之道、崇尚礼制的专制统治者,要求她当即认清时局,放弃利益,拥有高超的思想觉悟,是否是后世对其的过高要求?




04


——《万历十五年》书评

作者介绍


严郡涵:2019级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


万历丁亥年的明帝国到底面临着什么?溯流从源,也许是从公元前五世纪的孔子和儒学的诞生和茁长开始。统治者采取这一完整的思想体系以辅助集权政治,儒学也在朝代更迭里被不厌其烦地阐释以适应时势,但这套绵亘千年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显得蹒跚难行

文官眼里的皇帝,个性等同昏庸,爱情等同荒淫,而软弱等同贤德,无能等同圣明。于是万历的个人意志促使他反叛,与文官集团僵持了三十余年;殊不知他也曾有励精图治之年岁,只是层层束缚一步步泼灭了他的热情。



在此过程中,不能不仔细审视申时行的角色。作为首辅,申时行折中调和的原则力求在皇帝和文官中间寻求衡,也确实有所成效,但并非永远可行的计策。其中微妙,让我们难以评定他的功过,他终究是在解决还是遮掩,中庸还是折衷,维护现有还是埋下隐患?

文官集团作为一个复古保守、固循成宪的统治阶级,残忍地扼杀了一切独创革新、整饬法律和危及自身利益的人和事。张居正是为典例,首辅任上的他推行新政,虽明王朝根深蒂固的痼疾难以疗愈,但其胆识眼界已倍于世俗。只是他的改革触及利益团体,又以其独断专行的个性对他人箝制甚严,以及生活奢靡不足以取信,致使成果不及才干,甚而死后遭参劾清算。


封建的明王朝思想界的高度统一和压抑是文官集团彼此联系和共同统治的工具,这实是谬妄之体系。所谓道德正是这个庞大的农村集合体单纯肤浅的一元论思想标准。


△明代上朝,百官谏言

早期中国先进的原因是统一,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是长期的统一。这段数千年的历史加诸一个庞大的国度,结果是昏聩守旧、骄傲自大,更可怕的是依然把几千年前的道德体系置于神坛供人唪颂,开端处纲领性的错误使得两百年后的明帝国早已覆水难收。

马戛尔尼评清朝:“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虽然船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之笔,正写出我此番感受。




“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这些书,你是否也曾读过

欢迎留言与学部君分享你的“读见”👏


学者读书,师者读人

  “授业解惑”的桂老师即将上线

看看他会有什么点评?

👇




桂笑冬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讲师


大型纪录片《走进和田》总摄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是我父亲在我小学时送我第一本书的时候写在扉页上的,我当时看了似懂非懂,感觉写的气势磅礴。后来看了很多书,才知道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句名言。

读书是需要打破自身知识结构的隔绝因素的,就像于睿恺同学读的《宣传》一书,宣传本身是不受隔绝的,它们在这些隔绝因素之间可以穿越。一本宣传观念的变迁史,本身带有强烈的辩证思想。于睿恺同学能够在读后感中重新思考我们现在普遍需要接受的宣传理念、思想、信仰的来源是否合理,尤其是对文中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正符合本书的初衷,即通过对历史和问题的研究,来获得对宣传更深入的认识。

我是十分喜欢读史的,无论是严郡涵同学选择的《万历十五年》还是孙博同学选择的《慈禧外纪》都是很有意思的书籍。我们可以发现,同一段历史,在不同人的笔下呈现了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评判。世上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因此,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并领悟其中的哲理,是读史的关键所在,这一点上两位同学还可以更进一步。

我跟黄柯迪同学一样,也喜欢《设计的精神》一书中分享的众多故事。其实看完我就在想:设计是为了什么?设计跟我们自己的专业何其相似。我们是谁?我们为了什么?有机会,黄柯迪同学可以多跟我们分享一些。


读历史使人明智,读艺术使人灵透,读传播使人清醒,最后还是要读懂自己




AT LAST

这几天的“云上课”还习惯吗?

课后没有室友、基友、姐妹陪伴

感觉很孤单?

那不如

和学部君来一场“云约读”吧~

每条读书周推文后的评论区

就是我们碰面的场所

每次交流的暗号就是

一本书名/一句你爱的句子/一点你的感悟

学部君翻开了我的《故事》一书

等待我们思维的交汇与碰撞哦~


猜你喜欢

读书周 | 在这里,体验他人的“自省”

读书周丨 阅读,让我们与世界、与伟大、与平凡、与智慧和勇敢连接

抗疫一线校友 | 《焦点访谈》刘晓晨:我们的焦点我来报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编辑/周   杉                         

美编/冯   璐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