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大讲堂|多所高校联动,共上一堂最有实践力的“中国金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
新闻传播学教指委积极推进
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建设
邀请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走进演播室
分享践行“四力”的感悟与思考
聚焦时代主题,坚守新闻理想
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卓越人才
▲ 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正式开讲啦!
10月27日,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年度“大讲堂”以“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为主题,邀请了来自18家媒体单位的32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担任主讲人,录制了32集课程视频。
▲ 点击查看2021年大讲堂启动仪式超“燃”短片!
作为一堂供全国高校师生共同学习的、生动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大课,“大讲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举措,为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人才,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创了新的路径。今年9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国记协决定建立“大讲堂”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大讲堂制度化、常态化。
自2020年开办以来,“大讲堂”面向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生开展,实现了对719所高校的全覆盖,并出版了集纳各校经验、彰显各校特色和亮点的《回响: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0》,与读者共享这一门思政大课、国情大课、专业大课的教学成果,实现了良好的成效。
▲ 集纳212所高校学习反馈的《回响》
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支持和推动下,2021年度“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顺利开展,走进全国各所新闻传播专业高校。
南昌大学——
践行“四力”,提高专业本领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报道现场,我们还搜集了具有高辨识度的素材,最终促成做出内容鲜活冒热气、叙事朴实沾泥土、灵动感性带露珠的报道产品。
11月23日,南昌大学组织师生代表一同观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系列视频课程,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四位主讲人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践行“四力”的感悟与思考。
滑动查看南昌大学“大讲堂”现场
四位主讲人分别从新媒体创作、大型政论文写作、践行“四力”获奖作品分析、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等方面展开讲授,向南昌大学的同学们传授了来自新闻传播一线的实务经验,也提供了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同学们从这些课程中坚定了自己向好记者学习、向好作品学习、认识中国国情、增强道路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的信念,立志成长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
浙江工商大学——
线上线下结合,“重返”报道现场
记者的根在基层,岗位在现场,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新闻。
11月25日,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邀请了参与录制工作的浙江日报的俞佳友老师,走进《纪录片专题研究》的课堂,以亲身经历为切入,向同学们介绍作为一名新闻人必须具备的深入基层、为民办事、坚定信仰的基本素养。让“大讲堂”真正从线上走向线下,完成在理论上学习“四力”到在实践中践行“四力”的转换和发展。
滑动查看更多浙江工商大学“大讲堂”现场
自2020年11月课程实施以来,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已连续两年对“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进行深入的学习。在《新闻采写课》和《新闻法规与新闻伦理》等专业课程上,学院师生结合“大讲堂”进行了深入解读,授课范围覆盖本科生和研究生。
将新闻一线最生动的实践融入教学一线,以第一视角传达新闻工作者一颗颗“真诚为民之心”,让专业课堂更加鲜活、更具张力、更有温度,真正打响了“最有实践力的中国金课”的招牌。
▲ 浙江工商大学师生与俞佳友老师的合影
浙江工商大学
李蓉老师
作为高校老师,我们一直在教育学生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俞老师深入基层蹲点,用自己的行动为当地老百姓扎扎实实地做了实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四力”,这就是课程思政真实的案例,为学生树立了媒体人应有的榜样力量。
浙江工商大学
杨诗睿同学
俞佳友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作为一名记者就要贴近群众,笔下所写的文字也要连接基层,真实客观地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在俞老师看来,有了真实才有新闻的生命,而这个真实性,需要记者自己不断深入、贴近来探寻。作为一名新闻人,俞老师对民生的体察,不怕吃苦的顽强毅力,以及他作为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值得我终身效仿和学习。
浙江工商大学
钱骏杰同学
很荣幸能听到在新闻界耕耘多年的俞佳友老师为我们讲的课,俞老师以质朴的语言,结合他自身的经历向我们传道授业。讲到他到灾区报道、去帮助乡村振兴时,并无华丽修饰的语言却充满了力量和吸引力。他对于新闻业的热爱,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都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标杆。
云南民族大学——
积极推进,加强实践教育
保持“我们依然是我们”的政治定力,打开“我们不仅是我们”的视野格局,鼓起“我们要超越我们”的勇气锐气。
11月26日,云南民族大学举行“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启动仪式,来自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大家一同观看了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导学》视频,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原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教授作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创新》的精彩讲座,从业界实践与人才培养的视角,讲述了新时代新闻工作如何立足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新闻价值的基本取向,深入践行“四力”,努力传达时代的声音。
▲ 云南民族大学“大讲堂”启动仪式现场
云南民族大学将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新文科教育改革实践,为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奠定基础,助力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 云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对“大讲堂”启动仪式的报道
云南民族大学
张义霞同学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很喜欢以这样的形式来学习记者的职业精神。学习了大讲堂以后,我们会注重提高自己的全媒体能力、职业素养。
中国传媒大学——
聚焦时代主题,感受前沿力量
记者要有发现新闻的一双“慧眼”,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笨功夫”,要有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斗争的清醒思维,要有妙笔生花的写作功底,而这些要求与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不谋而合。
“在2019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新闻作品研究》课堂上,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老师、副教授丰瑞老师结合“大讲堂”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朱兴建对悬崖村脱贫攻坚新闻纪事的讲述,分析了一个优秀新闻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时间的重量”,传达了新时代记者应坚守的使命担当和责任义务。
▲ 戳这里👆查看朱兴建老师的演讲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对记者的要求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曾老师说道。通过倾听“大讲堂”中朱兴建记者从挖掘选题、实地考察再到深入采访写作的细致阐述,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在面对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报道时所需要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用均衡的眼光来报道不均衡的中国,这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能力,也在考验着我们驾驭复杂题材的定力。
▲ 点击观看电视学院曾祥敏老师对“大讲堂”主题的阐释
记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
是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主题
也是新闻工作者们实践的主题
未来,学部君将继续关注
“大讲堂”在全国高校的反馈和成效
为大家带来更多优秀的“大讲堂”课程分享
一起期待一下吧!
猜你喜欢
编辑/赵博文 汪靖怡
美编/安晓航 钟 睿
主编/韩 飞 刘日亮 李怡滢
监制/丰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