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上新啦,融视频!听说这里的“非遗”是“活的”?
文化在传承中发展
文明在发展中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儿女的珍宝
今天就来和学部君一起走近非遗文化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
探访系列融视频背后的故事吧
1
融视频+非遗:解码中华文化基因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后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龙舞”作为我国“龙文化”的代表性艺术之一,为人们所熟知、喜爱,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了解什么是“龙舞”艺术吗?如果你来介绍“龙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会怎样呈现呢?下面来看看《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系列融视频给出的答卷吧!
▲ 点击看《龙舞》融视频中文版
活泼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这就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联合中国新闻网推出的项目——《解码中华文化基因》。项目融视频系列以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内容,介绍其历史来源、发展衍变、当代价值、各地民俗、传承形态、匠人轶事等,通过创作短小精湛的非遗故事,用短视频的形式建造起一座中国非遗的影像博物馆。
▲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项目海报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首期视频《中国篆刻》已于3月1日上线,通过中国新闻网境内外社交媒体矩阵进行播发,截至视频发出24小时,视频总播放量超100万,微博话题标签#解码中华文化基因#阅读量超132.6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 点击看《中国篆刻》融视频中文版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系列融视频主要面向国内外“Z世代”群体,以青春话语介绍非遗故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那么融视频是如何让非遗里的传统文化基因“活起来”的?
2
处处精雕细刻:让非遗“活起来”
融视频是一种新型的基于图、文、声、像、影有机结合的移动端叙事作品,由电视学院师生团队研发。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实践创新团队联合光明日报共同推出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国文化”系列作品中,就使用了这一创新传播形式,赢得了媒体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
▲ 点击看“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国文化”融视频
在《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系列融视频中,实践创新团队对于融视频应用进行了再丰富,面对新的传播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传播对象——Z世代青年,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启发,成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视频中“活起来”。
“认真、认真再认真”
负责文稿写作的周晓萌老师用三个认真来概括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事实的准确性是首要要求。周晓萌老师回忆起进行核查确认的过程,“400字的文稿改七八遍是常态,一切信息都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网站上确认,比如我们北方人经常说‘舞龙舞狮’,其实在官方名录里是‘龙舞’‘狮舞’,这非常考验同学们的细心严谨程度,不能想当然。”
而对于文化内涵的了解也是文稿组同学面临的考验之一。团队成员曾经为了深度了解一种非遗文化项目,大量、反复地观看了以它为主题创作的影视作品,周晓萌老师感叹:“我们反复推敲,一遍遍修改,只为呈现出最生动、真实、有趣的非遗文化。”
▲ 《龙舞》融视频画面
力求还原非遗项目的“原汁原味”
从语言符号到视听符号的转换是实践创新团队面临的又一难点,这一问题在成员们共同配合、反复摸索、持续沟通下得到了解决。文稿组在重视“文字的画面感”的同时,着眼于创作的全局观;视频编创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尽最大可能还原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汁原味”。
负责《龙舞》视频编创的2018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袁志恒同学描述制作视频的思路时谈到:“龙舞的各种专业名词、舞蹈动作对于观众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把基本动作抽象化,力图让人们容易理解。”同时《龙舞》视频编创、2018级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本科生杨雨千同学扩大了素材搜集的范围,“为了视觉的准确性,我们不仅是从一般的图片素材网站上搜集,还找了很多龙舞视频,甚至包括一些龙舞培训。”
视觉效果的丰富是《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系列融视频的一大亮点,整体视频的活泼感、灵动感十分突出。在《龙舞》视频中,整条龙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整条龙肢体舒展,随着舞龙人的动作“自在翻腾”。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视频编创同学进行了非常多的尝试,从视频建模尝试到AE脚本效果应用,最终发现了能够使画面产生最自然扭曲的AE效果,让整条龙“动起来、活起来了”。
▲ 融视频项目AE工程文件
“其实最困难的是透视关系中龙的处理。”袁志恒同学说。具有立体感、透视效果的龙不能直接使用平面二维素材扭曲,因为画面需要维持立体感、保证龙的基本样态不变。那么应当如何让立体的、具有透视关系的龙也动起来?袁志恒同学选择了用拆分法来实现,“龙身的三维效果是由一段一段的二维效果画面拼接形成的。”袁志恒把拆分后的二维画面进行素材AE扭曲效果处理,保持不同画面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平衡,从而让立体的龙也动了起来。
▲ 立体的龙动起来啦
画面的灵动、活泼对于音频编创工作也提出了要求。一些具有“综艺感”风格的音效使用对于融视频的总体效果起到了烘托的作用,让视频活泼欢快的总体风格得到了贯穿、统一。负责《龙舞》视频音频编创的2018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张竞同学提到:“音频编创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保证声画流畅,让人看起来不会有突兀的感觉。”团队成员通过精准把控音频进入时间点、反复设计切换过渡,让视听效果浑然一体。
▲ 音频编创工程文件
3
从小众到大众:文化基因薪火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 《中国篆刻》融视频画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播,对于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电视学院副院长、项目指导老师秦瑜明表示:“通过新形式、新手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更密切的联系,这帮助人们更好地判断究竟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中的“解码”体现了传播文化基因,从小众圈子走向大众视野的意涵。项目学生团队统筹、2020级广播电视学博士研究生李怡滢同学提到:“解码对应的是编码,编码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小众传播,它们往往是匠人言传身教的技艺,不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融视频通过生动、细致、活泼的讲述方式,吸引更多人关注,把原本“束之高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到你我的身边。
▲ 《龙舞》融视频画面
“解码”同时也蕴含着“解构”的意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广大的Z世代青年产生联系,需要发掘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特色,实现创新性转化。杨雨千同学从视频中体会到了时代感,“视频结尾的一条龙从实拍场景‘穿越’到了虚拟效果的窗花画面中,不停地腾飞舞蹈,画面的风格非常类似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国潮文化’,在炫酷亮眼的同时蕴含传统文化精髓。”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就是在创新中发展,在继承中弘扬。
4
弥合文化差异:助力非遗文化出海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融视频英文版立足于国际传播,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让全球观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同时通过加强海外社交平台推送和海外落地,实现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中国新闻网Twitter、Facebook、YouTube、Tiktok等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同步推送,并联动海外华文媒体加强传播,葡新报、西班牙欧华网、国际日报新媒体等30余家华文媒体转发。
▲ 点击看《龙舞》融视频英文版
几十家媒体转发的背后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认知差异也是国际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中西方“龙文化”来说,“龙”在形象、象征意义、文化特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弥合文化差异,英文版本融视频编创指导老师李艾珂介绍道:“在做‘龙舞’时,英文版首先阐释了中国龙在中华文化里的意义,和西方龙的意义区别开,这样才能避免国际受众混淆和误解。”
融视频生动活泼的形式,也促进了国外观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受和了解。有趣的动画、亲切的语态……这些是国际传播中“软实力”的体现,如春雨润物无声般影响国际受众。
▲ 上下滑动看《中国篆刻》出海啦
融视频这一形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国界”的新尝试,李艾珂老师同时认为饱含全人类共同追求(如真善美、健康、幸福、爱)的作品,更能跨越语言等障碍和隔阂,被广泛的大众接受,“以《龙舞》为例,国际受众花短短2分钟看完视频,就可以自制一条简易的飞龙,跟亲朋好友一起试着舞出些花儿,既能锻炼身体,又收获快乐和好运。”用融视频向国际受众宣介中国非遗文化与中国智慧,是电视人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所做的努力。
5
全程育人:在实践中滋养媒体人才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也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新的使命与要求。新闻传播学正属于实践见长的学科,同学们参与《解码中华文化基因》融视频项目,也是对电视学院“实践育人”和“课程思政”理念的践行和传承。正如项目指导老师秦瑜明所指出的,参与实践是电视学院全程育人的体现。
通过参与融视频项目,同学们增加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兴趣,增强了文化自信。负责视频编创的杨雨千同学说:“我在重新解构非遗文化,思考如何让年轻人喜欢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也希望通过努力把非遗文化介绍给更多人。”袁志恒同学有同样的感受:“我制作视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如果让我给同学们讲非遗文化,我能够讲得头头是道,非常自豪。”
▲ 热火朝天的视频制作现场
同学们的团队配合能力、创新能力也在这中间得到了提高。项目指导老师白晓晴鼓励同学们“以老带新”,增强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沟通,从而让融视频制作在一代又一代学生中传承。白晓晴老师说:“大家一起开工,互相讨论的气氛特别好。在社团一样的氛围中开启头脑风暴,思维相互碰撞,大大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学们把热情和心血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对于非遗文化的创新性传播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以创新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
以活泼形式激发Z世代青年兴趣
以实践培育新时代全媒体人才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系列融视频陆续推出
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