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献荐读 | 老老实实做学问,踏踏实实学方法

学部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3-07-25


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

从社会研究概念到复杂技术方法

学部君带你速览

社会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

核心观点、章节逻辑与重要内容

快来接受知识“滋养”吧~


01

社会研究方法


书  名:社会研究方法

作  者:艾尔·巴比

译  者:邱泽奇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编号:9787508093444

出版时间:2018年



1

书籍及作者基本情况 


作者艾尔·巴比,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从1968年起开始从事社会学教学工作,先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查普曼大学等。作者有《调查研究方法》等多部著作行世。


2

出版及社会影响


《社会研究方法》一书,经不断修订扩充,已成为美国高校社会学通用教材。《社会研究方法》1975年初版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者不断对其进行修订扩充,此为第十一版。《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在第十版的基础上对各种议题进行重新组织、扩展、厘清、缩减和删节。《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由北京大学教授邱泽奇老师翻译,译稿质量精良。译者邱泽奇,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教授、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3

本书核心观点


《社会研究方法》作为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社会研究方法》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把一些复杂的方法问题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衔接起来,表述清晰明白、生动自然。同时本书包含大量图表和鲜活案例,吸纳了社会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和丰富的网络链接,为师生教学和学者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4

章节逻辑


《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的全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概论部分,介绍了社会研究的一般常识。第一章首先对“社会研究是什么”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社会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存在的几组辩证关系。第二章则是对社会科学理论和范式进行了介绍。第三章提到的是作者一直强调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和政治问题,这也是每个研究者都应该引起重视的。


第二部分论述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研究设计、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各种测量量表及其构建、抽样的逻辑原理与方法。第四章介绍了正式进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研究的目的、分析单位、研究计划的设计等。第五章讨论的是概念化和操作化的过程。第六章则是进一步就复杂的测量进行详细的说明,介绍了指标和不同类型量表的构建以及不同的测量技术。其中,作者引用了1995年联合国考察世界妇女地位时建构的性别发展和性别权力测量两个指标这一案例来介绍复合测量的方法。第七章围绕抽样的逻辑和具体的抽样方法展开讨论。


第三部分是对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介绍,包括实验法、调查研究。第八章介绍了对控制要求最严格的实验法。第九章探讨的则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的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第十章介绍了定性的实地研究法,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参与、观察研究。第十一章讨论的是非介入性研究法,包括内容分析法、既有统计资料分析和历史/比较分析法。涂尔干的自杀研究就是利用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收集的大量资料和报告来完成的一项出色的经典研究。第十二章则是介绍了评估研究。


第四部分介绍各种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处理以及社会研究的阅读和撰写。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分别讨论了定性资料分析和定量资料分析,介绍了二者的理论逻辑以及处理步骤。第十五章探讨了由拉扎斯菲尔德发展而来的详析模式。第十六章介绍的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常用的统计方法。第十七章讨论的是如何阅读和撰写社会研究。


5

书中重要内容


《社会研究方法》一书从开篇便引发读者对“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这个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其次,作者很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这也是每个研究者都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社会研究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开展的,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是受伦理所约束的。最后,在整本书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内容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以便于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学以致用。


6

精彩案例


在研究伦理问题时,作者引用了“人类顺从实验”这一案例以引起读者的思考。米尔格拉姆为了研究人们是否会遵从权威去伤害他人,让扮演老师的受试者在实验者的命令下“电击”学生,这一实验在伦理问题上遭到了批评,批评集中在对受试者的影响上,许多受试者认为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感到痛苦。


02

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


书  名: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

作  者:陈向明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ISBN编号:9787504119261

出版时间:2006年



1

书籍及作者基本情况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点评介绍质性研究方法的专著。作者陈向明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学习教育学,后来在北京大学长期做教育研究工作,也是质性研究中国本土化探究的带头人之一。本书写成时,陈向明教授刚刚从哈佛大学学成归来,期待把国际上最先进的质性研究方法引入国内,便写了这本厚达60万字的专著,全方面介绍了质性研究的方法和体系。


2

社会影响和核心观点


陈向明教授在书中写道:“研究方法本身并不存在对错优劣之分,只有与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过程中其他因素相联系时才能衡量是否“适宜”。”在新闻传播领域相关的研究中,质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够弥补量化研究在关于个体、关于记忆等方面的不足。近年来,生命史、口述史、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媒介人类学等相关研究领域之中,其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3

核心观点


本书补充了中国社会科学界目前对质性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理论问题所欠缺的了解,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的研究实例进行了生动的展示说明。


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在社会科学界形成声势浩大的对垒,反映的是它们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的分歧。量化研究多以大范围的调查收集统计数据,然后进行量化处理;而质性研究多用小范围甚至个案的方式收集资料,资料多为文字性的而非数字的,思辨成分更重,更能发挥议论和舆论作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虽有区别,但都是以收集到的现实资料为研究基础,只是收集和处理资料的方式不同。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一样,不是线性的直接过程,而是一个有很多支线的过程,非常的灵活多变,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具,在研究的时候经常会有拟定之外的发现。质性研究需要从田野中发现问题,因为人有主观性、主体性和能动性,所以会不断的进行反思、思考和聚焦,在实践中去发现和进一步探索。


4

书中重要内容


在这本书中,陈向明教授提出了质性研究的经典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这个表面上非常拗口的长句子,隐藏了质性研究的真谛。


质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质的研究很难像量的研究那样用条条框框的语言去描述清楚,也很难找到统一的套路,因为质的研究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者是以一个社会人的存在去和另外一个以社会人存在的被研究者去打交道。人是最世上复杂的生命体,因此质的研究在进行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数,同时也对研究者有非常高的要求。一个好的质性研究者必须有哲学家的思维,社会学家的视野,作家的文笔。如何打开被研究者的心扉去获取信息,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如何从信息中扎根理论,最后形成什么风格的论文成果,都是值得去再三思考的。


质性与量化研究形成方法两翼

扎根社会现象理解人类思想行动

让我们跟随系列荐读书目

提高理论素养吧!


猜你喜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术指导/吴炜华

编  辑/王昭阳   卫睿杰

主  编/韩   飞   杨丽萍

监  制/丰   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