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荐读 | 两本专著,爬梳跨文化传播的理念与成果
梳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进程
提出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所在
学部君带你速览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
核心观点、章节逻辑与重要内容
快来接受知识“滋养”吧~
01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书 名: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作 者:孙英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编号:978-7-301-13683-6
出版时间:2008年
1
书籍及作者基本情况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系统梳理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进程,积极纳入了国内外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特点在于:立足中国社会、文化的语境之中,以跨文化传播学的基础概念、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基本命题为核心,全面呈现理解跨文化传播实践,开展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符号、文化、社会、心理、技术、能力和全球社会等层面的认知和分析。
作者孙英春,2008年起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暨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2012年起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跨文化传播专家。兼任中国传播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传播与文化研究所特聘专家、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兼职教授等。
2
出版及社会影响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于2008年出版,内容丰富,行文清晰,体例新颖,适合高校新闻与传播学、国际关系、外国语言文学、国际经济等专业的教学和学习参考之用,对于关注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广大读者,亦有重要的助益。
3
核心观点
跨文化传播学是一个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的知识系统,其学术旨趣不仅指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群体、组织、国家之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阐释和理解,人类各个文化的创造、分野和变迁的进程,还涉及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差异、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技术发展对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延续和变迁、传播的控制和管理、民族文化自立与发展等诸多议题。
4
章节逻辑
本书在开篇定义了何为跨文化传播及其学科属性,文化与传播定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建构。
之后,本书在第二章展开介绍了语言与非语言符号,定义了符号与符号学、符号学研究的思想基础、传播中的语言符号、交往中的非语言符号。
第三章讲述了文化的差异、冲突与观念体系,从第一节的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到第二节的文化的观念体系,再到第三节的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定义了跨文化传播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文化”。
第四章介绍了规范体系、社会互动与认同的建构,其中涉及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互动、群体影响与人际关系,认同的建构与影响的内容。
第五章的内容是文化心理与认知体系,详细介绍了思维方式的文化影响和差异,以及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研究的“路线图”。
第六章开始,本书开始转向技术发展与全球交往进行分析,将技术、文化与跨文化传播联系起来,并分析了跨国卫星电视与网络传播和文化的“全球化”与“同质化”。
第七章,本书将目光转向文化在传播领域的表现,介绍了传播能力:个体与组织的选择,比如文化适应的模式与理论、文化适应的六种理论、传播能力与有效传播、组织的跨文化实践。
第八章则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提出了面向全球社会的内容,从文化权力到传播秩序、到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再到文化的传统与未来:中国、东亚与世界。
5
精彩案例
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案例,比如“本土性契合”的理论,即讲述本土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获得一种可解释本土民众的心理与行为的“本土性契合”理论。如杨国枢所说:“特定社会或国家的特定社会,文化、历史、哲学及其成员的遗传因素,一方面影响或决定当地心理学者(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同时又影响或决定当地心理学者(研究者)的问题、理论与方法。”也就是经由这样一套共同的因素的机制,才可保证当地心理学者所研究的问题、所建构的理论、所采用的方法,能够高度适合当地民众的需要。由于受到同一组文化性与生物性因素的影响,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知识体系与被研究者的心理及行为之间,便易于形成一种契合状态。这样一种当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密切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可被称为“本土性契合”。
02
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
书 名: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
作 者: 单波,肖珺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编号:978-7-5097-8188-3
出版时间:2015年
1
作者基本情况
单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跨文化传播、比较新闻学研究。主要著作包括《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等。单波始终关注“理解与沟通如何成为可能”这一问题,以开放的文化视野来审视中西方的差异,探究中国走出封闭的文化圈的路径。肖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主要集中于跨文化传播与网络传播领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2
出版及社会影响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发表了震动世界的理论。他认为在未来世界中,文明间的冲突将会取代意识形态或经济问题而成为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这种带有宿命论的预言却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冲突和问题。当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层出不穷,这些似乎都在不断验证亨廷顿的观点。这也给世人提出了越发严峻的问题: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各种文明和平共处?能否让跨文化背景下的陌生人真正做到相互理解、平等沟通?
本书收录了涵盖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跨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问题,媒体与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策略这四个维度的相关论文,揭示了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冲突。由此提出,文化冲突既是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所在,亦是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生长点。
3
章节逻辑
一、理论变革:跨文化的视角转向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里,也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里。复杂多元的文化传统经由发达的媒介传递到世界各国人民面前,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在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尊重多元文化思想的独立价值,以便在多种声音的激荡中,推动人类的相互理解与平等沟通。
在本章节收录的五篇论文中,不同国家的作者针对“传播伦理”“传播机制”以及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困境”进行了论述。在多种文化与思想相互撞击之时,冲突在所难免。但五篇论文的作者都持有相似观点,认为在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中,应对过往理论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属于跨文化传播的独有理论,并在实践中找到属于人类共有的“元价值观”,并以人类平等和团结为行动的最终目的。
二、现实困境:难以消解的文化壁垒
“地球村”的想象十分美好,但在现实社会中,文化之间的壁垒却难以真正消解。这一部分中收录的五篇论文,学者通过对过往心理学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的回顾,将移民、难民以及跨国旅居者这样的异国社会边缘群体纳入研究的范围之中,搭建起解读处于“他者”地位下的群体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值得注意的是,本部分将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帕克的个人经历与其研究成果进行勾连与总结。在作者看来,个体“被边缘化”的经历,有助于其对边缘-主流二元结构社会下的种种现象进行反思与批判。
三、作为中间人的媒体:强调分歧还是强调共享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媒体是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认知世界的橱窗。但媒体展现的异国景象,究竟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被构建出的拟态环境?我们可以从学者的研究中窥探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收录的五篇论文中,既有对伊斯兰妇女着装的探讨,也有对李小龙电影、春晚小品的深刻分析,更有对中美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以及针对英文期刊对中国媒体研究的内容分析。从异国他乡到身边的微末琐事,从流行文化到学术研究,五篇论文研究方法丰富、研究视角多样。这一部分的研究体现出文化之间的冲突不仅发生在国与国之间,同样也出现于国家内部。但拥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能够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让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受众产生共鸣。
四、人类团结的展望
人类大团结是许多人期待的未来。然而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如何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学者们也进行了自己的分析与展望。在此部分收录的四篇论文,对跨文化教学进行了研究,对教学框架以及参与到跨文化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师群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教学框架和课堂现实以及师生之间冲突的根源。而为加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效果,学者也对“和谐”这一传统文化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试图找到“和谐”这一价值理念的国际传播路径。而在中资企业出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员工也能够被纳入为跨文化传播的实施主体。
这些论文从多角度、多领域出发,对跨文化传播进行了细分。虽有不同,但相类似的是,无论是学者、新闻工作者还是教师,在参与到跨文化传播时,应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来自异国的“陌生人”。
4
精彩案例
通过观看同一表演内容所形成的集体性身份,所诞生出的不同文化群体能够相聚并彼此发生联系的真实场所,值得我们有所借鉴。李小龙电影就是例子之一,作为亚裔的李小龙被排斥在西方主流文化之中,但李小龙电影中频繁地展现出自己的力量与强大,并坚定地向压迫者进行反抗和复仇。与弗洛伊德提出的“疾病获益”概念相似,社会中的“边缘人”追捧李小龙以及李小龙电影,实则是对曾经受到排挤的创伤性记忆的自我拯救,沉浸在“作为孱弱者也可以凌辱那些凌辱者”的快感幻觉之中。
文化系统的诸多议题影响传播效果
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所在
让我们跟随系列荐读书目
提高理论素养吧!
猜你喜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术指导/吴炜华
供 稿/殷 乐 王 璐
编 辑/王昭阳
主 编/韩 飞 杨丽萍
监 制/丰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