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中国学生在集体讨论中总是最安静的那个?如何在会议中提高“存在感”

2017-11-26 经济学博士

来源:公众号(微笑小姐S)

作者:S


这几天,一篇名为《论在美国会议室的正确装逼姿势》的文章刷爆了留学生的朋友圈,文风颇为搞笑。逗乐之余,也引发了S的一些思考。


回想起来,在集体讨论中,中国学生似乎总是“存在感”最低的那个。在耶鲁商学院读书时,我们有很多小组共同完成的项目,每天都有很多集体会议。中国学生往往被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和美国同学一起完成任务。有不少同学反应,这样的安排让他们很不适应,有时候一整个会议都插不上一句话。


S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尽管曾有过英文演讲辩论的经验,也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但是仍然感觉很难在会议中畅快淋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的想法也并不受重视,曾经懊恼、挫败了好一阵子。


还好通过一系列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也算是突出重围,最后建立了自己在小组中的影响力。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能对正在受类似问题困扰的同学有所帮助。


中国学生难在集体讨论中发声,主要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影响:


1. 英文反应能力慢,担心自己的口音被人嘲笑:美国学生能够英文张口就来,这对中国学生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需要把听到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在脑子中想好中文答案,再翻译成英文。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花费时间,等我们张口时,这个话题可能已经过了。尤其是在唇枪舌剑的会议讨论中,美国人的语速往往很快,有时候听懂都很难,更不要说即时反应了。


当美国人蹦出一段流利的英文时,也会给中国学生造成压力。有些同学担心自己的口音不够纯正,或者别人听不懂,就会选择少说话这种“安全”的方式。


2. 中美两国文化不同:国内文化比较强调谦虚和谐,集体会议中小辈往往以倾听为主。在一些比较传统的企业里,初级员工甚至很难找到发言的机会,更不要说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了。


还有“枪打出头鸟”之说,那些爱表现,爱抢话的人,往往都不受大家欢迎。


美国的文化则崇尚张扬和个性,欣赏那种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挑战权威,主动施加影响力的人,认为这些是领导力的象征。


很多中国学生从国内到美国,很难适应这些文化转变,还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就很难在美国的环境里竞争过美国人了。


3. 外国人眼中中国人安静内敛的固有印象:很多外国人眼中,东方人是安静的、内向的、间接的、顺从的。这种对于群体的 stereotype 很容易影响到他们对我们个人的判断。


大四时我选修了一门管理沟通课,我很喜欢这门课的内容,所以经常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课后我找教授咨询求职方面的问题,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教授话锋一转,开始对我说,“我曾经有一个学生Bob,他很内向上课不敢发言,上完我的课后,他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你可以找他交流下,你们一定有很多共同话题”。


教授的话不免让我有些疑惑,我既不性格内向,又没有上课不敢发言的困扰,为什么教授会突然提到Bob呢。后来才意识到,也许是美国人对亚洲人性格的固有印象,才让教授觉得我一定也有类似的困扰,即使我上课发言的表现,也没有改变这一点印象,所以他才好心觉得Bob能帮到我。


这让我意识到了,想要打破这种Stereotype,我们要比美国人付出更多才能获得集体中的“存在感”。


理解了原因,那么有哪些方法能克服这些障碍呢?这这里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来谈一谈。


1. 口音问题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在我刚刚到美国时,曾经被口音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生怕自己的口音被人听出来,开口之前要深思熟虑很久。


但是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严重。


在耶鲁MBA的课堂里,有将近一半都是国际学生,每节课都要求学生举手发言。不只一个美国学生告诉我,他们听的不是发音,而是内容。这个说法也被一遍遍证实,有的学生口音连我都听不懂,却能博得满堂彩。


这一点中国学生应该学习印度学生的勇气。我在很多小组合作中发现,中国学生很少开口,即使开口了也显得底气不足。而印度学生呢,也许口音比我们还重,却能侃侃而谈,一样观点让人尊重。


与其纠结于口音,不如在其他方面提高你的表达能力。有的时候你的自信,你的气势要比口音本身更重要。


人在不自信的时候,往往容易说的很快,声音小。所以放慢你的语速,声音放大。慢语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口音问题,让别人更能听得懂。


另一个小技巧,我的演讲教练曾经告诉我,亚洲人,尤其是亚洲女生喜欢在句尾用升调并且声音越来越小,听起来不确信,像一个问句。如果想想给人自信的感觉,就要在句尾注意用降调并且音量逐渐放大。


2. 你的答案不用完美了再开口


在MBA课堂上,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课堂讨论分数很低,原因是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后,我会在脑中构思完美后再举手,而这时已经换到下一个话题了。或者如果我觉得自己的答案大家都能想到,就干脆不举手,只有当自己的答案特别独树一帜时,我才会举手发言。


这样的完美主义让我每节课发言次数都很少,有点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总成绩,我找到教授去询问意见。


教授告诉我说,发言次数才是课堂讨论分数的关键,发言质量只是辅助因素。


于是我开始观察那些在课堂参与中分数很高的美国同学,发现他们的回答其实非常简单,有些是不同意老师的某个观点,有些是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有些只是一两点的思考,根本就没有到深思熟虑的地步。


其实在小组讨论中也是一样,双语翻译本来就让我们自然反应比较慢,如果犹豫再三开口,很容易错过机会。所以,你的答案不用完美了再开口,有了想法,不妨就立即大胆说出来。或者,你可以在会议前多做一些功课,提前构思好答案,这样节约会议中再去想发言内容的时间。


3. 表达你的“不满”,重新制定规则


MBA第一年,我被分到了一个8人学习小组里,在这一整年时间里,我们8个人要共同完成所有的作业和项目讨论。


我的小组以美国白人男性居多,在小组中,我是唯一的中国女生,而且年纪最小,工作经验最少。我的队友们在小组中发言都非常活跃,经常滔滔不绝,我很难找到机会插话,就算开口说两句,也经常被随意打断。一开始这让我很懊恼沮丧。


在一次小组竞赛中,我们队由于讨论时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点,排到了导数几名。老师提议我们好好反思一下,调取会议录像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观看录像后发现,我曾在讨论中三次提出这个重要信息点,但是每一次都被人随意打断,导致最后根本就没有人听到。


那一次,我的郁闷情绪达到了顶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决定将计就计,和全队表达我这段时间以来沮丧的心情。我列举了之前几次会议发生的类似情况,以及这种被忽视的情况带给我的感受。


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次困难的对话,我的这些小困扰会让队友觉得麻烦,谁知道,我的队友们反而对我表示深深的理解,有几个同学甚至开始主动反思自己说的太多,没有照顾到其他同学。


视频里的直观体现让全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展开讨论,发现团队讨论中经常出现抢话,几个人说得多,其他人很安静的现象。为了彻底改变这个问题,我们将“尊重队友话语权,不抢话,公平发言”的约定写进了我们的“团队契约”里。


在之后的讨论中,有些同学在发现我比较安静时,甚至会主动询问我有没有什么意见要补充。


我是一个非常不喜欢和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的人,有了问题喜欢自己吞在肚子里,但是这次的经验告诉我,有时候,一些 hard conversation 在团队合作中是必要的。而为了最大化的表达观点又避免直接冲突,在陈述时我们应该避免对任何人的指责,着重陈述事实并强调自己的感受。


比起 “因为别人的抢话,我经常在小组讨论中没办法发言”,也许 “有几次我的发言被中途打断,比如当我在说xxx,这几次下来我感觉到很沮丧,觉得自己对全队没什么贡献“这样的表达会更容易产生同理心。


另外,一开始制定的“团队合作契约”非常重要,这一点常常被很多团队忽视。有些人碍于面子不想一开始制定严厉的规则,后面的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其实,在问题发生前制定规则可以很好的避免产生问题后的矛盾,因为这个时候的规则是客观的,不针对任何人的。所以,如果怕自己的声音被掩盖,不如从一开始就制定好“平等发言”这样的契约规则。


4. 让队友看到你的贡献


一次小组竞赛中,我和另外一个白人男生被分到了领导者的位置。在讨论中,我想到了一种分区块排序的方法,带领着我们组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正当我们欢呼雀跃时,同组的一名印度女生说:“幸亏Tom(化名,和我一起领导的那一位白人男生)刚刚想到了分区块排序的办法啊,我们才拿到了第一”。


这句话让我十分震惊,在整个讨论中,我非常明确了提出了这个方法,Tom甚至没说什么话,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位女生竟然能把我提出的方法错记在Tom身上。这时我才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性别和种族会对其在小组中的影响力产生多大的作用。


在经历了之前的一次次忽视后,我决定这一次不再沉默。我把那位女生拉到了一旁,告诉她那个方法是由我提出的。同为亚裔女性,她很能体会我的感受。她向我道了歉,并表示很感激我主动找她澄清了这一点。Tom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主动在团队里纠正了刚才的说法。


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每次我开口发言时,队友们都会安静下来仔细听我讲,不再像之前那样吵吵闹闹了。


在美国的学校和职场里我发现,中国人强调低调沉稳,不愿意邀功,做出了10分可能表达出来只有8分。而每个人都忙于自己手头的事情,你自己不说可能很难有人主动发现你身上的才华成绩。尤其是亚裔和女性,本来就容易被认为是安静和服从的,如果不发声,影响力更容易被忽视。


所以,需要的时候,不妨主动提出自己的成绩。一开始,这可能会让崇尚谦虚的我们很不适应,但是当得到积极的回应后就会发现,让队友认识到你的成绩,可以赢得队友的尊重和信任,逐步建立起你在团队中的影响力。




另外分享一下两位读者的建议:


读者Minnie:作为s姐姐的小粉丝,目前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本科就读(可能不是欧美环境但是我是英语授课所以授课,讨论作业都是英文)。我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用的“刷存在”的方法:坐C位(就是比较中间的位置),主动邀请某位同学首先发言或者说自己先发言,发言中/倾听中 和各位同学的眼神交流&动作回应(点头,简单接话“yes. Right. ”,简单提问或者直接问抱歉你刚刚上一句说什么我有点没听到/明白),说英语的时候一定要自信…这个同学说完了之后眼神转向下一位,一般那位同学就会说“我吗?该我了?”…然后就微笑+点头……就会很有存在感……


读者洛洛:我发现美国人在讨论的时候,很多时候会直接接口,然后我喜欢举手或者等大家说完了再接。所以有时候他们一句接一句的,真的很难插进去。所以我一般酝酿好想法,等他们没话说了,提出我的想法。所以走的是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的路线 有想法必须发言,次数可以少,想法惊艳的话,还是有很有存在感的,说不定还能融合一点来自东方的神秘气息。

来源:公众号(微笑小姐S)

作者:S


千岛书院好文推荐:

给爱因斯坦做尸检的那个人,偷走他的大脑并私藏了43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