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辣手著文章,乱世见飘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整合作者丨觅游COS学姐
编审丨觅游侧影学长
排版丨美工弟弟SC



记忆卡片(背它!)



邵飘萍是民国初年极具声望的进步记者,中国新闻史上罕见的全才。他1912年在杭州担任《汉民日报》的主笔,正式投身新闻界;1913年因反袁活动被捕,后东渡日本求学,创办了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成为《申报》驻京特别通讯记者,凭借专电和通讯闻名新闻界,并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创办《京报》,自任社长,并与蔡元培等人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其政治上反袁立场坚定,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张作霖诱捕杀害。其精于采访和写作,著有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贡献极大。



人生如断梗飘萍,有何不可 

邵飘萍本名振青,1886年,生在浙江东阳一个寒儒之家。浙江的不少革命志士如章炳麟、蔡元培、秋瑾等人,都有奋身从事报业的经历。邵振青受此影响,矢志办报。


他给自己取“飘萍”为笔名,老友包天笑曾劝他:“这两字不好,有轻浮之义。” 邵回答道:“人生如断梗飘萍,有何不可?” 在十五年的办报生涯中,邵振青果真如飘萍般随乱世沉浮,却始终坚守着“新闻救国”的理想大义。


1911年辛亥革命后,邵飘萍在杭州登门拜访新闻界的前辈杭辛斋,两人一见如故,立即着手共同创办了《汉民日报》。不久杭辛斋被选为国会议员离杭赴京,邵飘萍接任了《汉民日报》经理之职。


邵飘萍笔下的《汉民日报》敢为民众权益仗义执言,是是非非毫不假借,因此遭到亲袁势力和地方当局的嫉恨。当局几次三番、明里暗里地警告,派流氓地痞夜里纵火不成,又趁邵飘萍外出将其撞倒。


然而,邵飘萍洞察其奸,不为所动,继续在《汉民日报》上撰文针砭时局,揭露贪官污吏,并发表署名文章称:“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蕲也。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邵飘萍不畏邪恶势力,对“盗民国之名、行独裁之实”的袁世凯仍鞭挞不停。为此,当局以“言论悖谬,扰害治安”及“二次革命嫌疑”的罪名,查封了报馆,逮捕了邵飘萍。

事后回忆这段横遭苦楚的经历,邵飘萍只是轻描淡写:“忽忽三载,日与浙江贪官污吏处于反对之地位,被捕三次,下狱九月。”
(《汉民日报编辑被捕详志》,1913年8月6日《时报》地方要闻栏)

经亲友营救,邵飘萍获准保释。出狱时,狱官无耻吹捧袁世凯,并要他今后“安分守己”。邵飘萍却鄙夷地从衣袋中掏出在牢里捕捉的一包臭虫撒在桌上,以嘲弄袁氏的所谓“善政”。为暂避袁氏势力的迫害,邵飘萍于1914年春东渡日本,到政法大学读书去了。



 阿平:天下平不平?

1915年12月,袁世凯公然称帝。邵飘萍应国内新闻界同仁邀请,匆匆返回上海。当时另一位著名记者黄远生被暗杀之事过去不久,许多记者都不敢谈论时政,但邵飘萍却不减锋芒,他用“阿平”作笔名。


在上海方言中,“阿”有疑问的意思,“阿平”也就 “天下平不平”的意思。邵飘萍就用这个带着怒气质问的笔名痛骂袁之祸国,写下了一系列嬉笑怒骂的文章。


袁世凯死后,邵飘萍被聘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在报界打拼数年的邵飘萍痛心于外国列强在华垄断通讯社的状况,于是聚集力量,在北京南城珠巢街办起国内第一家新闻编译社,即北京新闻编译社。

其主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油印分发驻京各报馆及邮寄京外报馆,也为外埠及外国驻京特派员所定购。


在京两年间,邵飘萍为《申报》撰写《北京特别通讯》251篇,约22万余字。一时间,《北京特别通讯》风靡全国,声誉大震。“邵飘萍”成了当年新闻界一个响亮的名字。


邵飘萍主张新闻报纸应该成为改良社会政治的锐利武器,对各政治派别所办报纸互相攻讦、无真实可言、无一定政见的现状十分不满。为了反映民众的呼声,邵飘萍在1918年10月5日创办了《京报》,自任社长。他借助社会力量、邀请各方人才办副刊,使《京报》成为新闻、杂志相结合的“北方最大规模、革新进步之日报”。

(京报馆旧址,落款处依稀可见“振青题”)



三天内北京城里不走漏消息 
1918年10月14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创立,邵飘萍被聘为该研究会导师,每周来北大上课,将自身丰富的采访知识和经验教授给学生。


说起邵飘萍精于采访,见多识广的教育总长汤尔和都赞誉有加。话说一战爆发后,中国政府举棋不定,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终于在国务会议上作出秘密决定:准备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不过毕竟底气不足,这项决定仍属机密,政府中枢各重要机关挂出了“停止会客三天”的牌子以避人耳目。


这天,以谙熟采访对象心理见长的邵飘萍来到国务院门前,很快心生一计。他借了一辆挂着总统府牌子的汽车,一路畅行无阻,然后掏出名片要求传达长回禀。对方说段总理已不会客。

邵飘萍掏出1000元钱,点一半给传达长,说只要回禀一声;万一总理允见,再呈上另一半。传达长想着通传一声总是无碍,段祺瑞也想着见上一面也是无妨,不一会儿邵飘萍就得到了一个请字。


会见中,邵飘萍主动提出“三天内如果北京城走漏了机密,愿受泄露国家秘密的处分,并以全家生命财产作担保”。到此份上,段总理也不得不开口了,谈了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的计划。


一出门,邵飘萍便直奔电报局,用密码将秘闻拍发到上海的《新闻报》和《申报》。不久,几十万份的“号外”猛然面世,十里洋场顿时沸腾了。


邵飘萍原承诺以三天为限;而上海报馆的“号外”传到北京,已是第四天,这就超出了“三天内北京城里不得走漏消息”的约期。段祺瑞纵然龙颜大怒,也只好徒叹奈何了。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合影)


 飘萍一支笔,可抵十万军 

1919年5月3日晚上,“五四”前夜,在北大的“五三晚会”上,作为新闻学研究会的导师、《国民》杂志顾问的邵飘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的报纸更是热情地支持“五四”运动。


8月,因《京报》屡屡发表揭露、批评政府腐败的文章,被当时的安福系政府查封,邵飘萍遭到全国通缉,被迫第二次亡命日本。


时隔一年,段祺瑞政府垮台,邵飘萍返回北京复活《京报》。复刊后的《京报》不改初衷,尤其是对北洋政府丧权辱国、大小官员贪残横暴的揭露更是不遗余力。


1925年底,邵飘萍利用《京报》的一个特刊,历数了张作霖的恶迹,原先只相信枪炮威力的张作霖慌了手脚,马上汇款30万元赠给邵飘萍,想拿钱堵住他的嘴。邵飘萍收到这笔款后大怒,直言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当即把30万元如数退回,并继续在《京报》上揭露张作霖的恶行。


1926年3月19日,“三·一八”惨案发生的第二天,邵飘萍不畏反动当局的淫威,在《京报》上刊出了事件的始末,随即被列入黑名单。4月18日,张作霖悬赏捕杀邵飘萍的密令到了北京。


24日,邵飘萍被一名叫“张瀚举”的人出卖而被捕,26日凌晨被秘密执行枪决。传说他对现场进行监督的官兵说了句:“诸位免送。”然后就仰天大笑,从容就义。


一代名记者邵飘萍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但《京报》后来却由其第二夫人汤修慧一直创办到1937年,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邵飘萍(左)和妻子汤修慧)

2003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新京报》正式创刊。


这家报纸的发刊词中这样写道:“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护,对理性的呼唤,对权力的制衡,对本真的逼近,对美好的追求,对公义的捍卫,对丑恶的鞭挞——这是媒体的普世价值和终极价值,历史上的京报如此,新京报也理应如此。”

邵飘萍曾言:“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邵飘萍的一生,配得上他的所爱所言。


正在看这篇推送的各位,也许你今年也百无一愿,惟___________。那就继续,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路向前。

参考资料
[1]叶慕安.被誉为一支笔胜抵十万军的报人邵飘萍[J].党史纵览,2018(04):28-35.

[2]叶介甫.民国报人邵飘萍[J].炎黄春秋,2018(03):61-65.

[3]刘超.铁肩辣手,乱世飘萍——新闻巨子邵飘萍[J].同舟共进,2017(06):34-39.

[4]邓绍根.百年前“癸丑报灾”中邵飘萍入狱经过[J].新闻记者,2013(11):80-84.


-END-



觅游专题热点论述班已开班,高度整合理论专题,热点案例,论述答题和模拟考。

既扎实理论基础又能训练专业输出表达,带你高效冲刺,高分上岸,小伙伴们及时报名~报名咨询单姐任一微信,非好友加danjievip2


重要开班通知



2020级

专题热点论述班

觅游新传考研
 匠心打造 超强课程  


详戳:【专题热点论述班】冲刺奔跑100天,高分上岸!

匠心之作




 觅游出品  ● 必属精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