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根溯源:新闻的客观性与客观主义

觅游小数点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整合作者丨觅游小数点
编审丨觅游侧影学长
排版丨美工弟弟SC


小伙伴在复习新闻客观性时有没有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客观性等于客观主义吗?客观性和客观主义又有什么关系?今天的觅游小课堂就大家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真题链接

 武汉大学2014年真题:论述新闻的客观性和其专业化路径。

 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真题:谈新闻客观性的认识理解,以及如何保持新闻客观性。  武汉大学2016年辨析题:新闻具有客观性,因为记者有主观意识。因此只要记者的陈述是符合既定的新闻行业法规法则,那么记者的陈述就是值得信赖的。❹  内蒙古大学2019年简答题:客观性报道的基本要求。❺  山东大学2019年简答题:新闻客观性原则怎么理解。❻  南京大学2019年简答题:如何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广西大学2018年论述题:西方国家把新闻客观性看作不死之神,你怎么看?  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简答题:谈新闻客观性的认识理解,以及如何保持新闻客观性。


01

一度被批判的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在各国的新闻学中定义有很大不同,我们此次主要以中国语境下的“客观主义”为对象。


“客观主义”作为一个反面概念,在我国党报理论中存在了40年,它所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写作现象:不分主次、不分本质和现象,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实加以罗列,以显示现实。


1948年10月10日,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长篇报道。10月13日,中央宣传部为此下达指示,


指示批评说:“全篇三分之二以上的巨大篇幅都是极乏味地而且极零乱地用于详细列举各区各种灾情(甚至把鸡瘟和狼咬人都搜罗在内),构成一幅黑暗的图画,使人读后感到异常沉重的压迫。”“这篇新闻却没有或很少有这种鼓舞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却是我们报纸上一切宣传和一切批评和自我批评所必需具有的。”


指示还说“华北全区今年秋收既然平均有七成,我们就应当着重从积极方面宣传这是战胜灾荒的巨大成绩”。指示指出“忽视积极的鼓舞乃是我们的宣传工作中所不许可的客观主义倾向的一种表现。第二,这种客观主义倾向更严重地表现在对于灾荒原因的分析上。”


根据《指示》的行文,可以吐纳出客观主义的两点含义一报道阴暗面时,罗列了大量事实而没有表现积极的方面以及取得的成绩,没有给人以鼓舞。


二分析阴暗面时,只讲表面的原因,而不从根本上加以分析,使这种分析有利于敌人。指示要求《人民日报》写一篇自我批评的文章。

(图源网络)


同年11月8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发表检讨文章《对“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检讨》,其中对客观主义的内涵作了如下说明


“客观主义的特征是喜欢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象,加以罗列,拜倒于自发论之前,常常是讴歌一部分落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情感,他们不能透过现象的表面而找到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因而他们缺乏积极的能动力量,只会坐在主流之旁对逆流浪花加以咀嚼和耻噪,屈服于客观困难之前,而没有勇气与力量去克服它。……客观主义是没有党性的,……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则是片面性的。”


此后,凡是客观地报道了事实,特别是负面事实,又没有表明编辑部态度而被上级批评的,一般都以客观主义概括之和批评之,成为一种批评的惯用标签。


如果新闻报道中罗列了很多事实而没有反映出观点,或者是基于大量事实归纳出的观点不符合上级的意图,就有可能被批评为“客观主义”。


1956年5月28日,刘少奇在对新华社的谈话使用了“客观主义”的概念,虽然主张好坏都要讲,但对“什么都讲”冠以了“客观主义”的标签,要求讲时要有自己的明确观点。


他说“应该好的要讲,不好的也要讲。讲坏的,不是什么都讲;什么都讲,是客观主义,是有闻必录而;而是经过思考,经过观察,有自己的见解要做到对当前的斗争有利,不被敌人和反动派利用。”“我们的新闻报道不能超阶级,不能有客观主义。”


毛泽东1957年4月批评《人民日报》时说:客观主义不对,没有报纸的意见。显然,当时“客观主义”是对报道中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的批评,这是一个批评性的政治概念。

(图源网络)


02

理论变迁:从客观主义到客观性


现在我国新闻学界使用的“客观主义”概念,与当时的“客观主义”所指完全不同。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对主张新闻写作要客观、公正、平衡等观点的一种观点归纳。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并不认为报道者持有某种观点就必然报道不客观,它是指这样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记者要超越自身的观点,对所报道的事实给予全面、真实、公正的报道,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报道新闻事实。


这方面,可以引证胡乔木1956年7月1日发表的《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中的话来表达:


“尽量满足读者的多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变化的世界,各种不同的读者要求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这个变化着的世界。生活里的重要的、新的事物—无论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或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是通都大邑的,或者是穷乡僻壤的,是直接有关于建设的,或者是并不有关于建设的,是令人愉快的,或者是并不令人愉快的,人民希望在上多看到一些,我们也应该多采集、多登载一些。”


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恩格斯提出了这样的报道原则,即“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马克思把这种方式概括为“根据事实描写事实”。


1980-1981年,我国新闻学界对“客观主义”展开过小规模的讨论。一种意见认为,仍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客观主义,因为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新闻倾向。另一种意见认为,如果一方面要求新闻客观,一方面又有一个“客观主义”的大帽子等着你,分寸很难把握,这等于取消了新闻客观的要求。


1991年,全国记协颁布《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当时共八条。其中第五条是“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这是较为正式地承认“新闻客观性”原则,并且视为一种新闻职业工作理念。然而,1997年修订后,这句话从标题中消失了,变成了“坚持新闻真实性”标题下的一句话。最新的2009年修订亦然。

(图源网络)




总结


很长时间以来,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


但是,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因而被称为“一个不会死的上帝”(a god that won’t die)。

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客观性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它既是真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也是广大新闻从业者需要遵循的一种工作原则。

参考文献:

[1]潘梓萌.中日新闻术语之比较——以“客观主义”为例[J].科技传播,2016,8(04):14+24.

[2]霍仟,陈力丹.“客观主义”:我国党报理论中曾经的反面概念[J].新闻前哨,2013(03):74-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413页、第1卷191页,人民出版社、1979、1956年版.

[4]陈力丹.陈力丹论新闻的客观性[J].新闻大学,1999(04):93-94.

[5]《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册第363页、360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6]《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第203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END-



觅游专题热点论述班已开班,高度整合理论专题,热点案例,论述答题和模拟考。

既扎实理论基础又能训练专业输出表达,带你高效冲刺,高分上岸,小伙伴们及时报名~报名咨询单姐任一微信,非好友加danjievip2


重要开班通知



2020级

专题热点论述班

觅游新传考研
 匠心打造 超强课程  


详戳:【专题热点论述班】冲刺奔跑100天,高分上岸!

匠心之作




 觅游出品  ● 必属精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