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彭兰新作4:数据时代,算法如何将你我囚禁?

觅游 陈开心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原创作者丨觅游陈开心
编审丨觅游 大羽学长


在“读懂彭兰新作”系列推送的第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掌握到《新媒体用户研究》这本书的完整框架,也即彭兰老师分别从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三个视角来观察当下的新媒体用户。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节点化的用户”,是作者站在整个网络场域的宏观高度,来考察新媒体用户的存在形式,认为如今的新媒体用户已经演变为网络的基础单元——节点。


相信大家在阅读、消化完前面的三篇推送后,已经能够从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媒介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的三重演变线索中,深入地理解新媒体用户在其中独立存在又相互勾连的“节点化”状态。

 具体回顾请点击👇
➤ 读懂彭兰新作1:破解网络传播的最新框架
读懂彭兰新作2:你还记得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是怎么和小伙伴玩耍的吗?
➤ 读懂彭兰新作3:共享经济、场景经济、知识付费…一大波考点来袭




接下来即将进入的全书第二部分“媒介化的人”,则是作者从微观层面来探讨新媒体用户活跃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具体行为。


第一部分 媒介化的人

第六章 现实时空与媒介化时空共同笼罩下的用户

第七章 新媒体用户的“表演”与“媒介化”生存第八章 数据与算法框架下的新媒体用户

“媒介化的人”对应全书框架中第二个观察新媒体用户的视角。


这一部分由三章内容构成,其中第六章是对新媒体用户如今所生存的“媒介化”环境特点做时空维度的整体梳理,可以说是理解第七章第八章内容的重要背景支撑。


随后的第七第八两章则是依据对“媒介化的人”的不同理解,对新媒体用户的媒介化生存表现做具体的探讨。


阅读提示

 新媒体中的用户,也就是被“媒介化”的人。这里“媒介化的人”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是新媒体用户受新媒体环境变迁的影响,主动利用一些“表演手段”来营造自我的媒介化形态,提升自己在媒介时空中的存在感。


第二种是由于数据和算法把用户的一切媒介行为都变成了可量化、可计算的抽象数据,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化,也就成为了媒介时空里的组成部分。


简单来说就是,新媒体用户的媒介化生存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用户通过“表演”融入媒介时空,二是用户本身以数据化形态存在于媒介时空之中。


第六章

现实时空与媒介化时空共同笼罩下的用户


新媒体时代,在移动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多种新技术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更具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媒介平台层出不穷。


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实践行为逐步向线上转移,也因此形成了同时生活在现实时空与媒介化时空里的状态。


新媒体时代的现实环境与媒介化环境是并不等同但相互映照、相互生成的关系,二者的交融主要体现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转变上。

阅读提示

 这种认识很自然让我们想到了美国著名记者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阐释。媒介从根本上建构了我们对所处世界和时代的认识,而拟态环境就是媒介塑造出的“虚拟的”信息环境。


拟态环境并不是对现实世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新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就是一种媒介化时空。

01

时间维度:现实时间与媒介化时间界限模糊


 状态一:碎片化的时间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来说,利用碎片化时间可实现个性化传播,满足分众化需求。


时段不再是信息接收与信息消费的障碍。碎片化的时间已经成为一种媒介特性,会对人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表达形式产生影响。


 状态二:私人时间轴与公共时间轴的交错 


每个用户都能作为独立的节点,基于自己的账号建立私人的时间轴。人们在私人时间轴上记录、保存、“晾晒”、交流、分享生活,这是用户自己营造的媒介化时间。


私人时间轴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人们对公共时间轴上的话题与活动的注意力。但移动空间里仍然有一些公共的时间轴,他们代表着公共性的时间坐标,也是公共对话的基础。


当个体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时间轴时,如何让他们在一些时候将注意力重新投向公共时间轴,关注公共叙事,这也是对专业媒体和平台的一个挑战。


阅读提示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常有私人时间轴与公共时间轴的交错融合的情况,彭兰老师的以上论述就解释了两种时间轴独立存在但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给“微博、等社交媒介平台能否被视为网络公共领域”这一学界争议话题提供了新的思考。

 状态三:实时与延时 


我们常说新媒体打破了传播的时间界限,使得实时的沟通成为可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移动媒体中的时间并不都是实时的,而是实时与延时的交叠构成的。


实时很好理解,时间距离的消失,有助于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能带来更强的连接感与仪式感。


而延时,则体现在用户为了维护自己”实时更新”的媒介形象,利用从前的“存货”来进行表演,也就是说私人时间轴上其实存在广泛的“伪实时”。公共时间轴上,也常常充斥着延时信息的积累。


信息发送的实时与延时,也引发了移动互联网络中一种社交略的新选择:对信息的实时回应与延时回应。这能在一个侧面体现人们关系的发展阶段,关系性质、对互动对象的某种情绪与态度等。


 状态四:多任务处理 


时间的碎片化与交错、移动终端的随时随地无所不能,使人们在同一时空里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于是用户在互联网中的生存出现了另一个特点,多道任务的并发处理。


这种“多线程”状态,虽然会造成注意力难集中、信息过载的等问题,但仍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常态。


 状态五:网络的当下与永恒 


用户在网络中以数据化方式生存,通过实时的信息来宣示自己当下的存在,由于网络数据保留的长期性,用户发布的内容会长久甚至永久存在于虚拟空间中。


但是这样的数字化记忆并不一定真实,因为人们以数字化记录方式实现的永久记忆并非是全面的个人历史,而是有侧重的、片段的、选择性的发布内容,更多的个人深层隐私,也即个人历史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伴随着大脑记忆能力的弱化而模糊。


虽然对个体来说,每一个当下的表达都可能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成为难以抹去的痕迹,但另一方面,社会群体面对海量信息,却会产生自我防御。


因为对热点话题的追逐,只是保持自身存在感与参与感的方式之一,而很少是出于对事件本身的关切。当用户的注意力迅速转移,流动的热点就又很难形成凝固的记忆。




02

空间维度:多重空间的流动交织


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使得空间距离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下降,但从信息生产环节来看,空间对传播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只是随着“广播式”传播向个性化传播转向,传播中的空间要素,也由传统的“距离”概念,转变为“精准的位置”和个人化的场景。


阅读提示

 

场景主要指基于特定时间、空间和行为及心理的环境氛围。


彭兰老师在2018年发表的论文《新媒体传播:新图景与新机理》中提出,场景可以视作移动传播中一种新的时空描述维度,它也是移动媒体的一个新的构成要素。


媒体不仅仅要理解特定场景中的用户,还要能够迅速地找到并推送出与之相适应的内容或服务。


无论是作为理解移动传播的新要素,还是作为一个高频考点,“场景”以及延伸出来的“场景时代”、“场景经济”等系列学术前沿概念都是需要好好把握的(这些在本书第四章均有分析)。

今天的用户兼有生产者、传播者的角色,那么对应的新媒体用户空间,则兼具信息生产与信息消费的双重指向。


以这种认识作为基础支撑,我们才能继续去理解“移动用户空间”、“现实空间”、“虚拟空间”、“现场”、“在场”等空间概念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变化一:移动用户空间:流动性与私人化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空间观改变,除了在任何空间实现信息与服务的到达之外,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广播”的“大空间”向流动的“场景”的演变。广播作为传统的移动传播形式,一种是点对面的、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无差异传播。


而移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兴起的LBS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更定向的发送,它可以跟踪人的移动轨迹,把不同位置上的需求作为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依据,使“空间变量”更具流动性与精准化。


知识延伸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是指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是未来智媒体场景时代的重要支撑技术。


二是从“共享媒体空间”向“私人媒体空间”的转换。广播、电视营造的是共享性的媒体空间,也即在家庭或公共场所中多人同时收看。


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瓦解了这种公共媒体空间,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个体的媒体中心,构成了私人化的媒体空间。


 变化二: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界限模糊 


移动互联网应用也使得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这两个过去彼此分割的空间在某些方面有了直接关联。在以下方面,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界限开始模糊:


一是现实空间属性向虚拟空间渗透。


在LBS技术支持下,现实空间的位置属性可以直接映射到虚拟空间中,满足用户身处现实空间中对虚拟空间的不同需求。地图类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就是这一方面的深层应用。


还有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现实空间的某些属性进行虚拟还原,AR(增强现实)技术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来营造虚拟空间。


二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媒介化”。


这种“媒介化”首先表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透过手机取景框来看现实空间,并将现实空间变成在虚拟空间中传播的内容。


其次就是智能时代可能实现“万物皆媒”,现实空间中可以用于承载、传播信息的手段与形式愈加丰富,这也是一种现实空间的媒介化。


阅读提示

 

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生产与传播会赋予不同空间不同的醒目度与连接性。这也是一些网红景点引发打卡效应的一大原因。


 变化三:“现场”与“在场”概念的重塑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现场”与“在场”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方向主要是直播技术、VR、AR技术。


❶ 移动直播:从“现场”到“在场”的改变


大众传媒时代,电影、电视的核心优势在于对现场的再现能力,但观众与现场的关系是基于二维画面的“观看”,摄像机的位置、导播的剪辑等都会影响观众对现场的感知。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仅需要视觉体验,还需要亲临现场的真切感受和“我在现场”的存在感。


移动互联及直播技术则将用户“进入”媒介事件现场的“在场感”突出具化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场个体的存在感和主观视角;其二是“现场”中的幕后感。


例如以第一人称视角直播展现普通人与事件主角同屏出现的感觉,会让观看者更有代入感。并且如若能够通过直播传达被媒体忽略的幕后景观与信息,也能让观看者感觉置身现场。


❷ VR/AR:创造更真实或更虚拟的“现场”与“在场”


VR技术是让人们从此刻存在的空间脱离,进入一个数字化的新三维空间,实现了沉浸式的“身体性在场”。


AR技术则能够在现实环境中增加虚拟的信息。使之与现实环境融为一体,其目标是丰富人们在场的环境,或者提高人们对现实环境的感知能力。


值得思考的是,无论是还原还是模拟现实环境,都能从体验角度增强真实感,但是更强的真实感却不等同于更强的真实性。


技术通过营造出逼真的模拟效果,模糊了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界限,有些时候会使真假更难分辨。


阅读提示

 

彭兰老师认为,每一种革命性的媒介和新的信息形态必然会有不同的媒介文化,也会带来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变化。


参与、分享是互联网认识论的核心。因为当社会化媒体成为公共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时,个体在媒体中获得全新的角色和权利,参与和分享能够体现个体价值、是建构自我形象以及与他人建立关系具。这就是互联网认识论的主要导向以及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而从参与、分享到今天的追求在场,这是移动时代认识论的新变化。这种新认识论的一个起点是个体与媒介的关系的本质变化,个体不再是媒介的被动使用者,而更追求成为生产者甚至主角。



通过第六章对“媒介化”在时间与空间层面上的演化状态的梳理,我们完整建构起了对新媒体用户所处的媒介化时空的认识。


基于以上的认识,接下来彭兰老师就展开了关于“媒介化的人”的具体行为研究。


前面我们提到过,对新媒体用户的研究,本质上也是对新媒体时代的人的研究。今天的新媒体用户受到多种新技术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媒介化形态”生存在交错的时空中。


而对“媒介化的人”的理解有两层含义。


一是个人通过“表演”融入媒介时空的“媒介化”行为取向;二是人本身被技术“算计”为一种数据化形态,存在于媒介时空中。后面的第七第八两章,分别基于这两层含义展开研究。


由于篇幅原因,我们将体量较大、重要性更为显著的第七章解读作为下期内容单独推送。本期内容的后半部分,我们就先来解读第八章的内容吧。



第八章

数据与算法框架下的新媒体用户


作为节点的网络用户,在不断被数据和算法所“计算”和“算计”,用户的状态、行为甚至思维在媒介中变成了抽象的数据,很多数据也是用户与媒介互动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用户的数据化也是一种媒介化

在互联网早期,网民参与公共信息的交流,生产的“数据”更多具有公共记录的偏向。而从博客开始,“数据”的重点开始向“自我”倾斜,成为人们展示、塑造自我的手段。

数据记录的个人碎片和大众媒体的内容整合起来就是更丰富的社会图景,但是随时随地的数据化也会使个体暴露在更多风险之中。


01

数据的作用


每个用户都以数据形态生存在媒介化时空中,那这些海量数据存在在网络中究竟有什么用呢?


 描绘用户画像 


对于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来说,用户数据主要的使用方向之一就是描绘用户画像,也即通过用户在媒介中呈现的数据来反推其现实属性。


借助用户画像手段,就能把目标用户的轮廓特征具体化,进而提供满足用户诉求的产品。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数据的收集筛选,对目标用户的画像,可以从个体、群体、整体三个不同层面展开。

 测量用户节点位置 


网络中用户产生的数据,是测量用户节点位置的主要依据。当个体用户成为一个个网络节点,他们在网络中的角色、地位与特性,就需要用“位置”来衡量。


用户画像与其节点位置的结合,能够使用户分析与定位更加精准、深入。


用数据来测定的用户节点位置,主要有三个维度:


对用户物理位置的测量,是了解用户所处的空间特征的前提,其测量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定位系统来完成;对用户社会位置的测量,主要是由于用户的社会关系及社会资本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行为与需求;对用户服务位置的测量,能够获得用户的服务需求以及了解用户能够提供的资源。如果能把以上三者结合起来认识,就可能把个性化服务推向更深层次。


 定向推送信息与服务(计算信息的“落点”)


通过算法或数据分析来测量用户需求特征,提供适配内容与服务的定向推送,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数据应用方向。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让信息精准到达特定用户只是算法完成的“到达落点”的计算,而未来的提升目标,是找寻内容打动用户的“心理落点”,和内容消费与其他相关因素间的“关联落点”。


这三种落点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内容的匹配力、优化内容的传播动力、拓展内容的扩张力。


❶ 到达落点的计算,要考虑到个体、群体、公共者三个层面的匹配。


❷ 心理落点的计算,要对用户深层心理进行分析,解密用户阅读行为背后的心理,来帮助传播者理解内容传播的深层动力。


❸ 关联落点的计算,也即分析与内容消费相关的因素和行为,用以促进内容向社交、服务等领域扩张。


阅读提示

 

算法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我们并不陌生。算法新闻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业相结合的产物,植根于大数据、算法模型和云储存,极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形成新的传媒业态。


算法如今已基本上成为所有信息平台、搜索引擎、社交软件的“标配”但由于其技术本身还不够完善、背后的法律和行业准则还不规范,现阶段的算法新闻仍有许多亟待考量的伦理问题。


具体到算法究竟存在何种问题,算法在新闻领域的改进和优化路径何在,彭兰老师也给出了参考答案。




02

反思:个体沦为数据时代的算法“囚徒”?


 ➀ 算法是否会将人们囚禁在信息茧房中?


所谓“囚禁于信息茧房”,指的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出现,使得用户深陷于个人的兴趣天地,对外界越来越缺乏了解,导致在需要公共对话时缺乏共同的视角,从而阻碍社会共识的形成。同时,信息环境的封闭也可能进一步固化人的某些观点于立场。


个性化算法确有可能带来”信息茧房“问题,但如若算法运用得当,它也可以作为打破信息茧房的武器。


因为在前文章中已有提到,算法除了将内容与个体匹配,还可以用于实现公共匹配,也就是通过算法洞察公众的共同心理,使具有公共价值的内容抵达更广泛的人群,同样也可以帮助个体挣脱茧房的束缚。


 ➁ 算法是否会将人们囚禁在偏见与固有的社会结构中?


算法的另一种风险,是对社会偏见的继承,以及这些偏见可能带来的文化或社会禁锢。


一些算法如果饱含系统开发人员的初始偏见或被用于不当目的,会对某些群体或个体造成歧视和伤害,还会随着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运转造成更大的影响。


当人们的身份、地位和行为都被数据和算法打下烙印,偏见就会把他们困在原有的社会结构里,减少底层向上流动的机会而放大社会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


未来的算法也应该致力于纠正而不是强化社会偏见,但这还需要靠有效的制度而非数据开发者或使用者的自觉。


 ➂ 算法是否会使人们“幸福地被操纵”?


个性化算法的一个深层风险在于,个体可能会沉浸于个性化信息海洋中,逐渐失去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越来越多地被算法或机器控制而不自知。


 ➃ 个体权利的让渡是数据时代的必然代价?


数据时代的个体有了全面数据化的趋向,虽然在这一背景下人们的隐私权和被遗忘权意识开始加强,但用户却又无力掌控这些权利。


数据时代潜藏的风险诸如公众的隐私保护意识、服务商的用户数据使用权限、被遗忘权与言论自由的矛盾、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平衡等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舍恩伯格在《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中指出的“遗忘变成例外,记忆成为常态,人类住进数字化的圆形监督”的状态仍会存在。




03

通路:提升用户的数据素养


数据往往被当作描述客观事物,揭示真相的一种手段,但是数据应用本身如果没有遵循使用规范,或者出现了漏洞,就会出现很多由貌似客观的数据堆积成的假象。


所谓数据素养,是指人们有效且正当地发现、评估和使用信息和数据的一种意识和能力。

通常数据素养概念包含数据意识、数据获取能力、分析和理解数据的能力、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对数据作用的批评和反思精神以及对自我数据的风险意识,如个人数据的保护意识、隐私意识等。

此外,数据伦理的教育也应逐步纳入公众的数据素养体系之中,面向公众普及数据伦理知识,提高相关伦理意识是必要的。

全民数据素养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公众自身对数据判断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对数据分析机构(包括媒体)的数据分析水平进行监督,反过来推进数据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

-未完待续-


觅游21全程班

【通识核心课+院校辅导】模式 

全面建构课程体系,助力你高分上岸!

👇👇👇


 报名咨询  觅游单单姐或觅游lulu学姐


danjievip4

mylulu03




全程班榜样







往期精华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