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彭兰新作【完结篇】:这次,彻底读懂“赛博格”(内含福利)

觅游 山乔乔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加入觅游公益社群,解锁更多院校干货分享 

详情咨询丨觅游单姐(danjievip4)或 lulu姐(mylulu03)



本文约8500字

阅读全文大概需要16分钟

反正最后一期了,来都来了就收藏了吧

收藏全集常看常新

收不了吃亏收不了上当啊!



概念导入


赛博格的用户,是全书篇幅最少的一部分,它更多是对未来人的存在状态和问题的一种探讨。这一章中大量的抽象概念,总让大家感到望而却步。


今天,乔乔学姐就带大家,揭开“赛博格”的神秘面纱,看到在重重的“高级术语”之下,彭兰老师真正想要与大家探讨的问题。


从AlphaGo打败围棋冠军李世石,到智能家居的普及化趋势,近几年我们颇受技术冲击。


一方面,人类自傲的思想力不再是牢不可破的神话;另一方面,越来越类人化的智能机器已经成为堆积我们周围的日常景观(试问谁还没和自己的Siri/小娜/小爱/小E对过话并嫌弃它稍微有点傻fufu呢);而脑机接口被频频谈及,我们更多了几分机器对思维窥探的恐惧感。


那么,当机器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难以分割,未来我们将走向何方?


赛博格无疑就是隐现端倪的方向。所谓的“赛博格”并不是个新的词汇,而是20世纪60年代起于科幻小说的一个概念。


通俗来讲,赛博格就是指机器与人的身体相结合,从而拓展人的身体功能。这样的结合与延伸意味着,肉身与机器这类从前截然对立的概念,边界在逐渐消失。


沿着赛博格继续向下思考,彭兰老师引入了“后人类主义”的概念。后人类主义内涵远远丰富于赛博格,其核心特征在于,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体与机器置于同等的地位。

阅读提示

 尽管后人类主义看起来非常抽象,但实际上只是提到赛博格时的一个整体知识图景延伸,大家不用因为这个理论抽象感到紧张。

这本书最后一章有大量概念会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但是核心却并不是去讨论这些抽象概念。


所以在本章的阅读以及以后的阅读中,希望大家能抓主要矛盾,对陌生概念不要打怵,有一个通俗的理解即可。乔乔在本文中也对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了转换~



01

身体在传播中的重现


❶ 身体重现的背景


在阐述清楚赛博格和后人类主义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能明确感知到的一点是,未来身体将在我们的传播活动和虚拟生活中,发挥远超今天的作用。我们的身体成为了技术的载体,成为了实现延伸的基础。


因而,在进入未来人与机器如何共处的探讨之前,乔乔学姐想补充的一点,是近两年学界的前沿方向:“身体在传播学研究中的消失与重现”。


仔细回想,大众传播时代,我们关于传播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技术、信息、编码解码,身体是消失的一部分


作为传播学研究中最早明确提出了身体问题的麦克卢汉,其理论仍然是基于“身体是不完美的、固定的存在”这一前提,以身体的功能和需求去想象媒介,而绝少关注到技术给人体本身带来的变革。


而在近在咫尺的万物皆媒时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身体与技术边界逐渐消弭,身体不仅重回传播学研究视线当中,更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


身体既是情感的载体,也是未来技术的承担者,并借助技术成为一个更具有传播力的媒介。


由此,当下对身体的探讨,就成了一种时代发展趋势下的必然。而身体的重要性之所以在当下重新凸显,除了应对未来技术的现实需求之外,与技术的发展的客观进程也有分不开的联系。


移动互联网带来“身体”与“在场”明显的分离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成为人们研究身体与情感的重要契机。


❷ 身体在场的意义


从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出发,我们会发现,从书信到短信,再从语音到视频,技术顺从着人性的需要,在远程的交流中始终想要做到的,是超越时空限制,塑造身体的在场感。


而语音转文字功能的添加,又多多少少象征着身体在传播活动中的进退,折射出身体所承载的情感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那么,无时无刻交流中的身体缺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面的面交流中,身体的可见、可触摸,首先意味着“交流”的真正达成。在“符号”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所包括的音调的高低、表情手势的变化等等,实际上在为我们塑造一个真正的交流环境,我们会根据对方的一举一动产生相应的思考,并改变谈话的方式、内容。正是因为对非语言符号的解读,才使得两人的对话是真正的“交流”。


而回想移动媒介普及后人们的日常交流方式,手机等机器成为交流的中介,大多数时间屏蔽了对方的语言符号之外的内容。


从某种角度而言,视频、表情包的泛滥都是在弥补身体与在场的分离,帮助我们传情达意。


然而这些努力却并不能阻止身体缺场的弊端。长期的不在场交流中,社交异化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交流语境的缺失、肢体动作解读能力的下降导致了现实社交的恐惧感,于是“肥宅”从一个群体变成社交无能的指代。


交流对象的缺场使人们从“交流”转向“自我表达”,使得无论是在微博这一类型的弱连接社交媒体,还是在微信朋友圈这样的强连接中,我们看到的更多都是对自我人设的打造,沉迷于自我表达的陶醉感。


数字化、虚拟化的生存,对自我而言,是能够进行形象塑造,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也具有更强的选择性。


我们选择呈现的,和我们乐意去接触的,都只是部分的、碎片化的个人。从而使人更深陷于自我中心的困局当中,现实社交能力进一步降低。


通过技术实现的离身的在场,将复杂的人际关系转化为简单的数字账号连接。微信普及之后,我们对“好友”的概念明显流于浅层。


从前的情感关系,从相识到稳固,需要切身的经营,而如今却只需要“加个好友”。关系建立越轻易,我们越被冗杂的连接包围,从而催生出“群体性孤独”心理,身体在场的同时心却远离。


但身体缺场的弊端却不仅仅是社交异化,更是人际信任危机。技术在改变个体的同时,一并改变了内容的呈现方式,“亲眼所见,亦非真实”,身体的离场使我们不得不将信任交付于抽象的符号体系,而层出不穷的技术造假手段,使得符号系统更加脆弱。


身体不仅仅是简单的肉身,身体代表着统一的标准,一个具象的个体。无论处于何种场所,身体都统一着不同场景下社会角色,规定着人的行为准则。但移动互联网带来身体与在场分离的同时,也带来了情境的分离。


一个APP就仿佛一个独立情境,每一个APP中我们都拥有对应的账号。不同情境下的不同社交规则,使我们的行为更加分裂,甚至透过技术,对现实中的社交行为反向驯化。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遵循的互动规则也逐渐被异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普世价值所认可的“表里如一”,和当下我们习以为常的“人设”,是完全相悖的。


同时,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失去了统一的标准,自我建构趋于碎片化、多重化,稳定的自我认同被冲击,从而带来自我认同危机


阅读提示

 尽管在本书中,彭兰老师并没有提到身体在场的意义和离身的在场的弊端,但在赛博格的定义,就隐含了身体的重要性。

且在本书中,彭兰老师也表达了“身体不会消失,肉身反而成为技术的基础”这样的观点,再加之近几年刘海龙老师等学界大佬对身体重要性的讨论,乔乔学姐补充了这一部分。


希望能够立足当下的现实情况,使大家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逻辑框架的搭建能够更加顺畅,减小断裂感。



02

未来技术下个体的数字化生存


❶ 技术具身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技术使我们“身体”与“在场”分离,那么“5G”“AR/VR”这些技术,则成为了实现身体在场的手段之一。这也是谈及技术具身时我们最直观的想象。


所谓的具身性,即指人们利用躯体、感知器官、视觉系统等,感知并产生人类的知觉和身体体验。而技术具身则指,技术参与人的感知活动,成为人类知觉的构成要素,其水平决定知觉水平。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具身性在场的体验,转化人的知觉,影响人们的身体。


技术具身毋庸置疑是赛博格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相比当下我们对身体在场的想象,赛博格化下的技术具身包括身体的异化与消失等想象。


但从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身体吸收外界经验再内化到心中,成为人类与世界交往中意义产生的纽带”在这一理念出发,彭兰老师认为,身体仍然是交互的基础,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


肉体的生活方式、认知经验,形成“自我”的意识和视角,在虚拟世界中一样发挥作用。


同时,虚拟空间中习得的经验,也将改变肉体的行为习惯。AR、VR技术对第一人称视角的还原,将极大提高沉浸感,减小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并发性生存而导致专注力下降的问题。


❷ 数字化映射与数字化身


技术具身不是数字化生存的唯一体现。


数据采集在未来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如今的智能家居中已能窥见这一趋势。智能设备全方位的服务同时意味着更加深入的数据采集,从而实现个体状态向外映射产生虚拟实体。


将虚拟实体嵌入服务网络中去理解,基于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够为网络服务者提供精准、动态的用户认知新方式,静态的用户画像转为动态的数字化映射。从而实现动态的个性化服务。


从节点化用户角度出发,对于个体而言,正如前述虚拟空间的逻辑也将影响现实的身体行为一般,数字化呈现,实际上是将个体的数字化生存状态,从意识的产物转化为物质的产物


在技术对人的反映尚不深入的阶段,虚拟空间的数字化形象塑造,往往是基于个人意愿,通过种种符号来建构的。


而当数据使人真实的生存状态更加可视化的时候,为了维持某种形象,或者达成某一目的,单纯的的符号建构便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力,而促使人的身体必须做出相应的行为。


微信步数便是鲜活的案例,尽管微信计步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个人形象的建构因人而异,但为了微信计步,不乏有将手机带在小宠物身上的行为。就说明了为了某种真实数据的体现,人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围绕微信步数的呈现问题,我们也能看到,数字化表演并没有因数字化映射的出现而消失。作为数字化表演手段的“数字化身”,其与数字化映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数字化身是可选择的,可控制的


举例而言,尽管微信步数的暴露非人本愿,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关闭它。


但一定程度上而言,数字化映射将操控符号进行数字化表演变为了操控实体进行表演,数字表演成本变高,且个人的角色扮演渐趋统一,解决了身体不在场而导致的多重自我建构冲击个人认同的问题。


因此,个体的数据化映射,实体的虚拟化同时代表了虚拟世界的实体化。当机器可投射的数据越来越丰富,虚拟世界中的数字化形象无疑会越来越更丰满立体。


这也就意味着,虚拟个体与真实个体将会越来越深的绑定。我们可以想象,当未来机器能够读取人体各项机能的数据时,系统就能够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自律程度等来制定个性化防沉迷系统,淘汰刻板的年龄分层模式。


但个体的数据化映射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


首先,数据的收集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用户的物化,使之成为数据经济的资本积累。


其次,虚拟实体的数据被平台或者技术掌握,数据越全面,越意味着用户无时无刻不被置于监视之下。


相比福柯提出的全景敞视监狱,技术带来的监视是更加持续而深入的,从而造就超级全景监狱,进一步规训用户的身体。


❸ 数字化元件


数据的采集与呈现,带给我们的另一重思考是,当人的各方各面都可以被抽象成数据的时候,人的数字化分离、重组和永生就成为必然。


这一技术使得人们可以构建虚拟人物,类如新华社的AI主播“新小浩”“新小萌”,就是基于真人的身体形象、数据等所产生的;更意味着大脑内的思维有了脱离肉身的可能性。


但这中分离也就意味着,基于实体的某些“元件”进行数字化伪造更加容易,信息造假更容易达成,伤害新闻真实;而个人隐私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也令人们重新思考,个体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否应作为个体的基本权力被保护。


阅读提示

 第二章实际上是对用户未来如何数字化生存的讨论,是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部分。在回答“未来技术对用户有何影响”“5G时代用户的特点”等类型的题目时,基本可以构成核心答题框架,提供充足的理论和顺畅的思路。

每一个小点也有非常多的可考之处,比如数字化映射,在正向的题目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作为机器服务用户的未来发展方向。


而在批判性的题目中,这一章节可以为我们的提供许多切入点和新理论支撑。


比如数字化映射背后,谁有权力控制数据?这样的数据抓取是否能够被广泛接受认可?这些都能引起我们对于隐私问题的进一步认识,以及技术所代表的权力对人的身体的规训。


而数字化元件则无疑为我们探讨“新闻与技术的关系”“后真相的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时提供了新的理论点。


所以大家要多角度看待这一章,将它们在不同的专题中灵活应用,而不能仅仅将这一章固定在“受众/用户”这一部分的知识框架当中~



03

未来技术下的传播活动


从当下技术发展来看,未来人与机器人交互的趋势,必然是回归人本。


无论是语音技术的发展,还是机器人的类人化,包括体感交互、生物识别、视线交互等,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


但万物皆媒同时意味着,机器也将参与传播活动,促成当下传播活动中一些要素内涵的变动。


❶ 技术变革与传播系统


《传播学教程》中将传播系统分为人内、人际、群体、组织与大众传播五种。人内传播与个人的认知、情感等紧紧相连。


而智能时代的变革,归根究底是对个体存在状态的整体变革,因而,作为最基础传播系统的人内传播,必然面临变化。当机器越来越深入的参与日常生活,我们的解码方式、思维习惯等也一定程度将被改变,从而影响人内传播。


另一方面,主客我精神交流的中介化趋势更加明显。就算在大众传播时期甚至更早之前,人内传播往往也是需要某一中介进行信息的交换与意义的解码,实现主我与客我的交流。


日记就是非常典型人内传播中介,移动互联网时代,日记一定程度上被微博、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取代。


而未来,传感器作为一种数据收集中介,将越来越参与到人内传播中。与以往中介最大的不同,就是传感器将带来物质身体具体情况的可视化,实现人在物质层面的自我检视。机器检测人的状态,人又透过机器对自身进行观察,这样的反身性行为,使人的自我认知达到新的程度。


现今通过对于睡眠质量的检测、电子产品的亮屏时间等,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机器参与自我认知与人内传播的案例。


但我们同时应该意识到的是,我们使用数据,但是谁在掌握数据?当机器越来越介入精神自我与物质自我的交流时,自我交流无可避免向外部环境溢散,导致对个体进一步的监视。


当然,我们很难凭借当下的眼光去想象未来人内传播中介化的具体形式,但人内传播将越来越依赖其他介质、越来越走向体外化,是可以预见的趋势。


在传播模式的中观层面,人与物的互动将构建闭合的传播场景和信息系统。


万物皆媒时代,智能设备的遍在,使机器能够识别不同的场景,构成场景内信息系统闭环,一方面整合外部信息,另一方面进行内部信息的交换,通过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达成信息传递。关于这一点,我们能够从已有雏形的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进行想象。


❷ 人机互动与用户需求


在这一部分,彭兰老师将与人互动的机器明确指定为社交机器人。所谓社交机器人,具有拟人化的特征,模拟人类的情感表达方式,与人类进行情感互动。


大众传播时代,卡茨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使用媒介的需求归为认知需求、情感需求、个人整合、压力纾解以及社会整合,尽管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也一定程度上关照到了受众主体性。


而从彭兰老师将人机互动中,“机”的角色限定在社交机器人,我们能明确的感知到,在智能时代的用户需求中,情感需求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情感转向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Web2.0时代,用户为节点的技术逻辑,使得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不再泾渭分明,而情感活动贯穿人际传播当中。


同时,依靠用户的裂变传播以及个人门户打造中的拟剧理论,赋予了情感更强的传播影响力,使得用户的情感需求进一步释放。由此,哪怕在智能时代,情感依然是用户为节点的技术逻辑下,非常重要的需求。


首先,人与机器人的互动中,包含着情境性、补偿性的需求。特定群体现实中难以获取的交流与帮助,通过求助于机器人得以实现。如老年人的看护、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等。


同时,也能实现个人理想化、定制化的情感体验,补偿人际互动中难以满足的需求。


其次,实现选择性、定向性需求。人与机器人的交流,也能够降低交流成本,回避人际互动中的成本而追求其正面效能。


在内容接受方面,用户可以更加依照自身需求,选择性的接收有意义的部分内容。正如雪莉·特克尔所言:数字化的关系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需付出友谊。


但社交机器人,其本质是一个服务者的身份,而不是与人平等的交流。


人机交流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就如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提到的社交异化问题,将进一步截除我们现实的情感交流能力,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化社交问题。


同时囿于机器人的运作机制,尽管可以在外表越来越类人化,但机器人无法生成感知、无法产生共情,也无法沉淀经验而仅仅是数据分析,就意味着渴望社交机器人填补真正的情感空白,无疑是饮鸩止渴的行为。


❸ 未来技术与传播物质性


传播物质性最早的探讨来源于马克思,通过精神交往论,马克思第一次明确了传播活动的物质性。而在智能时代,传播的物质性也有了新的内涵。


5G技术能够进一步消弭时空限制,毫秒级的低延时令远程的操作与在场的互动几乎没有区别,国内已有基于5G技术的远程人体手术成功案例。


这就意味着,物理动作也能成为传播内容。从传播内容的角度,传播物质性有了突破以往想象的新内涵。


另一方面,传感器精确化的数字呈现,最终将改变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与行为。传感器所创造的人-物传播,是传播主体进一步迈向纯物质化的体现。


阅读提示

 关于本章的最后一节,乔乔学姐结合本节内容,对彭兰老师题目中“新的人机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无论是机器作为反应我们自身状态的中介、机器作为满足我们某些社交需求的个体,还是透过人与机器的传播活动去审视“传播”这一概念的新变化,实际上最终都是在讨论,当机器参与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的传播活动因机器而发生了哪些变化。


所以,如何应用标题也是读书过程中的问题。题目是总括、是参考,但不能让标题限制我们的思维和理解。


就如本专辑中大羽学长的第一篇文章所说,专著阅读应该从作者的问题意识出发,穷究标题有时反而让我们走进思维的误区,倒不如结合作者的核心问题,从内容出发进行理解和归纳。



04

总结


当赛博格更为我们去研究、去思考的问题,而不再是一个科幻小说里的概念时,我们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主体性问题


主体性的争论其实在当下的算法时代已经存在。在新闻行业,算法的生产和分发,甚至中央厨房的建成,无疑都是对记者群体主体性的一次冲击,而新闻从业者与机器如何共处,也是当下讨论的一大热点。


赛博格意味着,与机器如何共处不再是某一部分人的问题,而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问题,未来的人机关系不再是人机协同,而是人机共生。


一个自然人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被机器化?这其中的边界何在?而越来越类人化的机器人、越来越深入的数字监控,所带来的伦理问题、立法问题等,都将成为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黑镜》或《真实的人类》(但不管看没看过都不能在现在刷剧),其围绕着机器与人的关系、伦理问题等等所展开的探讨,确实给了乔乔学姐不小的冲击。


当传感器将人的状态和情感都能转化成精确的数据,亲密关系是否还有呼吸空间?人性在数据化的验证中会更加高尚还是更快被蔑视?我们渴望从机器那里获取情感的填补,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情感本身又如何界定?我们希望通过机器解放生产力,但是机器对人进行替代的底线又在哪里?我们交给机器的,到底是机械劳动,还是思考和判断?


但正如麦克卢汉的后视镜理论所言,我们应当以旧媒介为参照,审视新媒介的发展。从算法技术的崛起开始,我们无疑尝到了技术发展的甜头,但却也同时咽下苦果。


只有将当下的现实情况作为一面镜子,我们才能照见未来如何面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找到新兴媒介特征,从而避免“延伸即截除”的悖论。


只有当我们对可见的未来保持更多警醒、更多思考,才能将“未来已来”变成真正有底气的、开启未来之门的宣言,而非空洞的口号。





 参考文献:
1.刘海龙.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J].国际新闻界,2018,(02):37-46.

2.孙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12):83-103.

3.於春.传播中的离身与具身: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认知交互[J].国际新闻界,2020(05):35-50

4.刘海龙,束开荣.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9(02):80-89

5.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 福利


你该不会还没看上面的文章就直接滑到这里了吧?好吧,来都来了就往下看吧。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两重福利,不过都不是为伸手党准备的:



📎第一重福利

碎片化内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哪些优势?

社会网络由哪些要素组成? TAM模型主要考察了用户的哪些因素? 用数据来测定的用户节点位置,有哪三个维度? 后人类主义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这里有5道关于《新媒体用户研究》的测试题,如果你认真看过“读懂彭兰新作”系列推文,这些题目对你来说肯定特别容易。


请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最先全部答对的5位同学,将会得到觅游送出的《新媒体用户研究》实体书,这是对你认真学习的奖励。



📎第二重福利


本系列推文篇幅较长,考虑到大家在微信上看长文有一些不习惯,我们把这6篇解读文章整理成了电子版送给大家。



获取方式很简单,加入觅游公益社群即可获得


 详情咨询   觅游单姐或觅游lulu姐


danjievip4

mylulu03


-END-

原创作者丨觅游 山乔乔
编审丨觅游 大羽




觅游21全程班

【通识核心课+院校辅导】模式 

全面建构课程体系,助力你高分上岸!

👇👇👇




全程班榜样







往期精华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