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鼎臣咨询: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真正多元化机遇

2016-11-14 史立臣 鼎臣咨询

药企多元化发展,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医药政策让很多药企难以像以前那样,通过经营药品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于是,随着国家对大健康整体引导,很多药企纷纷进入多元化战略构建阶段。药企采用多元化战略,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多的利润点,更多的新市场,从而避免了单一经营药品的风险。

我国的医药行业发展其实比较短暂,真正发展不过30几年的时间。30几年前作为国家全面管控阶段,医药企业的发展是计划性的,基本没有发展的机遇。

我国医药商品发展大概经过五个阶段分别是:

1949—1984年:药品市场计划调控阶。

1984—1995年:医药行业下放计划管理权限、实行企业承包经营阶段。

1995—2000年:药品零售放开阶段。

2000—2006年:药品经营全面放开,管制宽松,文号泛滥,医药行业无序发展。

2007年至今:价格管制逐步趋紧,政府无形的行业管控开始发力。随着新医改的推进,政策开始泛滥,政出多门,部门利益牵扯,新医改已经失去方向感。

经过1984—2013年30年的发展,中国的医药行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竞争态势和行业规模,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整合资源的时候。

2006—2013年医药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医药行业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进入有序发展阶段。加上医药企业管理的强化和行业资金的充足,很多医药企业通过第一次转型,从大宗普药和抗生素向专科用药进行产品线多元化转型,并获得了良好的业绩。专科药龙头企业梯队形成,营销队伍稳定,盈利模式确立。

随着专科用药占比上升,疾病谱更加细化,医药市场刚性需求逐步打开,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需求,包括肿瘤科、心脑血管科、血液、保健。这些领域诞生了恒瑞医药、益佰制药、天士力、中恒集团、以岭药业、信立泰、东阿阿胶、云南白药、汤臣倍健等公司。

而目前,消化、肾、精神等领域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出现的品牌产品甚少,龙头企业业务没真正形成。

对比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人均用药水平,我国医药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打开,百姓用药需求和健康需求还没有真正得到满足,医疗市场细分领域用药需求更多,市场潜力巨大。

之前的医药行业并购、业务单元多元化都还处于试探阶段,没形成整合。大型国企基本上是物理性的加减法,通过并购堆砌起庞大虚弱的骨架,缺乏奔跑的力度。民营企业多元化和资源整合不专业,结果不理想。比如,号称进了世界500强的国药,不过是依靠商业流通的业绩堆出来的,比如一些民营企业试图走快消品路线却屡屡碰壁。

在行业发展和管理没有真正成熟的时候,进行多元化,容易获得不良的结果。现在,各项行业政策日益明朗,医药行业发展处于转型期的转折点,这时进行多元化专业性发展正是良机。

在这个转型期下,我国医药企业必须进行分层级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在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发展路径的调整,逐步梳理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期间,对中国药企来说,不是切割业务单元的时候,因为在没有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之前,规模化和多元化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研发资金、生存概率和市场机会,更能从中获取真正的价值核心。

华润切割为华润万东和上海医疗器械,在业务单元多元化战略上就是非常失败的战略举措,未来华润还会重建医疗器械板块,但竞争能力则不复存在。

本文节选自史立臣《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本书已有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发行,各大电商平台均有销售。


----------推荐阅读----------

1、转型期医药企业如何制定真正的发展战略

2、制药企业难以做大保健品的三大短板

3、药企的业务流程转型升级

4、中国医药企业目前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

5、医药企业如何有效发力互联网+

6、行业大势,合作共赢

7、医药与互联网的几点思考

8、医药行业大包模式详解

9、医药行业小包模式详解

10、真正的控销应该怎么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