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同样的航天零件,国产造价900万,美国仅需几百元?!秘密竟在…
作者丨林文杰,工程师,川陀智库高级研究员
2020年11月29日,观视频“答案”年终秀圆桌论坛“凝望地球——从宇宙的角度回望中国与世界”议题中,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指出,马斯克所用的航天级CPU就一块板子,只要几百块钱就能搞定,但我们的北斗卫星上的相关产品却高达900万人民币。我对民营航天和商业航天抱很乐观的态度,马斯克的思路是对的,商业航天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也要搞下去。
这句话点出了中国航天的发展方向和困境:商业化方向是对的,但却是被迫的,为了商业化而商业化,会让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不可预测的困难。
马斯克所引领的SpaceX公司有其时代背景,在其发展的十多年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后涅槃,才摸索出SpaceX的独特模式。可以认为,SpaceX的商业发展模式是对的,但不可复制。
SpaceX花费多年进行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的设计
航天商业化的方向不是为了造出更便宜的产品,而是盈利可持续、成长可持续,在这个过程中顺带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
中国航天产业的现状
进入2021年,我国航天工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北斗导航工程已经全面组网、探月工程完成三期、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建造组装阶段等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这些大型航天工程投入不菲,在过去数十年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发展模式,也导致了整个航天体系发展缓慢。苏联解体之前,全球航天发展都靠美苏竞赛来驱动,美国从1960年代载人登月到1970年代开始发展空间站、航天飞机,都是靠大量的财政拨款支持。
尤其是载人登月,美国不惜代价的投入,为创新试错买单,才有了登月的成果。这直接导致了这些项目在实现国家利益之后就面临解体的局面,即航天项目与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一旦失去国家层面的支持,就面临生存困难。
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图片来源:NASA
从1990年代至2010年代,美国航天产业陷入发展困境,方向不明确,导致了许多项目半途而废,比如星座计划、轨道太空飞机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直到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私人航天企业出现,才算找到了发展方向。
在2021年,中国航天产业的主导仍然是国家队,私人航天公司刚刚起步的局面。根据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投资报告,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领域公司194家,较2018年增加37.6%,可以看出,商业航天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但是中国航天产业中国家队依然占据相当大的比重,2019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为39次,商业火箭发射只有2次,即SD捷龙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和长征11号。
长征11号从海上发射,图片来源:新华网
捷龙一号由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研发,从本质上说是为了商业化而打造的一款小火箭,主要目标是打小卫星。国际上的同类产品只有美俄欧拥有,而且都是20年前的老火箭,比如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座火箭、米诺陶火箭、俄罗斯的天箭火箭、欧洲的织女星火箭等。
双曲线一号商业亚轨道火箭
中国在短短几年内打造出长征6号、长征11号、双曲线一号、谷神星一号等,这说明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现状是小型火箭领域,而大型运载火箭仍然是国字号企业运营为主。长征11号的商业发射单价为每公斤1万美元,且有望压低到每公斤5000美元,但仍然高于猎鹰9号的每公斤4600美元报价。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马斯克模式不可复制
马斯克的SpaceX模式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在美国航天产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SpaceX诞生了。SpaceX的成立时间是2002年,此时美国正在与俄罗斯、欧洲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使用航天飞机作为运载工具,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让人们对这种运载工具产生了质疑。航天飞机成本昂贵,单次发射需要5亿多美元,而且还要准备另一架航天飞机时刻准备救援,因此真实的单次发射投入达到10多亿美元。
2011年7月8日上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执行最后一次任务。
美国为了完成空间站建造,也不得不坚持下去,导致空间站建造成本达到1000亿美元之巨。美国在2005年推出星座计划,试图重返月球,在2009年首次发射战神I火箭原型机之后就陷入低迷,因为成本太高了。这些问题都证明了美国航天产业面临的问题是成本无法控制,如果没有突破运载成本的限制,商业航天就根本没有出路。
美国国内的军工巨头洛马和波音,在2006年建立了联合发射联盟,用宇宙神V和三角洲IV火箭实施了发射垄断,全面包揽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所有发射业务。垄断导致运载火箭发射价格居高不下,洛马和波音通过垄断形成价格固化,而不是从技术上降低发射成本,也为SpaceX突围创造了机会。
马斯克模式在起步时拿到了NASA的技术,这是SpaceX快速成长的基石。SpaceX与Barber-Nichols公司合作,获得了涡轮泵技术,为第一款Merlin 1A发动机顺利研发奠定了基础。Barber-Nichols公司在1999年之前参与研发NASA的Fastrac发动机项目,该发动机用于低成本的X-34空天飞行器。Merlin 1A发动机的基础设计与Fastrac发动机相似,尤其是针形喷油器和经过消融处理的腔室,SpaceX经过升级涡轮泵之后,打造出Merlin-1D发动机,这是目前猎鹰9号火箭的主要动力。
猎鹰9号助推器返回,图片来源:spacex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斯克创业之初只不过是拿了NASA的发动机技术,如果没有NASA与其分包商的存在,马斯克的SpaceX根本没有出路。因此美国的商业航天模式是联邦政府所领导的航天项目停滞不前,成本居高不下,创新动力不足,但却有着较为强大的航天技术储备,私企根据发展需求从相关渠道获得了基础技术,在一群有创新意识的科研人员的推动下,造就了今天的美国商业航天。
2018年2月6日,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成功发射了“猎鹰重型”。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需另辟蹊径
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不可能走马斯克模式,因为有三点不同:第一,我国的航天产业发展是政策推动,目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马斯克模式是资本推动,为企业盈利服务;第二,我国航天技术不可能从国家队流向民营企业,这相当于国有资产私人化,马斯克模式的基石是拿到了NASA的Fastrac发动机技术,该发动机本来就是按照可重复的要求设计的;第三,马斯克模式是主动商业化,我国的航天产业是被迫顺应商业化。如果不是马斯克的出现,可重复使用火箭还是异想天开的想法。
主动商业化模式的运营方式强调成本控制,从人员到产品,一切以盈利为目的,要求盈利可持续,成长可持续。被迫商业化仍然是为国家目的和利益服务,即便有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但成本不一定经得起考验。根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要求传统航天企业带动商业航天发展,积极开放供应链,加强资源共享,促进技术发展,创新商业模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未提到盈利模式如何可持续,这是商业航天发展最关键的问题:钱怎么挣、挣完给谁。如果盈利模式无法得到持续和正确分配,商业模式就无法建立。
因此,对于中国航天而已,马斯克模式是不可能复制的,在短期内我们不可能让一个900万人民币的主板只有几百块的造价,我们需要的是另辟蹊径的商业模式。我们所面临的现状除了国内发动机技术天花板还没有突破外,还有美俄欧技术封锁的问题,算是内外交困。从短期看,我们现在的发展路线是正确的,让传统航天企业开发小型火箭,先丰富我们的产品;从长期看,要从发动机和芯片技术着手,让民用产品的技术等级和市场化率获得提升,那个时候才谈得上航天产业商业化。
接下来,商业航天产业的切入点应该是与传统航天企业合作的模式,这时候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国家资金的扶持下,民营航天企业在获得资源对接之后,可发展小型火箭,如果谁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发动机,在发动机重复使用上有所创新,那么就能获得突破。
SpaceX公司的星舰SN9原型机着陆爆炸,创新需要大量试错,这是传统航天发展模式难以接受的。
但这条路非常难走,波音公司就是典型的案例,波音常年得到美国联邦政府的扶持,也是美国式的国企,最终波音与洛马形成垄断,禁锢了美国航天的发展。资金扶持看上去是应该的,但容易养成依赖性,这需要国家在政策上进行把关,形成对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商业航天模式。
作者丨林文杰,工程师,川陀智库高级研究员
2020年11月29日,观视频“答案”年终秀圆桌论坛“凝望地球——从宇宙的角度回望中国与世界”议题中,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指出,马斯克所用的航天级CPU就一块板子,只要几百块钱就能搞定,但我们的北斗卫星上的相关产品却高达900万人民币。我对民营航天和商业航天抱很乐观的态度,马斯克的思路是对的,商业航天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也要搞下去。
这句话点出了中国航天的发展方向和困境:商业化方向是对的,但却是被迫的,为了商业化而商业化,会让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不可预测的困难。
马斯克所引领的SpaceX公司有其时代背景,在其发展的十多年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后涅槃,才摸索出SpaceX的独特模式。可以认为,SpaceX的商业发展模式是对的,但不可复制。
SpaceX花费多年进行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的设计
航天商业化的方向不是为了造出更便宜的产品,而是盈利可持续、成长可持续,在这个过程中顺带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
中国航天产业的现状
进入2021年,我国航天工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北斗导航工程已经全面组网、探月工程完成三期、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建造组装阶段等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这些大型航天工程投入不菲,在过去数十年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发展模式,也导致了整个航天体系发展缓慢。苏联解体之前,全球航天发展都靠美苏竞赛来驱动,美国从1960年代载人登月到1970年代开始发展空间站、航天飞机,都是靠大量的财政拨款支持。
尤其是载人登月,美国不惜代价的投入,为创新试错买单,才有了登月的成果。这直接导致了这些项目在实现国家利益之后就面临解体的局面,即航天项目与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一旦失去国家层面的支持,就面临生存困难。
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图片来源:NASA
从1990年代至2010年代,美国航天产业陷入发展困境,方向不明确,导致了许多项目半途而废,比如星座计划、轨道太空飞机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直到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私人航天企业出现,才算找到了发展方向。
在2021年,中国航天产业的主导仍然是国家队,私人航天公司刚刚起步的局面。根据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投资报告,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领域公司194家,较2018年增加37.6%,可以看出,商业航天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但是中国航天产业中国家队依然占据相当大的比重,2019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为39次,商业火箭发射只有2次,即SD捷龙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和长征11号。
长征11号从海上发射,图片来源:新华网
捷龙一号由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研发,从本质上说是为了商业化而打造的一款小火箭,主要目标是打小卫星。国际上的同类产品只有美俄欧拥有,而且都是20年前的老火箭,比如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座火箭、米诺陶火箭、俄罗斯的天箭火箭、欧洲的织女星火箭等。
双曲线一号商业亚轨道火箭
中国在短短几年内打造出长征6号、长征11号、双曲线一号、谷神星一号等,这说明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现状是小型火箭领域,而大型运载火箭仍然是国字号企业运营为主。长征11号的商业发射单价为每公斤1万美元,且有望压低到每公斤5000美元,但仍然高于猎鹰9号的每公斤4600美元报价。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马斯克模式不可复制
马斯克的SpaceX模式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在美国航天产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SpaceX诞生了。SpaceX的成立时间是2002年,此时美国正在与俄罗斯、欧洲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使用航天飞机作为运载工具,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让人们对这种运载工具产生了质疑。航天飞机成本昂贵,单次发射需要5亿多美元,而且还要准备另一架航天飞机时刻准备救援,因此真实的单次发射投入达到10多亿美元。
2011年7月8日上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执行最后一次任务。
美国为了完成空间站建造,也不得不坚持下去,导致空间站建造成本达到1000亿美元之巨。美国在2005年推出星座计划,试图重返月球,在2009年首次发射战神I火箭原型机之后就陷入低迷,因为成本太高了。这些问题都证明了美国航天产业面临的问题是成本无法控制,如果没有突破运载成本的限制,商业航天就根本没有出路。
美国国内的军工巨头洛马和波音,在2006年建立了联合发射联盟,用宇宙神V和三角洲IV火箭实施了发射垄断,全面包揽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所有发射业务。垄断导致运载火箭发射价格居高不下,洛马和波音通过垄断形成价格固化,而不是从技术上降低发射成本,也为SpaceX突围创造了机会。
马斯克模式在起步时拿到了NASA的技术,这是SpaceX快速成长的基石。SpaceX与Barber-Nichols公司合作,获得了涡轮泵技术,为第一款Merlin 1A发动机顺利研发奠定了基础。Barber-Nichols公司在1999年之前参与研发NASA的Fastrac发动机项目,该发动机用于低成本的X-34空天飞行器。Merlin 1A发动机的基础设计与Fastrac发动机相似,尤其是针形喷油器和经过消融处理的腔室,SpaceX经过升级涡轮泵之后,打造出Merlin-1D发动机,这是目前猎鹰9号火箭的主要动力。
猎鹰9号助推器返回,图片来源:spacex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斯克创业之初只不过是拿了NASA的发动机技术,如果没有NASA与其分包商的存在,马斯克的SpaceX根本没有出路。因此美国的商业航天模式是联邦政府所领导的航天项目停滞不前,成本居高不下,创新动力不足,但却有着较为强大的航天技术储备,私企根据发展需求从相关渠道获得了基础技术,在一群有创新意识的科研人员的推动下,造就了今天的美国商业航天。
2018年2月6日,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成功发射了“猎鹰重型”。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需另辟蹊径
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不可能走马斯克模式,因为有三点不同:第一,我国的航天产业发展是政策推动,目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马斯克模式是资本推动,为企业盈利服务;第二,我国航天技术不可能从国家队流向民营企业,这相当于国有资产私人化,马斯克模式的基石是拿到了NASA的Fastrac发动机技术,该发动机本来就是按照可重复的要求设计的;第三,马斯克模式是主动商业化,我国的航天产业是被迫顺应商业化。如果不是马斯克的出现,可重复使用火箭还是异想天开的想法。
主动商业化模式的运营方式强调成本控制,从人员到产品,一切以盈利为目的,要求盈利可持续,成长可持续。被迫商业化仍然是为国家目的和利益服务,即便有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但成本不一定经得起考验。根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要求传统航天企业带动商业航天发展,积极开放供应链,加强资源共享,促进技术发展,创新商业模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未提到盈利模式如何可持续,这是商业航天发展最关键的问题:钱怎么挣、挣完给谁。如果盈利模式无法得到持续和正确分配,商业模式就无法建立。
因此,对于中国航天而已,马斯克模式是不可能复制的,在短期内我们不可能让一个900万人民币的主板只有几百块的造价,我们需要的是另辟蹊径的商业模式。我们所面临的现状除了国内发动机技术天花板还没有突破外,还有美俄欧技术封锁的问题,算是内外交困。从短期看,我们现在的发展路线是正确的,让传统航天企业开发小型火箭,先丰富我们的产品;从长期看,要从发动机和芯片技术着手,让民用产品的技术等级和市场化率获得提升,那个时候才谈得上航天产业商业化。
接下来,商业航天产业的切入点应该是与传统航天企业合作的模式,这时候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国家资金的扶持下,民营航天企业在获得资源对接之后,可发展小型火箭,如果谁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发动机,在发动机重复使用上有所创新,那么就能获得突破。
SpaceX公司的星舰SN9原型机着陆爆炸,创新需要大量试错,这是传统航天发展模式难以接受的。
但这条路非常难走,波音公司就是典型的案例,波音常年得到美国联邦政府的扶持,也是美国式的国企,最终波音与洛马形成垄断,禁锢了美国航天的发展。资金扶持看上去是应该的,但容易养成依赖性,这需要国家在政策上进行把关,形成对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商业航天模式。
2021年2月11日—2月26日
每天16:00—23:59
科创中国红包活动
等你来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
注意!
春节期间活动参与人数较多
后台派发有一定延迟
请多次发送口令码兑换
并稍等片刻
支持我们请分享 点赞 在看↓↓↓
公众号ID:kczgwx
让产业插上创新翅膀
国家级科技经济融通平台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