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利】发现好故事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陈玉成:以美食为镜像,折射出小人物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理想

火星菌 火星小说 2021-07-27



陈玉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北上》责任编辑。


书评

作者对于饮食烹饪熟稔于心,小说以美食为镜像,折射出平凡街巷小人物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理想。因此,即便是“肉燕”与“元宵”两大非遗美食文化传承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带着一种百姓人家憨直的淳朴。

——陈玉成


《情暖三坊七巷》是一部伦理情景轻喜剧,描述了千禧2004年前后,福州三坊七巷陈氏祖厝里拥有传统肉燕手艺的陈荣顺和一群租客同居共处的市井群生相,由于各自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发生了一系列有笑有泪的真情故事。


扫描二维码

进入阅读页面


作品用陈荣顺与宿敌元宵传人林山明争暗较劲的创业史、上一代和年轻一辈的观念冲突融合,年轻二代的欢喜冤家式情感纠葛以及对非遗美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贯穿起福州三坊七巷10多年变迁的壮阔历程。以陈荣顺一家和老街祖厝租客们的命运沉浮,浓缩福州人的生活创业奋斗历程,反映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代变迁。


作者姚璎,知名文学作家以及编剧,出版过十多部简体和繁体畅销小说,是各大网络文学平台的驻站作家,拥有大批读者,作品影响力广泛,多部小说影视版权已经售出。由其小说改编的《梅廿九》《甜蜜品鉴师》《39度2,轻微撒点野》等影视项目已在启动筹备中。她的编剧作品,文艺电影《要活着去天堂》获得第15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长片竞赛单元“文化传承奖”、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新片推介奖”以及2018年美国好莱坞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精彩阅读

谷雨收寒,烟雾飏晓,又是暮春时。

四月的天气向来阴晴不定,天边厚厚的积云孕育着一场雨,渐渐充盈,接着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雨水润湿了福州三坊七巷蜿蜒的青石板路,凹凸不平的石板被雨水冲刷,露出斑驳的纹理,在清晨昏黄的路灯下泛着亮汪汪的水光。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区域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陈家祖厝就位于三坊七巷的衣锦坊。这是一座两层公馆,颇有闽越古城民居特色,白墙青瓦,绿树掩映,曲径清幽,风格卓然。

清晨五点半,祖厝里中间正房的电灯蓦地被拉亮了,扑簌簌一阵响动,随后福州市民陈荣顺提着菜篮蹑手蹑脚从祖厝二楼的正房里走了出来,下楼。昨晚太晚入睡,这个时候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眼泪汪汪。

他站在一楼门朝大厅的敞廊里,身后关着四开式的雕花大门,四周以及后房的屋子里都还黑着灯,万籁俱寂,他起得有点早了。每天起早买菜是惯例,不过昨天晚上竟然睡落枕,他已经有四十五岁了,年岁渐长身子骨也有些发虚。他僵硬地捶捶背,脚下动静也小,免得吵醒了正房里面还在睡的媳妇赵惠兰。

细心地锁好门,手里拎着菜篮,陈荣顺去往附近的农贸菜市场买菜。他是个典型的福州男人,中等适中的身材,不像北方男人高大威猛,也不像更南地区的瘦弱,而是自然顺势而生的恰到好处。他媳妇嫁给这么个福州男人也算有福气,福州男人爱老婆爱买菜做饭爱拖地板是全国出了名的。代表人物就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铮铮硬汉铁骨柔情,还留下了凭据——《与妻书》。

农贸市场不远,拐过一条街就到了。下雨天并不能阻挡福州人民对饮食的热爱。天才微亮,已是人头攒动。沿海气候温暖,物质品种繁多,菜摊上各种蔬菜新鲜。

陈荣顺挎着篮,从市场的东头走到西头,才一趟手里已经提着一份米浆制作的鼎边糊,篮子里有两块瓷实的芋头糕,两块酥脆的海蛎饼,一双眼睛还朝着两侧的摊子望去,心里就已经盘算好了一天的伙食菜谱。

鼎边糊配海海蛎饼和芋头糕是早饭,午饭炒个新鲜时蔬,做个荔枝肉,再弄个海鲜羹,至于晚上,做个简单的,拌面扁肉加点虾油就行。

市场一侧,海鲜贩子正往大盆里倾倒豆叶鲟,青绿色的豆叶鲟身上捆着细草绳在盆中四处乱爬,这个时节的豆叶鲟买来清蒸或者炖豆腐,滋味万长。卖豆叶鲟的摊贩和陈荣顺是熟人,早就相识数十年,还是街坊邻里,见了点点头,热情地打招呼:“荣子,今天鲟结实很有肉,要不要来几只?”荣子是陈荣顺的外号,街坊邻里认识的,不论老少都这么称呼他。

陈荣顺是国营饭店满堂醉大厨,采购食材时火眼金睛,扫了两眼就看出摊主所言非虚,想了想,蹲下身去开始挑豆叶鲟。福州男人虽然言辞不多,显得有点挫,但要是老乡之间的叙谈则仿佛是机关枪一般语速惊人,掷地有声,声震屋顶。

挑了三五只个头均匀的豆叶鲟,将近五十块钱,有点小贵。陈荣顺付了钱,又买了几样果蔬,正要往回走,被肉摊上的屠夫老板叫住了:“哎,荣子,今天有好肉,做燕皮正好!”

陈荣顺站住脚,没应答摊主,但还是让老板割了两斤上好排骨,鲜肉则没要。

屠夫老板问他:“不做燕皮啦?这肉顶好的。”说话间殷殷期待,好像只要陈荣顺同意,他都能把整扇猪肉拱手相让似的。

陈荣顺想了想,终于说:“那也来五斤。”

“不多买点?多做点燕皮,我老婆想吃你家的肉燕。”屠夫说。

陈荣顺不吭声,执著地等着老板割肉。老板劝说没辙,只好按照陈荣顺的需求割了肉。

把排骨放进陈荣顺的篮子时,屠夫乐了:“荣子,这么多样呢!老婆让你买东,你连西都一块买回去了!”

陈荣顺难得笑了笑,提着沉甸甸的篮子,心满意足地往回走。

出来的时候还下雨,回去的时候天晴,空气湿润得可以掐出水来。

陈家祖厝的院子很大,出了各屋就是天井,陈荣顺进门的时候,西侧围墙边的地上有一人蹲着,在低着头刷牙,见陈荣顺来了冲他打招呼。

“荣哥这么早起来啊。”说话这人叫王文风,是陈家祖厝的租客之一,三十五岁,是在外面跑保险的。

穿着一身朴素的西装,面料看着就不太好,但也能勉强看得下去,脚上揣着一双黑色的旧拖鞋,端着个搪瓷大口杯,嘴里满是泡沫,一说话险些就要喷出来。

陈荣顺看王文风这个样子笑了一声,“小王嘴里有沫就别张嘴说话了,听人说沫是有毒的,吃下去得犯病。”

王文风嗨了一声,三下五除二把泡沫吐干净了,拿梳子沾了点水往头发上抹,收拾干干净净之后就是;浓眉大眼,怪精神的。

“荣哥我跟你说,这都是人家胡扯的,都二十一世纪了,咱们得信科学,就说这牙膏你看这成分表上写着——”王文风是东北人,又是跑保险的,唠起嗑来三天三夜可以不重复。

陈荣顺听不得王文风这滔滔不绝的职业病,连忙摆摆手,“行了行了,我还得给你嫂子收拾早饭去,别吵吵我了。”

王文风不好意思地哎了一声,余光瞥见陈荣顺的背有些佝偻,脖子也缩着,忙说:“荣哥你这是落枕了啊,等下我去给你拿贴药膏来,落枕不是病,疼起来要命啊。”

陈荣顺点点头,谢了一声,把菜提到庭院,夫妻俩住的是二楼正房,一楼偏房和后院都租给别人。把东西收拾停当,老婆还没起床,陈荣顺坐在了祖厝当中,心满意足沏了壶茉莉花茶,开始喝起来。

天色渐亮万物清明,风一吹散开了天边的云雾,丝丝缕缕的阳光打在了这个历史陈旧的祖厝。陈家祖厝是陈荣顺从爷爷那辈继承下来的,福州自古以来就是个风景和秀的地方,岸口城市,带来了商业的繁华,但又受制于古都旧貌,发展并不算很快。

不过就是这样一座宁静的小城,反而给这座城市保留了很多具有人文色彩的古建筑。

陈家祖厝就是其中一座古建筑,历史也有小几百年了,陈家在陈荣顺太爷爷那辈还算得上在福州有头有脸,家族中子弟繁多,枝繁叶茂,不过世道昌隆没长久,再茂盛的大树,照顾看管不当,也有枝叶稀疏的一天。

世事变迁得快速,陈家在商业上失利,渐渐落拓,到最后凋零至只有陈荣顺他爹一个独苗苗,祖厝辗转变卖几番,最后还是回到了陈荣顺爹的手中。

在陈荣顺爹从爷爷手中继承了陈家祖厝后看着依然巍峨但有些破败的屋子心中唏嘘感慨万分,他在幼年时见过祖厝更辉煌的一眼,那时一推开厚实的精细刻花木门,入眼的就是一个偌大的三进院落的公馆楼。门楼间重檐飞角,中间天井,通光透气,楼层之间高高墙檐,和白墙形成鲜明反差。院中有个小池子,夏植荷花,秋养锦鲤,好一番雅致楼宇。

陈荣顺爹是完美主义者,拿着多年的积蓄,再度修缮祖厝,想再现厝里原来的气派雅致,但钱是不经用的,偌大的祖厝修缮不到四分之一,这钱可就打住了,陈荣顺爹干脆就开门邀租客,在陈荣顺爹去世了之后,这祖厝的房东自然也就变成了陈荣顺。

时间一溜烟过得快。

进入千禧2004年了,曾经种荷的小池子现在被泥土填满,种植了一簇簇蔬菜,紫色肉嘟嘟的茄子和青翠欲滴的豆角经过一夜露水的洗礼显得俏皮可爱。

为了更方便生活,还在院中角落加装两个露天的水龙头供租客用水。

陈荣顺的媳妇赵惠兰,是从山东来的外地媳妇,对待租客向来都是一团和气,两人在租客中落了一片好名声。

现如今那几个租客,最少的也住了三年,虽说曾经的祖厝雕梁画栋的美丽典雅现如今变成俗世柴米油盐的烟火味,但热闹却也足矣。

从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中回神,背后的衣衫被保险大王——王文风拉着向上,一个筋骨贴就黏在了背上。

王文风给陈荣顺捏了捏肩膀,“嘿,成了,荣哥怎么样,好点没?”

陈荣顺转了转自己的头,笑得眯起眼来,“你还别说,你这个贴还挺管用的。”

王文风哈哈一乐递给陈荣顺一个口杯,“我那多了去了,等下给你拿上两贴。”

年纪轻轻这种伤经动骨的药就常备着,陈荣顺心里叹了口气,看着王文风因为昨日劳累有些趔趄的右腿,他一贯和租客们都互相帮助,晓得王文风天天跑业务推销保险还被人赶出来的不容易。

王文风再三看了看陈荣顺,又看看他买回来的新鲜猪肉,王文风对豆叶鲟的兴趣远没有鲜肉来得大。北方人对福州的海鲜并不感冒,但想起曾经在这座公馆吃过的美食,王文风咽下口水,舔着脸问陈荣顺:“荣哥,咱们能做点肉燕吃吗?”

又来!陈荣顺正要驳回去,但看着王文风明显又瘦两圈的脸,心一软,索性拍拍王文风的肩膀说道:“小王,等下我做早饭,你叫上其他几个人都来吃点。”

听陈荣顺这么一说,王文风双眼发亮,无他,陈荣顺是国营饭店满堂醉的掌勺大师傅,这年头国营饭店消费还是挺高,最起码按王文风的收入,他也只能攒攒钱,一个月去一次打打牙祭。

陈荣顺的饭菜有幸他吃过一次,那叫一个唇齿留香,尤其是一手祖传的肉燕秘制手艺差点没让他鲜得把舌头都吞掉。堪称一绝,不过房东陈荣顺在儿子去国外念书后,一日三餐就准备自己和妻子的份。

虽然说房东和租客的关系好。但天天蹭吃蹭喝总归还是掉分,所以能吃上陈荣顺做的饭菜实属难得。

见陈荣顺神态认真,王文风连忙点了点头称谢,就直奔小楼里边叫其他人去了。

祖厝里有个单独的公用厨房,柴米油盐一应俱全,各家要做什么通通都会拿到这里来做,干净卫生也好打理,这是从陈荣顺爹那辈就留下的约定。

墙边放着一罐煤气,陈荣顺不习惯用,也就在饭店掌勺的时候才用,在家里还是习惯吃柴火饭。

先从小菜园里拔了五根新鲜带土的胡萝卜,白萝卜,还有碧绿的青椒,一并切成头发大小的粗细,拿水过了几秒,就立马焯起来,随后淋上麻油,酱油醋,加上少许的糖提味。

又切了根莴苣,翠绿水头足的根茎部分拿来和火红的朝天椒凉拌,叶子折下来切了些蒜末,旺火爆炒,莴苣独有的清香味道就席卷了鼻腔。

不到十分钟就做出了三样,清炒莴笋叶,拌三丝,呛腌莴苣,三样各个都香气扑鼻引的人胃口大开。

但重头戏还在后面,陈荣顺探探头把厨房的门关上了,把早晨买的两斤精猪后腿肉从窗户外边取了回来。

猪肉新鲜呈现粉色,老板没有说谎。正是好切的时候,三下五除二,先把猪皮给刮了下来,留着做猪皮冻。

肥瘦相间的猪后腿肉看着就是极品,肥一分贼腻,瘦一分则柴,大刀先将肉片成片,再改刀切丝,再切丁,待准备好了之后,陈荣顺抡起两把大菜刀,一阵你追我赶的马蹄音从刀下传出,这可是一门绝活。

咚哒,咚哒,咚哒——一阵敲打声甚至颇有韵律,让人听着一点都不觉得杂乱。

半个钟头过去,二斤的猪后腿肉化作了肉泥,整齐地在菜板上摊着,陈荣顺两把大刀互相刮蹭着,取了约莫四分之一的肉泥放置在铁盆中。

加入适量糯米糊,上好的番薯粉,还有一点草木灰碱水,其中的比例就是祖传秘方的重头之一,现如今只有陈荣顺一人知道。

放好后取出一个石锤,一下下地锤打着这些肉泥,直至成团变成一团略显粉色的面团才可松手。

加入了肉却在团上看不见肉的踪影,就是一个合格的肉燕皮的标志。

做完这些陈荣顺已经大汗淋漓,妻子赵惠兰起来了,下楼来推门敲了敲。

“谁啊?”陈荣顺喘着气说。

赵惠兰年龄已经过了四十三,声音却和年轻一样脆生生的,“是我,你媳妇。”

陈荣顺呼了一口气擦擦自己的汗,“你怎么下来了,进来进来。”

赵惠兰推门进来了,她个子高挑,只比一米七五的陈荣顺稍矮那么一点点,身穿的确良的碎花衬衫,下面是一件黑色棉裤,她面容在年轻时算得上小家碧玉,眉眼透着点锐气,先年岁长了,倒是越发慈眉善目起来了,一笑就让人觉得是个和蔼的阿姨。

性子软和着,但格外的坚强,两人年轻时一起住过破瓦寒窑,风风雨雨都一起走过来了,和陈荣顺结婚十多年一直感情很好。谁见了他俩都以为是初恋,其实赵惠兰是陈荣顺的二婚老婆。因为没有生养,所以非常显年轻。陈荣顺更是处处心疼她,觉得年轻时让她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平日里活都抢着干,做饭这些事情他都会特意从饭店请假,打包不然就自己动手做给赵惠兰吃。

堪称一代爱妻典范。

见赵惠兰进来,陈荣顺先不给自己倒水,反而蹲起杯子摸了摸,凉了。

干脆又兑了点热的放进去,自己摸摸温度刚刚好才给赵惠兰递过去。

赵惠兰接过水杯笑着问他,“今起这么个大早干什么,做肉燕啊?”

陈荣顺也跟着乐,自从病逝的前妻和他生的儿子去国外念书后,赵惠兰就是他开心的标,“你不是有一月没吃了吗?早上我见小王那小子天天跑保险累得贴药膏,干脆想着多做点,让大家都吃吃。”

闭口绝不提自己落枕的事情,省的赵惠兰担心。

赵惠兰啊了一声,挽起碎花衬衫的袖子,“怎么不早说,别累着自己了,燕皮已经好了啊,那我帮你一块包。”

陈雨帆忙推赵惠兰出去,“厨房里边油烟味大,别在这呆着,我买了鼎边糊萝卜糕,你先吃点。你要是想包,先等等,我去把皮和馅料都整好。”

说完就不由分说地推着赵惠兰出去了。

陈荣顺接着将准备好的肉燕皮擀成一张偌大的大片,接着擀面杖三下两下地越擀越薄,用刀切成八厘米见方的大小,厚度均匀,白皙整齐。

接着开始和馅料,把前面切好的肉泥放在盆中,昨天从饭店里剩下一点用来做手打鱼丸的鱼肉泥也和在其中,加入蛋液,绍兴花雕等调料后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打上劲了之后。

陈荣顺起锅烧了一锅紫菜虾皮汤,端着肉燕皮和馅料出去放在饭桌上,和赵惠兰开始包了起来。

肉燕皮薄而湿润,将馅料用筷子挑起后,直接塞入其中,再将边缘捏紧,边缘受热变得有些弯曲,这一入水煮后就会形如春花。

这是肉燕的一种包法,也叫小春花。

夫妻两人协力同心,赵惠兰手勤脚快,不一会就和陈荣顺两人一起包了百十来个。

此时锅也开了,陈荣顺拾掇起一个个肉燕放入滚水中,锅中水汽氤氲升起袅袅炊烟,紫菜和虾皮熬的汤正好,几十个肉燕如同一个个白色的小元宝,咕噜咕噜就滚到了水中。

王文风和一个长相秀美的女人闻香而来,女人有着杏眼修眉的靓丽五官,可就是皮肤差了点,满是风吹日晒的痕迹,看着也挺黑。

后面倒是跟着一个年龄不过十岁的小女孩,穿着一件麻布灰裙子,衣服显然不是新的,但小孩收拾的干干净净,看起来也精神不少,五官和女人十足十的相像,但皮肤又白又嫩,显然被人好好保护着。

赵惠兰和院子里这些女眷关系都挺好,这女人叫何霞,是个从四川来的女人,比她得小了十岁,旁边的小姑娘,是她家的丫头,小名囡囡,母女两在这住三四年了。

何霞年轻时嫁了个老公,可惜老公命薄,在何霞生下囡囡后第三年就受工伤去世了,只留下这苦命的女人,侍奉着婆婆,代囡囡大了一点后,为了囡囡能给上这边好点的学校,专门跑到福州打工,每个月还给婆婆寄钱。

同是女人,赵惠兰知道何霞这到底有多不容易,平日里也常照拂着,房租有个一时半会凑不来的都给何霞往后延着。

何霞也是讲情谊干脆利索的爽快人,性子又直,两人一来二去就成了对好姐妹,何霞还经常拿老家的腊肉给赵惠兰。

见何霞下来,赵惠兰先一把拉住了囡囡,自从视若亲生的儿子长大后又出国,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些可爱的小孩了。

揉着囡囡软乎乎的脸颊,赵惠兰笑着打趣,“囡囡啊,你说,你的脸颊上怎么肉嘟嘟的,是不是你妈妈都把好吃的给你了?”

囡囡年纪虽然十岁,但也是个小大人一样,摇摇头说,“赵姨,我妈说了,这不是肉嘟嘟,这是叫婴儿肥,等我长大就没有了。”

小女孩声音又软又甜,一时间让四人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陈荣顺从锅里把煮好的肉燕放在大搪瓷碗里端出来,几人围坐一团,大快朵颐。

何霞轻咬了一口肉燕,皮白皙透明,一咬在嘴里还弹牙,馅料里猪肉和鱼肉相融合,鲜美无比,汤虽然是紫菜虾皮汤里边没有一点油花,但煮完肉燕后再尝尝这汤,何霞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个笑来。

“荣哥,你这肉燕煮过后的汤都比老母鸡汤鲜呢!”

“鲜得要掉眉毛!”囡囡补充。

这话不假,陈荣顺这汤里还加了不少独门秘方,现听人这么夸着,含蓄微笑。

大家热火朝天,这边热热闹闹吃着肉燕,公馆外头,对面的门吱呀一声突然开了,一又高又瘦的男人从里边走出来,短袖裤衩大拖鞋,手上拿着一个滚元宵用的竹筐,双眼耷拉着显然是没有休息好,面孔死死地板着,一副生人勿近的冷漠模样。

后面一跟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丹凤眼,白皙皮肤,面容清秀如水,别有一番滋味,乌黑的头发正扎成两根粗粗的麻花辫甩在脑后,就是明明二十出头水当当的年纪,但身上穿的比囡囡还要素。

一件藏蓝色的衬衫,一袭白色百褶裙,上面连朵花都没有,脚上穿的也不是时下女孩流行的帆布鞋,反而是双布鞋,但她苗条娴雅的身姿,乌黑的长发,眉眼温存,看起来犹如一池清水,不动波澜,很是赏心悦目。

囡囡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小姑娘,隔着远远的,就甜甜地喊:“恩馨姐姐。”

赵惠兰心里一动,视线穿过天井,直落在院子外头经过的这姑娘身上。

林恩馨回头望过来,未语先笑,但看着前面走着的父亲林山脚步不停,只是轻轻颔首回应囡囡的招呼,低着头紧跟在林山的后面走了,她和父亲林山在老街上有家元宵铺子,都是九十点才开。但最近几天天热,得趁早上就去做元宵。

看林山的臭脸后陈荣顺心情不虞,这一天从冤家碰头开始。

陈荣顺和林山是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但到了成年后真是越看他越不顺眼,再加上父亲那辈的恩怨……唉,真是说不尽道不明,罄竹难书。

陈荣顺吃了一口肉燕嚼在嘴里生闷气,嘀咕:“你瞧瞧林山那个那鼻子眼看人的气势,人家囡囡和他女儿打个招呼怎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见过这么古板的爹!”

王文风和何霞都知道这陈荣顺和林山关系不好,但人家的事情,他们说到底也不好掺合,只能讪讪地附和几句。

门口传来两个鼻子的吸气声,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从外面探头,这是薛从麟,今年六十了,大家都笑话他是个穷秀才,因为这人虽然在小学当老师,但说话字字句句是咬文嚼字,听着人浑身痒痒,但心眼不坏。

另一人年轻些,二十八岁,穿着白衬衫黑西裤和王文风穿的有八成像,叫吴新叶,是老街上一个小商店的老板,但向来和王文风不对头,脾气上来,别人五块钱一包的烟,卖给王文风居然要十块。

两人原本都暗搓搓地闻着里边肉燕的香味,吴新叶突然看见了王文风,见自己穿的和他几乎一模一样,就跟吃了苍蝇一样,立马就要回自己家去换衣服。

王文风看见吴新叶那副嫌弃的表情,心里冷哼一声,“伪君子!”

薛从麟人越老脸皮越厚,悄悄凑过来舔着脸要讨一碗吃,吃就吃吧,还站在王文风身后垂涎三尺,口水几乎都要滴到王文风的头上。

差点没食欲,正在火头上的王文风一甩脸,毫不客气:“自己盛去。”

人都是有脾气的,别看咱都只是个市井小百姓。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今日福利  

在评论区留言

(无意义水评除外)

火星菌会在诸位小可爱中

随机抽取一位赠送

姚璎作品《梅廿九》实体书



PS:在7月20日公众号文章【福利】火星女频新晋好书来啦,这份书单不容错过!的互动中,昵称名为#哼!狐狸宝贝又顺拐啦#的粉丝可获得由火星小说提供的佟大为亲签照。获奖粉丝请在有效期(30天)内至公众号后台留下领奖信息,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厚爱~


推荐阅读

【福利】发现好故事丨祖峰:读好小说是一种美妙的感觉,读《我是谁》尤其是

【福利】发现好故事丨中国作协网文研究专家马季:《这届家长太难带了》直面教育、家庭和少年成长问题

【福利】发现好故事丨中国作协程天翔:《晚妮》具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



火星女频

超新鲜女性小说平台

火星女频是为女性打造的一款阅读APP,作品内容不仅涵盖古言、现言、青春校园、纯爱、悬爱、都市爱情、职场等多个传统网文创作类型,同时布局发力二次元“90后”“00后”关注的新鲜内容。拥有包括中国作家富豪榜头号女作家藤萍、《结爱》原著作者施定柔(著名作家、编剧)、中国10大VIP总销量风云人物月斜影清、顶级流量大神作家满座衣冠胜雪、宋史言情天后米兰Lady、第9届作家富豪榜最年轻作家7号同学等二十余位一线女频大神。


www.iceread.com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长按扫码可关注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