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左罗:现在运营公号太难了,大家都焦虑得一比!接下来怎么玩?4点建议
这是粥左罗的第 051 期分享
作者 l 粥左罗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MFshow)
2018年7月15日,135编辑器、创客贴、上线了在成都办了一场新媒体大会《逆战—2018千人新媒体峰会》,我有幸被邀请做了一个25分钟的演讲。我把这个演讲整理并拓展了下,分享给大家,不管是不是从事新媒体行业,我相信都能给你一些启发。
2012年8月23日,公众号上线,如今差不多6年过去,越来越难做了,接下来应该怎么玩,重点注意什么,我讲一下我的4点思考。
实际上这4点从来都很重要,只不过到了这个阶段,它变得尤其重要。
01
积累口碑,大于积累流量
咱们先看3个大号的崛起:@咪蒙、@一条、@十点读书。
第一个,@咪蒙,它有多少用户?超过1400万。
咪蒙是什么时候推送的第一篇文章?
2015年9月15日。
一年后,2016年9月15日,咪蒙用户突破了600万。
咪蒙靠什么?靠写爆款,靠她在南方都市报十几年的记者编辑经验去写爆款。
第二个,@一条,它有多少用户?2000多万。
一条是什么时候上线的?2014年9月8日。
上线15天,粉丝数破百万,一年用户数600万。
咪蒙是靠爆款,一条靠什么?有钱任性。
一条创始人徐沪生,曾是上海滩最贵的总编辑,44岁辞去《外滩画报》总编职位,做新媒体,起手就是职业玩家,拿了大笔投资,广点通砸了半个月,100万用户到手,之后日更精品生活方式类原创短视频,一年涨粉600万,至今两千多万用户。
第三个,@十点读书,它有多少用户?超过2500万。
十点读书第一次推送是什么时候?2012年11月26日。
2014年12月4日,用户数破百万。
咪蒙靠爆款,一条靠砸钱,十点读书靠什么?
它做得早。微信公众号是哪天上线的?2012年8月23日。也就是微信公众号上线仅三个月,人家都开始做了,这是什么嗅觉?
2014年,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公众号是个啥物种的时候,人家用户数就破百万了。十点读书站在内容产业变革的历史拐点上,随风起势,然后在林少全职投入死磕内容后,用户暴增,一骑绝尘。
这是3个大号的崛起,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我是快到2016年才入行的,做了一年爆款内容后开始讲课。讲了两年公众号运营,运营水平不说金字塔顶端,肯定算是头部了。
但是,就算我这一身本事,2018年3月12日,我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我拼尽全力,4个月我也就做了不到30万用户。
2018年7月,我们@插坐学院 的新媒体线下特训营上,@十点读书 创始人林少过来分享,他说:
我现在非常焦虑,为什么呢?用户增长到一个瓶颈了,日增长只有2万。嗯,之前都是一天4万。
我拼了老命做了4个月,林少开心的焦虑上15天就把我干死了。
如果你也是新媒体人,你日净增不到2万,你没资格焦虑。
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看历史进程。这是我入行、讲课、做号这两年多感触最深的一点,在大势面前,你屁都不是,就像一只蚂蚁在和大象打拳击,那种无力感,你懂得。
2017年之后,圈子里几乎听不到一年涨几百万用户的神话了。
2018年之后,用户增长到一个瓶颈了,再加上公众号的消息列表改版,打开率下降,取关上升,大家都焦虑得一比,接下来我们要拼什么?
要更加重视品牌了:积累口碑,大于积累流量。
俞军说:当你找到一片蓝海,找到一块用户体验为零的领域,你需要做的是什么?你是要把用户体验做到100分再发布,还是做到60分就快速铺开市场?
当然是后者,攻城略地,速度第一。这是蓝海市场用户红利期的策略,你要充分利用先发优势。
如今是红海市场,你做60分的东西,你做同质化的东西,基本是死路一条。
你必须要做80分甚至90分的内容。为什么?你现在是要从别人手里抢用户。
蓝海市场:就是你在一个人挤人的广场上开了一家店,你一开门就有用户涌进来。
红海市场:就相当于你在店挤店的广场上开了一家店,你必须想办法让用户从别的店走到你的店里。
同理,公众号用户红利期,是用户从别的地方流入公众号生态,如今用户是从一个公众号流入另一个公众号,是在公众号这个生态的内部流动。
如何让用户从别的公众号流入你的公众号?
比如,你面前有很多条河,你也挖了一条河,想把别人河里的水引到自己河里,那你就要问:水什么时候会流动?
有落差的时候。
做公众号做内容也是如此,你的用户价值越大,用户体验越高,你的河床越低,用户就越大概率得往你这里流。
俞军说过一个公式: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用户转移成本
公众号的竞争,已经从增量竞争,变成了存量竞争,今天做内容,要做八十分以上的内容,塑造品牌,制造口碑。
什么是口碑?给你讲个理发店的故事。
有一次我跟朋友聊天,聊到剪发。我就跟他说我家附近的一家理发店,有一天我去洗头,不理发,只是洗头。干洗两遍,挠头挠的很舒服,干洗完去水冲,水冲时给你洗眼睛,先用热水泡毛巾,拧干,把热毛巾敷在眼睛上,然后再用温水在毛巾上浇水,洗完眼睛,还可以再给你洗耳朵。然后,擦干头发,先是按摩头部、颈部、肩部,然后给你掏耳朵,最后再给你按摩胳膊和手。
这家店理发挺贵的,所以我当时一边按摩一边想,我就来洗个头的 ,结果给我整这一套,这姑娘这回是要宰我了。
然后做完了,前台结账,20块钱。
我面不露惊喜,心里却是一声卧槽:这么便宜!
想知道这家理发店叫什么?放心我不会告诉你,它广告费还没给我结呢。
我就跟朋友讲这个,我说:北京三环,店的位置也不错,折腾这一圈,收我20块钱,它图什么?
朋友一句话给我点明白了:它图的就是,你现在滔滔不绝的在给我讲这家店,我从前听你吐槽过无数家店劝办卡,从来没听你这么认真的夸一家店,听你这一顿夸,我都忍不住去那家店理发了。
这就是口碑。
口碑,就是把事情做过头。
口碑就是,用户自愿给一个产品做推销员。
有流量不一定有口碑,有口碑一定会有流量。就像那家理发店,理发不便宜,即便是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白天,他们家的客人也非常多,甚至排队,周末每次去人都爆多。
如果你每个用户,都愿意把你的帐号推荐给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学,你的内容、公号会差么?不会。你的用户会以关注你和推荐你为优越感。
所以,如果你愿意,用户不仅仅可以是你内容的消费者,用户还可以是你内容的参与者,品牌的塑造者,以及口碑的传播者。
02
流量价值,大于流量规模
第一部分一开始,我带你看了3个大号的崛起。第二部分一开始,我带你看下三个大号的变现:@咪蒙、@GQ实验室、@一条。
第一个,@咪蒙,用户数超过1400万,头条基本都是百万级别阅读量,头条广告费多少?70万左右。
第二个,@GQ实验室,用户数100万左右,头条很多不足10万+,不及咪蒙十分之一,它的广告报价是多少?50万,二条位置。头条报价呢?130万。每个月的广告收入是千万级规模。量不及咪蒙十分之一,报价几乎是咪蒙两倍。
第三个,@一条,用户数2100万。它主要做什么?电商。一条生活馆上线一年半,单月营收近亿。这只是2017年10月的数据。
这是变现模式的不同。
流量和流量,价值不一样,只追求流量,没有出路。尤其到了今天这个阶段,你必须要考虑商业模式了。
为什么要讲这个?创业,要不忘初心,我的初心是赚钱,怎么做着做着生起了责任感?
开个玩笑,不过创业就是这样,除了提供用户价值,你必须得赚到钱,否则这个事无法长久,不能赚钱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很多帐号粗暴的堆内容,堆流量,最后只能粗暴的堆广告,广告质量差,头条卖不了高价,一个50万的帐号,一条广告可能只能卖一万块钱,那只能多接广告,结果一个月10条广告,用户体验这么差,一个月可能只能赚十几万,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如果你现在手握百万、千万级流量,你要去思考怎么更健康、更持久、更友好去变现,你一定要珍惜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用户,不要用收割的心态去变现,韭菜割完一茬,再找一茬,在今天的公众号生态里已经很难了。
一定要记住:你现在挥霍的流量,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
如果你现在要重新做一个号,一开始就好把定位、商业模式尽可能的想清楚再做,在流量获取如此难的今天,你做的事都应该是以终为始,先想好你要怎么赚钱,赚谁的钱,你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付费价值,然后再倒推你应该配置怎样的资源,做什么样的内容,聚合什么样的用户。
2018年,咪蒙孵化了一个新号@洪胖胖。
正式做这个号之前,咪蒙团队进行了4个月调研,研究了50多个最具代表性的时尚号,与5200个粉丝深度互动,分析时尚行业趋势和具有代表性的快时尚品牌,整理了80多万字报告,经历了4次答辩。
这叫什么?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过,这叫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行动。
洪胖胖这个号,定位于“让全中国的女生都变好看”,教小白穿衣搭配和化妆,用户每看一篇文章就能收获一个变美的窍门。
帐号定位、人格化、内容形态、变现模式等都想得明明白白的了,所以它一出道就展现出超强的带货能力,基本上推荐一个单品就卖爆,一上线就收到很多广告合作,这样做号一定是钱途无量的。
我打听了下,它现在40万用户,头条广告报价20万,得排队。
所以,必须要考虑你的变现模式。秋叶大叔说,增量市场,每天想的就是圈粉圈粉圈粉,存量市场,每天都要考虑变现变现变现。
03
虚拟产品,死磕一个可以等于100个
移动互联网上做内容,一定要清楚几个逻辑:
1. 每篇文章,理论上可以被所有人看到。
2. 每篇文章,理论上传播不受空间限制。
3. 每篇文章,理论上消费不受时间限制。
4. 每篇文章,理论上成本可以无限趋近于零。
5. 每篇文章,一旦发到网上几乎无法被销毁。
6. 每篇文章,成为爆款必须要依赖用户传播。
根据以上逻辑,我们做内容的时候,要不断提醒自己:
1. 不可能每一篇都成为爆款,但一定要以做爆款的心态去做每一篇。
我自己公众号,80%的用户来源于20%的文章。我做出一篇爆款来,可能顶得上我正常忙活半个月。所以新媒体人,每一天都要有一颗做爆款的心。
2. 标题决定点击量,品质决定转发量。
点击是在消耗存量,转发是去获取增量。点击是守住当下,转发是面向未来。所以,每做一篇内容,更重要的不是想怎么骗已有用户的点击,而是不停的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用户点进来看完后,愿不愿转发分享?标题技巧用过头了,就是毒药,不要透支用户对你的信任。
3. 做短期爆款,也要做长销爆款。
你做内容的时候,可以多问自己一句:我这篇文章一个月后、半年后、一年后是不是依然可以看?用户是不是一样可以分享?做内容要有一点时间格局,每篇文章,都要做时间的朋友。我现在写很多文章,都会刻意降低它的时效性,我希望我的文章,推送第一天看和推送一年后看,尽量做到没什么区别;第一个用户看,和第一百万个用户看,尽量做到没什么区别。这其实是在以沉淀资源的心态在做内容。
4. 客户转介率,是一切产品的长销之本。
这句话,对做内容,做知识付费产品同样适用。你使尽浑身解数,各种技巧全用上,骗用户点击、骗用户购买,这样你赚钱会赚得很累,为什么呢?没有客户转介,没有复购,你的收入增长,只能依靠不断拉新来完成,但如今新用户获取太难了,韭菜割完后,想再找一茬,越来越难了。很多做只是付费的公司已经遇到增长瓶颈了,因为用户买你一次课,就不会再买了。
5. 你写一篇文章,要问自己:
用户看完这篇,会不会期待下一篇?你做一门课,要问自己:用户买了这门课后,会不会想买下一门课?你做一个付费社群,要问自己:用户今年付费了,明年会不会续费?你的每一篇推送都应该在积累口碑,你的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是在累积用户信用。要敢相信耐心磨产品的价值,不用担心把时间拉长,虚拟产品,死磕一个可以等于100个。
6. 永远记住一句话:市场短期看是个投票机,长期看是个称重机。
04
系统稳定,大于一切
2015年末进入这个行业后,我关注了近1000个公众号,回过头来看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看起来不错很有潜力的公众号都停更了。
有的号,持续更新一段时间原创,然后更不动了;
有的号,虽然持续更新原创,但质量一路下降;
有的号,出了几篇爆款备受关注,但昙花一现;
有的号,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没法变现;
有的号,资金链断裂,没有后续了;
有的号,几个朋友一起做,股权出问题,黄了。
这是什么?系统不稳定。
一条 创始人徐沪生说过:能拍出几条视频,并不会变成我们的竞争对手。
一条的核心团队,曾成功打造过营收过亿的主流媒体,在成本控制、质量管理、流程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都有十多年的经验。他们的段视频拍摄,没有导演,没有编导,甚至没有详细脚本,但是他们的排版精确到每一秒,他们的视频生产流程精确到每周、每天,他们的品牌调性贯彻到视频的每一个镜头。
精致段视频,拍出一集两集,并不困难,但一条可以高质量的做到一天一集,几乎全年日更,这个靠的就是系统能力,系统的稳定性。
咪蒙也说过,如果你写出一篇爆款,其实不是那么厉害的,要不断地写爆款,这是我们的压力。
咪蒙:总有人问我你怎么保证明天还能写呢?我说你怎么不去问一个炸油条的,你明天还能炸油条吗?
为什么她的团队可以持续做爆款?稳定的系统能力。她有一个稳定的做爆款的团队,有一套完整写作方法,有一套不断迭代的爆款方法论。有了这样一个系统,爆款就不是偶尔,而是可复制。
因此,你能不能持续生产内容,持续生产的内容是否能持续优质?你的团队是否稳定,人才的进出是否是一个健康的节奏?你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否能保证团队持续进步和迭代?内容行业持续变化,你们有没有拥抱变化、适应变化的基因和文化?
一个公司需要系统稳定,一个员工也是如此,你怎么搭建你自己的系统?
比如你写原创文章。
你怎么保证你能一直写,而不是有灵感的时候才能写?
你怎么保证你的写作一直有新东西,而不是把自己掏空就没了?
你怎么保证你的思考一直有新观点,而不是反反复复的老生常谈?
这就需要你给自己的写作搭建一个系统:我每天应该怎么不断输入,输入的信息要怎么处理,我该怎么持续不断的接触新事物、新观点,我应该怎么打造一个爆款方法论。只有这样,你才能稳定高质量的长期输出。
所以,不论是公司、团队,还是公号甚至个人,怎么搭建一个系统,让它持续健康高质量的长期运转、不断迭代,这个非常重要的。
最后 3 句话结束:
1. 公众号是越来越难做了,但如果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那再难你也得去做。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你能改变的,难的事,每攻克一点,你的竞争力就被放大一点。
2. 个体对抗趋势,就像蚂蚁和大象打拳击,我们相信努力,但不神话努力。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我们要守住当下,面向未来,拥抱变化,顺势而为。
3. 以上两点,并不冲突。
△台上那个站着的是粥左罗
-end-
怕你错过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文章
▽
清华副校长震撼演讲:我的认知再次崩塌,世界可能根本不存在(颠覆)
本文来源:公众号 @粥左罗,作者粥左罗,前创业邦杂志新媒体运营经理,插坐学院副总裁,首席新媒体讲师。一年写100篇干货,服务50万互联网人,汲取向上的力量,逃逸平庸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