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书铭的卡车人生》第四十章 我送货到了中南海

杨书铭 卡车地带 2022-09-17



《杨书铭的卡车人生》



第四十章     我送货到了中南海


第一回

        俗话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车辆抛锚导致我在山沟里困了三天,又遇到交警罚款,冻了我半夜,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做车老板的不易,但是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再大的困难都有结束的时候,我相信黑暗是黎明的前奏,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离开潼关,我和王师傅驾车一路直奔西安,当年开车去送货,只有一个地址和电话,这次接货方联系电话也没有,卸货的地方是西安灞桥的一处仓库,翻了翻地图,没有找到这个地方,进了西安城区,路边有一些举着牌子带路的,我停下车问了一下,带路的说这个地方很远,需要五十元钱才可以带我们过去,唉!大城市就是不一样,举手投足都要钱,还是自己慢慢找吧,经过多方打听,辗转找到了卸货的地方,中午时分卸掉了全车的有机肥,货主结清了运费,我们没有在西安吃饭,没有停留,直奔白水县,那里有大型停车场,还有许多饭店,到了白水就像到了家,把车停好、登记好房间,我和王师傅才去饭店吃饭。
      这几天精神高度集中,心累身更累,今天运费再高我也不准备装货了,犒劳一下王师傅和自己,第二天再找回去的货。
      停车场附近有好几家饭店,虽然算不上太好,但是能吃到正宗的陕西名吃,我先点了四个肉夹馍,又点了两个凉菜,我看了看饭店里面热气腾腾的笼屉,就问道:
“老板,笼屉里面是什么?”
“扣肉。”
“来两份扣肉”。
     又在柜台里面拿了一瓶白酒,今天我想和王师傅好好喝一点白酒,不仅是为了感谢王师傅这次帮忙修车,还想在王师傅这里多学习到一些知识。
     王师傅闲话不多,但是我可以感觉到,王师傅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嘴里虽然不说那么多,但是心里考虑的很多。
      两杯白酒下肚,王师傅打开了话匣。
      “小杨啊!虽然你是车老板,但是我还是想说你两句。”王师傅头也没抬,边倒酒边说话。
      “王师傅,你说吧,你是前辈,你懂的比我多,以后还要靠你多指点。”我满脸赔笑说着。
      “你的车实在太差劲了,我在别人的车上开车,都是穿西服打领带,你看来你的车上第一趟,你看看我这衣服搞成啥样了,和你一般见识,你还要给我买一身新衣服。”王师傅自斟自饮,看也不看我一眼。
       “没问题,明天我陪你去买一身新衣服,你帮我省点油,不就什么都有了”。我继续陪着笑脸和王师傅说着。
      “呵呵!算了吧,我看你这车呀,干到月底不知道能不能挣到钱,这一趟回去,你另请高明吧。”王师傅继续闷头喝酒,看也不看我一眼。
      没想到这一趟没下来,王师傅就提出了辞职,我有点猝不及防,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用手抓了抓头发,停顿了两分钟。
       “王师傅,你放心,无论车是不是挣钱,到月底咱工资不欠你一分钱,砸锅卖铁我也要给你发工资。”我继续陪着笑脸给王师傅说好话。
      “我见过的多了,吃亏的次数也多了,上车时候老板说的都很好,但是最后不欠钱的很少,我做司机的也是为了养家糊口,拿不到工资,老婆孩子怎么生活?你们做车老板是做生意的,赚多赚少是生意,我们的钱可是为了生存。”
       听到王师傅这么说,我也没有再争辩什么,既然已经不再相信我了,我再说什么也是徒劳的,什么车老板、司机,我现在还不如一个打工的司机呢,端起酒杯,我把满满的一杯白酒一饮而尽,生活呀!实在太考验人了,我真的把王师傅当做朋友看待的,虽然是雇佣关系,但是我是实打实对待王师傅的,怎么就换不来一颗真心呢?
     思来想去,留的主人留不住心,何必让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想到这里我就说道。
     “王师傅!人心换人心,你和我接触时间短,也许并不了解我,我对人都是实打实的,你要相信我就继续干下去,工资不会欠你的,如果你走了,什么时候想回来都可以,我时刻欢迎你回来!”
     “好兄弟,我相信你,以后咱们还有合作的机会,这次就别埋怨哥哥了,这一趟我保证安全把车开回停车场,回去以后你再找司机吧!”


      既然话说到这一步,再说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我举起酒杯,
      “王师傅!兄弟敬你一杯,干了它!”
      随着酒杯的碰杯声,我们一饮而尽。

      如果两个不想合作的搭档还继续在一起,是一件很别扭的事情,特别是已经点透了不准备在一起了,但是还必须在一辆车的狭小空间,说话总有几分不自然。
     回货是白水县到新乡的一车苹果,新乡卸货地是在新乡市解放路的一家水果市场,清早太还没有亮,我们已经进到市场,车子刚停好,王师傅已经开始收拾自己的衣物。
        “王师傅,先别收拾你的东西,咱先去吃点早餐,卸完货估计到下午了。”
        “我现在就走,今天不用给我算工资了”。
        王师傅边说边向提包里装自己的衣物。
        “你不是说平安给我开到停车场吗?你看市场里这么多人和车,一会儿掉头、倒车,我自己怎么行?”我开玩笑似的和王师傅说着。
         “你的开车水平不比我差,你自己开回去没事”,王师傅说着话,已经装好了自己的行李。
         看着他执意要走,我再强留也没什么意义,就给他结算了工资,当时工资是每月一千元,
      干不足月的工资按每天33元算,我把工资算到了当天,并多给了王师傅五十元路费。
         王师傅接过钱数了数,笑眯眯的说“不错,你多给点我就要了,不过我劝你一句,买车买破车很难赚到钱,特别是跑长途,路上修车再多花钱,能不赔钱就不错了!”
        说完话,王师傅背起背包,头也不回的走了,看着王师傅远去的背影,我不仅思绪万千,买破车确实不好挣钱,但是这部车以前没有坏在路上过,怎么到我手里第一趟就坏了?难道真的是我不适合做老板?我不信这个邪,我要坚持下去,看看自己能不能跑好这部车。


第二回

       王师傅走后这两天我一直在找司机,但是发现想找一名老司机确实不容易,但是找不到司机,跑长途我一个人确实也不行,思来想去,干脆先跑几趟短途,找到合适的司机以后再跑长途,主意一定,我也不再忙着去找司机了,第三天我来到停车场,想找一车短途货源先挣点养路费钱,那个时候汽车每个月都要按车辆的核载吨位缴纳养路费和运管费,所以车子是停不起的。
         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想找货源也是最原始的方法,只要把车停在停车场里,人在车里坐等货主来找车就可以了。
         早上吃过早饭,我早早来到车里,想在这里等一个短途的货源,临近中午时分,我听着音乐已经昏昏欲睡,忽然,有人轻轻敲击车门。
        “师傅!到北京的一车大米,你拉吗?”
        说话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穿着皮衣,腋下夹着一个皮包。
        “可以去,有几吨重?拉到北京什么地方?包不包罚款?”
         “十吨大米,在北京二环里面卸货,具体位置到北京我再问问,反正没有多远,路上有罚款都算我的。”中年男子说话语调不高,但是有条不紊,我们谈妥了运费,男子坐上车,领着车到20公里外的一处碾房装车了。
          河南省原阳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土地是特殊的黄河沉积土,加上黄河水的灌溉,原阳本地所产大米,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原阳大米是原阳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素有“豫北的明珠”、“中国第一米”之称。
      当年在原阳大米市场,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和车辆,所以原阳大米远销到北京和广州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由于后期当地没有注意保护这个品牌,原阳大米市场经常有外地米进入市场冒充原阳大米,时间久了市场逐渐衰败,直至后来消失。
       工人们知道这一车大米是送往北京的,所以都格外用心,不仅大米是精挑细选的,就连包装也是用的最好的,装车之前,为了防止车厢的栏杆磨破包装袋子,我特意将栏杆外面的雨布挂到了里面。
       北京在我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上小学一年级时候,语文课本上的天安门是闪闪发光的,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想看看闪闪发光的天安门,但是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想到北京去看天安门,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如今我做了卡车司机,可以开着自己的车去北京了,实在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
        晚上六点多钟,车子装好了,等我盖好了两层雨布,已经是晚上八点了。
       货主问我“车上就你自己吗'?”
       “师傅家里有事,现在只有我自己。”
  货主说,“白天 北京限行,咱们今天晚上走到了北京就已经是白天了,进不了市区,不如今天晚上咱们好好休息一下, 明天早上早点走, 晚上到北京 正好卸货。”
     新乡到北京 有600多公里,走的是107国道,当年高速公路很少,只有到了石家庄以后,才能上京石高速高速公路有200多公里,全程虽然只有600多公里 但是需要 十个多小时,我想了一下,确实是明天早上走比较合适,就把车子开到了 停车场,等到第二天早上我们就早早出发。
        虽然是已经有几年驾龄的老司机了,但是自己开车去北京 还是第一次,心里还是充满了憧憬,以前和顾师傅去大同的 那一次 我们走过这条路,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学徒级的司机,根本记不得路怎么走的,如今已经没有了师傅的指引,一切都要靠自己了,出发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地图,知道中途要经过大小十来座城市,要想不走错路,只有看好路标,并且自己要掌握好方位感。
       经过十二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下午五点多钟来到了北京的南四环附近,远远地就看到路边有一排货车排队站在那里,我分析他们是在等时间,便把车也停在了他们后面。
       其实这一车大米具体在北京什么地方卸货,货主也不清楚,我把车子停好以后,货主找了公用电话问接货方,让我们等到夜里十点再联系一次,既然这样,我看还有几个小时,就美美的睡了一觉,夜里九点多钟,货主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师傅,你的驾驶证拿过来,我给你登记一下。”

       “怎么卸货还要登记驾驶证呢?”我疑惑的问道。

       “这次卸货的地方有点特殊,咱们要去中南海卸货。”

        “哪里?你再说一遍。”我感觉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中南海。”货主又大声说了一遍。

        我的天呐,从来没来过北京,第一次来北京竟然是去中南海,国家最高领袖的工作的地方,我急忙拿出了驾驶证,递给了货主,十多分钟后,货主一路小跑回来了。

        “师傅,你真有福气,今天你能进中南海了,我本想也跟着进去看看,可是只让驾驶员一个人进去,等一会儿十一点多咱们再进去,我先把运费给你结算了,一会儿到中南海门口我就不进去了,卸完货你去哪里配货就早点去,白天市区不能走。”


    我和货主说笑着,怎么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北京午夜的街头庄严而美丽,春寒料峭的夜晚,大街上行人稀少,但是绚丽的霓虹灯和交错林立的大厦,无法掩饰住这座大都市的繁华,在货主的指引下,我开车穿过六里桥走复兴路,上二环,直奔长安大街,当年车很少,又加上是午夜时分,路上的车很少,我把车开到中南海大门口,货主下车向哨兵说了几句话,哨兵拿起登记本对了对我们的车牌号,然后立正放行了,货主夹着皮包走开了,前面是第二道岗,两个哨兵看过车牌号以后,又拉开车门做了安检,车子开到了中南海里面,第三道岗的两个哨兵来到车前,先看了看车牌,又让我打开了车厢下面的大工具箱做了安检,然后示意我右转,下一个路口站着一名哨兵,手里拿着一绿一红两把旗子,根据哨兵旗子的指示,我顺着路来到一座楼房前面,大门旁边已经有十来名年轻的战士在那里等待了,我把车子停好,拉好手刹,急忙下车准备解开雨布,这时一名年轻的战士走了过来。

“师傅!请您到车里休息,这些都由我们来,不要随便下车走动,货卸完我们会通知你。”

     听战士这么说,我急忙转身回到车里,坐到驾驶室里面也不敢左右乱看,几十分钟后,感觉有点腹胀,想去厕所,但是又不敢下车,又坚持了一会儿,实在难受了,我就打开车门来到后面找到刚才和我说话的那名战士。

      “领导,我要上卫生间。”

       我鼓足勇气和那名战士说到。

       “跟我来吧!”

       战士走在前面把我领到了卫生间门口,从卫生间出来后,感觉身体轻松了许多,那名战士竟然还在卫生间门口站着,看到他在等我,感觉挺不好意思的,我快步回到了车里,重新坐在了驾驶位置,这时心里放松了很多,没有刚才进来时候那么紧张了,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平整的道路两侧是修正的十分整洁的四季青,绿化带外面是一排绿化树,远处是泛着波澜的湖水,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中海和南海吧,没有想到我这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能进入中南海,这里可是毛主席工作过的地方,是国家最高权利的地方,想想心里都好激动。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那名年轻的士兵轻轻敲了敲我的车门,我急忙落下车窗玻璃。

      “师傅!您可以走了,雨布我们已经都盖好了。”

      原本我计划在卸货的地方找其他车的司机询一下配货的地方,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是在中南海卸货的,一辆卡车也没有见到,出了中南海我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更不知道该去哪里配货,顺着府右街我把车开上了长安大街,档位刚挂进四挡,突然,道路左侧出现了一座宏伟庞大的建筑,“天安门,天安门”!我的天呐,我竟然误打误撞的来到了天安门前面,虽然不是像小学语文课本上闪闪发光,但是天安门在灯光的照射下徐徐生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相片挂在城门中间,那么的威严,看着这庄严的一切,我的眼睛湿润了,“北京”我来了,我真的到北京了,虽然我放慢了车速,但是这一切很快就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

     我开车漫无目的的行驶在北京的街头,我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配货,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开着车在北京林立的大厦、交错的桥梁之间穿梭,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别了中南海、别了天安门,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


(长篇连载,持续更新)


(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作者电话:15893880788)


   

第四十一章      南阳遭遇克扣运费     看我如何对付无赖货主




卡车地带的卡友们,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交流,想加入卡车地带微信群的卡友和需要卡车地带车标的卡友,请及时添加管理员微信44538175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