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工作室 | 秩序东方,诗意的设计
如此自然和谐,遵循规律,尊重包容便是是和心·一味的真实写照。设计师选择用“和”的理念诠释整个设计,这样的想法从何而来呢?首先,设计师张英琦曾经常旅居国外,受西方建筑设计文化影响较深,但却始终认为东方美学是最好的,这是“和”出现的基础;其次,男主人从事传统制造业,喜欢收集建盏,喜爱茶文化,而女主人在外企工作,追求时尚,经常去往世界各地,尤其是美洲,更喜欢西式元素和动物元素等,在设计中,东方美感与现代时尚的求同存异也是为“和”。
对于生活环境一整个改造升级,需要考虑整个家庭关系与朋友往来等诸多需要,这也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最原始的心声,也是“和”;更巧合的是,社区的名字本身也带有“和”字,如此一来,“和”的设计理念便是如此的顺理成章和妥帖契合。
01
边界消融,情感连结
设计师在进门玄关处做了下沉土区,利用仿玄武石做区域铺贴,正对是炭化木的基座和法国当代艺术家 Denis Castaing 陶艺座灯。设计师设计了两条动线,玄关左:通过隐形门直接进入紧凑的步入式衣帽间,再通往主卧和主人阳台;玄关右:走廊组织辅助与私密空间,串联起多分离的卫浴、收纳、茶室、儿童房等,一直连接至端头的公共空间;左与右形成了好用且分区高效的双动线设计。
入户进门后,会先通过一个较暗的过道,走到客厅豁然开朗,就像中式园林的欲扬先抑。住宅原始布局深长,设计师在此处梳理所有的功能分区,充分挖掘房屋本身的特质,将这一切尽可能的合理化,使空间每经过一段便有一处功能,提高使用效能。
少有的框架形式+全幕墙建筑结构,使内部空间呈现自由的状态,多样的可创作方式让设计师充满兴奋感,并在此将设计发挥到极致:公共区域形成LKD+转角大视野的自由大客厅概念,厨房操作区域连接洗衣操作区域及主人阳台,独立的家务动线使得居住体验与效率增加。多场景的边界消融,实现视线、情感、沟通的顺畅连结,这是设计师认为在现代家庭中最好的一种结构。
设计师大胆合并了中央岛台与餐桌的界限完成一体式大中岛设计,定制仿锈钢板的人造石材做整体台面,与不锈钢、橡木共同构成餐厨区域的材质覆盖,形成了新旧对话的情绪表达,这是一种“和”的表达。
02
多元场景,其乐融融
设计师最大程度的利用公共区域空间挑高结合梁体位置、空调新风设备等形成不对称斜屋顶,有向上的视觉漂浮感及更加安定位围的客厅氛围——也是为“和”。自由、现代的铺顶,就好像上扬了视觉和精神,形成客厅的一个高光点。
客厅视野通透,为避免阳光过于刺眼,也让空间具有更多的内向性,设计师在此增加了一个围台,补全了客厅的状态。考虑到客厅面积,设计师将围台做成纯粹的卡座,较高的位置让人在坐上去时感到舒适,地毯为剑麻定制,也可以坐在地上,这样当朋友来访或有私人聚会时,更多位置或站或坐,空间就变得灵活且自由,其乐融融。结合原始的飘窗高度,设计藏书及木质卡座的功能,让强调围合的客厅形成更多的坐卧层次及多元的社交聚会场景,这也是一种“和”。
在家的中心位置,设计师设置了一个向东的凹龛,高度与尺度恰好容纳业主珍藏的唐卡和香炉,旁边是法国50年代手工铁艺装饰的马雕塑。这是一处安放业主的信仰之地,设计师很重视并为其设计了一个恰当的位置,信仰的融入,也是“和”。
03
有分有合,张弛有度
为满足业主茶话、休憩、书房、开会、收纳及长辈临时住宿等诸多功能需要,设计师所设计的多功能茶室,再次体现了“和”的概念。关上门即为独立的空间,可以在这里安静的喝茶,打开门则融入无界、温馨的家庭互动场景中,张弛有度,有分有合。
茶室空间内,设计师用双轨推拉门+建盏格+木饰面包裹巧妙隐藏竖向管道,门的形式融合东西,木框+亚克力复合云龙纹和纸做主框,再用蒙德里安的现代主义构成做辅框,具有当代的轻松感和干脆性的同时,背后还有温暖和底蕴。
▲法国当代艺术家Les Dalo陶艺雕塑座灯
儿童房采用地台床设计,最大程度上争取自主活动空间,书桌上方的金属长隔板可以很好的展示小主人平时喜欢收藏的舰船模型。法国30年代Art Deco黑色扶手椅以线性的形式出现在空间,灵动又活泼。
主卧除了可以推开隐形门直接通往衣帽间,还特意为女主人的生活习惯设置了临时挂衣、梳妆写字及瑜伽冥想的区域。边凳来自Mattiazzi,另一侧床头柜是放着法国当代艺术家Margareth Leveneur雕塑花瓶。
结构上难以处理的柱子,被设计师创意的做成了灯箱,当夜幕降临,灯箱由下至上散发出柔和的光,带来诗意的精神感受。温润橡木包裹休憩氛围、挂衣杆榫卯的细节、以及一整面主人阳台面对的城市景观,点缀一盏纸灯,一株南山竹,均是一种东方之“和”的体现。
▲平面图
建筑面积:180 ㎡
设计方:MUKA ARCHITECTS木卡工作室
扫码进入舶乐VIP会员群⇩获取更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