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阐述,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将开辟现代化发展的新理论和新实践。
在2022年思想者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绍光犀利发问,通过对比中西两条现代化道路,深度探讨了殖民掠夺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思想者论坛·2022”于10月28-29日在上海举办,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主办,观察者网、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东方学刊》共同协办。本次思想者论坛深入探讨了“中共二十大:新时代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文明意义”。更多精彩发言,敬请关注!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两条现代化道路:掠夺起家还是和平发展?”。只有通过对比,我们才能更清楚地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我们可以用博物馆的发展模式类比国家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比较两个国家博物馆:一家是世界最著名的大英博物馆,一家是中国的国家博物馆。从创立时间来讲,大英博物馆始创于1753年,而我国的国家博物馆在1926年才建立,直至近十几年才真正开始发展。从展示面积来讲,中国国博的展示面积在很长时间里比大英博物馆的面积小得多,直到近十年来扩张之后才反超后者。从藏品来讲,大英博物馆有800多万件,中国国家博物馆只有140万件。从藏品来源讲,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于世界各国,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基本全部来自中国。从参观人数来讲,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在超过了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是,从起步方式来讲,大英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以掠夺起家,后者则立足本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两国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可以作为两国现代化历程的类比。
大英博物馆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是分不开的。大英博物馆的起源是这样的:1753年,有人将其在殖民探险中获得的71000件“藏品”捐给了英国国王,议会于是通过法案,建立了一个公共博物馆以安置这些藏品,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博物馆由此诞生。从时间上来说,英国的博物馆发展比中国早得多,建馆时间正好就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步时间。但是,大英博物馆也承认,从1500年到20世纪中叶近五百年间,以英国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建立了海外帝国,这一段殖民历史对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和藏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前不久,一位大英博物馆的负责人辩解称“并非每一件藏品都是抢来的”,这一表述侧面体现出,大英博物馆的很大一部分藏品都是抢来的,其馆藏的十万余件埃及文物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有人说,大英博物馆应该被称为“全世界上最大的赃物展示馆”。大英博物馆并不是个例。法国、德国、瑞典等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也都和殖民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试问,如果没有掠夺,大英博物馆会是什么样?进一步问,如果没有掠夺,西方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再进一步问,如果亚非拉国家索赔成功,取回了被西方掠夺的文物,西方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它们还会保持“先进”的状态吗?中国与西方博物馆的不同发展历程,可以作为中西方国家现代化不同过程的类比。西式的现代化理论中不常提及西方的丑恶历史。比如,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增长阶段”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要走过几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起飞预备”和“开始起飞”,继而,经济的现代化导致社会现代化,最终进一步导向政治的现代化。该理论一度对中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很多人知道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但很少有人知道,罗斯托本人就同美国政府、美国情报机关、美国心理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经济增长阶段》的副标题名为“非共产党宣言(反共产党宣言)”,可见该学说并不是纯粹的理论,而旨在指出一条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不仅罗斯托如此,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表明,美国的很多其他现代化理论大家也都同美国政府、情报机关及美国的心理战有所关联。他们提出的学说或者说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冷战的工具。真实的现代化过程与罗斯托等人的描述截然不同。从十六到十九世纪,西方开始崛起,而西方的崛起首先表现为大西洋沿岸西欧的崛起——在殖民运动开始之前,西欧与中东欧、甚至世界上其它任何地方并没有很大区别;而在殖民开始后,深度卷入殖民主义、奴隶贸易、奴隶制度的西欧国家迅速腾飞,尚未卷入殖民主义的中东欧国家则没有立刻崛起。由此可见,在“起飞准备”阶段,地理、文化、种族、制度都不是决定性的,殖民主义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哪些国家卷入了殖民主义?哪些国家卷入了奴隶贸易?梳理文献可以发现,卷入奴隶贸易的主要是大西洋周边的国家,包括一些今天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北欧国家。所以,从历史上看,西方的现代化和殖民主义、奴隶制度联系的历史远远长于其与殖民主义脱钩的历史。如果略过这段殖民主义的历史,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将完全沦为谎言。殖民主义、奴隶贸易、奴隶制到底带来了多大的利益?1962年,曼德尔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第二卷开头处梳理了此前一些专家对殖民主义带给西方收益的估值。这一数额是巨大的。根据曼德尔的估算,西方国家在殖民过程中的掠夺所得,超过了1800年左右整个欧洲使用蒸汽动力的工业企业的资本总额。而且,这些估算都是按照30年代到50年代的价格做出的,如果按现在的价格估算,数额还会更加惊人。总之,奴隶制和殖民主义在西方资本形成和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估算殖民主义、奴隶贸易、奴隶制带给西方的“收益”,这个角度就是被殖民国家的索赔数额。1999年,一批非洲国家提出向曾经殖民非洲的发达国家索赔777万亿美元;2005年,加勒比十四国索赔7.5万亿英镑;美国黑人群体索赔17.1-20万亿美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拉美各国的原住民也都在提出索赔,其中美国原住民索赔35万亿美元;还有一位印度知名经济学家估算,印度应该向英国索赔45万亿美元。要知道,中国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不过只有17.4万亿美元。2001年联合国的德班会议明确这些国家有权向从前的殖民者索赔。最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又通过了一项决议,强调索赔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但是,与过去20年通过另外几个“德班文件”一样,支持这些决议的都是发展中国家,欧美国家则几乎一致地否决了这些决议。这些口口声声“公平”、“正义”的“发达”国家有多么伪善,由此可见一斑。
2001年联合国的德班会议明确前殖民地国家有权向从前的殖民者索赔(图源:CNN)
试问,如果没有掠夺,西方能率先实现现代化吗?如果亚非拉国家索赔成功,西方国家还能维持现代化的局面吗?所以,我认为,凡是不提殖民主义、奴隶贸易、奴隶制的现代化理论,都是伪现代化理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与西方不同。1949年之前,中国一度沦为半殖民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已跌至谷底。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梦魇之后,我们是从谷底一路追赶,立足本土,和平发展,继而腾飞。而其他发展中国家要等到1990年之后才纷纷在发展速度上赶超发达国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和其他前殖民地国家已经损失了200年的经济潜力。1820年以前,亚洲的GDP还占全球GDP的50%以上,我们现在所谓的“复兴”不过是要恢复到1820年之前的实力地位。西方与中国的两条现代化道路一经对比,高下立见。西方的现代化是罪恶之路,不应借鉴,也不可借鉴。中国式的现代化则是希望之路,可以借鉴,也值得借鉴。转载自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