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年第1期

2023年第1期





专题: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

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中国实践及其理论贡献

陈传夫,陈一

从发展方式、发展模式、法治保障与治理能力等方面回顾了新时代图书馆发展实践,阐释了新时代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内在逻辑,凝练了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理论贡献:图书馆发展应坚持发展价值的时代性、发展主体的人民性、发展本质的文化性、发展制度的基本性。新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彰显了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内涵,为“图书馆要转向何方”全球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

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十年回顾与展望

苗美娟,陆晓曦,张皓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成绩斐然,突出表现在:①构建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公共图书馆法治建设、标准化建设、总分馆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②扎实推动和服务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特殊群体阅读权益得到明显保障,“图书馆+”和“互联网+”服务创新成为新常态,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城市阅读新场景,“图书馆之城”建设加快形成全球阅读典范城市;③数智赋能开创文化惠民工程新局面,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④古籍保护工作硕果累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效显著。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十年发展中显现出四个主要特征: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增强公共图书馆发展持续动力;③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双轮驱动,打造创新发展“中国样板”;④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并示范引领国际发展,开启“中国经验”的世界化时期。面向2035 年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目标,我国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城市图书馆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建设,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以开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图景。

公共图书馆在中国减贫事业中的作为、贡献与经验(1978—2020)

肖鹏,赵庆香

文章系统总结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国减贫事业的历史进程与主要作为,旨在为走进“后扶贫时代”的图书馆事业提供历史维度的参考,为国际图书馆界贡献来自减贫领域的中国经验。1978至2020年中国公共图书馆参与减贫事业的历史进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摸索酝酿时期(1978—1992年),公共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初步得到重视,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参与扶贫开发;②制度成型时期(1993—2000年),尽管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在减贫政策中仍是“内嵌式”的,却在文化扶贫政策体系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并逐渐在部分大型扶贫项目中承担起主要建设任务;③行业觉醒时期(2001—2011年),政策引导与行业行动互为呼应,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话语与世界共识的“图书馆权利”同频共振,公共图书馆行业为中国特色减贫事业提供来自专门领域的思想和实践支撑;④全面参与时期(2012—2020年),在精准扶贫战略和脱贫攻坚总动员下,公共图书馆的行动和实践呈现出精准性、保障性、整合性等特征,开展的扶贫活动数量大、覆盖范围广、受益人群多,呈现全行业参与的趋势。中国公共图书馆在减贫事业中的主要贡献有:为国家减贫战略的落地提供了专业助力,为贫困人群的文化权利提供了关键保障,为国际图书馆界积累了成功的减贫经验。中国公共图书馆在过去40余年减贫历程中的经验可以总结为:①深度嵌入国家减贫战略框架,依托于国家政策规划与重大工程;②保持和激发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性,立足专业内涵开展创新实践;③循序渐进动态实施减贫行动,根据减贫阶段适时调整机构定位;④通过内部联合与外部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事业合力。





专题:古籍保护

古籍传承性保护再认识

姚伯岳,周余姣,王鸷嘉

随着对古籍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界在总结出古籍原生性保护和古籍再生性保护的概念之后,又提出古籍传承性保护的概念。本文认为古籍传承性保护的主要内容是对古籍文本和古籍知识、古籍工艺技能与传统写印材料的研习、传承和传播;实施方式是通过古籍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古籍和古籍保护知识理念的社会传播两个层面来进行;对应发展的学科分别是古文献学、古籍工艺学、传统写印材料学、古籍传播学、古籍数字人文等。古籍传承性保护理念的提出,扩大了古籍保护的主体范围,强化了古籍保护学科体系,有利于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长期机制,促进古籍的有效利用,推动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工作进程。古籍传承性保护与古籍原生性保护、古籍再生性保护三足鼎立的内容架构,理顺了古籍保护各项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对古籍保护事业认识日益完善的结果,也是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不断进步的表现,更为构建合理的古籍保护学科知识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智慧数据驱动的古籍智慧性保护体系研究

陈涛,苏日娜,张永娟,张靖,余厚强

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对古籍进行保护、数字化、活化利用,就是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近几年,智慧数据的兴起给古籍保护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视角。本文梳理总结现有的智慧数据研究成果,指出智慧数据是一个定性的概念,是一个流变的过程,是一个多态的结果;提出智慧数据产生的技术路径,将其划分为语义数据、关联数据、智能数据和智慧数据四大数据形态;在智慧数据的驱动下,提出古籍智慧性保护体系框架,从数据的角度、知识的维度和智慧的深度整体构建古籍知识谱系。智慧性保护丰富了古籍数字化的研究范畴和保护方法,贯彻了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推动了古籍活化利用的实现进程,并迎合了科技发展的趋势。正如智慧没有边界,智慧性保护的内容和范畴也不会固定,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完善,未来智慧性保护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关注。

历代史志目录的数据集成与可视化

李文琦,王凤翔,孙显斌,黄芷欣,李芃蓓

古籍目录及其分类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数字学术的发展为古籍目录的数字化保存和利用以及开展数字工具支持的目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时间跨度两千多年的八种史志目录为数据源,以机器预处理与专家校对相结合的人机迭代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拆分和字段抽取、数据补全、规范化以及书目认同,最终完成11万余条书目记录的结构化、规范化集成。在此数据集的基础上,从领域专家的研究需求出发,结合统计、可视化、检索等方法,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构建了一个历代古籍目录可视化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书目统计以及分类演化分析两个主要部分:一方面可对书目数据进行细粒度统计和可视化呈现,以帮助学者清晰地比较、追踪类目的消长;另一方面可对所有典籍在历代目录中的分类演变轨迹以及各类目所收典籍的源流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更好地实现类目分合转化的模式识别。本研究为数字学术背景下的目录学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和分析工具,不仅为学者省去了大量数据收集、整理的时间,还通过新的技术和视角助力分析、比较等解释性研究。





专题: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视域下文化记忆机构价值共创研究及实践述评

赵宇翔,张妍,夏翠娟,刘炜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在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进程中存在原始文化资源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互操作性弱等问题。为了充分挖掘文化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文化记忆机构开始开放和共享数据,并借助公众智慧实现价值共创和协同创新。本文首先对价值共创的概念演化进行溯源,并对GLAM 价值共创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资源整合、机构融合、用户服务三个层面,系统梳理数字人文视域下GLAM 机构价值共创研究的相关主题;继而,探索当前文化记忆机构价值共创的主要实践模式,包括数据驱动型、平台驱动型、社区驱动型三种;最后,从GLAM 价值共创模型的情境化构建、数字人文视域下价值共创的赋能探索以及评价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数字人文视域下的价值共创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参考。

数字人文应用服务中的数据版权风险及防范策略

欧阳剑

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人文数据及其衍生数据产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随着“数据资产化”理念的出现,数字人文应用服务中的数据版权风险逐渐突显出来。数据版权风险是数字人文应用服务体系构建面临的现实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数字人文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数字人文应用服务中的数据建设版权风险与数据使用行为风险入手,对各种来源数据的权属、授权许可方式、用户使用行为等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从法律法规、数据合法性、开放许可协议、应用服务平台等角度对数字人文应用服务中的数据版权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风险来源及风险成因提出了防范策略。现有法律法规对数据版权的界定比较模糊,数字人文应用服务面临的一些新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解决;需要确保数字人文应用服务中人文数据的合法性,从源头上杜绝版权风险;依据合理使用原则和例外条款,主动规避可能产生的数据版权风险;通过增强数字人文应用服务平台的安全性和审核机制降低侵权风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年第1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