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D大调风笛舞曲》作品讲习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音乐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作品《十二平均律》被称为音乐的《旧约圣经》。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二十一岁时与比他大一岁的的堂姐玛利亚·芭芭拉( Maria Barbara 1707–1720)结婚,婚后生育了七个孩子,巴赫三十五岁时妻子不幸离世。次年又与歌唱家安娜·玛格达琳娜(Anna·Magdalena 1721–1750)结婚,他与第二个妻子又生育了十三个孩子。1750年巴赫去世后,存活着的也只有九个儿女,其中长子威廉·费里德里希·巴赫(Wilhelm·Friedemann·Bach 1760-1784)、第三子卡尔·菲利普·伊曼纽·巴赫(Carl Philipp·Emanuel·Bach 1714-1788)、第九子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巴赫(Johann ·Christoph·Friedrich·Bach 1732-1795)、第十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 Johann·Christian·Bach 1735 - 1782)四人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
【作品简析】
这首乐曲通常被认为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一个儿子所作,发现于巴赫在1725年题献给他的妻子安娜玛格达琳娜的一本手写键盘曲集小册子《键盘小曲集》之中。这本小曲集让人对巴赫家族在莱比锡家中的音乐创作悠然神往。另外,《D大调风笛舞曲》也被称为《D大调小步舞曲》。
风笛舞曲是18世纪田园牧歌风格的舞蹈乐章,带有嗡鸣的低音模仿一种叫作“弥赛特”的小型法国风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持续低音贯穿了这首《风笛舞曲》的大部分。
【学习要点】
1、这首作品的八度音程是手小者的硬伤,所以本曲比较适合手掌比较宽、大的学生者学习。同样的第三和七小节的手位转换也是重点之一,在学习弹奏时,速度要适当放慢,一直到能够准确无错音的熟练跑动为止。
2、第1-2小节左手的D大调八度分解主和弦音不要弹奏的过于快速急促,它需要流畅并顺利的跑动到第三小节的第一个音,而这个跑动需要手指准时并准确的落键。第5小节左手又回到D大调主音的位置上,八度用5和1指弹奏,保持手掌有一定的紧张度,“手掌架子”要撑起来,反复练习让5、1指在手掌打开的状态下,产生自然而然的肌肉记忆。
3、所有左手的八度音型要弹成非连音(即是断奏)即可,不要弹奏成颗粒性非常强的跳音,因为这是模仿风笛的发声,而风笛并不是非常清脆发声的乐器。
4、全曲出现的四分音符,时值要弹“满”,右手的十六分音符要均匀、清晰,每个手指的运指要如同行走般自然而有意识的抬起手指并交替落键,手指不能黏糊糊的摸键弹奏。
5、第13-16小节是难点,右手需要慢速练习,直到手掌打开适应八度内的衔接跑动为止。
6、贯穿全曲的技术都是提落及八度跑动,所以必须要注意手腕不能僵硬。
7、巴赫的原版乐谱上是没有强弱记号以及速度标记的,而作品本身又是在不断的重复同一音型,如果全都弹奏成同一种力度的声音,那简直就是无比糟糕的,所以在学习弹奏时可以参考现有乐谱上的各种演奏提示并尽可能的找相应的音频进行对比,在弹奏时务必要让自己弹奏声音带有层次变化及律动感。
8、原谱是AABBA段落格式,但实际演奏时,可以弹奏成ABA格式(也就是第一二段无需重复),但是第二段结束后必须重复第一段,并且在结束句最后两个小节适当做出稍渐慢渐弱的收尾变化。
(列位看官,据说看完文章点了右下角“好看”的会幸运无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