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访谈录 | 同济·吴向阳
小吴笔记
同济大学医学院
2019届博士毕业生
吴向阳
追忆往昔
我1990年出生,七岁上小学,还差点因为身体孱弱被拒之门外。在农村,父母连小学都没读完,然而二老还是一心供养我和妹妹读书。那时,尽管学费不高,可家里还是紧巴巴的,父母全靠种田的收成来维持家用。小学的时候,家里有小黑板,老爸老妈还每天出几道算数题让我和妹妹学习;后来上了初中,爸妈就不再出题也出不了初中的题目了。尽管如此,还是谆谆告诫,诸如“知识是灯,努力是油,若想灯亮,就得加油”或者“算术算术,越算越熟”云云的。现在告诫的话语仿佛仍在耳畔回响。
中考的时候,母亲特意从打工地回来,陪着我考试。当时县城有四五所高中在考场门口散发招生传单。母亲站在门前,看我进去后,就帮我收集招收传单。后来考试成绩出来,全乡第三名,选的是全县城最好的高中,鹿邑一高。不过不是免费生,是平价生,学费是九百六十元还是九百九十元,记不清了。高中之前,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小鱼,游啊游,翻过了一道坎,又要游过一座山。
高中期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汶川大地震,以及成功举办的奥运会。多难兴邦,众志成城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高中学习的记忆反而淡了,只知道2008年高考没考好,三本线都勉强,失利的因素很多。当时心灰意冷,直接坐长途汽车去了父亲的工地,想着打工挣钱,想着打完工以后就要回老家娶妻生子了。当时,父亲一直力劝我再复习一年。而碍于我的执拗,母亲知道劝不动,就说年底回家就相亲。那时的自己青涩茫然,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办,想要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在这个人生转折点上,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贵人出现了,他劝我再复读一年。说来稀奇,当初父母怎么劝都不听,一位同龄的老同学的一番劝说,竟然听进去了,至今仍啧啧称奇。
到父亲工地第三天就买了返程票回到了县城,准备开始复读。后来觉得读了三年的高中一切都太过熟悉,想要改变,或者说想要逃避,就选择了去陌生的地方好好复读。这样,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在周口恒大中学复读一年。学校离家很远,一个月回家一次,一年不知道吃了多少方便面;自己不修边幅也邋遢了很多。当年高考后,父亲卖了几袋粮食为我买了第一部手机,金立手机,六百多元,也被我锁进老家的柜子里。这部手机我用了三年多,笨重但弥足珍贵。后来生活好了一些后就换了新手机,旧手机父亲用了,后来在某次进城的时候不小心遗失了。
复读那年,对于我来说,堪称改天换地,期间父母的支持和同学的帮助给了我无与伦比的信念和勇气,让我一直鼓励自己:不辜负,不放弃,奋斗到底!最终,我摆脱了三本线都没过的极差生身份,复读后考出了超一本线三十分的好成绩。
2010年,我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书,四年本科,最重要的是结识了一群天南海北的好朋友,阅读了许多的文学类和历史类的书籍。那时从未想过未来有一天自己会攻读博士学位。
本科的最后一年,大家面临着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我选择了考研。当时还没确定考哪所大学,然而这一年的某一天去参加了一个宣讲会,恰恰就是这次宣讲会改变了我以后的人生轨迹。
当时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讲招生的就是现在我的导师戈宝学教授,他们一行人来到生命大楼宣讲招生,那是我与导师的第一次见面,记忆犹新。也遇到了莫海平师兄,他既是我的本科学长,也是后来的同门师兄。之后,就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夏令营充实且精彩,我收获颇多。
2014年进入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一开始基本上两眼一抹黑,许多实验技能不熟悉,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后来,在戈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在王琳师姐、何晨曦师姐、宋鹏师兄、左绵勇师兄、周逸龙师兄等师兄师姐们的热心帮助和细致指导下,自己慢慢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节奏,逐渐学懂了一些,掌握了一些。之后,2016年由硕士转博士继续求学,在戈老师高瞻远瞩的带领下以及刘海鹏师兄的帮助提携下,有了更为快速的成长。
感恩现在
时如流沙,转眼五年,毕业了,心中酸甜苦辣,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戈宝学教授,在我两眼一抹黑的时候给予我耐心细致的教导和无微不至的照料,让我逐步成长起来。戈老师抓重放轻,循循善诱,激发起我的好奇心和科研兴趣,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和科研氛围。戈老师时而鞭策,时而鼓励,让我扎实锤炼,百炼成钢。戈老师治学严谨,目光如炬,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屋建瓴的大局观,兢业敬业,五年来对我方方面面的成长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难忘。感谢戈老师的治学精神和育人态度,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坚定了在戈老师的培养下继续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
同门情深,在此,向五年来与我一起努力过,奋斗过,同甘共苦过的兄弟姐妹们表达深深的感谢。你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我的整个硕士和博士生涯中散发着勃勃生机、火热激情和无限希望。其中我要特别感谢王琳师姐和刘海鹏师兄。王琳师姐在我攻读硕士时,手把手带我教我如何做科研;海鹏师兄在我博士研究生求学期间,对我科研思维和实验习惯的锤炼起了领航人作用,让我对专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同时也是我的榜样和标杆,鞭策我对于科研更加专注。
还要感谢科研过程中遇到的一众师生,感谢你们为人类医学实验事业的牺牲和奉献,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感谢养育我的父亲和母亲一如既往的支持,理解和鼓励,让我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科研学习中。二老是我永远的精神后盾和心灵归宿。感谢我的女友一直以来的支持、包容和照料,接下来的路有你陪伴很幸福。感谢一起跑步的小伙伴们,在我低落的时候,一起吐槽,一起喝酒,一起奔跑,一起追梦!感谢同济大学跑步协会和同跑济天下跑团!
感恩在点滴,铭记在心间。
展望未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百炼方成钢,人同样需要磨砺才能彰显璀璨,绽放光芒。人生的下一篇章徐徐开启,深知自己现在知识储备和实验技能仍远远不够,仍需进一步强化,本领需进一步提升。未来的果实就是现在的积累,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将以博士后的身份,继续在同济锤炼自己。生命不息,追梦不止。
往期精彩回顾
国际组织实习
·Programme Management Officer (Project Post), P3
·Intern - Communications, I (Temporary Job Opening)
选调生
安徽 | 长春 | 广东 | 广西 | 贵州 | 甘肃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南 | 湖北| 河北 | 江苏 | 江西 | 吉林 | 宁夏 | 青岛 | 青海 | 山西 | 山东 | 陕西 | 四川 | 无锡 | 新疆 | 云南 | 浙江
就业新知道
· 就业新知道 | 今年高校毕业生834万创新高 就业形势好不好?
生涯导航
生涯访谈录 | 生涯大讲堂 | 就业质量报告 | 就业月历 | 生涯教育周
关于我们
整理 | 宫逸飞
责编 | 宦楚悦 杨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