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缅甸吃过西方燧发枪苦头,清军还钟爱火绳枪,真是因为骑射太给力?

冷研作者团队 冷兵器研究所 2024-01-25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

字数:2871,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清代的火器发展,可以说一直是网上讨论的一个热点,毕竟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开局席卷东亚的强悍军事力量,到清末破鼓万人捶,这个反差实在太大。在清朝走向全面落后西方的过程中,有一种火器更是令无数历史爱好者感到意难平,那就是与清军失之交臂的燧发枪。这种已经被清朝皇室所熟悉的火器,为何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都未能在清军中推广使用呢?

康熙帝使用的燧发枪

对于清军为何没有大规模装备燧发枪,不只是现代的历史爱好者,对于当时的西方来访者,这也是一个令他们感到奇怪的问题。在提出观点的西方来访者,最具说服力的,是来自乾隆年间到访清朝的马嘎尔尼使团。
他们在与曾参与远征廓尔喀的通州协副将王文雄接触中,得出结论,即当时清朝所获得燧石质量不佳,导致制作的燧发枪点火效率劣于火绳枪,进而影响了燧发枪普及。
有趣的是,马嘎尔尼还记载了在当时清军各省的库存中,其实是有少量的燧发枪,这倒也印证他的观点,清军不是没有接触过燧发枪,而是在接触过燧发枪后,因为坑爹的燧石,还是选择了更可靠的火绳枪。

无优质燧石导致燧发枪难以普及的结论,在今天被较多历史爱好者接受

不过老实说,马嘎尔尼使团的这个说法很难说就有多靠谱。毕竟以整个清朝范围来说燧石矿并不是多么罕见的东西,如果清军真的有装备燧发枪的需求,不大可能真就连一处合格的燧石矿都找不到。
毕竟,如对火药有巨大需求的明代,作为火药原材料之一的硫磺,国内产地就远在四川和日本,而缺乏硝石矿的日本,也是从中国和遥远的暹罗进口。
因此只有有需求,产地在哪,哪怕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也并不是问题。况且在中国北方,清代从上至下普遍使用需要燧石打火的火镰,如果真没有合格的燧石,那么火镰的流行就有点奇怪了。

清代火镰

 到这里,探讨燧发枪为何没有普及清军,与其纠结于燧发枪的优劣是否适合清军使用,不如跳出燧发枪本身,从另一个视角,即清军本身所使用的单兵火器发展,来重新审视清军和燧发枪为何失之交臂。

清军使用火绳枪的步兵 

 排除皇室和上层贵族所用的火枪发展,从清初到清中期,清军对于火枪的主流需求,首先是对各省的单兵火器进行更迭,比如江南地区“其陆路各营,有设三眼铳及长枪者,应将三眼铳改为鸟枪兵,长枪改为藤牌兵”。

其次就是增加鸟枪在军队中的装配数量,尤其是在关隘和“沿边沿海省份”,装备的鸟枪数量要达到“每兵千名, 设鸟枪四百杆”。其中像福建这种战略位置重要,且民变频发的沿海省份,更是“定例每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杆外再增鸟枪百杆”。

使用鸟枪的八旗骑兵

 换言之,清朝火绳枪发展的第一大趋势,便是在军队中装备量的不断增加,而且考虑到像广东、福建这样的“沿海沿边省份”,鸟枪装配率还是只达到50%,对比欧洲17世纪火绳枪在军队中的占比,火绳枪这种“军营利器”,在清军中的装配率依然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

那么一个新的问题来了,众所周知,当一个制造行业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跑量上时,这一产品在“质量”的层面,往往就会成了次要的考虑对象,那么清代的火绳枪发展是否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呢?很不幸,这个答案是不仅出现了,而且还很严重。

清代火绳枪

 从今天传世的清代火绳枪实物与画像来看,相比于16、17世纪欧洲生产的火绳枪,清军兵丁所装备的火绳枪已经出现了极大简化。其中最军队中装配最多的“线枪”,便是“不加星斗,床及枪之半,不内搠杖,床下无叉而有托”。
其中的“星斗”便是枪上的准星,而“搠杖”则是用以压实火药的探条,“叉”则是清代杈子枪在瞄准时用以支撑的枪叉。线枪的装配不仅在清军兵丁中相当普遍,到了乾隆朝的紫光阁功臣像中,就连许多武将所使用的鸟枪也属于这一类。

使用线枪的清军将领

 没有准星的线枪虽然的确离谱,但考虑到清代文人评价同时期燧发枪的“惟自来火枪,发虽便捷,而中的终不及火绳之准”,似乎当时的清军已经找到了新的瞄准方式,这里就先按下不表。以线枪为首,清代火绳枪在本期最值得关注的,其实还是它们的枪机。

17世纪欧洲火绳枪枪机

18世纪末清代线枪枪机

 清代尤其是从乾隆朝中后期开始,火绳枪枪机制作相比于17世纪欧洲的火绳枪不仅出现了极大的简化,甚至可以说是制作极为简陋。部分清代的火绳枪枪机不仅为制作方便,而将核心结构外置到木质结构外,甚至扣发结构也简化为粗糙的铁条,就连预防引药被风吹走和避免走火的火药盖也被省去。
这种结构虽然大大降低了造价和工时,但在实际使用中,不仅火枪走火的风险大大增加,被点燃的引药飞溅伤害使用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外国观察者在甲午战争中,发现清军在使用火枪时会转头不瞄准的原因,可能就是过去使用火绳枪时,避免被燃烧的引药溅伤而留下的习惯

皇室御用的火绳枪也受下层影响逐渐走向“简化”的道路

当然,清军的偷手实际上已不止在火绳枪本身,诸如火绳一类,也同样有许多偷工减料的搞法,比如乾隆年间就发现“火绳一项,甘省系用纸张制造”,相对于当时用麻绳制作的火绳,“纸张”做的火绳“ 药多则过火迅速, 药少则又难点引, 且不耐雨水潮湿”。

北方清军所使用的火绳枪

到这里,燧发枪为何没有引起清军的重视也就很好解释,毕竟清朝当时单兵火器的发展主流方向,是进一步增加火枪在军队中的使用占比,而非是为军队装配更好的火器。

甚至可以说,在通过组建更多的火绳枪兵获得更强火力优势面前,火枪的精准度、安全性、射速等等都不在清朝军队的普遍考虑范畴之中,故而从皇室到将领们,都不会去考虑火绳枪的具体设计和制作的质量,自然也不会去考虑装备更加先进的燧发枪。

到晚清甚至部分蒙古马队都装备上了火绳枪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在乾隆朝的“十全武功”中,清军也遭遇过使用燧发枪的敌人。甚至在清缅战争中,清军还因缅甸西方教官训练的火枪兵大吃苦头,那么这些有没有引起清军的注意呢?
这个嘛,应该说这些战事还是引起了清军的足够重视,不过由于当时的缅甸军队,和当年明朝在朝鲜遭遇的日军一样,在火炮和骑兵方面都较为羸弱,尤其是在骑兵方面,当时已说不上有多精锐的八旗骑兵,却以“彩甲骑兵”之名,给缅甸军队留下了巨大心理阴影。

清军骑射战术对缅甸军的压制,给清军发展造成了严重误判

在此基础上,清朝即使到嘉庆、道光朝,此时火枪已经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却依然强调“清语骑射,为满洲根本,人所应习”。清朝君主将强化骑射一直视为当务之急的政策,很难说不是将这一战术,视为对抗火枪步兵的有效战术。
以至于当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在八里桥与英法联军遭遇时,僧格林沁率先派出迎战的,也是秉持着古老战术的蒙古马队。但可惜的是,这一次清军将不得不用最惨烈的方式,领悟到自己过去的发展究竟错在了哪里。

参考文献

乔治·马嘎尔尼《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许仲元《三异笔谈》

《皇朝通典》

《钦定大清会典图》

《皇朝文献通考》

《清史稿》

《清实录》

彭鹏《刀剑相见-近五百年中国战场轻兵器》

胡建中《清代皇家武备(之七)择牡寓除暴,发机即中膏—鸟枪》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缅甸吃过西方燧发枪苦头,清军还钟爱火绳枪,真是因为骑射太给力?

冷研作者团队 冷兵器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