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系列报道②:践行“两山”理念 书写“绿色答卷”

丁瑶瑶 环境经济杂志 2023-01-1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新思想指导新实践——近年来,不少地方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一片片土地上转化为生动的绿色实践,并结出了丰硕成果。如今,一幅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宏阔铺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给出的答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少地方以此为根本遵循,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是远近闻名的黑颈鹤之乡。一到冬季,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包湿地,上千只高原精灵黑颈鹤如约而至,自在飞翔,这一幕已成为大山包与黑颈鹤之间的最美约定。

过去,由于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产出很低。高原湿地内群众生产生活行为粗放,过度放牧、挖沟排水把湿地变耕地、挖湿地草根泥炭作生活燃料等事情数不胜数,人鹤争地矛盾十分突出。

为实现人鹤和谐共处,昭通市重新定位保护与发展的关系。1990年,昭通市成立了大山包县级自然保护区,此后不断升格,如今已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规格一并提升的,是越冬黑颈鹤的种群数量,已从建立保护区时300余只增长至现在的1300多只。

“过去种苞谷连混个温饱都难,现在当上鹤管员,搞起农家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大山包的村民陈光会放下锄头成了专职养鹤人,实现“华丽变身”。

三十多年来,从“人鹤争地”到“人退鹤进”,大山包保护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成效明显,周边的老百姓也尝到了甜头。引导农户栽种脐橙树、花椒经济林、竹林……各类特色产业拓宽了村民们的致富路。

实践证明,青山绿水、万物共生也可以惠民利民,绿在眼里、富在手中再也不是梦。

在离昭通市不远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百亩松林间10多万支菌棒列队整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食用菌成了这里的特色林下产业。

花德河国有林场始建于1958年,当时主要为当地的煤矿巷道建设提供坑木,用山上的木材换地下的煤炭。2013年前后,“砍树经济”行不通了,林场陆续收到“限伐令”“禁伐令”。

当地越来越意识到,“靠山吃山”的老思路必须要改变了,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多,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于是,林场开始探索“林下经济”,引导农户发展种植食用菌、花卉苗圃、中药材,天然的环境条件给林场带来了生态效益,也给当地群众带来务工收入。

“实践证明,林子保护好了就是财富。”在林场发展食用菌种植的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太鸿说,从砍林到保绿,这条转型之路就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路。

这些鲜活生动的事例无一不说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70年的时间,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42万人接力治沙,构筑起一道绿色长城;15头野生亚洲象在2021年夏季为全世界的人们上演了一场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冒险”旅行,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缩影……

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亮丽名片。用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过去10年,中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中国野生动物植物栖息地面积逐步扩大,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万物和谐,各美其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正彰显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丽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这是一种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放在现实语境中看,这一理念道出了一条朴素而深刻的真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非此即彼,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完全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彼此提升。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总书记的关切,也是各地生动的发展实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正在中国大地处处上演。

在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一块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红色大字的巨石矗立在村中央。

上世纪70年代起,靠着山上优质的石灰岩,安吉县走上一条工业强县之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安吉一举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子的环境却越来越差了。余村的那些岁月,烟尘漫天、污水横流,给人们留下的记忆都是灰蒙蒙的,村里人白衬衫都穿不得,就连村头那棵千年银杏树都不结果了。

痛定思痛后,2001年,安吉提出全新的生态立县发展思路,相继关停矿山、淘汰重污染企业,鼓励发展休闲旅游。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余村实现了四季皆有景,处处都是景。不仅如此,村里人还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胡斌在外打拼多年,看到家乡的可喜变化后,毅然回到家乡开起了客栈,生意红火得很。

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一座村庄的历史变迁折射出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

当前,GDP不再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尺,“两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大江大河大保护让母亲河卸下生态重负,长江鱼翔浅底,黄河岁岁安澜。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长江上游重庆、中游武汉和下游南京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如今,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速整改,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2021年,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2.8%,两岸造林绿化完成营造林1786.6万亩,一度成为“稀客”的“微笑天使”江豚如今频频露脸。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郑州和济南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子定调。

“当前,黄河流域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黄河干流连续20多年不断流。”近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一喜人成果。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不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魂”。随着保护的共识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态势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更大新进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条件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在群众心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从“谋生活”到“盼生态”,从“日子难不难”到“日子好不好”,进入新时代,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成为民生之要、百姓之盼。近年来,各地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坚持群众路线,勇敢亮剑。通过推动督察整改,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水体污染触目惊心”“垃圾遍地令人震惊”“整改任务严重滞后”……这是2018年6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对广东省练江污染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后发出的通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河水清澈蜿蜒如白练而得名的练江逐年沦为广东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流域内400多万群众饱受水体黑臭之苦。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生态需要,保障人的生态权利,维护人的生态安全,追求人的生态幸福。因此,督察组提出让汕头市领导去黑臭河边“住一住”,直到水“不黑不臭”。

在受到督察组“治污光说不练”的批评后,广东省决定“与群众心连心共同治水”。各方拧成一股绳,誓将黑水变清流,历时3年,掀起一场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声势浩大、不胜不休的练江整治大会战。

“真的变了,都认不出了。”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全无异味,黑臭20多年的练江完成从“墨汁河”到“生态河”的华丽转变。治水治出“一江两岸”新生活,当地村民说:“以前村里水都黑臭,现在比城里住得还舒服!”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国到各地,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河北省廊坊市,在“抗击”雾霾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近两年又开始对臭氧污染问题发起“冲锋”,不断探索夏季臭氧分级管控的有效措施和办法,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贵州,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一场事关发展命运的“绿色逆袭”正在上演:“十三五”期间,贵州治理石漠化5234.34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64.9平方公里;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2020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8783亿元/年。

护自然、守底线,打基础、利长远。当前,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相应的,对症下药的举措也要针对性更强。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要在污染防治攻坚上狠下功夫。近日,《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若干措施》印发,系统、绿色、民生成为关键词。文件由33个省有关部门(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注重同步推进,协同治理,真正做到以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黑臭水体、重污染天气、垃圾围城……围绕这些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不断拿出硬招实招,向污染发起总攻。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增至87.5%;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增至84.9%。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已逐渐成为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之势,前所未有;系统治理理念逐步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机勃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中国主张携手国际社会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在华夏大地上铺展开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全国各地昂首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浓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正在显现。


往期回顾


建功新时代


系列报道①: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环境经济杂志

扫码订阅


投稿邮箱 :

 hjjjtg@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