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系列报道④:无废城市——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的绍兴经验

雷英杰 洪旭朝 环境经济杂志 2023-01-1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家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可以直接作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这种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是浙江省绍兴市在建设“无废城市”过程中大胆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

自2019年试点以来,绍兴市探索形成了“源头减量—全量收运—规范利用处置”的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曾经困扰多年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难题,还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更为全国其他同类城市危险废物管理提供了“绍兴样板”。


曾饱受小微企业危险废物

管理的困扰


绍兴市,一座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城市。

早年间,绍兴市以传统产业起家,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和珍珠、黄酒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产值,占其工业经济比重一度超过60%。

彼时,坊间戏称绍兴有“三缸”:染缸、酱缸、酒缸。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三缸”被看作是绍兴市传统制造业的代表,支撑绍兴经济快速发展。

8月29日,在“‘浙’十年·绍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绍兴市委书记盛阅春如数家珍,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

数据显示,2021年,绍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5亿元,比上年增长8.7%。今年上半年,绍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0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到年底将突破7000亿元。

作为杭绍甬经济走廊的工业强市,绍兴市每年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量超过40万吨。面对大量的工业危险废物,绍兴市一度犯了难、发了愁。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督察专员钱进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绍兴市危险废物管理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位居浙江省前列;二是小微产废企业占比高,其危险废物收运不及时;三是工业废盐等缺乏综合利用手段。

就在绍兴市为之所困之际,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2019年底4月,绍兴市入选国家首批“11+5”、浙江省唯一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钱进告诉记者,“无废城市”的理念、思路方法与绍兴市高质量发展要求高度契合,同时也为绍兴市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

“试点以来,绍兴市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和载体,提出了‘代收代运’和‘直营车’两种模式,因地制宜实现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全覆盖;率先实施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制度,探索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切实防范了环境风险。”钱进告诉记者,绍兴市通过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手段,探索形成了“源头减量—全量收运—规范利用处置”的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模式。


以“无废工厂”创建推动

危险废物源头减量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换句话说,推动危险废物源头减量,是绍兴市建设“无废城市”的关键一步。

2019年7月,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出台《绍兴市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办法》,明确“产品设计生态化、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六化”为主体的绿色工厂创建要求。在此基础上,绍兴市提出了“无废工厂”理念,旨在从源头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盛集团)迅速跟进、积极响应,开启了“无废工厂”建设新征程。

龙盛集团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突破核心技术,开发应用了高效连续化重氮偶合、高效压滤水洗、废水分级循环利用、MVR浓缩脱盐等集成技术,将原来每吨染料产生90~120吨酸性废水的工艺改造后接近“零排放”,每年还可以减少硫酸钙废渣14.4万吨。

针对化工行业产生的工业混杂废盐,由于其利用价值较低,且处理成本偏高,龙盛集团开发出一套高盐废水综合治理技术,按照企业目前6000吨/天的废水排放量、平均含盐浓度2%计算,每年可以减少工业混杂废盐产生量2万吨。

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界排名第三、国内位居第一的维生素生产基地就坐落于此,这里也是浙江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和成药业)所在地。

新和成药业副总经理严晖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公司一直积极响应“无废城市”建设,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与循环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工艺绿色化、生产协同化、减废制度化、废物资源化、利用合规化、处置无害化、管理智慧化”等“七化”为基础的“无废工厂”新发展之路。

“为切实从源头削减危险废物产生量,我们与浙江大学开展了为期5年的创新联合试验研究,成功开发了脂肪酶催化新工艺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并实现稳定化生产。”严晖告诉记者,这一工艺可以让他们企业每年减少20吨硫酸钠固废和1000吨废水。

钱进向记者介绍说,“无废城市”试点以来,绍兴市以“无废工厂”创建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以工业原料全量利用为目标,推动危险废物源头减量。截至2020年12月,绍兴市合计创建市级绿色工厂70家、“无废工厂”40家。


建立“代收代运”和“直营车”

两种模式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绍兴市产生危险废物的小微企业共有2184家,其中年产生危险废物10吨以下的小微企业共有1894家,占比高达86.72%。

“点多量少、收集率低、收运贮存难、单次处置费用高,是小微产废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钱进坦言,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的收运难题,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痛点”、政府监管的“难点”、经济发展的“堵点”。

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绍兴市乘着“无废城市”试点的东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绍兴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

特别是,《绍兴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将危险废物年产生量不超过10吨、单一种类不超过1吨的小微产废企业视为责任主体,并要求绍兴市各区、县(市)应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及布局情况,规划1~2家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单位。

“顶层设计有了以后,我们根据绍兴市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的市场化运营方式,建立了‘代收代运’和‘直营车’两种模式。”钱进告诉记者。

所谓“代收代运”模式,是指以区、县(市)为主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受益、多方共赢”的原则,由属地政府制定相关操作规程,明确收运主体、收集范围及对象、收集许可、贮存设施、转运过程、延伸服务等要求,全力推动收运经营活动规范化。而“直营车”模式,是指由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直接集中签约、服务指导,定时、定点、定线上门收运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处置“直营”模式。

绍兴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孔维泽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分析说,“代收代运”模式适用于辖区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数量较少、利用处置废物类别较为单一的地区。“直营车”模式实现了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处置一体化、服务运营网格化、监督管理信息化,提高了收运处置效率,降低了小微企业处置成本,避免了二次转运风险,增强了环境污染风险防控能力,适合在工业园区集中且具备较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的地区推广应用。

走进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创环保)调度中心,一块巨大屏幕映入眼帘,上面清晰地展示着试点区域、危险废物种类、签约企业、合同总数、订单量、收集总量、车辆运输轨迹等各类信息。

“这是我们搭建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智慧云平台,产废单位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注册成功后,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下单,操作非常便捷。”德创环保固废板块负责人陈栋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说道。

德创环保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智慧云平台是绍兴市探索“代收代运”模式的一个代表。陈栋向记者介绍说,产废单位下单后,相关信息就会出现在大屏幕上,通过运用大数据、AI、GPS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全过程闭环管理。

目前,绍兴市的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采用了“代收代运”模式,已实现乡镇(街道)收运全覆盖,合计为小微企业节省危险废物处置成本100余万元。

在上虞区,绍兴市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联环保)建立了“一站式”直营小微企业收运体系,为上虞区小微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作出了有益尝试。

众联环保负责人王立国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他们企业从2019年就开始做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工作,目前已经建成集签约—资讯—上报—收运—处置为一体的信息化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实现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全过程“一次都不跑”。

“产废单位登录账号,发起清运申请,然后我们根据需求安排运输车辆收运,而且每辆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都实行GPS全程动态监控,实现运输轨迹可视化。”众联环保工作人员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展示了车辆运输轨迹。

王立国告诉记者,他们有时候还为小微企业提供环保管家服务。“小微企业往往缺乏专业环保知识,而且没有环保管理人员,我们在收运的时候遇到企业有不懂的地方,会主动告诉他们如何分类、如何贮存、如何填写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等。”

目前,上虞区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直营车”模式,按照“申报+评审”“签约+指导”“平台+微信”“转移联单+GPS监控”“抽查+考核”的“五步法”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工作,合计清运小微企业危险废物300余次,处置危险废物1800余吨。

“绍兴市现有9家危险废物收运单位,各区、县(市)均建立了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体系,覆盖率达到100%。”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和固体废物化学品处处长刘玉磊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以新昌县为代表的“代收代运”模式和以上虞区为代表的“直营车”模式,这两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曾经困扰绍兴市的难题,更为浙江省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实现定向

“点对点”利用


危险废物利用单位经营种类单一,危险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低,前端产生和末端处置利用能力不匹配,这是绍兴市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前的另一大痛点。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绍兴市主动发力,开展了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试点。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即在全过程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工业园区内特定企业产生的工业废酸和工业废盐等危险废物,可直接作为另外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减少中间环节,有效提升了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2020年7月,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了《绍兴市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试点工作制度》。那么,文件中所指的“特定类别”是什么?这是绍兴市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资源化利用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刘玉磊向记者解读了这份文件。他说,“特定类别”包含了四个方面:首先是特定种类,仅工业废酸、工业废盐等特定种类危险废物可进行“点对点”利用。其次是特定环节,仅在利用环节进行豁免,其他环节仍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再次是特定企业,仅可在试点名单范围内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资源化利用单位之间定向利用,每条“点对点”通道均需通过技术和管理实施方案的专家论证,明确入场接收标准、污染防治要求、再生产品质量标准和使用范围,切实防范环境隐患,并在属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审批或备案,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最后是特定用途,特定危险废物定向利用再生产品的使用过程,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用途、标准,严禁进入食品、药品等食物链环节,鼓励制定再生产品的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

浙江安诺芳胺化学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诺芳胺)是一家主要生产分散染料中间体的企业,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88%浓度的废硫酸,年产将近8万吨。废硫酸处置一度让安诺芳胺很头疼。

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试点开展后,安诺芳胺与浙江捷盛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盛化学)结了对子,产生的88%浓度废硫酸可以直接通过管道实时输送至捷盛化学进行综合利用。

捷盛化学相关负责人告诉《环境经济》,他们通过将88%浓度的废硫酸提浓,处理后的成品硫酸可以全部返回到原工艺装置中循环利用,实现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

“之前,我们产生的88%浓度废硫酸如果按照危险废物处置的话,费用大概在两个亿左右,现在开展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试点以后,处置成本大概降到一年1600万元左右。”安诺芳胺相关负责人告诉《环境经济》。

除了工业废酸,工业废盐同样被列入绍兴市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试点范围内。

据了解,绍兴市工业废盐产生量大、来源众多,此前主要依靠无害化分区填埋处置,但新《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实施后,工业废盐等危险废物必须进入刚性填埋场填埋,这进一步增加了绍兴市危险废物末端处置的压力。

那么,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出路到底在哪儿?用钱进的话说,就在身边——印染企业。但问题是,国际、国内尚没有针对印染专用再生氯化钠的相关标准规范。

对此,绍兴市主导制定了《基于工业废盐的印染专用再生氯化钠》(CTES/S001-2020)的团体标准,经过再生得到符合标准的氯化钠就可以用于纺织印染领域。此举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为全国首创。

在越城区,绍兴越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建成了年处理量5万吨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项目。企业技术负责人宋超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他们通过利用热解炉,在高温、无氧条件下,使废盐中的有机物发生不完全氧化,分解为CO、HCL、HF、SO2、NO2和焦炭。废盐中的有机物热解后形成的焦炭残留在无机盐表面,再进一步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处理,使无机盐与焦炭分离,最终制得的氯化钠可以为绍兴市印染企业“点对点”利用。

孔维泽告诉记者,工业废盐定向“点对点”利用,可以减少对刚性填埋场的需求,如果按10年的使用周期计算,可节约建设投入约2亿元,节约填埋库容约20万立方米。

目前,绍兴市先后确定了两批共16家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试点单位,每年大概约有27万吨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实现定向“点对点”利用,据测算每年可为产废单位减少2.8亿元的危险废物处置费用,为利用单位节省1.9亿元成本。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绍兴市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达到67.91万吨/年,较试点前提升16.31万吨/年,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也由试点前的25%增加至30%。

“绍兴市危险废物管理模式对地区经济较发达、行业集中度较高、民间资本参与积极的城市具有借鉴意义。”孔维泽告诉记者,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和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属于绍兴市创新制度试点,是对现有法律法规的突破和细化,但缺乏上位法依据。他建议,应加快地方立法,填补法律空白,巩固试点成效,同时制定相关细化的实施办法,使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往期回顾


系列报道:无废城市——只怕有心人


系列报道①:无废城市——“无废城市”建设的绍兴样本


系列报道②:无废城市——绍兴工业垃圾的无废之路


系列报道③:无废城市——用好建筑垃圾 开发“城市矿山”


环境经济杂志

扫码订阅


投稿邮箱 :

 hjjjtg@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