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天里,共赴一场德育读书交流会 ——记我校“铸秀”班主任工作室沙龙③

细嗅书香,风雅自来。3月23日下午,我校“铸秀”班主任工作室本学期第一次活动如期举行。工作室成员老师们聚在一起,分享寒假德育读书心得和自己的育人故事,共同促进班级管理和德育能力的提升。活动由刘静老师主持,校长助理徐魁、德育处主任戴正洲及全体成员参加。

主持人:刘静老师



德育化春雨,润物细无声。戴正洲主任首先从《教师的语言魅力》一书中的一堂班会课说起,谈到我们的日常教育要多行动、多思考,善用“小活动”构建“大故事”,巧用“小视角”生成 “大道理”,推动学生不断改变、进步、成长。

德育处主任戴正洲(中)


有效沟通是问题解决的桥梁。何玉琳老师重点分享了《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的实用干货: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和两种沟通模式。何老师谈到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可运用书中的“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步法来达成有效沟通。班主任凭借自身敏锐的感知力在第一时间观察并了解事情的经过,留心对学生的观察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评价性的词语,从而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同时,班主任可以通过“示弱”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清楚地传递给学生,并引起学生的换位思考。

何玉琳老师


尊重个体是共同成长的基石。《园丁与木匠》一书将家长比喻为园丁型的父母和木匠型的父母。“园丁父母”提供给孩子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接受和欣赏孩子自然生长出来的样子;“木匠父母”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雕刻和塑造孩子。杨炜佳老师从《园丁与木匠》一书中看到了“好的关系胜过一切教育”。她认为在孩子的成长期中,园丁型的家长、教师能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怀。班主任应创设富有安全感、生命力的班级环境,让孩子在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积极成长、自我完善。

杨炜佳老师(右)


 积极心理是德育工作的前提。王婧老师分享了一本对她具有重要意义的书籍——《修心三不》。作为班主任,处理的琐事多、工作“战线”长、心理压力大。因此,掌握积极的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面临困境时,积极的心理暗示可帮助我们及时调整情绪、激发潜能。王老师谈到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她也找到了此书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切合点。读书,很多时候是在漫漫文字中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悦纳自己,宽慰自己。

王婧老师


校长助理徐魁(右二)


活动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刘静老师对本学期工作安排进行了布置。徐魁助理对本次读书活动进行了总结,并以成员张瑶老师的带班故事勉励老师们要在一路辛苦中收获一路花香,勇敢追梦、不惧前行。

培根说:“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员老师们一直坚持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从班级管理类、育人类的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和能力。阅读增广识,实践见真知。相信我们的年轻班主任老师们会在字里行间汲取更多德育的经验,做一名幸福而智慧的班主任。

近期热文

点击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