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观察,一个播客行业观察的栏目,每周一更新。在这里,我会分享一些播客行业的所见所闻。这里的文字,都是以个人视角出发,很多内容可能并不符合事实,大家阅读时,请保持怀疑态度,并欢迎留言与我讨论。
还有,我说的都是错的。
————————
该调研数据来自接入各个平台端的第三方数据内容分析工具“音播”以及近4000份播客、制作机构及行业媒体等提供的听众问卷,经过综合分析后生成,旨在全面揭示中文播客听众的用户画像、收听习惯、内容偏好、互动倾向以及对商业化的接受程度。对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栏找到报告链接~* 2020播客爆发年,4月到11月,增长约6000档节目* 播客听众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北京地区占20.5%,广东和上海都是11%上下* 男性听众用户更多,占53.7%,女性用户占43.9%* 播客听众消费力上,年消费在10万以下,占54.5%,但有10%的用户年消费超过30万* 播客收听使用率(从高到底):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荔枝* 首选播客平台,前三分别是: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这份报告应该是第一个给播客进行明确定义的。播客一般涵盖多人对谈、单口叙述、广播剧等。这概念比大家正在理解的播客更大一些。整个报告的内容,也会跟大家的预期有一定差距。播客发展的一小段历史,估计很多刚接触播客的朋友不太清楚。2020年,对于播客来说是新发力的一年。但整体来看呢?这里我想用之前podigee对播客发展阶段,国内现在播客发展比较符合是第三阶段:处在第三阶段的播客市场,播客仍然是小范围,但行业内同时有业余创作者与更专业的制作人存在。播客生态系统正在成长,人们正在讨论播客行业货币化,但并没有发展成熟。一些最受欢迎的播客是专业制作的,仍然有许多广播的衍生节目存在。
之前阿坑曾在《播客评论》里,表明杭州可能是听播客人群第三多的城市。所以,在这份报告里看到广东跟上海数量差不多,还是蛮惊讶的。最近QQ音乐组织的深圳线下活动,让我发现广东的主播和听众应该蛮多的。如果大家看过去年的podfest报告,应该会发现北京与上海换了位置。这个是很值得思考的一点,到底是什么让用户群体发生了变化呢?播客听众这块,我反而更关注2020年开始听播客的听众,大家都觉得2020年是播客爆发的一年,但听众这块来看,并不是爆发的增长,相比于2019年,反而有所下降。对于互联网和学生相关的听众比较多,个人表示理解。不管是小宇宙的定位,还是大量学生播客,都能在侧面体现出来。不过交通运输、地产行业,倒是很意外。这部分人群是在使用喜马拉雅和荔枝在听播客吗?收听渠道相信大家都很惊讶。不过细想也能理解,头部播客和底部播客不一样,头部播客的人群,大平台肯定会多些。这个也给主播们提了一个醒:大平台不要忽略哦,苹果播客还是很多人用的哈~值得一提的是小宇宙不到1年,就排到了前三。不知道2021年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国外的话,相信很多是因为spotify上线播客内容之后,才开始听播客的~喜马拉雅凭借托管优势和习惯,成为第一选择,小宇宙其次。网易云音乐成为第三选择,可能是很多人习惯听音乐,顺便选择了播客。当然,评论互动也是一个因素。这个应该会让喜马拉雅和网易云两家,在播客这块有更高的战略地位吗?苹果手机高于安卓手机,侧面说明了播客并没有传播到更大的群体里。于此同时,车载收听仅在10%,这块在未来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荔枝的CEO也曾表明:当播客听众的用户都有车了,播客市场会有更好地发展每周收听的频次相较于podfest的数据略有增加。不过每周收听的比例并没有增加,都是88%左右国外的话,最新edison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每周听播客的人占比44%数据显示,大部分人习惯通过5分钟以上来判断一个节目内容。这个时长是超过一首歌的事情的。从某种角度来看,对于播客内容质量的筛选成本还是挺高的,在未来肯定会有更好的方式让用户去快速筛选内容的。剩下的报告内容,我就不细讲了。部分报告情况,我个人觉得是现在的内容形式呈现不够,导致用户没有太多选择。当然,这些数据也能代表听众现有的偏好。比如公众号和粉丝群成为主播的标配,周边和线下活动是大家比较倾向的播客商业化模式,这些都是主播在播客运营和规划的时候,可以参考的。更多细节,大家还是去看相关ppt文档吧~(公众号菜单栏里有哈)下期,我会分享下台湾那边的播客报告,同时会跟这份报告进行对比,来看看国内的播客发展究竟如何~注明:内容首发于声波(https://www.singpodcast.com/)
如果想要交流,欢迎进入“播客爱好者”知识星球,这个知识星球专门给想要制作播客,想了解播客的朋友。期待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