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来都来了》:不设限的姐姐们,被聆听1600万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喜马主播 Author 陪伴你的
没有人能给《来都来了|听了再走 》准确定义,包括主播自己。
一位律师,一位金融从业者,迥异的出身背景,不同的价值理念,相异的年龄阶段,是播客把两个生活在各自时空里的人拽在了一起。
一周一会,不限主题,不设框架。两位主播间的gap构筑起一个囊括职场、婚姻、友谊、恋爱、消费 、创业等对话议题的lab。
听众们嗅着一种独特的趣味自发前来,让《来都来了|听了再走 》成为喜马拉雅播客中的一个奇妙样本。
01:“素人”的降维创业
《来都来了》的logo与这个节目的自由调性极其一致,来自一个软件的页面截图。
主播Nicole和丸籽曾三次计划更换logo,两次由听众自发设计,一次请专业设计师前后一月对接需求完成设计,均未达到预期。
《来都来了》
连番失败的根源在于,《来都来了》从未试图交付一个准确的定位。
正如她们第一期节目的样态,没有精确的内容设计,没有开宗明义的节目介绍,甚至在节目开启后几分钟才想起要做自我介绍。
那是2020年的冬天。两个坐标于上海的白领女孩,仅因工作有过一次照面,却发现两人同处播客《得意忘形》的听众群里。
外表高冷、习惯与工作伙伴保持距离的Nicole主动给丸籽打了招呼。这个招呼,成为了《来都来了》诞生的契机。
彼时,法律从业者丸籽正处工作第三年的困惑时期。身处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她有着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双重困境,从事理性的法律工作却有着丰富的感性视角,亟待一个窗口释放天性、疏导情绪,觅得个人价值的获得感。
而从美国留学工作八年归来的Nicole,已逐渐适应金融市场的丛林法则,带着原始的好奇心,想走进播客领域的大门,以内容输出撬动商业探索,实现一次降维的创业尝试。
起初,两人高频的大笑、Nicole的中英混搭常被听众诟病。丸籽将播客运营的目标设为100个订阅量。但如文火煲汤般,听众的基数很快越过100,并不断增加,每期节目的收听量从以万计数到频频超过数十万。
万物皆可聊的自觉天性,让两个“素人”作为播客场分层丰富的切面,在喜马拉雅收获了近1600万次的聆听。
02:黄蓉的三次转念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有叫座的,也有被diss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解读《射雕》的方式。
在《射雕》里,有一个看似并不重要的细节。郭靖重伤,黄蓉伴其左右藏于暗室疗伤,房子主人傻姑是唯一知晓此事的人。傻姑能否保守秘密?黄蓉动了杀念。
杀与不杀,暗藏大量未道破的心理叙事。
黄蓉从起初凡有人威胁郭靖安全必须杀无赦的冲动,到担心因杀人而滋生与郭靖情感嫌隙的犹豫,直至最终要死就死在一起的坚定,这三次转念成为丸籽解读金庸系列的精妙之处,也让这期节目收听量达46万之多。
如果没有Nicole“来都来了,就讲一下”的鼓励与朋友试听时的正向反馈,丸籽或许没有契机解读自己从小挚爱的武侠小说。解读黄蓉、杨过的意外成功,让她逐渐打开殷素素、尹志平、张翠山、张无忌、赵敏、令狐冲、岳灵珊等武侠人物的精神世界。
在这一拆解过程中,对武侠小说全无认知的Nicole常常有神来之笔的助攻。她们将武侠里的江湖置于职场、放之日常,在其中体悟亲密关系的建立,洞察人物背后的价值排序,追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爱的本质。
讲述这些话题时,丸籽的眼睛是放光的。在一小时的录制过程中发自内心的热烈共情,成为她们确定内容选题的重要依归。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价值圭臬,Nicole创建了商业故事系列,解剖自己钟爱的商业品牌。
为此,她摈弃了此前仅两三行的对话提纲,写出10几页的内容文稿,细细拿捏起承转合与“干湿”配比,有新知也有故事,既输出价值,又传递情感。
没有专业的学术培养与职业训练,但她们无疑已经成为具备敏感性、富有生产力、自带感染力的内容创作者。
03:打望有趣的灵魂
有听众将丸籽视作马思纯与周冬雨的合体,称Nicole为女神一样的存在,也有听众说丸籽如白开水般纯粹,Nicole像酒越品越好。而在Nicole与丸籽眼里,她们视彼此为宝藏。
翻开她们的个人成长史,丸籽从小听母亲讲《乱世佳人》《京华烟云》的故事,热爱阅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Nicole则自小看着父母在全球飞行公干,接受着西方精英式的教育,追求个性,敢于质疑。
因此,对相同的议题,她们常有截然不同的主张。但即便拥有不同的思维体系、情感方式,她们也总能在不断深入的对话中发掘共识——例如面对友谊,她们对“朋友”有着相异的界定,却都逐渐意识到与朋友厘定边界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她们都对世界饱含好奇心,对他人持开放的理解,而非粗暴的批判。
她们的讲述以及她们本身构建起一个生动的人类学田野现场,让人们得以观察、窥探、理解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现实处境与成长困惑。
在节目里,她们直言不讳地鼓励听众们不要压抑欲望,不要害怕主动,并分享自身如何在职场中“抢占地盘”的成功战略。
她们用都市男女的故事与打破范式的表达,立体、丰富、真实地展现着新时代女性的另一种面向:敏锐、觉知、热烈、有趣,保持着爱与被爱的能力。
这样的力量与魅力让《来都来了》形成了12个官方听众群,自发集结若干以地域与兴趣为划分的延伸群,并激发多个听众自由组合开始了他们的播客探索。
今年,更多商业品牌将目光投向《来都来了》,两人团队也因此扩容组建为包含设计师、运营人员的工作室。
而对Nicole和丸籽来说,因为这档播客,她们的人生也越发开阔。
丸籽不再纠结于父母对自己声音的不喜欢,用越来越轻松自然的方式表达自我,Nicole借用播客出离自己的世界,以更多元的维度审视自己,打望他人。而一个彩蛋式的收获则是出版社邀约,请她们翻译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前高层撰写的播客相关的新书。
自如自洽,与听众一起,她们也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主播问答
问:你们现在的录制场景是?为什么在新的节目里会加入调试过程的录音?
丸籽:有时去其他场地与嘉宾对谈,多数时候都在Nicole家。录制的时候会很放松,有时会边喝酒边录。平常的剪辑除了喝水、拿外卖,我们基本保持完整的对话内容。很多听众喜欢我们自然的状态,所以我们把调试设备和Nicole口播不顺我们大笑的内容也作为花絮放了进去。
问:你们的听众画像是怎样的?
Nicole:女生应该超过七成,年龄段跨度很大,从初中生到老人都有,居住的城市从一线到三四线城市都有。
问:当下,疫情让我们无法自由出行,对于你们这样依赖于自身故事的谈话节目,怎样破除自身经历的局限性?
Nicole:我们会邀请不同的嘉宾,帮助我们拓宽内容边界,我们自身的经历也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比如我们的职业性,聊得还并不多。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有意的“休年假”停更中吸收新的养分。
问:你们如何让听众群保持那么高的活跃度?
丸籽:我们平常在群里的话都很日常,我忙完工作会问大家,早餐吃了啥,晚上有约会吗,听众们也会自然地分享他们的兴趣与生活。
Nicole:我们在群里只把自己当作一个连接者或媒介,不主张,不带头,在他们的聊天里常常会有让我们启发的内容和选题方向。
问:如果要给播客新手一个建议,你们会说什么?
Nicole:轻量启动比较容易坚持。
丸籽:说你所爱,说到尽兴。
*文章配图由主播提供
播客先声上线商店小程序“播客go”
也许开放录音间的未来是公共空间?| 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