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磊:中国故事的第二种讲述方式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PEER Author 宋磊

编者按


在2020年12月19日于西安召开的“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2020”上,北京大学宋磊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故事的第二种讲述方式》的演讲,演讲内容经整理且经作者审定。

宋磊,北京大学教授

点击图片观看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2020演讲


我要说的内容很简单,争取节约一点时间。中国故事的第二种讲述方式是比较口语化的表达,学术化的表达应该是关于中国成长或中国经验的、与主流解释不同的解释。这里说的主流既包括主流的西方经济学也包括主流的政治经济学。我们试图在这样两种主流解释之外,给出一个新的解释。


一、中国故事讲述方式的参照系


(一)为什么对于中国成就的解读并不被国际社会充分接受?


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

某大学组织 “一带一路”国家的年轻官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比较长,主办方邀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全英文授课。课程结束后有一个问卷调查,问这些年轻的外国官员如何评价授课内容。当然,礼貌性回答居多。值得注意的是,问卷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专家授课之后,你对中国经济成长到底是怎么实现的这个问题有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于这个问题,大约有一半的外国官员表示仍然不理解中国经济到底是怎么成长的。

与这个故事相对应的是,尽管中国学术界对于中国的经济成长做了很多解释,但是这些解释在国际上没有获得太强的回应。


(二)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学科的进步:双向促进


中国的成长确实是特殊的。但是中国的成长也是后进国家经济成长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大型后进经济体的持续成长都会带来社会科学的进步,这是常规现象。跟我们具有可比性的国家是赶超期的美国、德国、日本。我们可以看一看在这三个国家崛起的时期,他们的社会科学的表现如何。实际上,这些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双向促进,即经济发展带来理论进步、理论进步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这些国家的社会科学进步基本上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强调政府作用,还有一部分跟政府无关。在对于中国经济成长的中国学术界的解释之中,关于政府作用的部分非常突出,比如我们熟悉的业绩锦标赛、运动式治理、项目制、行政发包制,讲得非常多。但是,对于另一部分、即与政府无关的部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明显不够。

因此,我们对中国经济成长的解释,可能缺少最核心的内容。中国经济成长到底是怎么实现的,这个问题没说清楚。我最近喜欢讲一句话:市场机制与发改委都不能制作面包。真正的生产主体永远是企业。但是,在关于中国经济成长的主流解释当中,企业或者生产的组织过程是缺位的。在我看来,这是为什么我们讲来讲去外国人却听不懂我们的故事、不接受我们的解释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如果我们对于中国经济成长的解释总是围绕政府的作用进行,那么这种解释非常容易给批评我们的外国学术界提供炮弹。如果我们拼命强调政府在中国的经济成长之中的重要性,那么中国的经济成长很容易被归结为国家资本主义。我记得三四年之前,有研究机构组织了一批文章反击国家资本主义论。在阅读这批文章之后,我不觉得这样的反击非常有力。所以,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成长的解释恐怕有问题。

中国故事第二种讲述方式是贯穿我近期工作的主题。既然有第二种讲述方式,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讲述方式

二、中国故事的第一种讲述方式


(一)关于中国实践的两类研究:整全性解释与专门性研究


关于中国经济成长的研究有两种:一种是专门性研究,另一种是整全性解释。专门性研究关注中国经济成长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产业政策、宏观调控、官员晋升体制、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等等。整全性解释则重视如何从经济理论的角度解读作为整体的中国经济成长。整全性解释有两种形式:一种强调市场机制,另一种强调政府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别称为市场机制论和政府主导说。持有这样两种整全性解释的分别是主流的西方经济学专家和主流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者。尽管这两个理论看起来完全不同,但是理论立场不同的两派学者却在一个特殊的方向上达成了令人意外的一致。

仔细分析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着力点都是资源配置。主流经济学家无非是从市场机制改变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经济成长。有意思的是,政治经济学家关注的要点实际上也是资源配置,他们强调的无非是国企与宏观调控,说的还是资源配置。所以,非常怪异的局面就出现了:本来理论出发点不同的两派学者莫名其妙地走到了一起。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样两派学者的观点统称为中国故事的第一种讲述方式。


(二)后发国家工业化之中的关键问题、两种讲述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回到演讲开始时提到的故事。正是因为中国故事的第一种讲述方式统治了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国经济成长的解释,所以外国人听不懂中国经济成长到底是怎么实现的。高效的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高效的资源配置显然不等于经济发展。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入两组范畴。第一组范畴是资源配置与资源使用。我们熟悉的市场失败和政府失败问题实际上是与资源配置联系在一起的。与资源配置相对的是资源使用、即列宾斯坦在1966年提出的X效率。所谓X效率指后进国家企业的效率损失主要不是资源配置引起的,而是管理水平导致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后进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之中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改善资源配置的状态,另一个是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工业化才能实现。

第二组范畴是生产关系与生产组织方式。上午很多老师的演讲实际上围绕生产关系展开,但是他们忽略了生产组织方式问题。如果说对于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研究者的批评是他们忽视了资源使用问题的话,那么,对于主流的政治经济学家的批评则是他们对于生产组织方式的重视不够。

三、中国故事的第二种讲述方式


让我们转向第二种讲述方式。当然,提出第二种讲述方式并不是试图排斥或否定第一种讲述方式。在后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当中,资源配置与生产关系都是关键问题。但是,资源配置与生产关系远远不是后进国家工业化故事的全部要点。


(一)第二种讲述方式的理论依据


过去几年我们做了一点工作,从后发优势论、资源禀赋论以及由资源禀赋论演化出的比较优势论出发,论证第二种讲述方式的理论依据。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这里就不讨论了。可以讲的是马克思—钱德勒—拉佐尼克传统。这个研究传统指的是在理解特定历史时期重要国家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的时候,首先应该把分析焦点放到领先行业当中的领先企业之上,然后把微观层面的观察转化为政治经济学分析。这个研究传统对于改变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第二种讲述方式在中国并不发达的原因


第二种讲述方式在中国并不发达。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关注资源使用问题可以留给主流经济学家去解决,但是政治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关注生产组织方式问题只能由我们自己解决。其实,大家非常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学界关于生产方式存在长期的争论。在这个争论发展的过程之中,出现过所谓中介说,但是中介说后来也被放弃。这就造成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基本上不关心生产组织方式问题。关于生产组织方式的研究,本来是政治经济学家可以发挥比较优势的领域。遗憾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导致这种现象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讲生产组织方式的时候非常容易把它理解成企业组织形态。但是一旦把生产组织方式理解为企业组织形态,就会出现一个尴尬的问题。与中国有可比性的大国在赶超进程当中都出现了可以进入教科书的管理范式变迁。但是到现在为止,很难说中国企业已经推动了管理范式变迁。


(三)第二种讲述方式的尝试


采取第二种讲述方式的先行研究并不是完全不存在。文一和路风老师所做的研究比较接近第二种讲述方式。但是这些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内组织形态。我们刚才提到过,中国的领先企业在企业内组织形态方面尚未实现范式变迁。所以,在逻辑上,这条路可能不容易走通。

这是不是说中国企业在生产组织方式领域的实践没有理论价值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知道生产组织方式具有两个组成部分:企业内组织形态与企业间关系。我们试图在作为生产组织方式的第二个组成部分的企业间关系领域发掘具有中国特色、接近范式变迁的组织形态,我们的发现是跨所有制竞合

跨所有制竞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从各位可能比较熟悉的话题——硅谷悖论——开始。硅谷悖论说的是在硅谷这种竞争非常激烈的地方,企业能不能赢得竞争取决于能不能进行创新,但是,这种创新以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前提。在硅谷地区,个人的独创性很关键,但是,这种独创性依存于社会网络。借助这个悖论,我们可以提出中国企业悖论。这个悖论与跨所有制竞合密切相关。中国企业悖论说的是,特定中国企业能否在竞争当中胜出取决于能否进行创新,但是,特定所有制企业的创新能否实现在总体上以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前提。借助这个悖论,我们可以注意到三种所有制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事实。在这种竞合关系之下,出现了三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能力构筑路径,三者互相交织、激荡,最后带来经济成长。

跨所有制竞合是不是中国的特殊现象?确实,这种竞合关系在别的国家历史上也出现过,但是规模不大。跨所有制竞合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产业之间的竞合。在中国,有些产业基本上由特定所有制企业控制。这种跨所有制竞合体现了不同行业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是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价值链环节之间的竞合关系。第三种是同一行业同一价值链环节之上不同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

在我们关注的汽车、电子、纺织、数控设备等行业当中,国企往往是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构筑的起点。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本身存在问题,这些能力构筑出来之后没有办法充分发挥。计划经济时代结束之后,国企构筑的各种能力开始转化成民企发展的起点。然后外资企业也参与进来,向中国企业转移了很多能力。随着进入市场的主体越来越多,国企被逼着改革。简单地讲,所谓跨所有制竞合大概是这么一个逻辑。


图源:实地调研


最后,我想讨论两种讲述方式的关系。我并不排斥第一种讲述方式。但是,以资源配置或生产关系为核心的讲述方式存在问题。关于两种讲述方式的关系,可以看这张图。这是我们调研的一家汽车配件企业的产品。它做的是什么产品呢?它做的是汽车内饰和外饰当中的塑料件,把所有的塑料件放到一起可以组成一台汽车的轮廓。这张图跟我们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把中国的经济成长理解为一辆奔驰的汽车,那么强调资源配置或者或者生产关系大概相当于强调汽车的轮廓。但是,这辆车究竟是怎么运转起来的这样一个问题,远远不是通过强调车的轮廓就能充分回答的。对于汽车的运转机制的讨论只能以关于汽车内部的部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为基础。正如轮廓与内部部件共同构成汽车,同时采用两种讲述方式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1裴长洪|新中国经济的第一个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

2. 赵燕菁|平台经济与社会主义:兼论蚂蚁集团事件的本质

3. 赵燕菁 | 平台经济:寻找最优的产权边界——答朱海就商榷文

4. 庞明川 | 疫情防控宏观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 龚刚 | 是拍卖还是明码标价——兼评2020诺贝尔经济学奖

http://www.cpeer.org/

http://www.peforum.cn/

责任编辑:张妤婕    审核:余超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

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