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凤才: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二)

王凤才 中社学人 2022-09-09


6、 “现代百科全书”:H.克勒纳

 

H.克勒纳(Hermann Klenner,1926—),德国左翼马克思主义法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德国马克思主义大会协调小组成员,被誉为“现代百科全书式人物” [1]。

1926年1月5日,生于德国奥登瓦尔德。二战期间,在德军服役。1946—1949年,在民主德国哈雷大学学习法学。1952年,完成题为《在阶级斗争指导下立法方法的形式与意义》的博士论文。1953年,任洪堡大学讲师。1954年,任洪堡大学Peter-Alfon研究所执行所长。1956年,任洪堡大学法律系教授、主任,并成为民主德国“领袖级的”法理学家。波匈事件后,民主德国出现了反对“批判的知识分子”现象。H.克勒纳、F.贝伦斯(FritzBehrens)、A.本纳尔(Arne Benary)、J.库钦斯基(Jürgen Kuczyski)被当作批判的靶子。[2]洪堡大学法律系学术委员会对H.克勒纳的处理意见:“客观上具有敌对性质,是唯心主义的、非历史主义的,原因是阶级立场问题” [3];德国统一社会党经过33个小时的大会争论后,将H.克勒纳、U-J.豪伊尔等人定性为反党集团的初级阶段。1958年,群众集会后,他们被确定为政治新左派,被监禁、流放、劳动改造。劳动改造结束后,H.克勒纳作为法学家到柏林Karshorst高级经济学校工作。1965年,任该校政治法律研究所代理所长。1967年,任民主德国科学院政治学与法学理论研究室主任。1968年,H.克勒纳又遭到批判,被勒令远离政治学与法学理论,而转到哲学所从事哲学研究。但是H.克勒纳仍然像从前一样是“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联合会”理事,有时是四个主席之一。1967—1983年,任该联合会民主德国分会主席。随后成为民主德国人权协会成员,有时担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民主德国代表团团长;1986年,成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四个主席之一。

主要著作:《在阶级斗争指导下立法方法的形式与意义》(1953)、《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法的本质》(1954)、《宪法研究》(带文献附录,1964)、《民主德国公民的政治权利》(1967)、《权利的空白:对纯粹法学的谴责》(1972)、《科技进步条件下的人权》(Hermann Klenner/Grischa Klenner,1976)、《危机中的法哲学》(1976)、《人权、虚伪与真理》(1978)、《马克思主义与人权:法哲学研究》(1982)、《从自然法到法的本性》(1984)、《民主德国劳动法: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1987)、《法哲学的真实性与真诚性》(Hermann Klenner/Karl-Heinz Schöneburg/Ernst Weihrauch,1987)、《断裂与改革前景》(合著,1989)、《霍布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1989)、《19世纪的德国法哲学》(1991)、《论法国大革命》(1991)、《康德的法哲学与法律学说》(合著,1996)、《欧盟作为民主法治的福利国家规定和平秩序?》(1998)、《最佳利益原则:英国启蒙时期法哲学与政治哲学》(1998)、《公民解放:启蒙时期法哲学研究》(2002)、《法的历史性:德国古典法思考》(2003)、《法与犯罪》(2004)、《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文集》(2009);等。

 


7、“顽强的民主斗士”:U-J.豪伊尔

 

U-J.豪伊尔(Uwe-Jens Heuer,1927—2011),德国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论坛发言人,德国马克思主义大会协调小组成员,被誉为“顽强的民主斗士”。

1927年7月11日,生于德国埃森。20世纪50年代,在民主德国哈雷大学学习和研究德国政治法律史。在此期间,与H.克勒纳过从甚密。两德统一前,40年来一直在柏林担任法学教授;民主德国转向后,最初是人民参议院议员,八年后成为联邦议会民社党议员,后来成为左翼党议员团法律政策发言人。2011年10月22日逝世。

主要著作:《一般土地法与阶级斗争:作为18世纪末普鲁士封建制度危机表达的一般土地法原则的论争》(1960)、《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新经济体制中的民主与法律》(1965)、《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法律》(1967)、《历史法则与政治组织》(1974)、《经济法的社会有效性》(1979)、《社会主义法律与经济管理》(1982)、《经济动力与经济法》(198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思考》(1987)、《创新、内驱力与经济法》(1988)、《马克思主义与民主》(1989)、《新德国,新宪法?!》(Uwe-JensHeuer/Gerhard Riege,1992)、《一分为二:如何对待德国统一社会党历史》(Michäl Schumann/Gregor Gysi/Uwe-JensHeuer,1992)、《回顾:民主德国历史的政治层面与法律层面》(Lothar Bisky/Uwe-Jens Heuer/Michäl Schumann,1993)、《“犯罪国家”?:政治正义与如何对待民主德国历史》(Michäl Schumann/ Lothar Bisky/Uwe-JensHeuer,1994)、《民主德国的法律秩序》(1995)、《巨大的忧虑:“马克思主义论坛”是什么?思考什么?想做什么?》(1995,WolfgangRichter/Uwe-JensHeuer/Harry Nick)、《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批评‘共产主义黑皮书’》(1998)、《民主与专政》(Uwe-Jens Heuer

/Hermann Klenner,1998)、《冲突:一个法学家在两个德国》(2002)、《马克思主义与政治》(2004)、《马克思主义与信仰》(2006);等。

为了纪念U-J.豪伊尔,德国《马克思主义杂志》(06/2011)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与政治》有关章节《反对力量与国家角色》,以及《U-J.豪伊尔与民主理论》(H.明肖)等文章;《马克思主义创新杂志》(2012.12)发表了《纪念U-J.豪伊尔》(H.克勒纳)一文;G.多伊姆里希[4]以《马克思主义杂志》和德国共产党主席团名义表示沉痛哀悼,并称U-J.豪伊尔为“有争议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顽强的民主斗士”。



 

8、传统马克思主义堡垒:H.H.霍尔茨

 

H.H.霍尔茨(Hans Heinz Holz,1927—2011),德国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传统马克思列宁主义捍卫者,《马克思主义杂志》出版人,可以视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堡垒”。

1927年2月26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青年时期,从记者转向哲学研究。1969年,在E.布洛赫指导下,以“莱布尼兹与黑格尔那里的‘主奴关系’”为题,在莱比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71—1978年,担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978年以后,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并与意大利历史学家D.洛苏尔多[5]共同编辑出版欧洲哲学杂志Topos。2011年12月11日逝世。

主要著作:《萨特:对其哲学的阐述与批判》(1951)、《语言和世界:语言哲学问题》(1953)、《法国存在主义》(1958)、《尼采》(研究版4卷本)(1968—1974)、《与卢卡奇谈话》(1975,Hans Heinz Holz/Leo Kofler/Wolfgang Abendroth)、《逻各斯的精华:E.布洛赫的“尚未”世界哲学》(1975)、《冒险的叛逆——哲学中的资产阶级抗议运动:M.施蒂纳、尼采、萨特、马尔库塞、新左派》(1976)、《X.莎温斯基:在空间中运动,空间的运动》(1981)、《辩证法与反映论》(1983)、《A.斯达考维斯基:现实的隐喻=实在的隐喻》(1986)、《社会主义的失败与未来》(1991)、《辩证法的结构》(1992)、《莱布尼兹(导论)》(1992)、《破碎世界的哲学:关于本雅明的反思》(1992)、《笛卡尔》(1994)、《文化比较中的中国:哲学比较学文献》(1994)、《今天共产主义:政党及其世界观》(1995)、《造型艺术中的哲学理论》(第1卷:《审美对象:现实性的在场》,1996;第2卷:《描述的结构》,1997;第3卷:《意义的瓦解》,1997)、《统一与矛盾:现代辩证法问题史》(1997)、《最大的强盗团伙:中世纪的宗教与阶级斗争》(1999)、《社会主义代替野蛮:关于未来论争的文献》(1999)、《形而上学笔记:法国与德国》(2000)、《存在形式:艺术的严密建构主义》(2001)、《隐喻对辩证法理论形成的意义》(2001)、《H.H.霍尔茨50年来的文集》(2003)、《人—自然:H.普莱斯纳及其辩证人类学构想》(2003)、《世界构想与反思:辩证法的基础》(2005)、《差异与矛盾:从H.H.霍尔茨著作视角看》(Hans Heinz Holz/Christoph Hubig/Jörg Zimmer,2007)、《走向马克思的途中》(2008)、《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图像—语言文集》(2009)、《辩证法: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当代》(2010)、《哲学的扬弃与实现: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革命代数学》(2010);等。

在德国,有不少关于H.H.霍尔茨哲学的研究。例如,《作为辩证法基本轮廓的“内容广泛的普遍”:关于H.H.霍尔茨的“统一与矛盾”讨论文献》(T.科尔默,199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美学:关于H.H.霍尔茨的造型艺术的哲学理论》(Th.迈彻尔、H.李,2001)等。

 


9、风光不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E.哈恩

 

E.哈恩(Erich Hahn,1930—),德国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马克思列宁主义捍卫者,德国马克思主义大会协调小组成员。

1930年3月5日,生于德国基尔。1950—1956年,在民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学习历史学、哲学,接受正统马克思主义教育。1966—1989年,任民主德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所长。过去,曾经“非常风光地”担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民主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科学委员会主席;今天,甚至有点凄凉地作为养老金领取者生活在柏林。

主要著作:《论直接劳动的社会特征对农民阶级社会主义意识形成的意义》(1961)、《复杂的供应计划:市民议会及其机构保障居民好的供应》(1962)、《社会现实与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方法论方面》(1965)、《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1968)、《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论争》(1969)、《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阶级意识》(197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问题》(1974)、《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性与意识行为》(1975)、《论革命行动的意义》(1983)、《意识形态与艺术》(合著,1984)、《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导论》(合著,1987)、《意识形态与自由》(1988)、《没有意识形态的自由斗争?》(1988)、《人的发展与阶级利益的辩证法》(1989)、《意识形态》(1998)、《德国统一社会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1984—1989年之间的意识形态对话》(2002);等。



 

10、一体化马克思主义设计师:Th.迈彻尔

 

Th.迈彻尔(Thomas Metscher,1934—),德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家、美学家,可以视为“一体化马克思主义设计师”。

1934年7月30,生于德国柏林。先后在柏林、布里斯托、海德尔堡学习英国语言文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哲学、社会学。1966年,以“论爱尔兰戏剧家S.奥卡西(Sean O'Casey)”一文获得博士学位。1961—1971年,任贝尔法斯特大学女王学院日耳曼语言文学系讲师。1971—1998年,任不来梅大学文学与美学教授。1998年荣休。

主要著作:《艺术与社会过程:美学认知理论研究》(1977)、《民主智利的艺术与文化》(1977)、《欧洲文学中的和平思维:文学与人性关系研究》(1984)、《时代的挑战:关于当代哲学与文学的讲演集》(1989)、《传统与先锋之间的历史遗产:不来梅学术研讨会》(1991)、《巴黎沉思:关于解放美学》(1991)、《莎士比亚之镜:历史与文学观念》(4卷本,1995—2005)、《模仿与表达》(合著,1999)、《现代世界文学与非洲的声音》(2001)、《世界戏剧与历史进程:论歌德的〈浮士德〉》(2003)、《社会主义先锋派与现实主义:肖斯塔克维奇的音乐美学》(2007)、《帝国主义与现代性:论当代艺术生产的条件》(2009)、《逻各斯与现实:一个社会意识理论文献》(2010);等。

为了纪念Th.迈彻尔诞辰65周年,德国出版了《历史的创伤:纪念Th.迈彻尔诞辰65周年文学与美学文集》(ThomasMetscher/KlausGarber/H.Gustav Klaus,1999);在《艺术也来自知识》[6]中,独立撰稿人E.拉德瓦尔特对Th.迈彻尔的《帝国主义与现代性》一书进行了评析,高度评价Th.迈彻尔的“艺术的政治伦理学”(politische Ethik der Künste)。[7]

 


11、“左翼马克思主义声音”:H.容克

 

H.容克(Heinz Jung,1935—1996),德国左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创新杂志》创办人与出版人,德国马克思主义大会发起人。

1935年1月22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先后在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学习经济学。作为共产党员长期参加党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杂志》共同奠基人、法兰克福/M马克思主义研究所(IMSF)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研究——IMSF年鉴(1978—1989)》共同出版人。1996年8月19日逝世。

主要著作:《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领域里的阶级斗争》(1967)、《国际康采恩与工人阶级:文献、统计、分析》(1971)、《1950—1970年联邦德国的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合编,1972—1975;第1辑:《阶级结构与阶级理论》,197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自联邦德国、法国、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导论》(1973)、《苏联的资本主义研究》(1974)、《联邦德国经济危机与妇女解放》(合著,1978)、《联邦德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1978)、《马克思主义研究:法兰克福/M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年鉴》(197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及其联邦德国的批评者》(Heinz Jung/ Josef Schleifstein,1979)、《经济萧条趋向》(1979)、《联邦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的国家》(第1卷:国家讨论与国家理论,1981;第2卷:经验分析,1982)、《新社会运动与工人运动》(1982)、《垄断、阶级、国家:联邦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构想与分析》(1983)、《历史的伟大圣经: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1983)、《企业中的阶级斗争》(1984)、《联邦德国的未来:左派的选择》(1985)、《畸形的社会化:联邦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学》(1986)、《断裂:技术支配、合理化类型与技术政策、文化政策趋向》(1987)、《告别现实:社会主义失败与民主德国经济崩溃——1989年夏至1990秋政治日记》(1990)、《没人谈论社会主义,但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地思考未来》(合著,1992)、《南宾根的历史印象》(2001);等。

为了纪念H.容克逝世十周年,《马克思主义创新杂志》(2006.9)重新发表了他撰写于1989—1990年的《左翼马克思主义:瓦解与新生》一文。在该文中,H.容克对苏东剧变以及马克思主义运动危机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主张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开放的、创新的态度。他相信,“如果马克思主义者能够成功地将‘旧的’阶级问题与新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全球性问题结合起来,创造新的政治表达形式和社会表达形式;并且,如果他们能够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与当时第三世界的解放运动之间的世界范围的进步联盟做出贡献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思潮在德国社会中就能够发挥长期的作用。”[8]

目前,德国有H.容克基金会(Heinz-Jung-Stiftung),并主办了几届H.容克研讨会。



 

12、绿党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家:R.巴罗

 

R.巴罗(Rudolf Bahro,1935—1997),原民主德国 “持不同政见者”,德国绿党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家,生态社会主义先驱。

1935年11月18日,生于德国。1952—1977年,成为名望较高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党员。1965—1967年,任民主德国《论坛》杂志副主编。1977年,被以“叛国罪”逮捕。1978年,被指控为“间谍罪”并被判八年监禁。1979年,在国际舆论声援下获释并到联邦德国定居,并任汉诺威大学教授。晚年,任德国萨克森州政府支持的洪堡大学“国际生态社区”试验项目负责人,从理论上致力于“红”与“绿”融合,成为德国绿党重要的政治理论家。1997年12月5日逝世。

主要著作:《抉择: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批判》(1977)、《我将继续推进我的道路》(1977)、《对R.巴罗关于现实社会主义挑战的回答》(Rudolf Bahro/Ulf Wolter,1978)、《与R.巴罗团结在一起》(1978)、《劳动场地反对环境?:红绿论争》(1980)、《这一切都归于我们…..:80年代的前景》(Rudolf Bahro/Ulf Wolter,第1卷:东西德发展趋向,1980;第2卷:80年代的政治前景,1980)、《马克思主义危机?》(Rudolf Bahro/Franz Cahannes,1980)、《新政治要素: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1980)、《创造性辩护:对现实社会主义劳动条件的批评》(1980)、《资源的枯竭?:论生态社会主义》(1981)、《经济学与生态学》(1981)、《方法的疯狂:关于冷战逻辑、和平运动、苏联共产党与德国共产党》(1982)、《作为和平政策的欧洲的欧洲化》(1982)、《绿党政治的未来前景》(1984)、《神圣表象中的激进性:现代社会精神的重新发现》(Rudolf Bahro/JockelMaier,1984)、《另一方面的支持:从哈根到卡尔斯鲁厄的绿党政治》(1984)、《拯救逻辑:谁也阻挡不了的启示?——关于生态政治的基础》(1987)、《民主的未来:东西德政治制度发展前景:》(合著,1988)、《回归:作为世界毁灭起源的世界危机》(合著,1991)、《第一个与最后一个荷尔德林:什么原因使人们记住了W.海斯的重要文化价值》(1993)、《真诚地保护地球:启示录或新时代精神》(Rudolf Bahro/Kurt H.Biedenkopf,1995)、《R.巴罗:思想家、改革者、人道主义政治家》(Rudolf Bahro/GuntolfHerzberg,2007);等。


来源:王凤才:《重新发现马克思——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附录”第313—321页。


1  Vgl.Uwe-Jens Heuer, Hermann Klenner-ein monderner Enzykolpädist, in:ZeitschriftMarxistische Erneuerung,Nr. 65, März 2006, S.158-173.

2        A.Helmbrecht, Professor Klenner und der Revisionismus, in:Neues Deutschland vom 26/1/1958.

3  Vgl.Uwe-Jens Heuer, Hermann Klenner-ein monderner Enzykolpädist, in:ZeitschriftMarxistische Erneuerung,Nr 65,März 2006, S.160.

4       G.多伊姆里希(Gerd Deumlich,1929—2013),德国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杂志》资深编辑,《我们的时代》资深评论员。

5       D.洛苏尔多(Domenico Losurdo,1941—),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教授,左翼马克思主义历史家,国际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法协会主席。主要著作:《黑格尔与德国的遗产》(1989)、《共同体、死亡与黄昏:海德格尔与战争意识形成》(1995)、《黑格尔与现代自由》(2000)、《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从乌托邦到“批判的共产主义”》(2000)、《从历史中逃离?自我批判与自我憎恨中的共产主义运动》(2000)、《自由主义反对史》(2006)、《为历史而斗争:历史修正主义及其神话》(2007)等。

6        Edger Radewald, Kunst kommt auch von Wissen, in: Marxistische Blätter, 03/2010, S.113—115.

7        参见王凤才《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0》,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0》,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        ZeitschriftMarxistische Erneuerung,Nr 67, September 2006, S.20.




本文作者王凤才


文章来源:《重新发现马克思——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本次转载自微信公众号“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