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收藏】2020年国内主要社会思潮

人民论坛网 中社学人 2022-09-09



原题目:重磅推荐!历史交汇点上的国内社会思潮观察



何为历史交汇点?这里是指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个历史交汇点,恰逢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大疫情危机、新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等交织叠加,共同构成国内社会思潮流变演进的主要背景。在这个重大历史交汇处,社会思潮的演变也相应呈现重大节点性特征。


来源 | 《人民论坛》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作者 |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本课题首席专家 贾立政;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学术前沿》杂志总编辑 孙墨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真理告诉我们,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是社会客观状态的反映,最终必然由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状况所左右。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高瞻远瞩,战略统筹“两个大局”,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成就。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迈向新发展阶段。进而,体现和代表着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所思所想的国内社会思潮,其发展演变也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出现一系列重要转变,呈现如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一元指导更强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彰显。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积极主动。

二是多样观念更多彩。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丰富多彩,发展与保护、便捷与安全、消费与节约等价值观议题和热点问题更受关注,消费主义、女性主义、泛娱乐主义、生态主义影响广泛,既映射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价值主张,又积极彰显其建设性,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三是噪音杂音更微弱。当今的西方世界面临深刻危机,经济面临严重衰退,社会深层矛盾凸显,疫情防控乏力。在一系列不争事实面前,我国国内社会思潮中由西方因素驱动、制造的噪音杂音更趋微弱,新自由主义衰落,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式微,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政客蓄意抹黑制造的“全球疫情中国原罪论”“中国威胁论”等无端指责,已被事实揭穿其图谋本质,不仅毫无市场,反而让人们更加理性、更加清醒。

四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切身感受和强烈对比,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人们在立场、方向、道路等根本问题上更加清醒、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令人欣喜的是,一元指导与多种多样更加高度融合协同,一元指导在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多样的同时实现更巩固更强大;多样观念在更加认同、更加主动自觉接受一元指导之下实现更多样多彩。

之所以会呈现上述重要转变,既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光明未来使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唯一取得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无可争议的发展成就、世所公认的伟大奇迹,是推动意识形态领域“时与势”天平的根本力量、根本原因。



以三大指数(公众思想指数、人心向背指数、治理效能指数)的研究为基础,自2009年始,人民论坛杂志社课题组一直在开展社会思潮动态走向的监测观察、分析研究。针对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重要年份,从2020年8月至12月,我们开展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当年度相关资料搜集、采访调研、公众感知评价等工作,先后对国内主要相关科研院所20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访谈和意见征集,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观点和建议。通过对思潮的关注指数与影响指数等主要指标进行监测,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对国内社会思潮流变演进发展的最新动向、最新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得出,2020年人们最关注的国内社会思潮分别为:民族主义、生态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科技本位主义、国家主义等。其中,民族主义再次跃居年度重大思潮榜首,关注指数和影响指数都比较高;生态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等延续之前发展态势,并呈现新特征、新动向。




研判思潮的流变发展,既需要历史性分析,又需要历史节点上的断面分析,需要宏观感知研判、总体走向分析与深入精准观察、把握规律特点的统一。

★ 1.民族主义思潮更趋积极主动。相对以往被动的反应机制,民族主义思潮改变明显,对外部打压冲击的抵抗力、免疫力增强,心态趋向成熟,更显积极主动、担当作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推高了全球范围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极大推动了这一思潮的发展。在国际社会,民族主义展现出经济民族主义、技术民族主义等多个面向,展现出保守、极端倾向;外部环境的严峻复杂,激起了我国民众对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关注,使得特殊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内涵。一方面,中国高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以及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抗疫精神”的形成为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发展再添动力。另一方面,2020年国际社会种族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等思潮势力的持续扩大,客观上也促使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发生转向,使得以往相对被动的反应机制变得积极主动。

★ 2.新冠肺炎疫情使生态主义思潮获得更多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野生动物保护等问题的关注。围绕病毒溯源、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治理能力、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中医西医孰优孰劣、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绿色发展走向等问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出许多新观点新建议。气候变化、物种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不仅成为全球性议题,也逐渐引发国内公众更多关注、思考。在中央大力倡导下,生活垃圾分类等生态、环保意识逐渐成为普遍共识。全社会对以牺牲、破坏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行为和现象容忍度大大降低。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点,生态主义思潮在2020年的流行,成为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履行生态保护责任的重要推动力。

★ 3.网络民粹主义加速蔓延。呈现网络暴力、二元对立、低龄化倾向及趋势,泛娱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活跃更对其发展推波助澜。2020年,“社会性死亡(社死)”成为热词,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为民粹主义的蔓延提供了土壤。网络表达方式的碎片化,导致在公共议题讨论中,容易群情激奋,罔顾事实,立场先行。不同诉求群体之间拒绝理性沟通与对话,一方面“自说自话”,一方面相互攻讦、谩骂、人身攻击,最终滑向群体极化。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民粹主义向低龄化发展,未成年人参与比例上升,如“饭圈”文化、“祖安”文化、“鬼畜恶搞”都有未成年人参与。民粹主义用娱乐、调侃的方式解构权威、撕裂共识,在具有严肃性、政治性的话题以及公共卫生、法律、民生、教育等领域,容易发生舆情波动,反映了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的动态变化。近十年来,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呈抬头之势,特别是在网络这一特殊语境中,这一思潮形成了特有的运作模式。

 4.泛娱乐主义影响日趋深入。资本、市场、新技术与大众传播等要素进一步相互融合,使得泛娱乐主义对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影响范围加速扩大。“泛娱乐化”趋势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方面,“饭圈”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演艺界“顶流”长期占据热搜,一些“饭圈”热词全社会流行,“打call”“应援”等“饭圈”词汇,“震惊体”等泛娱乐化“标题党”表达方式逐渐被主流媒体使用、接纳,甚至成为常态。泛娱乐化现象存在、泛娱乐主义蔓延,根本上源于资本对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主导作用和对大众传播的深刻影响。韩国、日本等娱乐产业发达国家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深受“饭圈”文化影响,其中许多深层负面效应值得警惕。

★ 5.消费主义思潮出现新趋势。数字生产力革命逐渐向高龄人群和边缘地域下沉。2020年,经济与消费无疑是两大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打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节奏,但也由此催生了诸多经济新业态。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不仅有越来越多新的消费市场被不断开拓,民众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转变:线上购物成为人们满足日常消费需求的一个主要方式,“直播带货”“线上经济”“无接触经济”快速发展。可以预见,在数字经济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 6.文化保守主义热度攀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中医热”急剧升温。重提儒家治理思想与治理模式的现代合法性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儒家的“天下”价值理想可以为全球抗疫合作提供思想基础。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发展现状对比中,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捧、“无脑”崇拜逐渐降温,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国学、传统曲艺、汉服流行。在避免盲目自信和排外情绪的前提下,应注重发挥文化保守主义的积极效应。

 7.个人主义思潮活跃。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物质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社会公众的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主张尊重个体差异、个体诉求,个人主义思潮随之活跃。在集体主义宏大叙事之外,更多的个体希望被看到、被尊重。应认识到,个人主义的活跃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发展成就之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必然要求更加尊重个体差异,更好实现个体期待。但同时,个人主义思潮的发展可能走向极端。在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逐渐式微,美西方传统意识形态操控技术难以奏效的新背景下,必须高度警惕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错位成为美西方对我国开展意识形态攻势的新“靶点”。

★ 8.实用主义滋长风行。资本力量空前强大,人们对获得财富和物质资源更加热衷,“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不仅成为网络流行语,更映射了一种普遍社会心态。明星、企业家等高收入群体昂贵、精致的生活方式在互联网信息化条件下更生动、直观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在更多公众价值取向中,获得物质、财富上的成功成为唯一或最主要的目标,信仰立场、思想观念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调整、改变,随时呈现“两面”甚至“多面”,造成精致利己主义现象大量出现。必须认识到,这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不断分裂、衰落,造成深刻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人们的思想一旦被物质财富欲望所主导,就很难再进行有效引导,凝聚引领。殷鉴不远,需高度警惕。

 9.科技本位主义逐步凸显。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原本隐而不显的科技本位主义,通过一项项具体技术直观展现在人们面前。疫情防控背景下,网络课堂、远程办公、云端会议、线上购物、扫码通行等应用更加广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发展,算法基本已成为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的底层逻辑,平台及其运营商在算法的加持下实现数据炼金术的华丽转身。对于个人而言,量化自我成为一种全新的科技本位主义表现形式,个体宁可相信数据也不相信自我,这种认知倾向可能导致人的异化。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内社会思潮演变的外部环境大背景。大变局给我国新发展阶段带来了新的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不可避免要受到全球变局的影响。当今世界是个风险社会,全球范围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任何突发性事件都可能引发国家重大安全隐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多国肆虐,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仍在扩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剧了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我国发展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国际局势的变化,给国内思潮的涌动提供了契机,导致国内思潮非理性因素增多、风险点增加。与此同时,全球要素配置和国际力量洗牌中出现的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办好自己的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是国内思潮发展演变的时代主线。新时代的主题词是“复兴”,国家和民族将在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科学社会主义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21世纪的光芒。2020年,中国的抗疫表现为世界树立了典范,中国取得的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

以数字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政治社会深刻变迁。科学和技术是影响人类命运和大国关系的重要变量,前三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西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变革,正在积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基因工程等为代表的前沿性、颠覆性高新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数字鸿沟”加剧了国家内部和国家间更加尖锐的贫富悬殊,引发更大范围和更多类型的不确定性。

以公共卫生危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国内社会思潮走势。疫情成为2020年国内各大思潮风起云涌的加速器和助推剂。围绕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居于不同舆论中心的各种社会思潮呈现出集中“火力”又各自为战的特点,形成全民抗疫背景下思潮涌动的底色:民族主义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凸显,激发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力量、促进民族团结的功能得到发挥;抗疫话题成为2020年生态主义的聚焦点,生态主义和环境主义、生产主义,生态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生态社会主义和绿色资本主义等各种思潮展开激辩。

国际思潮汹涌激荡引发国内思潮的联动反应。2020年疫情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窘境,疫后世界发展的可能图景也引发人们普遍的担心,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文明冲突加深,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霸凌主义、排外主义等思潮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持续影响,国际社会上形成的以反华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潮和反智主义思潮勾连,可能引发国内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思潮走向非理性,形成盲目排外的极端情绪。



我国与西方国际政治较量将更多转向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会愈演愈烈。一些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回潮,试图通过渗透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甚至图谋在我国掀起新的“颜色革命”。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及西方国家疫情应对不力,加剧了西方一些政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的攻击,这些来势汹汹的无端指责,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的战略遏制不会改变,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围堵还将加强,未来我国与西方社会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的较量会更加激烈。

随着西方传统强国在经济上的衰落,西方世界的“文化霸权”也将逐渐走向衰落,国际社会期待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广泛共识。美国虽然在军事实力上依旧是超级大国,但是从经济实力上,已经不能保持超然于其他大国之上的优势地位,经济的衰退撼动了西方世界“文化霸权”地位。同时,国际社会期待一种新的国际政治观,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性发展问题,承认文化差异与文化互补性,从全人类利益和共同命运的高度透视国际政治。全球治理霸权文明的老路曾经有用,但现在肯定走不通了。新路尚未完全找到,但是方向是明确的。

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将会越来越成为国内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普遍共识。中国防疫的巨大成绩和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内部的恐惧、混乱、分裂和衰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使国内民众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深刻认识社会思潮产生的土壤,辨析其合理因素和不合理成分,在及时正确引导的同时,对错误思潮倾向进行有理有利有节斗争,增强斗争意识、强化主流舆论引导。民族主义、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社会思潮,既有一定积极意义,又蕴含非理性因素、极端化倾向,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则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危害。对于社会思潮反映的现实问题,应当妥善解决,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错误思潮和不良倾向,要增强斗争意识,从学理上深入分析批判,研究其社会土壤、内容逻辑,揭露其本质并扬弃之。

把握社会思潮更加隐蔽、更加多变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互联网空间话语体系建设。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的主要活动空间为互联网,广大网民既是受众也是参与者。因此,应加强网络空间舆论引导,持续关注网络空间舆论动向,营造网络空间健康有序的交往风气。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同时,必须时刻关注互联网虚拟空间话语体系建设,坚守舆论空间意识形态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正面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纠正当前普遍存在的不良思想倾向。要善用“网言网语”,用年轻网民喜闻乐见的话语和表达方式,实现主流价值观与网络亚文化对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及时掌握国内外思潮合流联动趋势,更注重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中生动、从容讲好中国故事。在抵御国外错误思潮进攻,弘扬主旋律的过程中要讲好中国故事,借助鲜活生动的故事告诉世人,中国在抗疫防疫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应对领导能力,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救援、国际合作方面展现了中国担当。通过良好的外宣方式展示中国形象,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始终站在国家利益至上的角度,塑造新时期网络文化的新内涵,要加强国际舆情的预判研判,及时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国际舆论,增信释疑,在国际上传播正面声音,为中国发展、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警惕思潮高度碎片化、反智化的趋势,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合理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融交锋,具有一定的煽动性,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影响较大,他们容易被“杂音”裹挟,盲动盲从,产生非理性情绪。要更加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引导青少年群体在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焦点问题上树立正确认识。


【注:本文系2019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新时代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MZD032)的阶段性成果】



  往期精彩内容      



人民论坛评选发布:2020年度国际十大思潮!

趋势研判 | 大变局下的国际社会思潮流变

重磅策划!2020国际十大思潮


选自 | 《人民论坛》,王慧、石晶、潘丽莉、王妍卓、周素丽、陈璐颖、高洪远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媒体编辑 | 常嫦

新媒体美编 | 于珊、王楠楠

原文责编 | 赵橙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