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阻击茅台院士,捍卫中国科技最后的体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超级学爸 Author 学爸蛋总

全文共4200字,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两院院士,成为争抢的香饽饽

(二)茅台总工,喜获贵州科协推荐

(三)用好人才,谨防劣币驱逐良币


(一)两院院士,成为争抢的香饽饽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评选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个工作其实很重要,是科技届的大事。做得好,可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还可以鼓励更多的学子投身科技事业。

 

两院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一旦当选,意味着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资源,更崇高的荣誉,更优渥的现实待遇。

 

国家对院士有特殊的院士津贴,这个可以忽略不计。各地为了引进人才,给了院士开出了很高的待遇。

 

深圳新引进或新当选的院士,每人可享受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也可选择一套200平方米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

 

后续如在深圳全职工作满10年并取得深圳市户籍,即可无偿获得这套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购房补贴。

 

各个用人单位还会额外给出待遇,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给予全职在校工作的两院院士每年30万元的人才津贴。

 

四川省人民医院为引进两院院士开出的条件破了四川省的记录,不低于260万的年薪,500万的一次性安家补助,1000万的科研启动资金。

 

江苏师范大学为引进的院士高层次人才,提供200平米的过渡住房,每月10万元生活补贴;南京审计学院招聘的院士最高能拿到350万元的购房补贴。

 

总之,院士都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因为院士在学术界、在重大项目评审、在各种人才评选,在各种经费审批上,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我认为那些为祖国科技事业、为全人类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理应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甚至还可以再好点儿。

 

但也正是因为院士受到了这样的优待太诱人,院士头衔成了一些东郭先生们觊觎的目标,还有一些人,把院士头衔当成了摇钱树,当成了拉帮结派、打压异己的法宝。

 

因此,院士评选,我认为应该有这样几个原则:第一,要求严格,宁缺毋滥;第二,要有价值导向性;第三,防范提防学阀;第四,防止权力和资本的渗透。

 

什么叫做价值导向性呢?简单来说,国家缺什么,国家哪方面弱,就应该鼓励什么。比如基础学科,集成电路研究,是我们的薄弱环节,那么就应该向这方面倾斜。

 

如果基础学科容易晋升,容易出院士,那么我相信基础学科就能更容易留住顶尖人才,愿意埋头从事基础学科的科研人员会更多。

 

集成电路领域是我们痛彻心扉的领域,我觉得就可以发布悬赏公告,把任务分解,谁能攻克光刻机哪怕某一核心原理、核心零件、核心材料,都可以当选院士,这就是价值导向。

 

什么叫防止权力和资本渗透呢?就怕某些科研部门,为了巴结领导,把集体智慧的成果,包装给领导,把不学无术的领导送进院士队伍,让领导名利双收。

 

资本渗透也是如此。有的人已经脱离科研第一线很久,早就下海经商,早就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早就赚的盆满钵盈,我认为这类人就算是有独树一帜的见解,也不适合参选。

 

我不反对科学家学而优则仕,我也不反对科学家学而优则商,我也强烈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我希望科学家都能成为富翁。

 

但是脱离了科研,已经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已经成为商界精英的科技工作者,就不要参与院士评选了,院士头衔,就应该留给那些沉心于科技事业的科技工作者。

 

我认为,从国家价值导向上,权力,金钱,和学术头衔,最好只居其一,这也是从机制上规避学术腐败,就好像运动员,不能同时兼任裁判。屁股再大,也只能坐一把椅子。

 

当上了领导,你已经享受了应有的待遇,就不能同时经商,更不能霸占学术头衔,防止有人用权捞荣誉,贪图院士待遇。

 

要想经商,更要离开领导岗位和学术头衔,你已经不搞学术了嘛。另外,作为一个商人身份,再觊觎行政和学术头衔,谁知道会不会以权谋私呢?

 

院士评选,曾经出现过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2011年,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原中石油副总胡文瑞、中电投副总张晓鲁、神华宁煤董事长王俭等,都获得了院士候选人提名。

 

除了企业高管,2011年获得提名的还有原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原安监总局副局长闪淳昌,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

 

说实话,要是个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还说得过去,都已经当上了副部级大员,还来参评院士,要么是本人利益熏心,要么是有人刻意逢迎。

 

很欣慰,这种苗头已经被叫停,2015年,中国工程院发布公告,处级以上领导不能参选院士。但是我觉得,应该有个追溯机制,以前的笑话必须要纠正。

 


行政领导岗位参评院士刹住了车,但是企业领域还没有。比如2019年,百度的李彦宏,比亚迪的王传福,都成功跻身院士候选人名单。

 

毫无疑问,李彦宏和王传福,都曾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研发水平,但是他们目前已经成了成功的商人,已经获得了很优渥的回报,关键是已经脱离了学术,因此参选并不合适。


(二)茅台总工,喜获贵州科协推荐


今天重点要说的是茅台院士候选人。近日,贵州省科技协会网站消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被推荐参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种职业都值得尊敬,但是她若当选院士,将是中国科技领域的耻辱,理由如下。

 

第一,她个人的学术水平堪忧。从2002年至今,发表论文51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通讯作者4篇。

 

全部论文发表在10种期刊上,其中《酿酒科技》上发表了31篇。然而这个期刊的主办单位之一是贵州省轻工科研所。

 

而论文的内容,简直是茅台酒的质量检验报告。简直是把质检报告给发表了,难度没有超过本科生化学实验的水平,没有独创性,也不属于学术前言。

 

中文论文引用量最高为77,最低为15;英语论文,9篇中4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低于1.0的刊物,4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低于1.24的刊物,达不到国内高校生物类硕士研究生水平。

 

有人说工程院院士,论文不代表什么,那么我们看看她的发明,她的确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主要负责人是江南大学的徐岩教授,王莉是另外五个共同参与人之一。

 


王莉本人,已经基本上脱离了科研,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行政管理和党建扶贫,剩下的时间还要参与市场营销,用于技术和生产的时间很少。

 


第二,价值导向有问题。刚才说了,院士作为一种学术头衔,是一种荣誉,应该留给那些为解决国计民生重大科技问题的专家学者。

 

当前的中国,已经到了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虽然势不可挡,但是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多少人没日没夜的干。

 

为什么欧美国家挣钱似乎那么轻松?因为他们分走了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部分,我们说白了只能挣辛苦钱。

 

同样,美国为什么打压中国?就是不让我们向产业链最高端爬升。美国打压我们的底气,就是因为人家掌握核心技术,卡住了我们脖子。

 

核心技术靠什么?当然靠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哪里来?当然要靠教育;教育靠什么?当然要靠学区房;学区房怎么才能买到,当然要靠关系;关系要靠什么?当然要靠茅台……

 

等等,等等,我似乎把自己绕晕了,让我重新捋一捋,问题出在学区房,学区房怎么才能买到?当然要靠很多钱;怎么才能挣很多钱,只有炒股;买什么股,当然是茅台……

 

不对,我是不炒股的,另外,大部分人炒股是不挣钱的,挣钱还得靠工作或经商;工作突出经商顺利靠什么?靠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客户关系,良好的关系靠什么?还得靠茅台……

 

完了,这下绕不出来了。但不管咋说,要想攻克核心技术,必须要加大投入,投入到基础研究领域,投入到相关专业领域,而这都需要人才。

 

因此,我希望国家基础研究领域和核心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加大政策倾斜,完善鼓励机制,论功行赏,让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

 

第三,要防止茅台开个坏头。你觉得茅台牛批,我还觉得老干妈对我的胃口呢。王守义十三香他不香么!王致和的臭豆腐在本领域也不次于茅台。

 

茅台,的确给地方经济,给国家财政贡献了不少,但这无关核心技术。另外,如果只论经济贡献,华子的贡献也不小。

 

华子及其道内的兄弟,不仅凑足了全国每年的军费,还剩下几百亿可用于扶贫事业。如果茅台的总工都能评上,各行各业非要掀桌子不可。


(三)用好人才,谨防劣币驱逐良币



第四,警惕劣币驱逐良币。如果院士评选,掺杂了太多的权力,掺杂了太多的铜臭气,这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术界的氛围。


在这里说个题外话,只为了说明劣币驱逐良币。当年上高中的时候,有几个入党名额,我并不觉得自己够格,但毕竟是校优秀共青团员,萌生了争取一下的念头。


但当我看到一个品质很恶劣同级校友也递了申请书(纨绔子弟,打架盗窃欺负女学生,他爸是学校老师),我就撤了回来,不屑与之为伍。问题是他真的入党成功了。

 

回到院士评选。院士是一种稀缺资源,两年增选一次,每一次增选不超过120人,如果评选中,看财力,看关系,看圈子,搞平衡,搞论资排辈,就会起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作用。

 

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学无术却会搞权术的人、或者利益部门的代言人被选上,就会把一个个真正的学术大牛、技术大咖挤下去。

 

在这一方面,我国科研体制还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屠呦呦,84岁了,已经四次落选院士;袁隆平,也曾三次落选(已当选)。

 


2017年,清华建校以来“最年轻女博导”,37岁就带领团队攻克困扰了世界结构生物学界长达半个世纪难题的美女科学家颜宁落选了。

 


不久之后,颜宁选择了出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那里的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职位。两年后,颜宁顺利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爱珍,世界著名科学家,我国研究半导体的功臣,为国家做了很多卓越的贡献,次选落中科院院士。


她国内不断落选,却在国外不断披荆斩棘。2003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混得风生水起的许晨阳毅然回国报效国家,36岁当选“庞加莱讲座教席”,成为第一位来自美洲以外的数学家(中国国籍)。

 

37岁斩获“科学突破奖”新视野数学奖。就在大家以为他会一直为国效力时,许晨阳因落选院士,选择了出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20201110日,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的许晨阳荣获2021年度科尔代数学奖,这是全球代数领域的最高奖,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奖,让无数人为之感叹,也让人内心隐隐作痛。

 


2011年院士增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落选了。他的好友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也无缘中科院院士。他们两个在学术上的建树有眼目睹的,这个结果当时引起整个学术界轰动。



饶毅和施一公,都是国际一流的顶尖科学家,其学术水平不仅远在同领域的其他候选人之上,也高于部分院士


饶毅落选后,随后便在微博发文表示,从今以后不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饶毅称,应该让年轻的学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还可以做得更好。



中国有14亿庞大的人口,加上中国的家长们都那么重视教育,因此理论上中国肯定有不少人才。

 

但是,如何发现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用好人才,是一个大问题。而院士的评选,则具有导向意义。

 

茅台总工当选院士,将是中国科技界的耻辱。阻击茅台院士,就是捍卫中国科技最后的体面,也是对群众智商的基本尊重。

 




感谢支持



       

           
更多推荐
           

决不能让妖孽在华夏横行!

诗坛污浊横流,养鸳雏以死鼠

诗坛污秽泛滥,长江蒙羞悲鸣

论生态农业在振兴乡村中的战略地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