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替跑套牌行为,锅该谁来背?

江湖马拉松 马拉松江湖 2023-07-25


替跑套牌行为,在马拉松比赛中一直存在。随着近几年组委会从技术手段的完善,跑友们利用赛后照片搜索的监督,其“风头”已渐渐过去,不过,仍会有一些比赛后,你会在一些自媒体上看到类似“惊现套牌”之类的描述。


对于替跑套牌,的确引起了各方面重视,这两年好多组委会都开过处罚名单,却也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一个不好的现象,一旦出现替跑套牌,不少声音便觉得比赛不咋地,这个锅,不应简单地甩给组委会。


违规


为什么会有替跑套牌行为?一个马拉松赛事提供的名额,与广大跑友旺盛的需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


国内马拉松的报名费并不算高,极少有人会因为这一因素替跑套牌的。多是由于没中签,又想跑,便想出了如此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


替跑套牌一个是涉及到获奖名次的,有奖金,大家盯得紧;一个是偶然性的,赛后跑友搜索照片时,竟然发觉自己的号码还有另外一个人,当然也有一个号码“套”给几个熟悉的人使用的。


对一场上万人的比赛,出现一些替跑套牌的,若没有因此获得比赛名次,倒也算不上对比赛有多大的损害,最重要的,是对规则意识的一种践踏。


只有大家都遵守马拉松的竞赛规程,比赛才会相安无事。而像2016厦门海沧半马出现的替跑猝死,其概率相当小,可就是发生了,还打了官司。


防微杜渐,这也一度使得各大赛事对于替跑蹭跑十分紧张,生怕一不小心就惹上官司。



措施


为了从根源上杜绝替跑套牌,许多赛事都已取消赛前领取参赛物品的代领,必须本人持有效证件亲自到场领取。有些赛事也通过赛前戴手环来甄别选手身份。


紧接着,就是比赛日安检时,识别号码布的真伪,最严厉的,莫过于人脸识别,从理论上避免了所有替跑套牌行为。


当然,马拉松赛道并非全封闭的,而且,使用技术手段打击替跑套牌,也涉及到赛事成本和人流峰值问题。因此,并不是每一个赛事,都会采用全套的技术手段来应对替跑套牌的。


有时候,当被媒体披露出替跑套牌违规者后,跑者都希望组委会能够尽快查出,并对违规者作出处罚。这个执行起来,远非一件易事。


你首先要核实信息,无疑需要违规者的“配合”,不然也无法贸然下结论。有一些替跑套牌者,因为没有报名信息,你甚至无法找到其本人,如何调查下去?


除非这一替跑套牌形成了舆情,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机关介入。


还有,马拉松运营商,并非一个庞大的机构,也没有多少人力去专门应对替跑套牌。所以,大家不要奢望,报道一例,就处理一例。


为什么有些赛事对于查处替跑套牌行为显得不是那么积极,因为,其能做到的极其有限。



素养


马拉松在国内火起来也就几年时间,可谓泥沙俱下。赛事呈现几何级增长,一批品牌赛事脱颖而出,相对应的,是跑者的参赛素养,亦需要与时俱进。


一方面,需要组委会从措施上堵住漏洞,另一方面,根源上还是取决于跑者素养。


一些个案的替跑套牌,可能经过自媒体渲染,有不少跑者觉得是大事,但放在整个赛事中,属于很小很小的一件事。


你不能指望,组委会做到件件有回应,更不用说一些替跑套牌压根难以查下去的。


极端点说,采用航空规格的安检,便会最大限度地杜绝替跑套牌行为,若真的这么做了,马拉松也变了味了。


事情的最终解决,仍然得看在马拉松发展中,作为主体的广大跑者,对于马拉松的理解、认知程度。


大家都能做到对马拉松的敬畏,对规则的尊重,不但替跑蹭跑,很多问题都不是事了。


我们也相信,随着国内马拉松的进一步发展,类似的违规行为,会一点一点地消失的。



>>>点击更多精彩

补给豪华,就一定是好马拉松?

北马上马“店大欺客”?

哈城投真的“玩转”了哈马?

中体VS智美,今年风头谁属?

深马今年还是智美的

马拉松报名的首日效应

自媒体“监督”是好事,莫任性!

获取参赛名额,你是哪一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