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马拉松终极:万人以下,防控为先,一切从简
疫情一时间难以彻底根除,生活却要继续。
连电影都复工了,跨省游也放开了,各行各业都要恢复秩序,马拉松在千把人的小比赛的不断调试下,在几百人的越野赛的尝试中,其实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办赛许可了。
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在疫情维持眼下这种情形的背景下,所有行业都进入复工模式,马拉松也不会例外。乐观判断,只要措施得当,走过眼前的炎热后,国内举办万人规模以内的赛事,应是情理当中的。
不过也如“马拉松江湖”在此前一系列文章中所称,疫情后的马拉松,不可能跟往年相比了。最现实的做法,就是从过去的做加法,改为做减法,只保留不可或缺的核心服务,同时也是一个让马拉松回归跑步本源的过程。
规模
过去几年,国内的头部赛事,赛事规模基本都是30000或30000+了。马拉松,也都算得上所在城市的一件大事。
随着国内马拉松热潮狂劲,有一些赛事规模还在不断增长中,这也是对一座城市的检验,马拉松甚至积极推动着城市建设。
跑者无比幸福,国内这么多优质赛事,在竞争中纷纷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带给跑者趋于完美的参赛体验。
疫情让这种幸福丢了,刚开始连跑步都不敢,后来可以自己跑了,终归没有比赛的引领,各方面感觉都差了很多。
北京在新发地这波疫情后,都已经开放了500人规模的赛事,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相关的,北京旅游景区限流也调至50%。电影院复工则要求,上座率不得超过30%。
马拉松的复工,必然也是这个样子,必须无条件接受人数控制。从马拉松赛事来看,既要保持赛事的大模样,又要控制疫情的传播性,今年将人数控制在10000以内,无疑是个较为合适的选择。
赛事规模缩小后,同样需要本地化。以本地跑者为主,外加周边地区,大家也莫像过往那般,全国各地跑,每个周末都要去跑。
针对疫情,世界田径今年放宽了对旗下标牌赛事的标准,这也使得国内赛事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用邀请外籍精英选手。国内的,只要不是中高风险地区的参赛选手,风险应在可控范围内。
或许对于一些顶级赛事,这样的规模会影响“品质”,但没办法,要么取消,要么在此基础上举行。若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城市都能举行马拉松了,传递给外界的,亦是一种强大的信心。
防控
现在的任何事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都是重中之重。
马拉松要举行,不能照搬以前的方案,而是根据疫情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已有的一些小赛事,健康码是必选,有的则要求核酸检测,这些很可能是今年接下来马拉松赛事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赛事的起终点是人流最大的地方,可以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参赛选手分流。分枪、分区出发,等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群大规模聚集。
赛事要符合疫情的要求,就是在所有的服务上,都不建议人流的拥挤。比如想让选手快速通过补给点,仅提供必要的水跟饮料即可。能量补给,别搞得品种繁多,让参赛选手都停下来。
>>>点击更多精彩<<<
今年田协标牌赛事来得晚了些
中国马拉松需要民营运营商
后疫情期看马拉松⑤行业:
得有紧日子的打算
后疫情期看马拉松④跑者:
你能为跑步做点啥
后疫情期看马拉松③报名费:
哪能让你随便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