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岁女孩被校园暴力后:父亲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女儿关进精神病院 | 精神科医生陈百忧17

陈拙老友记 天才捕手计划 2023-07-05

大家好,我是陈拙。

这5年来,天才记录了挺多孩子被父母伤害的案例。

可能是因为看多了这样的故事,我下意识以为,只要跟不合格的父母反着做,大概就是合格的父母了。

比如孩子在学校里被挨欺负,要站在孩子这边,更不要说那句特傻b的话:“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后来我发现这事儿真不绝对。

精神科医生陈百忧前段时间给我分享了一个案例,里面的爸爸特别“合格”。

他的女儿被以老师体罚的形式,遭受了校园暴力,并产生了应激反应.

这位爸爸第一时间把女儿送到精神病院治疗,并尝试用各种方式为女儿讨回公道。

但陈百忧很快发现,这位爸爸给女儿带来的伤害,比那些不合格的父母更深。

在医院里我经常听到家属给我们的“承诺”,让大夫“别怕花钱”。

这通常是家属在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告诉自己“别怕花钱”。

其实他们已经开始心疼钱了,但为了看病我愿意“花钱”的态度和决心,必须向医生表示。

我眼前的这个父亲就在不停地念叨:“无论花多少钱,哪怕卖房子我也要把女儿治好。”

他的女儿叫瑶瑶,今年9岁,来的时候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兔子。

说这话的时候,他目送着妻子带着他们的女儿离开办公室,去往我们科的病房。

在精神科治病很少人需要走到卖房的地步,我很想让瑶瑶爸爸说点有用的,他光顾着表决心,一点没提为什么带孩子来精神科。

我让他别急,先说事儿,他女儿到底怎么了?

在我提醒后,瑶瑶爸爸开始咬牙切齿,拳头也攥紧了。


其实这个男人的着急上火我完全可以理解,他一家之主的地位显而易见,家里有什么事一定是他在前面顶着。

刚刚进我办公室的时候,他走在前面,妻子跟在他身后,瘦小的瑶瑶像小尾巴似的贴在妈妈身后。

进屋后男人先安顿妻女坐下后自己才坐下。

瑶瑶自从进屋后一直低着头,齐耳短发搭下来遮住半张脸,看不清样子。

我一说话,瑶瑶就直往妈妈身后躲。

“让阿姨看看你好吗?”我试图跟她交流。

她干脆把头埋在妈妈的背上,双手勒在妈妈腰上,有些发抖。

瑶瑶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一般来说即使是特别害羞的孩子,只要确定周围是安全的,都会慢慢跟人交流,但瑶瑶的反应不是害羞,更多的是害怕。

瑶瑶爸爸见女儿不配合,站起来走到妈妈身后打算把孩子拎出来,瑶瑶开始尖叫,一边叫一边往地上蹲。

我有点担心,感觉这个人的控制欲极强,只要事情不是按照自己预想的发展,就会原地爆炸。

瑶瑶妈妈有点慌张的看着瑶瑶爸爸,他烦躁的说:哄一下!

妈妈才赶紧转身去把女儿抱起来放在腿上搂着,瑶瑶的脸埋在妈妈的胸前。

这个家里无论什么事都男人点头同意才行,连妈妈哄孩子都得征求男人的同意。

在妈妈的安抚下瑶瑶逐渐安静下来了。

正好护士过来说床铺收拾好了,我让妈妈带着女儿先去病房,爸爸留下来给我讲情况。

瑶瑶爸爸才30多岁,一看就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大一些,显得憔悴。

我问他瑶瑶平时在家也这样叫吗?

我初步判断瑶瑶不像精神分裂症,也不太像抑郁症,更像是被吓着了之后出现的急性应激反应。

瑶瑶爸爸咬牙切齿地控诉:“孩子是被老师打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孩子的头往墙上撞!“

他的情绪非常激动,控制不住愤怒,眼睛通红,几乎爆出眼眶,边很大声的说:“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边说边用拳头使劲砸桌子。

“打完还让全部同学一起嘲笑她。”男人说继续说,忍不住从凳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暴走发泄自己的气愤,撞倒了我们放病志的推车。

主任隔了两间屋都听到了声音,条件反射般的从自己办公室跑过来。

我们之前在郊区的封闭病房工作,那里住的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时常有暴力冲突发生。

精神科大都是女大夫,所以每次有情况主任都会冲出来挡在我们前面。

虽然新病房的患者都比较稳定,很少有人闹事了,但主任的反应依然如闪电般迅速。

现在的情况跟患者发病了大吵大闹不太一样,主任在我办公室站了一会,搞清楚情况后冷静地跟瑶瑶爸爸说:“在我们这里治病花不了多少钱,不用你卖房子。你控制点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见到男人都忍不住要先安抚一下他的情绪,然后才能继续下去。


“大夫你们说天底下哪有这样失德的老师?”男人厉声质问。

“就因为没带作业,就把孩子脑袋往墙上撞。“男人又重复了一遍。

“孩子被老师打了,饭也不吃,学也不敢去上,晚上尽做恶梦,梦里又哭又喊,已经连续一周了。”

我说那你去找学校领导了吗?

瑶瑶爸爸更生气了,几乎暴跳起来,拍着桌子:“怎么没找,当时就跑到学校去找校长了。谁知道学校护短,不承认,还让其他孩子做假证,说老师没打。没打孩子能怕成这个样子?没打孩子能不吃饭不睡觉?“

虽然对瑶瑶爸爸的印象不是太好,但我听完瑶瑶的经历也很难受,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孩子身上,我可能也会像这个男人激动。

但另外一方面我也想不通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就因为没完成作业就把孩子脑袋往墙上撞,而且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上学那会也没见过老师这么打人。

实习生此时小声地问了一句,“孩子平时成绩好吗?“

瑶瑶爸爸听言,几乎有点歇斯底里的喊:“成绩不好老师就能打人啊?还拿着头往墙上撞,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把实习生吓得不敢吱声了。

真不知道这个爸爸一直这么情绪激动还是因为孩子的事情刺激到了他,反正他非常暴躁,我真怕他马上就爆炸了。

我给他递了一瓶水说你喝点水再说。

这个算是技术性递水,当一个人情绪很激动的时候,递给他一瓶水分散他的注意力,他不会太抗拒。

他缓了缓,“大夫你们也是做人父母的,要是你们的孩子遇到这种事儿能这样算了吗?我是没办法,但凡我有其他办法我肯定不愿意孩子住精神科,大夫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说着还差点要给我们跪下。

我没搭腔,我一直觉得,动不动就给人下跪并不是尊重,换一个场合他也会很轻易的把你踩在脚下。

我继续了解瑶瑶的情况:“瑶瑶在这件事情之前是什么性格?晚上睡觉怎么样?”为了更好的判断疾病,了解患者成长经历和生病前的性格是必须的。

瑶瑶爸爸答非所问:“这个事之前我们家孩子可乖了,这么乖的孩子老师怎么下得去手?”

我继续往下问,小时候生过什么病吗?是顺产还是早产?送幼儿园这些费劲吗?在学校有好朋友吗?

很多关于瑶瑶成长的问题,我都没说完她爸爸就立刻否认了。

在瑶瑶爸爸眼中,这些问题好像都无关紧要,他把一切矛头都指向了老师。

瑶瑶这种情况叫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一个人在突然受到很严重的精神创伤之后产生的应激反应。

瑶瑶的老师突然变得凶神恶煞,对瑶瑶大吼大叫甚至出手教训,对一个小孩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刺激。

这在精神科也很常见,这类患者大都出现在急诊,我去会诊过好多次。有一次夜班急诊,我遇到一个新婚才几天的女孩,躺在床上全身紧绷一动不动,我过去跟她说话她就大叫。一旁的家属说一小时前跟丈夫吵完架就这样了。

好事也能引起急性应激反应,《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范进在得知自己中举后拍手大笑,跌到水塘里一身泥水,后来又跑去庙里,鞋都跑丢了。

范进的表现跟“疯子“没什么区别。后来胡屠夫几个耳光把他打醒了。

现实世界里当然不可能打患者耳光,但如果没有其他负面事件发生,急性应激反应顶多几天就会缓解,不会影响之后的生活。

但是极少数的情况,会因为处理不及时或本人的性格原因,会演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对一个人的性格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抑郁或者酒精依赖等。

瑶瑶住院了,除了给她用一些精神药物外,她遇到的心理危机,凭她自己的力量肯定无法处理好,需要父母带着她一起化解。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个著名的说法: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另外的90%是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的。

但我没想到,这全家人的生活,从此按下了休止符。

晚上妈妈在医院陪着瑶瑶,爸爸在附近的小旅馆找了个床位住。

我只给瑶瑶开了极小量的镇静药和改善情绪的药,并没有做其他的处置,更多的是观察。

因为药物的影响,第二天早上查房时瑶瑶还在睡。

瑶瑶妈妈说瑶瑶昨天晚上哭叫了一会儿,把隔壁床的患者都叫醒了。

我问有没有比在家里的时候好点,瑶瑶妈妈没正面回答:“反正是叫了。“

瑶瑶妈妈说话好像有所顾忌。

瑶瑶爸爸在一旁打圆场:“刚来还看不出来,多观察几天才知道情况。”

这个爸爸说话不像一般的家长,倒像是平时我对患者说的安慰的话。

我再晚一些去查房时,瑶瑶爸爸已经不在了,瑶瑶正在跟妈妈玩,看到我去了,立刻就又躲妈妈背后去了,我试图再走近一点她就紧张得发抖。

平时我挺招小孩喜欢的,瑶瑶的反应让我有点受挫,回到办公室之后就开始自言自语。

师姐安慰我别急,慢慢来。

后来我一天去看瑶瑶好几次,果然,没多久她就不怎么怕我了。

虽然她还是不跟我说话,只是自己玩自己的。

查房时,瑶瑶爸爸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经常看他跑到外面神神秘秘地打电话,我知道他没有闲着,但也不知道他在捣鼓什么事,总不会是卖房吧。

瑶瑶爸爸不在的时候我会跟瑶瑶妈妈问一问瑶瑶在家的情况。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她跟自己的女儿不太熟。回答时吞吞吐吐,很多事她也拿不了主意,不知道是因为瑶瑶爸爸太强势,还是她本身就是这样的性格。

我曾经听到瑶瑶爸爸挺不耐烦的叫她闭嘴,别那么多废话,他都安排好了。

但她挺愿意跟人提瑶瑶的弟弟。

瑶瑶在住院前一直跟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他们夫妻带着小儿子在城里住,靠给亲戚的货站帮忙糊口,丈夫开货车拉货送货,不跑长途,就在附近的城市,她在货站帮忙出货。

其实一开始瑶瑶也挺正常,长得很结实,学习也不错。异样发生在她生了小儿子之后,瑶瑶的身体开始不好了,总是生病,成绩也开始下降。

她怀孕的时候怕瑶瑶多心,肚子大了就不怎么回家看女儿了,反倒是瑶瑶爸爸经常回家去看女儿。

那段时间是这个家庭最难的时刻,自己怀着孕,啥都吃不下,瑶瑶在家还总生病,他爸爸两头跑,白头发就是那个时候长的。

瑶瑶妈妈有点嫌弃女儿不省心,但从她的话里我能感觉瑶瑶爸爸还是很疼爱女儿的,他们之所以生老二,也许有一点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但不那么严重,并没有因为生了小的就不管大的了。

这些年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有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来医院检查的。很多家长不但不理解反而抱怨,说老师一天到晚没事做,尽折腾家长了。

我清楚的记得一个妈妈骂女儿说,如果检查出来没问题你就去跳楼吧。

那个妈妈再婚后又生了孩子,嫌弃这个成绩不好还成天给自己惹事的“拖油瓶“。

和那些孩子比起来,瑶瑶的处境算是还好的,妈妈的精力更多的放在弟弟身上,但爸爸是真的关心她的。

瑶瑶弟弟出生后,家里在城里买了房子,就把儿子带在身边抚养了。

我突然想瑶瑶爸爸成天挂在嘴边的,就是卖房子我也要把女儿治好,说的应该就是那个房子吧。

瑶瑶妈妈很挂念儿子,瑶瑶出事之后他们就把弟弟送老家给爷爷奶奶带,儿子生下来就没离开过妈妈,这几天也在家里闹呢。

一旁的瑶瑶仿佛没有听到这些,一直在摆弄爸爸给买的洋娃娃。

我问瑶瑶喜欢弟弟吗?瑶瑶抬头看了看我,犹豫了一会儿说喜欢,小时候我喜欢亲他的小脚丫。

说完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瑶瑶剪着短头发,个子瘦瘦小小的,笑得很可爱。

正说着,瑶瑶爸爸从外面回来了,一看见瑶瑶爸爸,妈妈立刻就不说话了。

瑶瑶爸爸每次见到我,都说同样的话,“大夫,你别担心,什么药好就用什么,别心疼钱,我卖房子也要把孩子治好。“

果然,他时时刻刻都想把他家房子卖了。

一周多之后,瑶瑶晚上已经不哭闹了,查房也不紧张,甚至白天呆不住,有时候会在走廊里跑来跑去,跑到办公室来看我们工作。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她对办公室里的每个物件都感到新奇,纯净水桶上的吸水器也要按几下,见到水出来就很开心。

她妈妈就在办公室门口站着,她也担心瑶瑶碰到不该碰的东西给我们添麻烦。

我跟瑶瑶妈妈说,瑶瑶这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瑶瑶妈妈很意外,完全看不出来高兴,反而直摇头说这个得等和瑶瑶爸爸商量一下。

每次去查房,如果涉及到瑶瑶生病的任何相关的事情,瑶瑶妈妈就推说要跟丈夫商量。

这一点让我很难受,就好像你在努力做一件事,对方不光不领情,还躲着你,找不到对手的感觉。

瑶瑶爸爸又总是不在,打电话就说忙,回来再说,一拖就是好几天。

师姐都问我说瑶瑶还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不办出院呢?

师姐的孩子跟瑶瑶差不多大,她也一直关心瑶瑶的情况,见到瑶瑶的进步她也很高兴。

她苦口婆心的跟瑶瑶妈妈说,这么大的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时间长了不上学,再去就跟不上了。

瑶瑶妈妈显然有点被说动了,不停的点头,但还是说要等瑶瑶爸爸回来再说。

师姐还想继续劝,但瑶瑶妈妈不再搭话了。

这个反应很奇怪,你说他们不关心孩子吧,他们舍得把孩子送到医院来看病,你说他关心吧,他们好像也没因为孩子的病情好转而高兴。

又过了好些天,我终于在病房见到瑶瑶爸爸。

我跟他说出院的事儿。他立刻否定说孩子还没好,还得再观察。

他把正在玩的瑶瑶拉过来问,你现在一点都不怕老师了吗?你去上学老师又打你怎么办?

瑶瑶听了爸爸的问话,又紧张起来,摇着头说“我不想去”,说着说着就哭了。

瑶瑶妈妈又赶紧搂过去哄孩子。

我说你别吓唬孩子啊,你这样说谁敢去啊?

瑶瑶爸爸态度挺好,但还是坚持说再住一段再出院。

我对他的好感荡然无存,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希望瑶瑶好起来?

又过了几天,瑶瑶学校的领导带着打瑶瑶的老师来了。

是个年轻的女老师,跟我想象中的刻板偏激的中老年妇女不一样,看起来还算和蔼。

到病房他们就吵起来了,瑶瑶爸爸的声音很大,冲那个女老师喊,“你说你打没打?“

学校领导是一名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她努力劝瑶瑶爸爸冷静。

走廊里很多人围着看,瑶瑶爸爸的声音不但没小反而更大了,仿佛就是说给大家听的。

瑶瑶爸爸揪住一个点不放:“你说是不是头撞到墙上了?”

学校领导说:“老师已经道歉很多次了,学校也公开处分了。希望你不要再去教育局闹了,有什么要求可以好好商量。“

瑶瑶爸爸积攒了很久的努力好像终于找到突破口了,冷笑说:“我不闹你们能来吗?”

我终于知道瑶瑶爸爸每天都在忙什么了,他一直在东奔西走的要给女儿“讨公道”。

瑶瑶见爸爸和老师吵架,吓得躲在妈妈怀里哭。

我过去把他们拉开,告诉他们出去商量,别吓着孩子了。

瑶瑶爸爸又把孩子拉过来说:“你说老师是不是打你了?是不是这个老师打的?”

瑶瑶哭得更大声,发出了尖叫声,瑶瑶的老师也哭了。

双方情绪激动,又把我们主任招来了。

瑶瑶爸爸回病房前,还指着老师说,不可能就这样算了,必须得有个说法。

他走后,学校的领导告诉我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版本:

老师之前把瑶瑶爸爸叫到学校好几次,都是因为瑶瑶的学习。

瑶瑶老师看瑶瑶成绩不好,还总是旷课,心里着急,还给孩子无偿补过课。但瑶瑶没什么长进,写作业还是不积极。

有一次谈话大概老师说的有点急了,说他们家长不负责,瑶瑶爸爸当时就有点生气,但也没说什么就走了。

他们也调了事发那天教室的监控,没完成作业的学生有好几个,在讲台上站了一排,老师用作业本打的头,显然没有使劲,前面几个男生被打了之后摸摸头就算了。

等轮到瑶瑶的时候,她突然向后一躲,脑袋撞到黑板了。撞得并不严重,瑶瑶撞到头的时候还吐了一下舌头,同学们都笑了。

之后的两三天也都正常上学,没什么异常,后来瑶瑶爸爸突然就把瑶瑶接走了,也不让孩子来上学,带去哪了也不说,好容易打听到在这里住院,所以隔了这么久才来看瑶瑶。

听了领导的话,我开始反感瑶瑶的爸爸,联想到他一直在大呼小叫的要卖房子给女儿治病,简直就是在表演。

瑶瑶一有好转他就着急,故意说一些吓唬孩子的话,让孩子更害怕了,他怕孩子好了,他就失去要挟学校的武器。

瑶瑶成了他的人质。

他们根本就不是想给女儿看病,计划通过把孩子送到精神科来给学校施压,让学校答应他们的条件。

唯一吊诡的是,瑶瑶爸爸似乎一直没有给学校开出条件,只是不断的强调不能就这样算了。

更令我头疼的事情发生了,因为白天的闹剧,当天晚上,瑶瑶又开始大喊大叫。

出院的事情只能延迟了。

用药后,瑶瑶很快恢复正常,爸爸不在的时候她总是很稳定。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瑶瑶住院都一个多月了,瑶瑶跟我们已经很熟了,经常在走廊里跑来跑去,有时候也跟妈妈去楼下散步。

看着瑶瑶没心没肺的在走廊里跑来跑去,我有说不出的感受。

这样的场景本应该发生在学校,是瑶瑶爸爸硬把孩子掳走了。

师姐把自己儿子的练习册带来给瑶瑶做,瑶瑶一看到练习册就往后退说不要,但师姐很坚持。

后来瑶瑶答应写了一篇口算题和听写了几课语文的词语。一篇四则运算瑶瑶错了一多半;三四十个词语瑶瑶错了28个字。

我们这里住院的学生大部分成绩都很好,因为父母太在意学习了,导致孩子学习压力大崩溃了。

像瑶瑶爸妈这种对女儿的学习毫不关心的真的很少见。

看到瑶瑶基础这么差,师姐生气了,很严肃的跟瑶瑶妈妈说你们现在是在用女儿要挟学校,这样做会害了她一辈子。

瑶瑶妈妈还是无动于衷,感觉他们夫妻真的是铁了心要跟女儿讨回一个他们心中的“公道”。

他们心目中想要的公道是什么呢?可能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她妈妈在医院里就好像木偶一样没有情感,只是在完成规定动作,瑶瑶在前面跑她就在后面跟着。

也不是很会照顾女儿,天已经热了,也没给瑶瑶换上应季的衣服。

瑶瑶的爸爸消失了很久,我感觉好几周没见到他了。

儿童节那天,瑶瑶的年级组长来了,这个年级组长之前也来过,给瑶瑶带了几本故事书,看得出瑶瑶挺喜欢这个老师。这次她还带来了自己的女儿,比瑶瑶大一两岁,跟瑶瑶很能玩得来。

老师跟瑶瑶妈妈说想带孩子去逛公园,瑶瑶还没表态她妈妈立刻就同意了,因为她想回家见儿子,她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自己的小儿子了。

瑶瑶听说妈妈要回家看弟弟,明显不高兴了。

对比第一次我看到瑶瑶听妈妈讲起弟弟的情景,那个时候她并不是特别在乎妈妈提起弟弟。

也许是这段时间跟妈妈朝夕相处,她开始依赖妈妈,妈妈再离开她就受不了了。

关于二胎,尤其是第一胎是女儿又生了儿子的,家庭的平衡很难把握,大女儿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感。

其实生了弟弟之后瑶瑶频繁生病,也可能是潜意识在制造机会占有父母。

瑶瑶赌气似的跟老师一起走了。

老师带着瑶瑶在外面住了一晚,回来的时候,瑶瑶穿着和姐姐一模一样的裙子,非常漂亮。

小姑娘藏不住心事,专门跑到办公室来给我们看。

年级组长给瑶瑶爸爸说,让孩子回去上学吧,我保证找老师给孩子补课,把落下的课都补上。

我原本以为这次瑶瑶爸爸会同意,但他依然很愤怒,他说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解决的。

从年级组长口中我才知道瑶瑶来住院的前一天曾被爸爸带到教育局门口拉横幅上访了,教育局又让学校重新调查这件事。

我终于理解瑶瑶当时来的时候为什么那么紧张害怕,是因为爸爸的反应吓到她了。

老师羞辱式的教育肯定不可取,但瑶瑶爸爸的应对方式也很偏激。

这就相当于老师给瑶瑶手上擦破个口子,瑶瑶爸爸为了惩罚老师,把孩子的整个胳膊都砍下来,然后说全都是老师造成的。

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们把很多家庭的冲突和不满全都转移到社会上,总觉得自己的不幸福是因为别人做得不好而导致的。

这一方面在学校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很多家长固执的认为因为自己没给老师送礼,所以老师给自己的孩子穿小鞋。

本来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但真实的生活中,却常常对立起来,相互提防。

歇斯底里的瑶瑶爸爸也许都忘记了究竟要怎么才是对孩子好,生活在推着他往前走。

夫妻俩在城里打工生活,仅能支撑带一个孩子在身边,瑶瑶被迫留在农村,他对女儿有很多内疚,但他也无力改变什么。

弟弟出生后,瑶瑶体弱生病,不爱学习,成绩很差,这又客观上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

瑶瑶不完成作业是经常的事情,被老师罚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老师请他去学校解决过多次,每次被找去学校对于他来说都是耻辱,他不得不面对孩子成绩差自己又无能为力的事实。

这让他们攒了很多的怨气。

这一次因为老师的不当处置导致他们心中的不满和怨气都有了出口,他希望老师能负责到底。

至于到底要让老师负什么责,或者老师的责任到底有多大,他不愿意去思考。

我不知道最后学校会承担什么责任。

但现在年级组长的话让瑶瑶妈妈动摇了,孩子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她开始让瑶瑶做师姐给的那些练习册,还跟瑶瑶一起读老师留下的故事书。

虽然瑶瑶自学能力实在有限,但事情总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瑶瑶妈妈也有点呆不住了,经常往家里打电话问儿子怎么样了。

很明显,只有瑶瑶爸爸还在坚持,我跟他谈出院都不知道谈了多少回了,他总是说:“我又不欠住院费。”

确实,瑶瑶住院费也交得很及时。

我说瑶瑶现在几乎不吃药了,也没有什么处置,住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就说再观察观察,别回家后复发了。

他用同样的话敷衍着我,入院以来他从没跟我发生过矛盾,我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病房里的其他患者和家属也看出来瑶瑶这孩子没什么事了,力劝瑶瑶回去上学。连瑶瑶这么不爱学习的孩子都呆不住,想回学校了。

这些瑶瑶爸爸都充耳不闻。

我看着眼前这个用一己之力跟全世界对抗的男人,他跟我同龄,头上居然有不少白发,看起来憔悴又亢奋。

他不怎么和我们解释,但听学校的人说,他依然继续去教育局上访,拉横幅,要讨说法。

他尽可能的把事情闹大,但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提让学校赔钱的事。

从外人的角度看,他的坚持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个说法好像不是为孩子讨的,是为了他自己。

我甚至忍不住去推测,难道是女儿的经历是否勾起了他的某一些童年创伤,是不是某一次,他被人欺负了,当时默默忍受了,所以成年之后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么?

也许他不断的闹,只是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当年的委屈。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猜测,我并没有向他求证。

他太固执了。只要他认定了别人欺负他女儿,就不会听任何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的话。

六月末的一天,瑶瑶爸爸主动到办公室来,笑眯眯的拎了好几兜子水果,不停的感谢我们,说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

我一阵欣喜,问他是不是打算出院了?

他又回答不急,再观察观察。家里也还有点事需要处理。

主任说,你抓紧一点,家里安排完了赶紧接回去,他也只是陪笑道:“我尽快我尽快。”

我总觉得他有事在瞒着我们,果然下午护士听隔壁床的患者说瑶瑶爸爸在跟瑶瑶妈妈商量明天记者来了要怎么做之类的。

我赶紧去找瑶瑶爸爸,他没有否认,一副陪笑的样子,说已经跟记者商量好了,就拍几个瑶瑶的镜头,不会说医院的名字,也不会拍到大家的脸。

看到他在那里自作聪明,我真的一句话都不想再跟他说。

我想起他刚开始来给我们讲的,“就因为孩子没写作业,老师拿着孩子的头撞墙,还让全班同学嘲笑她,导致学生住精神病院。”

这个标题一写出来就会引起轰动,关于学校医院的负面新闻永远有很多的流量,已经记不得看到多少回颠倒是非的相关报道,把一些莫须有的事情闹成全国的大新闻。

主任听了之后特别生气,说他要是明天带记者来,现在就给办出院,不准在这里住了。

他争执了几句,就当着我们的面给记者打电话说明天这边有事,来不了了。

回到办公室,师姐开玩笑说,本来标题是“学生被老师打到住精神病院”,现在还得加一句,“家长想为孩子讨回公道,谁知道半夜被医院赶出去。”

我们都不相信瑶瑶爸爸的保证,他的一意孤行大家有目共睹。

第二天主任专门安排了人在一楼的电梯口守着,仔细辨认是患者或者家属才让进来。

那天从早上开始瑶瑶爸爸就在病房里不停的走来走去,说不上来的兴奋。

中午护工拦下来一个男人,他自称是瑶瑶的舅舅。

瑶瑶爸爸赶紧出来认领,瑶瑶妈妈也点头说那是“舅舅”,我问瑶瑶,她特别紧张,一会点头一会摇头,几乎要哭出来。

我们没让那个“舅舅”进来。

假扮舅舅的记者见被揭穿了,也有点恼羞成怒。

主任直接挑明说,如果要采访就去医院宣传科登记,按照医院的正规途径申请,不准来偷拍。

瑶瑶爸爸眼巴巴的看着记者走了,还想追上去说话。

本来我们是开放病房,管理是比较宽松的,因为记者的事情,那一周我们都采取的是严格进出管理,晚上到时候就锁门。

我没有在任何电视台或者报纸上看到关于瑶瑶的报道,我们的阻拦应该起了效果。

记者的事情之后,瑶瑶爸爸又消失了,他只要一天没让瑶瑶出院,我就知道他还没放弃。

说真的我不知道他还在坚持什么。

像我见过很多人,经常说自己小时候成绩很好,就因为某一件事情,所以不学习了。

这种说法其实站不住脚,即使那一件事情没有发生,但生活难免会发生其它不好的事情,能够解决问题,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

其实瑶瑶爸爸并不是一无是处。

他对家庭算是负责任,生了儿子之后也尽心照顾女儿,工作应该也是努力的,听瑶瑶妈妈说有时候他没来是去给人送货了,能在城里扎下脚跟买了房子,已经超过很多人。

他也不是那种耍无赖的人,住院期间一直按时缴费,也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

他有社会化很好的一部分,工作能力应该还不错,只是对于情绪的处理有很多问题,容易上头,又很难消气。我猜,他会对女儿现状不满意,总想找到一个人为此负责。总觉得如果不是那个人或者那件事,女儿一定不会是这样的。

他不能接受,要为此负责的人的人是自己。

这种执念造成的苦果却要身边最亲近的人吞下,想到这里我感觉很心疼。

七月,学校放暑假了,瑶瑶妈妈在电话里跟瑶瑶爸爸吵架,这个懦弱的女人终于也受不了丈夫的偏执了。

从话语里感觉瑶瑶爸爸还希望她继续在医院住着,但她没有听,一个人带着瑶瑶回家了。

不知道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样子,瑶瑶爸爸会不会不把女儿独自留在老家,让她也跟弟弟一样跟着爸爸妈妈身边生活?

如果那样的话,他们会不会过得好一些?

其实离开之前,瑶瑶的事情在病房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大家也给这个妈妈出了很多主意,希望瑶瑶妈妈能够认真考虑大家的意见。

又过了几天,瑶瑶爸爸来医院结账,走的时候,他依然放话,“不能就这么算了。”

从那之后,我再没见过瑶瑶一家。后来我孩子也上小学了,有一次老师在班级群里发了一张放学了几个家长没及时接孩子的照片,也包括我的孩子。

其中一个家长立刻在微信上建了个群要我们一起去找校长。

我说为什么要去找校长啊?

她说自己堵车来不及了,就晚了几分钟,老师帮忙看一会儿怎么了?为什么要把孩子在大门口等家长的照片发出来让家长丢人?

那位家长连续发了很多条60秒的语音,情绪非常激动。

我想这个妈妈也暂时地忘记了,孩子还在校门口等着和自己一起回家,还有什么是比这更重要的呢?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陈百忧有两句劝告让我印象很深。

第一句话是——

“家并不一定都是温暖的,很多时候也是伤害的起点。”

瑶瑶的爸爸,坚信自己女儿遭受了巨大的影响。

但真正大的“影响”,并不是老师的行为,而是他自己这三个多月以来不停的折腾。

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家长的行为,因为无法接受现状,他打碎了这面镜子。他没有勇气全面看待问题,就只能紧紧握着其中一块“镜子碎片”,既割伤了自己,也无法帮助到女儿。

瑶瑶生活在这样的父亲身边,看似被关怀,将来却很难说让人乐观。

毕竟她的父亲这样固执,估计也很难听进去陈百忧的第二句劝告——

“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另外90%,是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的。”

陈百忧记录了许多类似的精神科故事,那些离奇的病症后,其实藏着普通人在家庭关系中会遇到的问题。她帮大家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原理,包括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方式,也被记录在书里。

这些诊疗案例被陈百忧写成了一本书,叫《寻找百忧解》。

我可以给你介绍其中一个和家庭相关的故事:

女孩家中,有个一家三口都知道的秘密——她并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

为了掩盖这个女孩已知的秘密,她的父母放弃了体制内的高级职位,之后又通过转学,让她与真相彻底隔离。但父母的保护让情况变得更糟,女孩因为患上了癔症,想要治好,就必须了解真相......

看完这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希望能帮助你,去做出更多正确的决定,过好这一生。

点击下面的图片就能购买↓

编辑:猴皮筋 小旋风

插图:大五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