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改革共成长 | 戈壁红柳情深深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品牌微刊

红柳情


1971年,我随外婆从浙江来到新疆,那年我7岁。一路坐火车、汽车,几天几夜后,我们终于到达二师二十九团公路口。


我跟在外婆身后,高一脚低一脚地往连队走。一路上,见不到树木,只能看见一株株红柳。没房屋,只看见 一个个沙包。没有人,也见不到动物的身影。直到快天黑了,才走到家。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就是“吾瓦”,维吾尔语的意思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吾瓦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无风一片白,有风白满天。当地有一个传说称,清朝光绪年间自号“陶卢老人”的进士王树耕面对这一片荒漠,心生悲凉,叹道:“心忆洪荒初,神往盘古前,何年见沧海,一变成沙田。”


就在这片沙田中,我和外婆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也不知走了多少里路。



戈壁红柳


来到新疆后,我时常与红柳相伴。有家便要有床,家里没有铺板,更不会有席梦思,我睡的床,是用红柳枝条 编制而成的,在上面铺些稻草,再铺上单子,一张床便成形了。


记忆里,家中的角角落落,也放置着用红柳制作的各种工具,有三角筐,圆筐,就连房门前的棚子都是用红柳搭的。


我上小学时,红柳又派上了大用场。学校要收集肥料,我和同学们拿上红柳编的筐子去捡拾牛粪。夏天,我和伙伴们背着红柳编的鱼篓到渠里摸鱼,那时的鱼特别多,大排渠里、农渠里、毛渠里,只要有水就会有鱼,每次总能抓住几条肥肥的鲫鱼,满载而归。上世纪70年代,各家各户收入都不高,物资匮乏,自己摸鱼回家,既省钱又能吃到美味,让清贫的生活平添了几分甜美。


1982年,我高中毕业,在连队上班。春夏播种开始了,稻田治碱,放过水后有些地方机器平得不平,需要人工平地。我和同事每人带着一个红柳编制的三角筐,站在水里,把高处的土铲起装入筐,运到低处填上。有时我们还出圈,把羊圈、牛圈、猪圈的粪便和所垫的草弄出来,用作肥料。


改革开放后,二师党委带领全师职工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棉花、香梨种植面积,构建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大农业生产 格局,生产持续发展,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铁门关市风景图   韩峻 摄


我曾高一脚低一脚走过的那片戈壁滩,如今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机关办公大楼、春秋剧场、中学教学大楼、职工医院大楼、文化宫错落有致,一幢幢住宅楼拔地而起,道路宽阔,道路两边树木茂盛,花草艳丽。连队职工都在城里买了楼房,孩子上学、家人看病、购物都很方便。军垦战士们的“戈壁滩上建花园”的梦想实现啦,原先的吾瓦变成了铁门关市。


铁门关市风景图   韩峻摄


红柳是军垦历史的见证者、红柳是军垦历史奉献者。从“吾瓦”到花园靠的就是靠的就是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红柳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一代又一代军垦人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


作者:张雪芬


编辑 / 陈颖  责编 / 蒋龙珍  审核 / 钟新 侯万里


猜你喜欢

我与改革共成长 | 解放劳动力,兵团农业机械化立下汗马功

 

我与改革共成长 | 一名“80后”眼中的生活变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胡杨网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站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