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走基层|“牛倌”王建平,带领大家发“牛财”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品牌微刊

“牛倌”王建平

带领大家发“牛财”

“哞哞……”


1月21日,记者还没走进九师一六五团的金旭牧业专业合作社,就听到了此起彼伏的牛叫声。


没等记者和牛儿打个招呼,正在圈舍里清扫牛粪的合作社养殖场场长王建平就和记者聊了起来。



建合作社闯市场


金旭牧业专业合作社在一六五团甚至整个九师都小有名气,养殖规模大,现有存栏肉牛1601头,主要销往绿翔牧业以及乌鲁木齐华凌市场。据统计,该合作社2018年共卖出1000头牛,平均1.2万元一头,收益1000多万元。


金旭牧业养殖合作社。


谈起建立合作社的初衷,王建平说:“一六五团原本就是畜牧团场,草场资源好,污染少,特别适合大规模养殖。当时大家都年轻,一群人一起干总比个人单打独斗好,是不是?”


就这样,2013年,王建平和朋友徐金龙以及其他3位职工投资110多万元,贷款400万元,成立了“牛社”——金旭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启了“牛倌”生活。


当年,王建平他们买了400多头牛,当年就产出100多头牛犊,收益50万元左右。尝到甜头后,他们干劲更足了,投入所有收益扩大生产规模。


“成立合作社以后,市场竞争力提高了,我们出去谈生意特别有底气。”合作社理事长徐金龙告诉记者。


改良品种提水平


合作社的饲养品种以“夏洛来”为主,这种牛生长快、肉多、体型大,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然而该品种牛与本地牛长期进行杂交以及近亲繁殖以后,品种优势削弱,经济效益大幅下降。2016年,在团里政策的支持下,合作社开展了夏洛来牛“提纯复壮”工作。


合作社繁育的夏洛来牛。


这项工作是非常严谨的技术活,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经过商量后,合作社决定每月花1万元请一名技术人员来做这项技术活。


现在,这个合作社的每头牛都有“身份证”,根据“身份证”号码可以知道这头牛的出生时间、“父母”等信息,每个“家族”的牛还都有“族谱”,从而避免近亲繁殖。


“血统不纯正的牛只能卖五六千块钱,血统纯正的大概在一万二左右,通过‘提纯复壮’,大大提高了牛的经济效益。”王建平告诉记者。


王建平介绍牛的品种。


职工增收笑开颜


在厂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给牛添加草料的哈萨克族牧工叶力保。


叶力保夫妻俩有一个孩子,他的母亲长年卧病在床。自叶力保的弟弟车祸去世后,他还要照顾弟弟的两个孩子。全家的生活都靠叶力保和父亲一起帮人放牧维持,每年的收入不超过1万元。


2018年,叶力保和妻子申请成为一六五团二连的牧工,今年1月,他们如愿以偿。


“工作特别轻松,每天就是管管牛犊,添些草料,打扫打扫牛舍,一个月就能挣3000元。”见到记者后,叶力保高兴地说,“以前给别人放牧都是干半年休半年,收入特别不稳定。现在,只要我好好干,一年到头都有收入!”


正说着,同在合作社工作的一六五团职工赛开走了过来,他和妻子已在合作社工作3年多了,“工资高、工作稳定,还给我们交保险,特别好。”


合作社繁育的安格斯品种牛。


去年,赛开一家搬进了团场的廉租房。“60多平方米的房子,水电暖齐全,我和老婆每月能挣5000多元,日子越过越好啦。”赛开兴奋地说。


据徐金龙介绍,合作社成立以来,常年雇佣员工18人,夏季雇佣临时员工上百人,每人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成为团场职工多元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此外,合作社积极支持团场脱贫工作,通过团场扶持,贫困户可享受无息贷款,贷款后把钱投到合作社,合作社以6%的比例定期定额返还,2018年共为贫困户分红73.9万元。(胡杨网记者马勇玲、何长涓、姬正龙 通讯员闫安)



来源:胡杨网


编辑 /陈颖   责编 / 蒋龙珍  审核 / 钟新 侯万里


猜你喜欢

新春走基层 |  保洁员的她,“洁癖”洁得可敬

 

新春走基层 | 退役小伙儿贾凯亮的创业趣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