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何做一场先于全球的NFT展览?
如 果票选三月以来艺术行业内的热门关键词,NFT必然位居前列。Beeple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的4.5亿元天价成交将NFT带到了无数人眼前,无论在过往是否了解区块链,它都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话题。
首组作品必然要从绝大多数受众最熟悉的角度切入,处在话题中心的Beeple有20件NFT作品分散在四个显示屏中循环呈现;另一边则是孙一钿将自己的实体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加上颤动效果的企鹅在营造出一种因秩序而出现的逗趣感的同时,作品本身亦暗含区块链领域的技术革新:本作品使用以太坊代币标准ERC1155,相较于早前的ERC721标准,前者支持批量转移代币ID,且可在单个智能合约中部署无限代币类型。若再回想最早期ERC20标准发展到现在也仅不过四五年时间,足可见区块链和加密艺术领域的自我完善、更新迭代速度之快。
在本次展览中,作为出品方的BCA所承载的角色更多是将区块链技术以更直观、更可互动的方式呈现,为观者搭建进入加密世界的桥梁:展厅中,BCA Studio制作一组类似娃娃机的装置,直观呈现比特币挖矿原理,机器之于区块链机制、抓手之于矿机计算的过程、礼物之于比特币……多层对应关系使无论是否对于此领域有知识积累的观者都能以更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介入与被动学习。
另一方面,与传统艺术领域中难以获取经典作品原作的困局不同,加密艺术在展陈方面的便利性也在本次展览中得到了体现:“实体艺术品如果价值越高,对其进行展示的各种附加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而加密艺术领域中,我们与藏家沟通,经过他们同意、拿到授权许可之后就可以把NFT作品放在展厅的终端设备上,不论是LED屏、显示器、投影还是可触加密画屏、AR、VR、3D全息投影,能使用的手段很多,产生的体验效果也是多元的。从成本和效率角度考量,效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语出孙博涵,BCA创始人兼本次展览策展人)
如本次展览中展出了曾启发ERC721标准的经典加密艺术项目Cryptop Punks,它通过改造ERC20合约的方式发行代币,生成多个小头像,以用户自行领取的方式完成了初始分发。与之形成映照关系的是BCA Studio基于Cryptop Punks思维创作的一件名为“Crypto Weirdo”的新作,如同老虎机的随机模式,观者可通过按下按钮生成属于自己的形象,与策展团队互动后便能获取这次操作生成的NFT作品——在此,观者既介入了NFT作品的生成过程,又成为了作品藏家,颠覆了较为纯粹的观看属性。
“虚拟生境——镜中迷因可曾见”展览现场,UCCA Lab,北京,2021.03.26-04.04
图片:致谢BCA
一般而言,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创作的源生数字作品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才是具有典型性或“原教旨意味”的加密艺术,将这种创作模式中的核心思维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得最清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First Supper》:这件作品分为22个图层,每个图层对应一个NFT,画面中的13个角色分别象征最早期的13位加密艺术家,图层拥有者可通过智能合约改变自己的图层样式——即,藏家拥有的是一件永远可能因他人的操作而产生变化的数字艺术品。去年初,这件作品的主图层和所有子图层均被成功拍卖,而在本次展览中,它也进行了难得的完整呈现。另一侧,BCA Studio以此作的思维为蓝本进行“再创作”,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提取视觉元素构成图像并整体转换成赛博朋克风格,形成一幅当代的可互动式“赛博图景”。
区块链与艺术的另一个结合方向则是将传统艺术品数字化并上链,如早前区块链公司Injective Protocol的一个轰动之举就是曾在线下购买Banksy作品,通过直播把原作烧毁并发布NFT版本。这场闹剧向大众展示了实体艺术转变为虚拟资产过程的同时,也再次点出当前加密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数字与实体间的关系。
邬建安在本次展览中呈现的《拳击的人》可以看做是探讨这个议题的新路径:作为艺术家的首件数字艺术作品,《拳击的人》从视觉语言上而言仍然是其标志性的剪纸,但不同于简单将实体作品图像化再数字化的过程,艺术家表示其创作意图在于发掘数字色彩的的独特性,“数字和电脑能呈现出现实生活中无法呈现的颜色”。由此,数字艺术与实体艺术并不一定是一方消解另一方存在意义的关系,从不同维度延伸即可能实现共存。
在中国,谈到机械美学、科幻艺术、3D赛博绘画时,必然难以绕过一个化名为“大悲宇宙”的创作者,他在自己构建的“仏学”创作观体系中强调数字与人之间的错杂关系。本次展出的数字影像《文本基因计划》中也闪现其标志性的“赛博格诗”,计算机乱码和AI算法共同赋予这些语句以不可解读的视觉形态,但另一方面,视频作品下方的一组装置又对这些基于数字的思考进行了下链的“实体化处理”。
年轻艺术家陈麟机(Ellwood)将自己的作品《矩阵》形容为“灵魂与身体的分离”:他拍摄自己的眼睛,通过算法放大数百倍后转化为纯粹抽象形式的数字艺术,又通过3D建模将数字图像实体化,“实体的产物就像是被抽离了灵魂的肉体,可以无限复制。现在的人们被屏幕文化包围,但我们也因此忽视了很多东西——所以我想反思,在屏幕上看到的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语出Ellwood)
总体而言,这是一场基本涵盖当下加密艺术领域绝大多数创作类型的展览,而背后推手BCA(BlockCreateArt)是目前在国内致力于推动加密艺术发展的最早期机构之一。创始人孙博涵早前一直身处艺术行业,2017年接触区块链概念后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够施展拳脚的领域:“当时国内这方面项目很少,有些还打着ICO、分发币的噱头。我觉得国内缺乏一个真正为行业创造价值,或者说‘利他’的项目,所以想做一个集加密艺术创作、交易、投资收藏和加密文化教育输出为一体的全品类加密艺术NFT平台,理想状态是将其打造成人人都能参与的加密艺术生态圈。”
不过,这条路的初期并不顺利。“据我们观察,海外NFT交易平台虽然规模很小,但接受度较高,教育成本可控;而在国内,我们作为最早发起NFT的项目方,市场教育投入不菲,但收效甚微。”于是展览成为了向公众普及的最佳方式之一——本次展览从去年九月起着手策划,仅在那时,不少人对加密艺术和NFT都不甚了解,甚至还存在偏见和抵触心态,“那我们就更希望通过一场展览来推动区块链艺术概念走入实体空间。过程确实艰难,我们几乎投入全部心血,但依然坚持寻找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艺术作品,让公众有这样一个途径能认识到加密艺术是可以和现实世界有所联系的。”
开年之后,Beeple作品天价成交给市场投下一颗搅动池水的大石,诸多疑问声浪更盛,这堆数字图片的价值是否匹配其价格?反复加价是否币圈做局?此时推出一场NFT展览,正好能让关注这一现象的人们实际接触作品:“不可否认,加密艺术初期藏家的确多为区块链业内人士,他们更了解和欣赏区块链底层逻辑,也就更早能与此类作品产生共鸣。目前来看,NFT艺术的价格肯定有大量泡沫,但我相信有了传统艺术持分者(艺术家、藏家、评论家)的加入,泡沫后的反思会让这个生态更加完善。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加密艺术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创作风格、主题等仍是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层面的工作量、制作成本也成为了判断的新因素。当然,这种标准能否成为普遍共识还有待检验——随着时间推移,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还是能留下来的。”
在展览动线的末尾(或许也可以看作是起始点)竖立着艺术家王鑫伟制作的一件矿机装置,它作为比特币体系中的重要象征物之一,如今现身于艺术展厅——孙博涵笑言,这有点让人回想起杜尚当年把小便池放到美术馆的行为——艺术永远处在观念的颠覆和革新之中,虽然身处当下的我们无法断言哪种实践能成为未来的主流,但尽管去做,公众和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展览“虚拟生境——镜中迷因可曾见”于3月26日-4月4日在北京UCCA Lab展出,随后将于4月10日-4月11日在上海敬华艺术中心展出。
对话安藤忠雄:人的一生就是有苦恼和不安,其实是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