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技术经济》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3期
目录

中国猪肉市场供需的疫情冲击效应

......石自忠,李俊茹,胡向东(4)

农户劳动力配置与“一家两制”行为

——基于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分析

......杨丹,冷利(18)

数字金融释放了农村家庭消费潜力吗

——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视角的机制分析

......许兰壮,张乐柱,伍茜蓉(37)

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影响

——来自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经验证据

......王亚军,郑晓冬,方向明,陈典(53)

大都市郊区农户宅基地流转退出倾向及改革路径

——基于上海奉贤区3100户农户的调查分析

......郭昱,顾海英(71)

农村电商政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

——基于要素流动和支出结构的视角

......陈享光,汤龙,唐跃桓(89)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化肥减量施用的影响研究

——基于要素配置的调节效应分析

......张梦玲,陈昭玖,翁贞林,张予涵(104)

组织支持激励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效应与路径

——基于北方瓜果种植户的实证研究

......张彤,郎亮明,陆迁(124)


01


中国猪肉市场供需的疫情冲击效应

石自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李俊茹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胡向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非洲猪瘟等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及猪肉市场带来巨大负面冲击,探究未来疫情形势变化对猪肉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猪肉市场供需基础数据,通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预测猪肉市场未来走势,并模拟非洲猪瘟等疫情冲击变化对猪肉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常情况下,中国猪肉市场供需呈增长态势。2021年,生猪产能将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2025年,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达到4649.38万头和44127.85万头,生猪出栏量增长至70143.42万头,猪肉产量基本维持在5500万吨水平,生猪出栏率和胴体重达到158.96%和78.38公斤/头;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总量分别达到3159.41万吨和1188.68万吨,生猪和猪肉价格维持在22.96元/公斤和31.56元/公斤水平。(2)疫情减弱利于猪肉生产和消费,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出栏及猪肉产量增长,城乡居民家庭及户外消费增加,猪肉净进口提高,助力供需趋紧态势放缓及猪价下滑;相反,疫情增强不利于猪肉生产和消费,猪肉净进口减少,猪价上涨。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生猪产业及猪肉市场政策与制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保障生猪产业有序发展及猪肉市场稳定运行。

关键词生猪;猪肉;供需;预测;非洲猪瘟;局部均衡模型


02


农户劳动力配置与“一家两制”行为

——基于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分析

杨丹,冷利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食品安全风险威胁下,农户“一家两制”的个体自保行为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风险。本文试图从农户劳动力配置的角度对农户“一家两制”生产行为给出可能的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解决措施。基于2018年广东千村调查数据,利用广义精确匹配(CEM)方法和逆概率加权回归(IPWRA)模型,本文探讨了农户劳动力配置对“一家两制”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和稳健性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看,劳动力跨产业配置带来的挤出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加剧了农户“一家两制”行为,但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地区,农户劳动力跨产业配置显著加剧“一家两制”行为;经济发展水平偏高地区,农户劳动力跨产业配置对“一家两制”的影响不再显著。本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措施减缓农户“一家两制”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一家两制;劳动力配置;广义精确匹配;IPWRA模型


03


数字金融释放了农村家庭消费潜力吗

——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视角的机制分析

许兰壮,张乐柱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伍茜蓉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2015—2017年CHFS面板数据,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视角,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潜力三个维度,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整体呈倒“U”型分布并在中高收入水平处出现拐点,大部分农户仍处于拐点左侧,缩小收入差距有助于提升农户边际消费倾向。内生性讨论显示,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的影响主要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实现,具有持续性与平稳性。从消费结构来看,数字金融增加了农户发展型消费需求,然而中低层次消费需求仍是农户最倾向的消费类型。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数字信息与服务建设、促进农户增收、缩紧收入差距、完善农村服务业发展等渠道,提振农村消费市场,释放农户消费潜力。

关键词数字金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农户


04


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影响

——来自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经验证据

王亚军(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郑晓冬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方向明,陈典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影响已被广泛讨论,但少有研究从生命周期视角探讨留守经历与儿童长期发展的关系。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构建4个维度6个指标的多维测量框架,系统考察了儿童期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贫困率很低,但多维贫困率较高,健康和社会保障维度贫困是其陷入多维贫困的主要原因。(2)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状态和多维贫困指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3)留守经历对女性、“90后”、短期流入、省内流动的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更大,父母双方均外出型比父母单方外出型留守经历的作用更明显。(4)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留守经历产生多维贫困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显著负面作用。因此,有必要制定针对性政策提升农村留守儿童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减轻“拆分型”家庭模式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留守经历;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

05


大都市郊区农户宅基地流转退出

倾向及改革路径

——基于上海奉贤区3100户农户的调查分析

郭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顾海英(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研究大都市郊区宅基地流转退出的倾向及其改革路径,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引领借鉴意义。本文基于上海158个村310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2-模网等方法,研究了农户政策选择的倾向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宅基地上房屋面积的保障权属是农户最关注的权利,“纯粹等面积”置换政策组最受欢迎,人口结构特征对其有着显著影响;农户更关心流转退出宅基地上的房屋面积是否受损,不太关心流转退出宅基地所有权是否仍归属集体所有;宅基地用益物权缺失增加了农户对财产权丧失的顾虑,“股份分红”政策组被接受度最低。农户的政策选择倾向性表明:法律层面的进一步明确,改革的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产权体系的调整等,是适应新发展阶段目标要求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宅基地;流转退出;2-模网;用益物权;大都市郊区


06


农村电商政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

——基于要素流动和支出结构的视角

陈享光,汤龙,唐跃桓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2011—2017年的全国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下,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农村电商政策减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了农民增收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该政策在非贫困县、东部地区、ICT水平较高以及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更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资本和人口要素流动,以及政府主导下的财政资金支出视角对农村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进行机制解释,并发现各财政资金规划用途间的互补与互斥现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持续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合理安排资金用途,发挥电商农户的创业带动效应,积极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电子商务;要素流动;支出结构


07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化肥减量施用的影响研究

——基于要素配置的调节效应分析

张梦玲,陈昭玖,翁贞林,张予涵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化肥减量化施用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20年江西省水稻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和未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在化肥投入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参与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化肥施用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地块规模和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促进化肥的减量施用。另外,通过将水稻茬期细分后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促进早稻和晚稻的化肥减量化施用,而对于中稻却产生相反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最后,根据农户对农业要素的依赖性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分为劳动密集型社会化服务和技术密集型社会化服务后发现,技术密集型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化肥减量的主要外生动力,并且技术密集型社会化服务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此,通过有效识别农户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为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化肥减量化路径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化肥减量化;要素配置;调节效应


08


组织支持激励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效应与路径

——基于北方瓜果种植户的实证研究

张彤,郎亮明,陆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农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本文从理论层面阐释了组织支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陕西、山西两省725份瓜果种植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组织支持与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间的关联关系,检验了组织支持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不同户主年龄与家庭种植规模下组织支持影响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组织支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制度支持、工具支持的影响更为明显,组织支持通过增加农户市场准入机会、降低其风险认知的路径,激励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同时,相较于种植规模小、户主年长的家庭,组织支持对大规模种植户、年轻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此外,家庭种植经验、社会互动程度、农业资产规模、市场便利性等因素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也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组织支持;保护性耕作技术;市场准入;风险认知;有序Probit模型



关于我们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1980年创刊,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题写刊名,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的22种A类期刊之一。

《农业技术经济》月刊,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农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

根据国际引证年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再次入选“202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经济问题》国际影响力CI值为91.095,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284,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超过30%,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二,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技术经济》国际影响力CI值为68.783,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值为210,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达到34.29%,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另外,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在“F3农业经济”类中均位于Q1区(前25%)。

官网:https://www.iaecn.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