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三!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奋力打造动能强劲的科技强市。全力谋创新、促发展,全市科技创新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生态上做优做强,交出了“争上游、居前列”的优异答卷。
▲ 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拍(资料图)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今年我市组织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出台科技型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健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成长链,聚力扩面提能育强创新主体。今年,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可新增近200家,增幅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总量突破1000家;全市已获科技部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08家,为去年同期的2倍。
我市还围绕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两清零”专项攻坚行动,梳理企业在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方面的困难,针对不同类型诉求,开展常态化的企业服务。目前,全市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已清零到位,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已清零超过90%,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4%。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城市的“软实力”和长久竞争力。今年我市修订完善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研发飞地等专项政策,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简化兑付程序,惠及更多科技型企业,其中,长三角创新券试点工作被省科技厅作为典型经验向全省推介,入选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创新十大案例。
我市持续常态化开展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实现企业“创新之需”、科研院所“科研之能”、金融机构“滴灌之力”的深度融合。我市上报的“探索科创金融‘五种模式’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前三季度,我市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470.28亿元,居全省第2;完成科技贷款328.8亿元,同比增长34.9%。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实施科技创新道路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产业人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多管齐下构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
对标沪苏浙,推动人才政策从1.0版到5.0版迭代升级,在原有的“三马”工程基础上,新增高技能人才引进“骥马”工程,进一步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才融合,构建切合需求的引育生态;发布《马鞍山市产业高端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共包含产业紧缺岗位183个,引发热烈关注;连续三年入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排名攀升12个位次。
马鞍山持续发力“才聚诗城高校行”“清北学子马鞍山行”“百名博士后马鞍山行”等系列活动,吸引高校学子纷至沓来,在马6所高校有4352名高校毕业生选择在马就业创业,留马就业率达28.28%。线上搭建“百校千企、才聚诗城”云招聘平台,面向全国100所高校直播宣传推介马鞍山就业创业和人才政策,组织十七冶等重点企业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收到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求职简历6.4万余份。
记者 杨正文 通讯员 蒋李炎
编辑:何一旻
校对:傅中平二审:赵欣欣
三审:谷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