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种业发展的“四大痛点”,如何“对症下药”?
为县域种业发展“问诊把脉”
实例剖析
庐江县是安徽省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目前,全县共有农作物种子企业11家,其中,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6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各1家,另有从事种子销售的企业4家,全县共有种子代销网点270多个。
2007年,县种子管理站牵头组建成立了庐江县种子协会,发展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种粮大户等会员共221个。
2010年,庐江县成为安徽省首批取得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资质的6个市、县之一。
与科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基地、科研基地、种子试验基地。建立了1万hm2常规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和650hm2的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生产基地。
2018年承担全国第十六届种子“双交会”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2019年承担安徽省唯一一个省级水稻新品种田间集中展示(211个水稻品种)项目,取得很好的展示示范效果。
01
种子企业“多、小、散、弱”,农业用种依靠外调
目前,全县还没有获认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除隶属于白湖监区的安徽省白湖种子有限公司外,县内的多数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研发能力弱,拥有自主品种权的品种少,县内种子企业供种量常年不能满足全县农业生产需要,尤其是粳稻种子,一半以上依靠从江苏、浙江等外省调入。
02
种子执法人员少,执法监管力度不大
根据当地文件规定“县耕地面积3.33万hm2以下的定编6名,3.33万hm2以上的每增加2万hm2增编1名”的要求,庐江县从事种子管理人员应为8人以上,但是目前全县在岗从事种子执法管理人员只有5人,同时还兼职其他工作,现有人员力量不能适应农业大县种子管理工作需要。由于执法人员不足,存在对种子市场检查频次少、检查面不够广(对村级种子代销网点检查较少)和对经销未经审定的种子案件处罚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03
市场种子品种多、杂,当家主导品种少
庐江县粮食生产主要是以小麦和常规稻为主,常规稻占水稻总面积95%以上。全县农业生产用种量大,县内种子企业供种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种子批发商从周边省、市、县调入大量稻、麦种子,全县市场上的种子品种多、杂、乱,当家主导品种少。
04
财政保险政策支持不够,种业发展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地方政府出台宏观政策较多,口号喊得较多,实质扶持利好较少,目前县政府还没有制定出台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农作物制种保险政策。政府对种子企业在用地、信贷融资、财政资金奖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大,县域内的庐江县种子有限公司和安徽乐利农种子有限公司多年来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急需增加用地,政府一直没有给予审批。
其实
这些问题在县域种业发展中
具有普遍性
庐江县只是一个缩影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还得从这 5 方面着手
一、出台扶持政策
二、大力推进种子基地建设
(以安徽省庐江县为例)
扩大郭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模。
着力培育白湖良繁基地。
积极申报省级区域良繁基地建设项目。
三、加强并购和科技转化
引进种子大企业入驻,兼并收购中、小种子企业;鼓励中、小种子企业相互间合并重组,实现资源聚集,全县要着力培育2~3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
对于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小、微种子企业,引导其在特色作物、小作物种业上形成优势,做专做精,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四、大力开展试验示范
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
2015年,安徽省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种子协会组织多家种子企业,在庐江县郭河镇建立合肥市种子产业园,占地 35hm2,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试验、展示示范,提升种业集聚度。
五、强化种子执法监管服务
坚定不移地支持县域种业发展!
● 本文选自《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庐江县为例》
● 作者:李千和
● 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种子管理站
● 刊于《中国种业》2020年第7期16-19页 转载请注明
推荐阅读
※ 杨凌试验站 | 2019年黄淮海夏大豆12个参试品种丰产性评价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中国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