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海南自由贸易港种业发展论坛”在三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深情回忆50多年来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不解之情。
南繁,一块神奇的土地。全国已育成的7千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有80%都经过了南繁过程,育种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以上。从南繁基地走出了10多位农作物育种院士和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培育了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转基因抗虫等优良品种,有力推进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推广和提速。南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国家南繁育种基地的建设,打造国家农业科学中心,支持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种业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谢焱说道,两年多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南繁基地建设规划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海南种业开放实验区建设稳步启动,南繁硅谷顶层设计初步形成,建设成绩喜人。海南省副省长刘平治表示,海南将国家南繁硅谷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先导性的项目予以谋划和推动,持续加大南繁基地建设保护和管理力度,以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为重点,搭建种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重要平台,实行更加开放的资源管理和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全球种质资源引进中转枢纽和贸易制度体系,积极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集团。两年来,海南有关方面积极打造南繁科技城,引入了中科院、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种业研发有了强力的引擎,30个国家部委均专门制定了支持政策,投资了一大批农业种业项目逐步落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自1986年冬天第一次到海南南繁开始育种工作,此后连续35年来,在这里,邹学校院士培育了不同时期适合市场需求的辣椒新品种,并且突破了一系列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作为一个资深南繁的亲历者,他亲身感受到了三亚的发展,和南繁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感受到南繁对我国种业创新的重要作用。
会上,邹学校院士从包括高质量的南繁基地的建设,高度重视经济作物领域种质资源的团队建设、相关资源的分析、搜集、保存、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海南条件得天独厚,一是岛屿型地理环境是天然的生物屏障,二是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如果把自然优势和政策优势叠加在一起会起到1+1大于2的作用。”针对国内畜禽种业存在的问题,和引进国外种质品种存在的障碍,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建议,在海南自贸港的背景下构建国际需求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发展海南特色畜禽种业,并特别提出疾病净化、生物安全,加大地方畜禽资源的开发利用。怎么利用自由贸易港的高水平开放、高标准推进的定位来推动种业的国际贸易、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种业的发展与共享?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副主席、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处处长崔野韩,曾多次参与中日韩以及多边双边关于知识产权谈判,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关于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有深刻体会。他表示,海南应发挥自贸港立法权特色,提高动植物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知识产权高地。在制度创新层面,扩大我国植物品种保护名录,将目前的品种权人只对繁殖材料保护范围扩大延伸到实质性派生品种的繁殖材料;在体制机制方面,成立知识产权保护的联盟,打造植物国际品种测试站,与国际测试站衔接,一键测试等。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王祝华
※ 潜力爆品:贴上“中国标签”的鲜食玉米
※ 关注!登海种业成立紧凑型杂交玉米研究中心
※ 公告 | 2020年第三批拟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名单
※ 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航天育种,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 关注!多家中外企业携手发布《共识、共赢、创未来——共同保护植物新品种权》倡议书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中国种业》▼把时间交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