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近年来,随着气候、种植业结构等变化,一些珍稀资源和古老地方品种正加速消失。通过普查与收集,能够将珍贵的地方资源保护起来,进而为育种提供基础。
4月27日从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22年工作推进座谈会上获悉,目前全省普查与收集工作顺利推进,已征集、收集资源共计7956份,今年四川省还将启动对12个重点县的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工作,力争2023年底前,全面摸清四川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四川是种业大省。早在2018年,四川省就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162个县(市、区)被列为普查县,其中48个县(市、区)为系统调查收集重点县。目前,四川已全面完成了162个县(市、区)普查工作,已开展36个县(市、区)种质资源调查工作。4002份种质资源已进入国家作物种质库(圃),实际入库(圃)率50.3%。此外,四川省还收集获得了56份特异性、独占性资源,其中梯田红米、带绿荔枝、彭州大蒜、得荣树椒、达川乌梅5个特色资源先后入选“全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四川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征集收集的种质资源中,又新鉴定发现了一批特色资源,比如,巴塘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甲着”、大邑红皮香豆。
巴塘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甲着” (省农科院供图)
“甲着”为藏文,“甲”的藏文意思为100,“着”为小麦,该品种因其每穗有100粒种子而得名。“生产中的普通小麦是六倍体,‘甲着’是四倍体小麦。”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甲着”种植历史悠久,营养丰富,是近几十年来收集到的唯一一份四倍体小麦地方种。由于种植该品种的农民集体异地搬迁,已没有农户种植,逐渐濒临绝种。下一步将加强鉴定评价和挖掘利用,为小麦育种提供优异基因。“大邑红皮香豆”是在大邑县调查发现的特色资源,因其籽粒颜色成红色而得名,部分籽粒呈“红细胞”状。红皮大豆种植历史悠久,籽粒较大,百粒重高达36.8g,蛋白质含量高,光合作用效率非常高,是近几十年来收集到的唯一一份特异红色种皮的地方品种。草莓玉米 史晓露 摄“草莓玉米”长度仅6厘米,不足普通玉米棒的一半,而且色泽漂亮,呈紫红色。“这是我们在内江市资中县调查发现的,是专门爆制玉米花的品种,当地人种得很少,把它炒着吃。”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余桂容博士介绍,该品种不仅好吃好看,而且花青素含量高,不过目前已濒临灭绝。
今年,四川省已把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摆在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的首位。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加强对征集收集资源的入库(圃)工作,加强对优异地方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从而为我省种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