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小波:写给新的一年

王小波 365读书 2019-12-15



文|王小波

主播|云公子


开始语:说到王小波,很多人不陌生,可以说他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我想应该是对自由的追求。


今天是个纪念他的日子,云公子特意选到王小波写于1996年的短文,《写给新的一年》读给您听。


写给新的一年(一九九六年)

 

我们读书、写作——一九九五年就这样过去了。这样提到过去的一年,带点感慨的语调,感叹生活的平淡。


过去我们的生活可不是这样平淡。在我们年轻时,每一年的经历都能写成一本书,后来只能写成小册子,再后来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纸。现在就是这样一句话:读书、写作。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远离了动荡的年代,另一方面,我们也喜欢平淡的生活。对我们来说,这样的生活就够了。

 

九十年代之初,我们的老师——一位历史学家,这样展望二十一世纪:


理想主义的光辉已经暗淡,人类不再抱着崇高的理想,想要摘下天上的星星,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现实问题上去,当一切都趋于平淡,人类进入了哀乐中年。


我们都不是历史学家,不会用这样宏观的态度来描述世界,但这些话也触动了我们的内心。


过去,我们也想到过要摘下天上的星星,而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趋于平淡。这是不是说,我们也进入了哀乐中年?假设如此,倒是件值得伤心的事。


一位法国政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二十岁时如果不是激进派,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假如他到了三十岁还是个激进派,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我们这样理解他的话:一味的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

 

很多年轻人会说:平淡的生活哪里有幸福可言。对此,我们倒有不同的意见。


罗素先生曾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的工作。人能从毁灭里得到一些快乐,但这种快乐不能和建设带来的快乐相比。只有建设的快乐才能无穷无尽,毁灭则有它的极限。


夸大狂和自恋都不能带来幸福,与此相反,它正是不幸的源泉。


我们希望能远离偏执,从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中获取幸福。创造性工作的快乐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而我们恰恰有幸得到了可望获得这种快乐的机会——那就是做一个知识分子。

 

转眼之间,我们从国外回来已经快八年了。对于当初回国的决定,我们从没有后悔过。


这丝毫不说明我们比别人爱国。生活在国内的人,对祖国的感情反倒不像海外学人表现的那么强烈。假如举行爱国主义征文比赛,国内的人倒不一定能够获奖。


人生在世,就如一本打开的书,我们更希望这本书的主题始终如一,不希望它在中途改变题目—到外文化中生活,人生的主题就会改变。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生活更加真切,哪怕是变得平淡也罢,这就是我们回国的原因。这是我们的选择,不见得对别人也适用。

 

假如别人来写这篇文章,可能是从当前的大好形势谈起,我们却在谈内心的感受。你若以为这种谈法层次很低,那也不见得。


假如现在形势不大好,我们也不会改变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既然如此,就不急着提起。


顺便说说,现在国家的形势当然是好的。但从我们的角度看来,假如在社会生活里再多一些理性的态度,再多一些公正和宽容,那就更好了。

 

随着新年钟声响起,我们都又长了一岁。这正是回顾和总结的时机。


对于过去的一年,还有我们在世上生活的这些年,总要有句结束语: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作选择。


结束语:王小波曾说过:“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对于人生,我们是会随波逐流还是会逆流而上,勇敢说不,还是无奈屈就,所有的一切都在一念之间,没有对错,只要是活出自己的模样!



END

往期精彩

春声和春深

当今城市孩子的7大心理特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共读序言


作者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音频配乐:

1、Michael Hoppé - Years Ago、  

2、Michael Hoppé - Always  

3、Michael Hoppé - Song for Haya  

4、Michael Hoppé - Theme for Adele


👍

如果您喜欢365,请点赞,让我们知道,您曾来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