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这么贵,钱都被谁赚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网易公开课 Author 公开课白小哲
后台回复“读书”
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文|网易
来源|网易公开课
01
今年夏天,在外消费的“惊喜”总是格外的多。
你可能在便利店里,选了一根平平无奇的雪糕,结账时老板豪气一喝:“68元”。
你可能在超市随意拿了几个果子,一称又是大几十元。
但就连餐厅里不起眼的共享充电宝,价格也“蹭蹭蹭”往上涨。
如果你还天真地以为,共享充电宝是手机电量告急时的“大救星”——
那么当你归还时,充电宝们就会给你狠狠地“上一课”。
“和朋友逛街随手借了个充电宝,归还时发现花了16块。”
但诡异的是,贵出天际的共享充电宝掏空了你的钱包,品牌们却并没有赚到钱。
共享充电宝越涨价越穷的秘密,看完今天这篇,你就懂了。
01
“手机电量低于50%,就开始焦虑暴躁,坐立难安。”
对于“电量焦虑”的人们来说,出门带上充电宝已经成为了刚需。
即使没带,商场里随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也堪称最强的“安心剂”。
在手机电量告急时,快步走到任何一个有共享充电宝的角落,扫码、取出、充电,完美。
每一个充电宝就像及时雨那样,解救了电量,也解救了被电量不足“扼住喉咙”的心情。
人们逐渐将借共享充电宝的习惯融入了日常生活,为这种“续命”体验买单。
但它日渐上涨的价格,也渐渐刺痛了年轻人的心。
你可能已经发现,街头巷尾的共享充电宝,价格越来越离谱了。
在一则768人参与的“你觉得现在充电宝贵吗”的调查中,有87.24%的受访者给出了“贵,快用不起了”的答案。
据媒体报道,在南京、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大多在3-4元/小时,一些热门景区每小时的价格要到5元。
KTV、酒吧、游泳馆等场所中,共享充电宝的价格甚至高达10元/小时。
当充一次电就要花出十几块时,借来的充电宝就成了“烫手山芋”。
“不充焦虑电量,充了心疼钱包。”
被天价充电宝刺痛的年轻人们,只能一边捂着钱包,一边暗自发誓下次出门自带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愈演愈烈的涨价之风,也引来了众多关注和不满。
8月22日,#共享充电宝涨至4元每小时#登上微博热搜,目前该话题的阅读量,已经达到了1.3亿。
但令人不解的是,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身处其中的品牌,日子却越过越差。
共享充电宝横空出世的2015年,正是共享经济兴起之时。
在这之后,共享充电宝经历了短暂的行业探索期和模式稳定期。
2020年,共享充电宝迎来红利期,被国内多家咨询机构认为“商业价值巨大”,用户规模也迅速增长。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用户规模为4.05亿,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是5.05亿。
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市场,入局的充电宝品牌们野心勃勃,想要分食这块“蛋糕”。
经历一轮混战,充电宝形成了“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和怪兽充电)的格局。
但即便留下来的品牌不多,他们也没能过上安心又滋润的日子。
2021年,“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营收36亿元。
营收虽高,整体算下来却在亏损,当年怪兽充电的净亏损达1.25亿元,净利率跌至-3.48%。
2022年3月,小电科技传出预计裁员约2000人的消息,比例达到40%。
美团充电宝和来电科技,也纷纷选择了收缩规模,暂缓在一线城市的扩张。
从我们口袋中掏走的钱,都去哪儿了?
02
事实上,这几大共享充电宝品牌,都有一个特点:非常专一。
他们当中大多数品牌,都将充电宝作为“唯一的主业”,没有开发其他的共享经济。
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们的营收多来自充电收费,达到95%以上。
共享充电宝大部分应收来自充电收费/图源:《2020—2021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报告白皮书 》
共享充电宝的业务,打法非常“简单直接”——
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网点的铺设,即点位之争。
消费者对充电宝品牌似乎没有忠诚度,在手机电量告急的情况下,自然是“哪家离得近用哪家”。
图源:视觉中国
此时,谁的充电服务点多,谁就更容易被消费者选择。
商场中的餐厅等店铺,由于人流量大,就成了共享充电宝们的“必争之地”。
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铺设的点位中,有44%的点位为餐厅,16%的点位为娱乐场所。
因此,一家餐厅,往往会被多个共享充电宝品牌争抢。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店里放充电宝箱,并不是商家们的刚需,
如果顾客本不打算在此用餐,即使有充电宝的点位,大多数人也会选择随拿随走。
不过,充电宝品牌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此用餐,而看重餐厅较高的人流量。
为了争取入驻机会,他们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承诺给商家高昂的入场费和分成。
2019-2021年,怪兽充电支付给位置合作伙伴的费用分别为9.28亿元、15.77亿元、21.13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8%、58%、61%,费用逐年大幅提高。
小电科技的分成率,则从2018年的24.2%增长至2020年的38.2%,进场费率则从1%增长至16.3%。
“宁可卷死自己,也要逼死同行”,大概是共享充电宝品牌当下最真实的现状。
虽然占领了点位,但大部分利润却被商户拿走——
充电宝们为了抢占场地,把自己和同行都逼上了“给餐厅打工”的困局之中。
于是,共享充电宝品牌只能通过涨价来提高利润。
但对于不了解其中缘由的普通消费者来讲,能感受到的只是价格的上涨。
共享充电宝的疯狂涨价行为,看不下去的也不只是消费者。
2021年6月,相关部门约谈了8个共享消费品牌的企业,其中就包括6个共享充电宝企业,涉及426万台机柜。
这次约谈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
2022年9月,经济日报也发表评论:
“共享充电宝本身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又由于使用场景和点位设置的局限,很难大规模普及。
共享充电宝企业动辄涨价,透支的是品牌形象和市场预期。”
面对连年的亏损和下滑的品牌形象,
共享充电宝们显然乱了阵脚。
事实上,充电宝们面临的批评,早已不再是“吃相难看”。
涨价之余,共享充电宝的服务却没有紧跟上。
难还、充得慢等共享充电宝的硬伤,让涨价这件事变得“没有理由,且难以忍受”。
03
“除了贵充电还慢”,如今的消费者,正在用这个理由拒绝共享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有多慢?
2020年,曾有媒体报道,三电一兽等共享充电宝的功率基本为5W。
与此同时,市面上售卖的充电宝,多数都搭载了18W、22.5W的快充技术。
换句话说,你自己买的充电宝,充电速度可能是共享充电宝的4倍。
曾有共享充电设备供应商表示,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慢是行业共识,但“现在的电池技术并非做不到快充”。
那么共享充电宝们充得慢,是否是基于安全考虑呢?
事实上,快充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的老师认为,判断充电宝是否会伤害电池的最根本标准,就是看充电宝的质量,是否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
“如果能够均匀为手机输电,就不会对手机电池造成损伤。”
也就是说,只要是正规的快充充电宝,并不会伤害手机电池。
充电速度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保障了品牌的利益”。
微博上有网友透露,2012年自己曾想做共享充电宝的生意,工厂建议“把充电速度减缓,延长计时时间”。
对于按时间收费的充电宝来说,使用低功率充电可能是基于自身考虑。
但是,把利益建立在消费者的对立面,也相当于为自己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随着技术的普及,共享充电宝却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最终拉垮的也只能是自己。
充电慢以外,“易借难还”同样让不少借到充电宝的人苦不堪言。
大部分充电宝是按小时计费,只要超出一分钟,也要多付4元钱。
满大街寻找共享充电宝箱、争取在价格翻倍前的几分钟内归还……即使找到,也可能会面对充电箱已经满位的窘境。
不仅如此,还有人因为没能找到归还点、或者忘记归还导致超时,最终只能咬咬牙买下共享充电宝,成为了“共享充电宝战略合作伙伴”。
共享充电的便利性的确是“刚需”,但如今的问题,是共享充电宝们“涨价,却不涨服务”。
年轻人在意的不是多花了几块钱,而是这钱花得值不值。
价格飞涨,体验却差,年轻人只会捂紧自己的钱包,不做“大怨种”。
对于共享充电宝品牌而言,除了攻克快充技术,更需端正的是对消费者的态度。
不然,共享充电宝的存在,只会成为人们外出自带充电宝的理由。
END
往期精彩
作者:本文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分享你想要的知识。公众号:“网易公开课”(ID:open163)微博@网易公开课。
👍
如果您喜欢365,请点赞,让我们知道,您曾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