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0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福二代

2017-06-10 mailycloud

CLICK HERE TO FOLLOW US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福二代答覆第二代道亲留言:


「第二代道亲出走」一文,最近有一则留言,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讨论。后学也以自己的经验提出看法供道亲参考,欢迎更多第一代、二代、三代道亲共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道亲留言


关于第二代的道亲为何出走问题,我就简单叙述我的亲身感受(我也是胎里素)......

 

1.童年不明白道理下被要求吃素而被同学塑造成"与众不同"的异类。

 

2.为了兼顾家庭的和谐与避免自己被视为异类,渐渐养成在家一个样,外出一个样的双重人格而模糊自己。

 

3.周边道亲那种"看热闹"的高标准检视,造成心理极大的排斥与压力。

 

4.佛堂的传承,是极大的问题,如果第二代不继承佛堂,就必须切割与第一代的亲情关系,第二代所承受的压力,您想想看,第二代会想把这压力传承给捧在手心的第三代吗???

 

5.如果修道必须承受如此的压力,那宁可选择不修道的95%,就是"一般人" 结论:最大的问题就是"家庭佛堂"的机制--有了"家庭"就会有亲情的纠葛,有了"佛堂"就必须接受宗教道德的检视,所以"家庭佛堂"也意味着"亲情与宗教"的浅在冲突,身边也有如果第二代不继承佛堂,第一代的母亲就要把财产如数捐献给道场的例子(如此也造成第一代双方的冲突),而您想想这样的结果道务会鸿展吗?人不会离开吗?家庭不会四分五裂吗? 单纯的三岁小孩也会选择糖果×吃,而不选择苦瓜,若一直被喂苦瓜,等到二代成长后,能叫他不去寻找心理渴望的"糖果"吗再次感谢您在道务上的付出,后学也深信您也承受过如此压力,感恩

 

郭明义点传师的回覆:

 

很高兴看到道亲第二代的心声,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也有赖全体道亲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第二代道亲的问题。相信只要更多道亲注意到问题也面对问题,终可以有改善的一天。

 

在一一解答您提出的4点以前,想要说一句:能当道亲第二代是一种福气。

 

我们都是某种二代

 

道亲第二代真的有很多委屈与压力,但也很有福气。

 

后学是道亲第一代,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千万个愿意当道亲第二代。

 

每个人都是某种二代,都无可逃避的必须继承父母、家庭的一切好与坏,而以后学自己来看,道二代是「福二代」,非常有福报的第二代。

 

这社会上有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也有穷二代、家暴二代、夫妻吵架二代、离婚二代、情绪暴力二代、言语暴力二代…我们都无可逃避无从选择诞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成为什么二代,也都继承一切好与坏,也都在压力下。

   

每个人都是某种二代,这是我们的福报或业障。比起道二代,没有修道的二代也有属于他们的痛苦压力灾难,后学自己认为绝不会比道二代好命。

 

无福二代

 

后学自己是穷二代、无福二代,从小继承家里的穷苦,继承灾难疾病,成长过程的艰辛,不要说吃素,三餐无以为继,没得吃到蜗牛、青蛙…什么都吃过,在灾难、暴力、疾病下成长,父母非打即骂,终日暴跳如雷,什么样的打没挨过…

 

这就是许多没有福报人的生活,是业障命运,除了修道以外不可能改变。

 

后学直到修道、设佛堂…行功了愿一点一滴累积一点福报,经过好多年,才渐渐一步一步离开灾祸,慢慢建立自己新的人生,即使到现在,还是有许多属于家庭的共业还在努力当中。

 

如果不是求道修道设佛堂,后学的人生可以说:「生于贫死于贱」,一句话就讲完了。

 

福二代


相对于道二代,后学是无比的羡慕,能够在佛堂诞生,是多么大的福报,家有佛堂,挡住多少我们看不到的灾难。

 

记得有一次问一个青少年道亲:「你为什么发心﹖」

 

他说:小时候不觉得自己的人生比别人幸福平顺,长大后跟别人比较,无论亲戚或朋友,才惊觉原来世间人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好命,家家户户都灾难不断,家破人亡,而自己家却无灾无难,客观的看我的父母,都很平凡平庸,不是杰出不凡的人,却因为修道,让一家人都平安的成长。比起没有修道没有佛堂的家庭,真是好大的不同。

 

所以他自己结婚后赶快在家设佛堂(不是继承佛堂)而且成为带班讲师。

 

他长大了,也客观比较出有”道”与无”道”的差别。

 

大多数的道二代可能还太年轻,或还没有察觉到家有佛堂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后学一路看女儿的成长,好欣慰能够让她在佛堂仙佛保护下成长,省去了许多灾祸与污染,平安快乐的长大。

 

平安快乐是许多道二代的共同特质,记得有一次讲完课,有一位基础的道亲,大学生,来问我一个问题:「点传师,什么是烦恼 ?」后学愣住回答不出来,因为一般人都是来问 : 点传师,我的烦恼怎么解决?

 

第一次有人问:「什么是烦恼 ?」令后学印象深刻。

 

后学只有问她 : 妳家里有佛堂 ?

 

她说:「有,我是胎里素。」

 

 她回答了我的问题,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人长大到二十几岁却不知道什么是烦恼,只有胎里素,诞生在佛堂的孩子才有这种福报。所以在我眼中道二代等同于福二代,真是要很有福气才有这种机会啊!

 

道二代成长过程委屈是难免,但基本上比一般世间人少灾少厄,也少污染、少烦恼,父母亲离婚率也较低,家庭暴力更少见…

 

多数人看到自己的委屈,却看不到别人的痛苦,富二代也有属于他们的悲哀,也是满腹牢骚,认为富二代是包袱,没有真心朋友,身边只有觊觎财富,利用他们的朋友…包括蒋经国都曾抱怨:谁叫我是蒋介石的儿子。


事实是,每个人都有成长过程的艰辛,道二代还算是比较幸运的一群。虽然他们可能不这么以为。

 

接下来要一一回答您举出的4点,后学无法给您满意的答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提供参考。

 

1.童年不明白道理下被要求吃素而被同学塑造成"与众不同"的异类。

 

吃素的异样眼光

 

这个问题后学问了女儿求学过程有没有这样的困扰 ? 她的回答可以提供家里有在学道亲的家长参考。

 

她说:「要让小孩吃素觉得不委屈,一定要妈妈煮的素食比同学的荤食好吃。我从小带的便当,都比同学的好吃,同学都羡慕我,都要来分我的便当,所以从没有因为吃素自卑过。相反和我开吃肉的玩笑,我会翻脸,所以同学也都尊重我吃素。异样眼光一定有,但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幸福幸运的也就无所谓了。」

 

针对孩子吃素与衆不同这点,只有希望家长多花一点时间与心思,让孩子吃素吃得开心,而不会羡慕荤食有丰富的选择。

   

当然,这是一条漫长而且辛苦的路,女儿小学时由于离家只有几步距离,可以每天送饭,所以她每天都可以吃到热腾腾刚煮好的饭菜。那时为了做便当,买很多模型,星型、心型…各种模形来变化便当,每次她打开便当,同学都会围过来看,她的便当从日式寿司、蛋包饭…西式焗烤、意大利面…薯条、薯饼…荤食有的,只要不是肉,我都尝试作成便当,而且不仅要好吃,还要让便当看起来很漂亮。让孩子吃便当时有幸福感,也就渡过了这种阶段。还记得女儿小学同学有一次问我:「为什么她的便当都像公主一样﹖」如果孩子吃素被认为吃得像公主一样,吃素就不是问题。

 

上了高中学校很远,无法中午送便当,只好早上起来做,而且要做凉了也可以吃的,因为女儿不愿意把便当和荤便当一起蒸,还好她不在乎冷饭冷菜,只要是她喜欢吃的,冷的也无所谓。到了三年级时有晚自习,一天要带二个便当。

 

12年的便当,对父母而言是辛苦的,但对孩子而言,能够吃到好吃的素食便当,无论身体与心灵都是一种幸福。所以女儿从没有因吃素而自卑,上了大学,女儿反而常抱怨外面的素食餐厅太难吃,有时宁愿饿肚子回家吃,甚至宁可自己动手煮。

 

自信的与众不同


 吃素,确实是与众不同,但可以自信的与众不同,因为吃素是慈悲的,是爱护动物保护地球的,除了做好吃的素食以外,要让孩子有机会明白吃素才是人类该做的事,吃肉,无论好不好吃都带给动物可怕的痛苦,一个善良的人不应该做杀死动物煮来吃这种事。

 

好吃重于营养

 

孩子吃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健康素的问题,有时家长因为重视营养健康,一定要孩子吃无奶无蛋、少油、少盐、无添加物…的素食。

 

如果孩子喜欢就没问题,如果孩子不觉得好吃,与其让他们转向荤食,还不如先让他们吃到自己喜欢吃的素食,健康问题来日方长,慢慢努力。

 

接下来回答第2个问题:

 

2.为了兼顾家庭的和谐与避免自己被视为异类,渐渐养成在家一个样,外出一个样的双重人格而模糊自己。

 

(文章太长,第2个问题,下次再答)

 

也欢迎更多第二代道亲,提出看法与解决方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